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裡的女人——白蛇傳說起源何時?故事如何演變?

2020-12-11 白學會

點擊上方「白學會」共同揭「白蛇傳」

段懷清: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中國現當代文學專業博士生導師,哈佛 -燕京訪問學者。主要研究中國現當代文學、近現代文學關係以及比較文學。學術關注為中國文學中的語言問題:從晚清到五四;「西學東漸」與中國知識分子的轉型;清末民初的留學運動與留學生文學;江浙滬地域文化與晚清以來的都市通俗文學;近現代上海文學等。主要研究成果有《〈中國評論〉與晚清中英文學交流》、《白璧德與中國文化》、《報人——小說家:海上漱石生研究》、《王韜與近現代文學轉型》、《朝覲東方:理雅各評傳》。2007 年於香港《大公報》連載《塔裡的女人——評述白蛇傳》系列。2008 年登上 CCTV10《百家講壇》講述《白蛇傳奇》並出版《中國四大民間愛情傳奇》。

白蛇的故事,在中國民間流傳甚廣,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地方戲曲的傳播──崑曲《劉漢卿白蛇記》(又名《鸞釵記》)、川劇《鸞釵記》(或者《放白蛇》)、越劇《白蛇傳》等,曾經演遍大江南北。到了當代,又因為影視劇的加盟,許仙白娘子的故事更是深入人心,街頭巷尾莫不知曉義蛇白素貞的故事。但是,儘管白蛇的故事在民間廣為流傳,但在時間上卻並不久遠。一個明顯的例證,就是在包羅唐宋以前舊有之神話故事的經典文獻《太平廣記》《稽神錄》中,都找不到有關白蛇傳說的任何痕跡。而對於這樣一個流行普遍的民間傳說,這兩部輯錄唐宋以前逸聞故事的文獻竟然不錄,這一事實只能說明一點,那就是白蛇的故事應在唐以後,或者不可能早於宋以前。

關於「白蛇」故事的起源,(明)田汝成《西湖志餘》中有這樣一段文字值得注意:

杭州男女瞽者,多學琵琶,唱古今小說平話,以覓衣食,謂之陶真。大抵說宋時事,蓋汴京遺俗也。或說紅蓮、柳翠、濟癲、雷峰塔、雙魚扇墜等記,則皆杭州異事,或近世所擬作也。

上文中所謂「雷峰塔事」,究竟是否關涉白蛇的故事,或者是否就是後來的白蛇傳之緣起,因為文獻失傳,遂不可考。但田汝成上文中所提到的《雙魚扇墜》故事,卻出現在了《西湖志餘》終卷,其故事原型,與後來的「白蛇傳」相仿佛。此抄錄如下:

弘治間,句宣街有少年子徐景春者,春日遊湖山,至斷橋時,日殆暮矣。路逢一美人與小鬟同行。景春悅之,前揖而問曰:「娘子何故至此?」答曰:「妾頃與親戚同遊玉泉,士子雜還,遂失群,惘惘索途耳。」景春曰:「娘子貴宅何所?」答曰:「湖墅宦族孔氏二姊也。」景春遂與之往,及門,小鬟強景春入,曰:「家無至親,郎君不棄,暫寄一宿何如?」景春大喜,遂入宿焉,備及繾綣,以魚扇墜為贈。明日,鄰人張世傑者,見景春臥冢間,扶之歸。其父訪之,乃孔氏女淑芳之墓也;告於官,發之,其祟絕焉。

上述故事中包含了與後來的白蛇故事相同的幾個基本要素:地點(西湖、斷橋、湖墅)、人物(少年徐景春與孔姓二姊淑芳及隨僕小丫鬟)、故事(徐景春愛上了孔姓二姊淑芳,並演繹出一個纏綿的人鬼一夜情傳奇)。在現今通行的「義妖白蛇傳」中,許仙字漢文,而在上述《雙魚扇墜》故事中,主人公卻為徐景春,其實,許、徐讀音相近,極易混淆,所以在民間口口相傳中有此轉變,當可理解。而《雙魚扇墜》故事中的孔淑芳和隨僕小丫鬟,也與後來的「義妖白蛇傳」中的白素英、小青近似。

而從現今通行「白蛇傳」的基本故事情節、人物以及細節要素的出現時間的差異來看,最早的「白蛇傳」藍本中僅僅出現了現今故事中的幾個主要人物,以及「贈送」物品、「報恩」等相關細節,但尚未完成孔淑芳、白素英與白蛇的合併,以及小青與小青蛇的合併,更沒有出現雷峰塔法海,也沒有水漫金山寺缽貯雷峰塔下的情節。

至於今天所見《白蛇傳》中那些兩情繾綣、纏綿悱惻的情愛故事,在早期那些文人筆記或者民間傳說中更是鮮見。而上述那些類似情節或者個別細節,當初也是散見於一些不同時代的民間傳說當中,只是到了宋代以及更晚時候,這些原本不同來源的故事要素,開始出現組合串並的趨向,並朝著現今通行的「白蛇傳」的故事底本演進。這大致上可以說明「白蛇」故事的起源時間與「白蛇傳」完整文本的成型時間。毫無疑問,前者要早於後者,而最初的白蛇故事,也與後來「白蛇傳」中的白蛇故事相距甚遠。

可以肯定,《雙魚扇墜》故事中包含著與後來通行的「白蛇」故事中相似的成分。但我們並不能因此而斷言前者即為後者之故事原型。現今通行之「義妖白蛇傳」大概情節如下:

許仙(字漢文)清明節日掃祭,便道閒遊西湖,適遇白秀英與小青主僕二人,後來他們三人一同到白氏家中。白氏差小青到許家去說親,成親的第二天,白氏贈了許仙兩錠元寶,讓許仙作為本錢去做生意。誰知道兩錠元寶卻是錢塘縣庫中的寶物。官廳失了元寶以後,便叫人四處打探,結果將許仙捉拿到官廳。公堂詢問以後,便差捕役押解,一同到白氏家中捉拿白氏主僕二人。等到許仙領著捕役去到昨夜燈火輝煌的新婚宴樂之處的時候,那裡已經變成一個傾頹不堪的曹錫公祠堂了。

需要引起注意的,在上述兩個故事中,都只出現了後來的「白蛇傳」故事中幾個最基本的要素,譬如許仙、白素貞以及小青等的原型,但沒有白蛇青蛇、沒有雷峰塔、沒有法海、沒有金山寺、也沒有法海以缽貯白素貞於雷峰塔下。而且,更關鍵的是,孔淑芳、白素英也沒有與白蛇聯繫起來。而《雙魚扇墜》中的一個純粹的「一夜情」故事,在「義妖白蛇傳」中有了「情」「義」的結合,更有了極為日常生活化和市民情態化的生活情節「贈銀」這是一個將「白蛇」故事演義開來的一個關鍵性的情節關聯或者過渡。

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正是「贈銀」這個情節,將白素英或者孔淑芳的故事,與另一個關於「白蛇」的傳說合併到了一起。這個故事出自明初戲曲作家鄭國軒《劉漢卿白蛇記》(後來被改編成為《鸞釵記》傳奇)。鄭自署為浙群逸士。故對宋以來流傳於杭州地區的《雙魚扇墜》等故事不應該一無所知。而他在自己的《劉漢卿白蛇記》中,演義出來一個「直龍子獲天遣,化白蛇於洪山渡口,為農夫所得,鋤擊垂斃,卿出資買放巨壑中,蛇乘雲去」故事。這個故事中也出現了「贈寶」細節:

(漢卿)既歸,母(後母)謂其匿銀;旋與叔謀,入錫於銀,令出貿易。之徐州,為人所覺,執而鳴之官。卿具道始末,得釋。慮必不見容於母也,遂投於江。龍子救之,贈以夜光之珠,珊瑚之樹,蝦須之簾,護送入鹹陽,介李斯而獻諸始皇焉。始皇喜,命監長城工築事……

這個由自署「浙郡逸士」所撰寫且以「白蛇」命名的傳奇故事中,有兩個細節為後來通行的「白蛇傳」所採納,一是「白蛇遇救」,二是「白蛇報恩贈寶」。而鄭國軒的《劉漢卿白蛇記》不是文人筆記小品,而是戲曲故事,崑曲中既有以此改寫之《鸞釵記》,其傳播顯然要廣泛於一般文人筆記小品。而此故事作者,為明初之人,《西湖志餘》作者田汝成為明嘉靖年間之人,由此可以大致斷定,鄭國軒的《劉漢卿白蛇記》為後來通行的「白蛇傳」之最初藍本。但除了「白蛇遇救」和「報恩贈寶」兩個細節為後來的「白蛇傳」採納吸收外,其它故事情節與通行「白蛇傳」相去甚遠。

不過,無論是贈送雙魚扇墜,還是贈送兩錠元寶,或者贈以夜光之珠、珊瑚之樹、蝦須之簾,儘管贈送的物品不同,但「贈送」這一情節的存在,卻已經足以將上述流傳於杭州地區民間裡巷的不同故事進行再加工,而這時候的加工者,可能就是田汝成所提到過的杭州的那些「陶真」者。

也就是說,最初的一點逸聞或者異聞,經過評話、說書、彈詞等藝人的「加工」,又回到民間,在街頭巷閶間傳播,中間自然又經過無數人、無數遍的增補刪削,逐漸出現不同版本的「白蛇傳」,直至後來經過好事文人的修潤定型,譬如(明)馮夢龍的《白娘子永鎮雷峰塔》(清)方成培改編水竹居本《雷峰塔傳奇》,「白蛇傳」的故事完成了其中《出山》《收青》《舟遇》《訂盟》《端陽》《求草》《謁禪》《水門》《斷橋》直至《祭塔》收尾的基本情節框架。「白蛇傳」故事的主線構架也基本上在梨園劇本中大體完成。

——原載香港《大公報》2007年1月11日

為紀念7.14新白聚首一周年,白學會陸續推送7.14聚首回憶錄敬請關注——

7.14聚首回憶錄丨緣起:我與聲優劇《白蛇傳》偶然結緣

《新白娘子傳奇》劇組26年大聚首!神秘禮物《青城山下白素貞:揭秘白蛇傳》分發至眾嘉賓

「王鳳山」胡鈞首度現身:還記得與許仙對唱的師傅嗎?他曾是歌手,自爆唱歌比拍戲賺錢

小青追憶五鬼替身:鋼絲斷嚇哭陳美琪

小青現場召喚五鬼「領班」:「白福」不是方文山!當年常遭小青「欺負」

《新白娘子傳奇》張玉堂與小青26年初聚首:你就是我朝思暮想的小青啊!

《新白娘子傳奇》武術指導屈身蛤蟆精:小青、王道靈為拍戲夜半驚魂

提起他趙雅芝黯然落淚,「白娘子」最難忘的不是許仙竟是法海

這個妖精不怕冷!採因徐慧宣尋回當年戲服,至今感懷趙雅芝提攜

二奶奶、劉媒婆詼諧出場!現場表演《新白娘子傳奇》撕逼片段

《新白娘子傳奇》導演夏祖輝26年後才知道他的戲原來這麼火!

原來《新白娘子傳奇》中白娘子、許仙、小青的聲音源自於她們

法海配音陳明陽也是配音導演 「胖妞」姜瑰瑾揭秘配音幕後

相關焦點

  • 塔裡的女人——白蛇故事怎麼牽扯上雷峰塔?鎮江金山寺的法海何以會...
    2007 年於香港《大公報》連載《塔裡的女人——評述白蛇傳》系列。2008 年登上 CCTV10《百家講壇》講述《白蛇傳奇》並出版《中國四大民間愛情傳奇》。直到雷峰塔的出現,才開始將原本在民間流傳的一個漢文化倫理色彩濃厚的故事,與佛教倫理語境關聯起來。
  • 從恐怖到美——白蛇故事的演變
    從恐怖到美——白蛇故事的演變 2020-06-05 15: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白蛇故事始於唐朝 盛名田漢版《白蛇傳》最耀眼
    它最早起源於何時?又經過了怎樣的演變?武漢大學教授、博導、中國戲曲學會副會長鄭傳寅前日接受記者專訪時稱,《白蛇傳》可謂是「千年修得」。  源起 白蛇故事始於唐  「《白蛇傳》是中國四大民間傳說之一,關於白蛇的故事最早出現在唐人志怪小說《李黃》一篇中,但那時的白蛇就是一妖,被佛祖給鎮壓了。」鄭傳寅向記者道出《白蛇傳》的淵源。
  • 電視劇《天乩之白蛇傳說》相比原作,故事改編得如何?
    但也許是受限於原作的「陰影」,也許是受投資方的壓力,這部《天乩之白蛇傳說》某些情節流於狗血俗套,劇集後半段明顯感覺到編劇為了拖劇情而硬改劇情,反而顯得整部電視劇的劇情都不夠流暢。(還請來了「老白蛇」趙雅芝,玩了一把情懷殺。這部《天乩之白蛇傳說》雖然打著改編民間神話的噱頭,但其實就是改編自《白蛇傳》。故事講述的是小白蛇夭夭和藥師穀穀主許宣跨越千年的愛恨糾葛。
  • 《白蛇傳說》:法海造就美麗傳說
    》作為一個經歷幾千年的神話故事來說,它傳承的更多的是一種對於愛情的至死不渝,並且其中人物之間的矛盾也像我們平常生活中一樣,相逢之後一笑泯恩仇。當然傳說只是傳說,它不具備史料記載的真實性,同時它通過口頭敘事成為文學會經過很多人主觀意志的加工,同時會隨著時代的發展賦予其更多的含義。《白蛇傳說》作為一個經歷幾千年的神話故事來說,它傳承的更多的是一種對於愛情的至死不渝,並且其中人物之間的矛盾也像我們平常生活中一樣,相逢之後一笑泯恩仇。電影《白蛇傳說》在這個時代大背景之下強勢登陸,勢必會颳起內地電影重拍經典神話作品的熱潮。
  • 漢字的起源及演變過程
    漢字的起源及演變過程漢字在我國的地位自然不用說,一直擔任著重要的角色,但是你真的了解漢字嗎?現今的漢字的起源知道多少呢?在中國的歷史上,漢字是如何產生和演變的。龜背記事漢字的起源但這裡有個問題提出來那就是為什麼傳說中只有蒼頡夠聰明,而沒有其他的聰明人也一同造字?其實按照中國傳統說法應該是上天派下來為原始人類提高生活技能而傳授的文化知識,為了當時的人可以接受而首先使用象形文字,然後逐漸演變成現代的文字。今天所能見到的最古老的文字是商代刻在甲骨上和鑄在銅器上的文字。
  • 《天乩:白蛇傳說》顛覆了以往,白蛇和青蛇竟然還有這種關係
    以前最經典《新白娘子傳奇》中,青蛇假扮男兒身調戲白蛇,被白蛇制服,願意做白蛇的婢女生生世世追隨白蛇,兩位之間是主僕關係,情同姐妹。但是,新版的《天乩:白蛇傳說》中,白蛇和青蛇顛覆了這種關係,為什麼呢?《小戲骨白蛇傳》是趙雅芝版《新白娘子傳奇》的翻版,故事也是完全一樣,只是精簡了,演員換成了小孩子。而且,這一版的白娘子也很經典,只是這個故事本身是個悽婉纏綿的愛情故事,所以,廣電對這一版本管控了,現在看不到。所以這一版的白蛇和青蛇仍然是主僕。劉濤版的《白蛇傳》雖然不是說唱版,但是故事大綱是一樣的,只是演員更換了。
  • 天乩之白蛇傳說電視劇怎麼看不了了_天乩白蛇傳說愛奇藝為什麼下架
    天乩之白蛇傳說電視劇怎麼看不了了?最近電視劇《天乩之白蛇傳說》播到一半被下架,很多網友紛紛表示不舍,那麼天乩白蛇傳說愛奇藝為什麼下架,一起來了解下原因吧!
  • 天乩之白蛇傳說為什麼不播了_天乩之白蛇傳說什麼時候重新播出
    天乩之白蛇傳說為什麼不播了?電視劇《天乩之白蛇傳》在愛奇藝上線沒多久就撤掉了,吃瓜群眾們表示一臉懵逼,這還看得好好的怎麼突然下架了,那麼天乩之白蛇傳說什麼時候重新播出,一起來了解下吧!
  • 有關漢字的故事、起源演變和歷史故事
    有關漢字的故事、起源演變和歷史故事 2012-11-26 16:51 來源:新東方網整理 作者:
  • 端午節重溫白蛇傳說 探秘現實世界的真白蛇
    《白蛇傳》故事在中國民間流傳甚廣,講的是許仙與白素貞悽美動人的愛情故事。故事發生在宋代杭州、蘇州及鎮江等地。修煉千年的白蛇因為愛上膽小懦弱的許仙,甘願放棄千年修行下凡到人間,她帶著丫鬟小青(青蛇),為了愛情而與法海和尚展開大鬥法。在後世演繹編排中,讓她現出原形的就是端午節喝的雄黃酒。
  • 你知道馬拉松的起源傳說!但半馬在何時誕生的?這幕後故事也不少
    半程馬拉松項目又是在何時開始的呢?要確定半程馬拉松的歷史沿革,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馬拉松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90年的馬拉松戰役,傳說希臘勇士中的信使菲利皮茲從馬拉松平原跑到了希臘雅典,他大聲高呼:「歡呼吧!我們勝利了!」,然後就非常悲壯地摔倒身亡。
  • 《白蛇傳說》:白蛇情還是法海義?
    而且,聶小倩的經典王祖賢恰好在電影《青蛇》裡也曾出演過白蛇,作為兩任經典的演繹,黃聖依版的白蛇縱然演的再好,依然不會被觀眾所接受的,既然經典是無法被超越的,所以我們就看到,新版的《白蛇傳說》已經把整個原著的框架改編了,雖然一些經典情節也保留了,但是故事已經是一百八十度大轉變了。
  • 探尋絲綢的起源:從神話、傳說到考古了解絲綢起源的故事
    下面從養蠶織絲的神話、傳說以及考古來聊聊養蠶織絲的起源。蠶神獻絲這個故事,是關於絲綢起源的眾多神話中的一個。除了「蠶神獻絲」這個神話故事外,還「天神化蠶」、「公主結繭」等許多神話。幾乎每個養蠶的地方都有他們自己關於絲綢起源的神話,但這些神話幾乎都與黃帝以及嫘祖有關。這說明絲綢的起源非常早,它已經是構成中華文明不可或缺的因素。古代的先民不知道絲綢到底起源於何時,他們的集體意識可以追溯到黃帝,那就把絲綢的發明也歸至於黃帝。
  • 有關雷峰塔的傳說,就是白蛇的故事,白娘子與許仙戀愛
    有關雷峰塔的傳說,就是白蛇的故事,白娘子與許仙戀愛,金山寺的法海和尚卻 橫加阻攔,最後把白娘子壓在了雷峰塔下面.雷峰塔的出名和傳說「白蛇傳」有關.傳說峨眉山中,有條白蛇經過千年修煉成了美麗女子,名叫白素貞.一年清明時節,她和由青蛇修煉成人的侍女小青,同遊杭州西湖,結識了許仙,兩人結為夫妻.有一次,許仙到金山寺進香.和尚法海見到他就說他身上有妖氣,連勸帶逼要許仙出家消災.最後法海不肯善罷甘休,趁白娘子生了兒子身體虛弱,用金缽罩住她,又把她鎮壓到雷峰塔底,揚言:白娘子若想脫身,除非「雷峰塔倒,西湖水幹.」小青只好逃回峨眉山中刻苦修煉
  • 天乩白蛇傳說小青結局是什麼 為了齊霄自碎內丹而亡
    天乩白蛇傳說小青結局是什麼 為了齊霄自碎內丹而亡時間:2018-07-11 23:39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天乩白蛇傳說小青結局是什麼 為了齊霄自碎內丹而亡 電視劇《天乩之白蛇傳說》自籌備起就一直備受網友們的關注,據了解,在劇中,小青是白夭夭的好朋友,和捉妖師齊霄有情感糾葛,很多網友都非常好奇天乩之白蛇傳說小青結局是什麼
  • 端午節的來歷故事屈原 關於端午節起源的傳說
    據現代考證,關於端午節的來歷,有著很多不同的傳說。其中,流傳最廣的就是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故事到底是怎樣的?一起來看看吧!  端午節的來歷故事屈原  公元前278年,秦軍一舉攻破楚國都城,眼看著家國覆滅,卻無力救國的屈原痛心不已
  • 自白蛇傳說之原型意涵論李碧華《青蛇》中的女性愛欲與命運
    白蛇傳說為中國民間四大傳說之一,香港著名通俗言情小說家李碧華曾改寫為現代小說《青蛇》。她讓筆下的青蛇取代白蛇成為故事主要人物,更安排她介入白許兩人之間,顛覆美好的愛情傳奇。然而,李碧華小說的獨特魅力部分來自她與古典小說傳統的某種連接,於古今人生的對話中所召喚出來的,屬於我們每個人都企盼過或經歷過的種種愛欲糾纏與人生體會,這或許就是通俗文學在寓教於樂之際,潛藏於文本中的一種原型意涵。
  • 《白蛇:緣起》這是一個新的故事,講的白蛇與許仙前世的愛情故事
    《白蛇:緣起》這部電影我沒看簡介和介紹,但是我感覺是結合了古代傳說《白蛇傳》和文言文《捕蛇者說》首先,動畫製作是我喜歡的,我很喜歡這種中國風的動畫,而且畫面也很唯美。其次是劇情,把傳說和古典文學結合的很好,有幽默搞笑的一面,也有煽情感人的一面。
  • 「白娘子」傳說難道是真的?專家打開雷峰塔,竟發現一窩白蛇!
    「白娘子」傳說難道是真的?專家打開雷峰塔,竟發現一窩白蛇! 曾幾何時,不知道多少小夥伴被許仙和白素貞之間刻骨銘心的愛情所打動,即便人妖殊途,也要愛得轟轟烈烈,可以說《白蛇傳》不僅抒發了人們對於男女自由戀愛的讚美與嚮往,更表達了對封建勢力無禮束縛的憎恨與厭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