蘇頲頗具特色的詠史詩,通篇表現手法高超,寫出了複雜的心理變化

2020-12-04 塵世曉書僮

蘇頲,字廷碩,京兆人氏(今天陝西長安人),唐朝著名的詩人,進士出身,歷任監察御史、給事中、中書舍人等職務,青年時代在仕途上還是比較順心,只是到了公元723年(開元十一年),由於與唐玄宗政見不合,於是被外放到益州,直到公元725年才再次調回長安。在這兩年之中,也是詩人一生中最失落的時期,為此他寫下了很多極為傷感的詩作,其中的這首《汾上驚秋》,最具有影響力,可謂是廣為流傳。

雖然蘇頲忠心耿耿,可是也依舊還是遭受了打擊,由於是被外放,這對於他來說內心極為傷感,為此在這首詩中,也是寫得極為憂愁。這是很典型的詠史詩,通篇表現手法極為高明,採取了虛虛實實,若即若離,欲言而咽的表現手法,更多的還是寫出了內心複雜的心理變化,正是由於一個人獨自在外,身邊又沒有親人和朋友,這也使得詩人很是傷感。

《汾上驚秋》唐代:蘇頲北風吹白雲,萬裡渡河汾。心緒逢搖落,秋聲不可聞。

唐朝很多的詩人在現實生活中,其實是並不如意,即使是像李白和杜甫這種偉大的詩人,那也是時常不受待見,以至於他們顛沛流離,過著居無定所的生活。儘管李白看似好一些,但是同樣沒有受到重用,讓他也是極為傷感。那蘇頲早年間還是比較得意,但是後期還是遭受到了打壓,正是有了這樣的一種人生經歷,使得他在這首詩中,把內心的無奈,還有骨子裡的孤獨,全部融入進了作品中,從而使得這首詩處處充滿了憂愁。

雖然這首詩從字面上來看,它著實是很一般,可是我們稍稍了解了他的人生經歷,再來讀這首詩,那麼一定是能夠從中感受到那種人生的無奈,還有他骨子裡的憂愁之苦。原本是想要有所作為,但是現在卻被貶到了外地,這對於任何一個有著遠大志向的人來說,那都會是一種打擊,更何況還是詩人這種極為敏感,又希望有作為的青年。

第一二句就營造出了一種悽美之感,短短的兩句把北國的風光,還有當時內心的感傷之懷表現的淋漓盡致;那這兩句詩也是比較好理解,它大致的意思是,北風呼嘯,吹卷著白雲,使它在天空中不停地翻滾,我現在正要渡過汾河,要去到萬裡之外的地方,並且是孤身一人,這怎能不讓我感到悲傷。

第三四句又是表現出了欲言又止的感覺,正是由於要被貶到外地,這對於詩人來說,內心的悲痛,還有無奈還是無處向誰訴說,自然也使得他傷感不已,「心緒逢搖落,秋聲不可聞。」,我現在心緒傷感,內心極為憂愁,又是在這麼一個秋天,樹上的葉子正在紛紛飄落,對於我來說只要聽到這蕭瑟的秋風,那自然而然地就會傷感,所以我不願意聽到這秋風。這兩句正是想要訴說痛苦,可是又無法明說,這使得詩人內心極為傷感。

蘇頲的名氣 儘管並不是很大,流傳下來的作品也並不是很多,不過這首《汾上驚秋》,卻又是一首難得的佳作,整首詩意境悽美,短短的四句,一共二十個字,便把路上的所見所聞,還有所思所想,以一種很悲情的口吻全部融入進了作品中,從而使得這首詩顯得與眾不同,處處也是流露出了無盡的憂愁。我們從這麼一首簡練的作品中,也最是能夠感受到詩人的一片悲痛之苦,讀來當真是令人肝腸寸斷。

相關焦點

  • 宋朝詩人徐璣這首《秋行》,通篇表現手法高超,也是難得的佳作!
    唐詩對於後世的文人來說,那就是橫亙在眼前的一座高山,始終是難以逾越,所以到了宋朝很多的詩人開始致力於改革,希望可以尋找新的表現形式,這一時期的詩歌也就有著深刻的哲理,這也宋詩的一大特色。宋詩的哲理相對來說還是比較成功,儘管有人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認為宋詩太過於側重哲理,反而讓詩歌變得沒有靈性,其實這也是每個人的理解不一樣,對於事物的看法自然也有所不同,應當說《全宋詩》裡還是有很多不錯的作品,哲理性也是很強,對於我們這些普通的讀者來說,只要能夠從中感悟一二,真正理解了詩歌中的精髓,再把哲理融入進生活中,相信也是能夠從中學會很多的東西,進而明白更多的道理,這也是哲理詩的一大特色
  • 宋朝詩人徐璣這首《秋行》,通篇表現手法高超,也是難得的佳作
    唐詩對於後世的文人來說,那就是橫亙在眼前的一座高山,始終是難以逾越,所以到了宋朝很多的詩人開始致力於改革,希望可以尋找新的表現形式,這一時期的詩歌也就有著深刻的哲理,這也宋詩的一大特色。宋朝的文人還是比較聰明,他們知道想要超越唐詩,如果按照唐詩的寫作方式的話,那是永遠不可能與之比肩,於是另闢蹊徑,從而融入進了哲理。
  • 韓愈這首《晚春》通篇如詩如畫,高超的表現手法,令人讚嘆不已!
    韓愈是中唐時期的一代文宗,他不僅詩寫得好,同時他的散文更是一絕,也正是這個原因,使得他成為了唐宋八大家之首,而且他的散文用詞簡練,充滿了無限的智慧,一些比較經典的句子,即使是到現在我們也依舊,還是會在日常的生活中引用,這也正是韓愈最令人敬佩的一個地方;其實他除了散文寫得好之外,他的詩同樣的很是經典,他把散文創作的手法
  • 鄭板橋這首《詠芭蕉》,通篇表現手法高超,讀來令人拍案叫絕!
    尤其是他的詩歌,往往可能只是寫一些極為普通的事物,但是通過一種很細膩的筆觸,卻是寫出了新意,譬如這首《詠芭蕉》,那便是一首很經典的作品,通篇寫得很是抒情;另外通過對於芭蕉的卷合開放的樣子,以此來表達相思之情,正是這樣的一種獨特的描寫方式,也是令這首詩顯得別具一格,從而成為了寫芭蕉裡的名篇。
  • 韓愈最經典的一首小詩,高超的表現手法,讀來更是令人拍案叫絕!
    稍稍為大家普及了一下韓愈的人生歷程後,再來為大家推薦他的一首非常經典的小詩,那便是他的這首《春雪》,這首詩看似寫得很普通,但是詩人高超的表現手法,卻是成為這首詩的一大亮點,而且讀來也是朗朗上口,所以這樣的一首作品,那也是不容錯過。
  • 韓愈水平很高的一首詩,高超的表現手法令人拍案叫絕,寫得很唯美
    那麼韓愈除了文章寫得好之後,他的詩歌同樣也是膾炙人口,以這首《晚春》來說,那也是一首經典名篇,通篇表現手法高超,獨具風採達到了很高的藝術水準,從而成為了他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 鄭板橋這首詩表現手法高超,寫出了不一樣的竹子,同時通篇還充滿了...
    竹子與別的植物也是不一樣,而且它本身也是與菊花、梅花、蘭花並稱為「四君子花」,所代表的正是一種精神,而詩人在這首詩中,也正是寫出了不一樣的竹子,同時也告訴了世人,江山代有人才出
  • 評論:許永強║​​蘇頲:蜀王舊臺前,分明見一川
    這年春天,身為禮部尚書的蘇頲出任益州大都督府長史,巡視管理劍南諸州。遠離宮廷,特殊的境遇,卻成就了蘇頲詩文的又一高峰。在蜀中,蘇頲創作的寫景詠懷詩,純淨、流利,煥發出渾融的氣息,展示出一種昂揚的姿態,體現了唐朝詩歌由初及盛交替轉換的痕跡。也是在這一年,蘇頲成為李白人生道路上的第一位導師,蘇頲的賞識、鼓勵和指導,促使李白的生活發生了質的飛躍。
  • 李白水平很高的一首詩,通篇表現手法高超,運用了多種修辭手法
    那麼在這三首詩中,其中名氣最大的是第一首,這首詩水平很高,通篇運用了多種修辭手法,不僅寫出了新意,同時也讓這首詩顯得別具一格。李白在這首詩中有很大的突破,除了動用了多種的修辭手法之外
  • 楊萬裡的這首《新柳》,表現手法別具一格,通篇描寫的很細膩!
    楊萬裡與陸遊、範成大、尤袤等人並稱為中興四大家,他們四人對於南宋的詩歌,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而且這幾個人的詩風獨特,清新優雅,往往是妙手天成,寫得別開生面,很多的作品那都是宋詩裡的名篇,那楊萬裡的詩則是更加的獨特,他大部分的詩作,也都是描寫鄉村普通的風景,可即使是這樣,也依舊寫出了新意
  • 韓愈很經典的一首詩,表現手法高超,寫出了完全不一樣的春色美景
    很多的作品那都是寫得極為唯美,儘管只是那麼信手拈來,但是每一句都美得令人驚豔,而這首《晚春》也是他最重要的作品,通篇情感細膩,寫出了完全不一樣的春色美景。 《晚春》 唐代:韓愈 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鬥芳菲。 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
  • 李白這首詩表現手法高超,暗用典故寫出了新意,每一句都出神入化
    在這十年裡,李白寫過了很多優美的詩作,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要數這首《山中問答》,這首詩表現手法高超,也是寫出了新意。最後兩句寫得就更有趣,同時也暗用了典故,這種表現手法也是極為獨特在這裡李白正是化用了東晉大詩人陶淵明的《桃花源記》中的意境,用得非常的巧妙,也是寫出了新意。
  • 徐再思的這首《水仙子·夜雨》,高超的表現手法,令人拍案叫絕!
    那麼他除了上面所介紹的《折桂令·春情》,他的另外一首描寫思鄉之作,也是同樣的值得一讀,便是他的《水仙子·夜雨》,這首詞與前一首,可以說有著異曲同工之妙,一樣的描繪的很真實,充滿了真切的情感,尤其是一開篇的同樣的令人驚豔,通篇美得令人心醉,而且高超的表現手法,更是令人拍案叫絕。
  • 李商隱最經典的一首詠梅詩,高超的表現手法,讀來令人拍案叫絕!
    當然李商隱除了描寫愛情之外,他其它的一些詩作裡面,也是有很多非常經典的作品,例如他的這首《憶梅》,便是一首難得的佳作,而且通篇描寫的很是生動,也非常的唯美,讀來更是朗朗上口,這也正是此詩最為獨特的一個地方,而且這首詩一開篇的兩組疊字句,便是令人驚豔。同時高超的表現手法,同樣的讀來令人拍案叫絕。
  • 劉禹錫最美的一首詩,寫出了牡丹花不一樣的美,通篇美得如詩如畫
    ,但是寫出了牡丹花不一樣的品格,從而有了一種獨特的美。,以此來突出牡丹花獨特的個性,所以並沒有正面描寫牡丹,這種高超的表現手法,也是讓他筆下的牡丹顯得別具一格,更具有詩情畫意,美得也是令人心醉。這首詩也是讚頌牡丹的名作,讚頌手法高超,通篇沒有正面描寫牡丹花,而是通過一種反襯的手法,以此突出牡丹花的美。
  • 李白這首詩表現手法高超,暗用典故寫出了新意,每一句都出神入化
    在這十年裡,李白寫過了很多優美的詩作,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要數這首《山中問答》,這首詩表現手法高超,也是寫出了新意。《山中問答》唐代:李白問餘何意棲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閒。桃花流水窅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最後兩句寫得就更有趣,同時也暗用了典故,這種表現手法也是極為獨特,「桃花流水窅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每當到了春天之後,這山中的桃花就會爭相競放,這時花瓣會被春風吹落,全部掉落到了旁邊的小溪水裡,然後隨著水流緩緩地向東而去,這個地方真是別有洞天,宛如人間仙境一樣。在這裡李白正是化用了東晉大詩人陶淵明的《桃花源記》中的意境,用得非常的巧妙。
  • 元稹最經典的一首詠菊詩,表現手法高超,讀來更是令人拍案叫絕!
    菊花歷來被文人雅士所喜愛,而且很多的文人為此也寫過很多的詩作,其中最為著名的當屬於東晉時期的陶淵明,菊花在他的筆下變得清淡優雅,沒有受到世俗的汙染,表現出了一種高尚的品格。也正是詩人那種高超的表現手法,從而也使得菊花被更多的文人所喜愛。
  • 劉禹錫這首詩比較冷門,但高超的表現手法,卻是令人拍案叫絕!
    那麼讀劉禹錫的詩作,最大一個感受,那就是真實,情感也是極為細膩,他無論是描寫風景,還是描寫自己的內心的感受,那都是描寫的極為傳神,高超的表現手法,真是令人拍案叫絕。所以讀他的詩作,最是能夠讀出唐詩的韻味來,以及詩人當時的一種心情。
  • 劉禹錫很美的一首詩,寫出了別具一格的牡丹花,通篇美得令人心醉!
    其實唐朝很多的詩人,他們身上都有著一種獨特氣質,劉禹錫身上的那種高尚的品德,以及他對於人生的解讀,其實在他的作品中往往也是表現的淋漓盡致,生活儘管很不如意,那也是要笑著面對,
  • 劉禹錫很經典的一首愛情詩,沒有高超的表現手法,只有濃濃的愛意
    劉禹錫,字夢得,中唐時期的一代文宗,也是後世公認的詩豪,其實讀他的作品,最是能夠讓人感受到唐詩那份纖細的美,他的很多作品儘管看似平淡無奇,可是卻充滿了一種獨特的韻味,尤其是他後期的作品,由於經歷了「永貞革新」之後,他被貶不同的地方,這也使得他的文風發生很大的變化,所以他的詩作也就極其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