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新北市中和區的國立臺灣圖書館地標遭不明人士改為「中國臺北圖書館」。
位於新北市中和區的國立臺灣圖書館(國臺圖),最近被眼尖網友發現,Google地圖上的名稱被改為「中國臺北圖書館」。對此,館長鄭來長表示,已接獲同仁反映,目前已經填表向Google管理單位提出反應,迄今仍未修正,他也呼籲Google,未來若要修正地標應有更縝密的審核制度,以免遭人惡搞。
國臺圖館長鄭來長表示,該名稱不是由館方修改,昨天同仁先發現圖書館名稱遭到竄改,也有熱心民眾提醒,館方在第一時間便循Google地圖的通報機制,完成填寫表單向管理單位反應,告訴他們地標名稱錯誤。他也說,Google的作業緩慢,導致目前地標尚未修正,呼籲未來要改地標,應有更完善的審核制度。
國臺圖起源於日治時期的「臺灣總督府圖書館」,於日本大正三年(1914)4月13日,以敕令第62號公布「臺灣總督府圖書館」官制,同年11月在艋舺(萬華)清水祖師廟內,設置臨時
事務所,籌備開館事宜,翌年6月,遷館至博愛路舊彩票局(位於臺灣總督府左後方,即博愛路與寶慶路口,今博愛大樓)內辦公,8月9日正式對外開放閱覽。
二戰後,民國34年,由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接收「臺灣總督府圖書館」,次年合併日人的「財團法人南方資料館」,成為「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圖書館」(臺灣省圖書館)。民國37年,奉命改隸臺灣省政府教育廳,更名為「臺灣省立臺北圖書館」。民國62年,奉行政院令改為「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隸屬臺灣「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