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合力實現政商融合共贏

2020-12-18 中國信息報

□ 申鄭 李金紅/文

    在日前舉行的首屆中國企業家博鰲論壇上,來自不同領域的與會嘉賓共同探討在「一帶一路」倡議的大背景下,如何通過多方合力,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實現政商真正的融合與共贏。
    政府:著力改善企業發展外部環境
    在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背景下,良好的投資和商貿等營商環境可吸引境外特別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資金和人員與貨物的流入,同時可調動中國企業家到境外投資的積極性。中國營商環境正在持續改善的進程中。
    前外經貿部副部長、中國入世首席談判代表、博鰲亞洲論壇原秘書長龍永圖表示,中國經濟正在加快轉型,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開始走出去,不久的將來會遍布全球。中國政府一直致力於改善企業發展的外部環境,為中國企業「走出去」保駕護航。尤其是在給予不同所有制企業平等待遇、建立新型政商關係、增加市場開放透明度等方面作出了努力。這些努力將進一步改善中國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發展的外部環境。
    企業:積極響應、主動參與、交流合作
    與會企業家表示,「一帶一路」為沿線各國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企業將積極響應、主動參與。優秀的民族企業可在平等自願、互惠互利的基礎上,採取抱團發展方式,開展廣泛深入的交流合作。
    據了解,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最近收購了希臘最大港口比雷埃夫斯港管理局67%的股權。集團董事長許立榮介紹,中遠海運集團將把握中國「一帶一路」倡議機遇,積極對該港岸線基礎設施投資,優化整合油輪碼頭、輪渡碼頭、貨櫃碼頭等六大核心板塊業務,全面提升港口運營能力,將其打造成歐洲最先進的港口之一。同時,該項目也將進一步帶動中國的投資,特別是海運旅遊的發展,大幅提升亞歐、中歐的海鐵聯運效率,有利於資源進一步整合優化,促進東南歐、中非、北非協調發展,進一步實現「一帶一路」設施連通、貿易暢通的願景。
    「我們非常願意與國內企業共享海外資源,並利用我們的海外網絡優勢,為中國企業在海外開展商務活動提供支持和服務。」許立榮說,中遠海運將不斷提升全程物流解決能力,為海內外客戶提供定製化、全方位的綜合運輸服務。
    瀘州老窖集團董事長張良認為,中國白酒金三角地區都是中國比較落後的窮困地區,通過發展酒業,可以擴大當地有機高粱的種植,解決農民增收問題,實現精準扶貧。他同時呼籲,中國白酒企業聯合起來共同研究歐美市場消費趨勢、消費渠道,探討如何打開國際市場。
信息:最具價值溝通媒介
    當前,網際網路、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等新興技術不斷湧現,信息技術及傳播手段以前所未有的廣度和深度全方位影響著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政商間的融合也亟須從單一層面向立體化多元方向發展。在這一過程中,信息是促進「融合」最有效的手段,是最具價值的溝通媒介。
    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是我國「十三五」規劃的重要內容之一,今年恰是「十三五」的開局之年。與會嘉賓認為,在信息的有效聯繫下,「一帶一路」倡議通過國家間的緊密合作,政企的通力合作,讓更多海內外企業真正結成利益和命運共同體,真正實現中外政商融合共贏。
    新華社秘書長劉正榮指出,企業作為經濟發展的基本細胞,是推動「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力量,舉辦企業家博鰲論壇,正是為了給海內外企業家搭建一個有價值的交流平臺,促進海內外政企之間和企業之間的合作。中國經濟信息社將秉持平等合作、互利共贏的價值理念,以用戶為中心,不斷提升信息服務的專業性、針對性和有效性,為各類用戶提供高質量的經濟信息服務。同時,將充分利用中國企業家博鰲論壇,努力為海內外政商之間、企業之間的溝通交流以及項目對接提供務實有效的服務。

相關焦點

  • 構建聯結共贏新平臺,清大新媒體三大價值實現多維共贏
    生態價值:打破壟斷,實現多方共享共贏教育是一個龐大而守舊的系統,幾千年來,國人始終遵循私塾式的教育模式樂此不疲,一位老師、一間教室,一本教材,已成為鐫刻在很多人心中的教育記憶。即使在信息化、網際網路衝擊下進行的教育變革,也是被動的將線下流程搬到線上,教育並沒有與開放包容的網際網路發生真正的化學反應。
  • 元氏縣「一森模式」實現多方共贏
    政府租地 企業建管 工程造綠元氏縣「一森模式」實現多方共贏近日,在距元氏縣南水北調工程100米處的冬季植樹造林區域,記者看到一群忙碌的身影,工人們整地、打穴、栽植、回填……各項工作井然有序進行著,65歲的郭村村民鄭雲肖用鐵鍬將土回填好,「種樹好啊,俺支持!
  • 新聞紀錄片《共贏海上絲路》聚焦「絲路」國家政商文化
    以國際時政新聞精準研讀分析見長的深圳衛視今年推出一部大型新聞紀錄片《共贏海上絲路》,秉承「小切口、大時代」的創作思路,以「深商」這一特殊群體作為樣本,展現2013年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重大倡議以來,中國企業在「走出去」過程中取得的成績和帶來的變化。
  • 出版社紙電同步成趨勢 可實現多方共贏
    紙電同步讓多方共贏  綜觀這幾年的圖書市場風向,紙書和電子書同步發行漸成趨勢。同時,紙書和電子書的相互促進效應明顯。去年底,亞馬遜中國發布2017年閱讀趨勢時就介紹,2017年重點書籍紙電同步發行的比率與上一年相比增長近60%,而且上線的紙電同步圖書銷量為同期非紙電同步書的3倍多。
  • 探索創新合作模式 打造多方共贏典範
    原標題:探索創新合作模式 打造多方共贏典範   19日下午,市委書記侯曉春率隊前往成都洽談對接合作項目,與四川省鐵投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孫雲等座談,就務實推進合作、攜手建設軌道交通項目等有關事項進行深入交流。
  • 政商合作繪就鄉村振興新畫卷 長安王曲街道舉辦鄉村新業態推介會
    如今,在先輩們奮鬥過的這片熱土上,長安區王曲街道積極探索,通過滈河綜合治理、水系建設、農田改造等一系列工程,以農業生產、農業觀光、農產展銷、農業扶貧為主題,大力發展田園更新和產業更新,推動農文旅產業融合,促進村民增收,逐步實現鄉村振興
  • 開啟「政商郵」融合發展新模式
    本報訊(記者馬丙宇見習記者劉亞鑫通訊員梁曉衛)11月26日,新鄉市牧野區榮校路街道辦事處營商環境建設辦公室在榮校路郵政支局揭牌成立,這標誌著牧野區政府正式攜手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新鄉市分公司(以下簡稱新鄉市郵政分公司),開啟了「政商郵」融合發展的新模式。
  • 行成於思,多方合力穩就業
    可以說,面對疫情大考,因為有政府、企業和高校多方合力,才能讓高校畢業生在風雲激蕩的2020年裡「艱難生存」。行成於思,在應對疫情帶來的生存挑戰之餘,我們更應該深思如何才能更好地解決就業領域的痼疾--穩就業,不僅要輸血,還要造血。學用一致,轉變人才招聘理念。許多企業不僅運營模式缺乏科學性,人才招聘理念也存在誤區。
  • 融合發展是兩岸互利共贏的必由之路
    融合發展是兩岸互利共贏的必由之路 2020年11月03日 08:55:00來源:海外網   由全國臺聯、閩南師範大學共同主辦的第二屆臺商發展論壇近日在陝西銅川舉辦。
  • 翰墨千秋:構建新型藝術品交流體系,孵化多方共贏商業生態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持續向縱深推進,建立多方共贏的經濟協作體系已經成為世界共識未來,翰墨千秋將以國際化視野、專業化經營、現代化服務,不斷完善激勵機制,鼓勵更多合作夥伴參與構建新型多方共贏的商業生態,打造通暢、穩定和完整的產業鏈,從而實現品牌知名度和公眾影響力的大幅躍升,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成功殺出重圍,最終實現與客戶的互利共贏!
  • 攜手同行 共贏未來!我市油地校融合發展綜述之一
    過去,油地校因為石油在東營相逢相知;現在,油地校因為發展再次共商共謀;未來,油地校還需要攜起手來,才能共創共贏美好明天。油地校融合發展始終是東營最突出的特色、最獨特的優勢,更是最重要的潛力。一直以來,油地校都高舉團結髮展的旗幟,在重大合作事項中系統謀劃研究、攜手共抓落實,始終相互支持、合力攻堅。
  • 政商攜手產城融合 太平洋建設助力陽曲打造農業產業示範區
    未來5年內,太平洋建設將投資500億元助力陽曲建設141平方公裡現代農業產業示範區,打造產城融合新典範;同時,投資200億元,以陽曲縣市政交通、產業扶貧、文旅教育等項目建設為重點,全面推動陽曲縣經濟跨越式發展。
  • 解決發展空間不足問題 實現區域協調發展共贏
    原標題:解決發展空間不足問題 實現區域協調發展共贏   深圳市委六屆三次全會提出,深圳未來發展面臨空間不足等「三大挑戰」。昨天下午進行的分組討論中,與會人員提出,要解決發展空間不足問題,實現區域協調發展共贏。市領導戴北方、林潔、劉潤華、黃中偉、陳倩雯、王璞、張曉莉、徐友軍、黎軍、王大平參加討論。
  • 全國人大代表苗秀:創新校企合作模式實現雙方共贏
    全國人大代表苗秀:創新校企合作模式實現雙方共贏 2020-05-25 20: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兩會聚焦政商篇:政企溝通融合可更充分
    報告摘要:「按照「親」「清」新型政商關係要求,牢固樹立「服務企業就是服務發展」的理念,落實企業服務「10條」制度,實行「一企一策」服務模式,構建平臺型企業服務體系。多名企業家「搖身一變」為政協委員進行建言獻策  順德城市網消息 (記者潘美穎) 今日(11月14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佛山市順德區第十四屆委員會正式召開,多名企業家「搖身一變」為政協委員,在經濟討論分組會議上,就順德軌道交通、教育醫療、人才引進、政商關係等多個問題進行探討並發表意見
  • 榮曉東:多方合力,共同奏響人民事業的「三重奏」
    在脫貧決勝期、疫情特殊期之下我們更要汲聚各方力量,讓群眾更改敢為、於部更作為政府更有為,多方合力,共同奏響人民事業的「三重奏」。共建共治,凝聚智慧,為人民事業獻獻策。「知屋洞者在字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缺什麼政策盼什麼還是要問人民,與其強加制門一些不合現實、不符時宜的政府條例,不如下放權力,讓居民自己制訂、自我教育、自我服務。
  • 政商融合創新棲霞招商渠道
    2019-09-11 08:22圖文來源:南京日報 項目落戶「加速度」 項目服務「加質量」政商融合創新棲霞招商渠道
  • 融合發展 共贏上海家居設計嶄新明天
    而「智慧城市,創新設計」已定為第八屆2017上海國際室內設計節的關鍵詞,力爭早啟動、早規劃、早落實,真正讓國際設計節與拉動產業發展「落地開花」,從而實現多方共贏、融合發展、效應明顯的行業盛會,爭取用三至五年的時間,努力向義大利米蘭國際設計節靠攏,並將「上海國際室內設計節」辦成全民的節日,使之成為本協會的特色品牌和名片。
  • 捷成世紀總裁韓鋼:融合創新,共贏未來
    在26日的主題報告會上,北京捷成世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裁韓鋼做了題為《融合創新·共贏未來——新一代全媒體融合生產平臺的技術探索與實踐》的演講,慧聰廣電網從會議現場發回報導。     捷成世紀融合創新,共贏未來——新一代全媒體融合生產平臺的技術探索與實踐     全媒體業務融合發展環境正在逐步升溫。
  • 「生前預囑」遇冷 媒體:需多方合力破解
    「生前預囑」遇冷需多方合力破解今日社評本報特約評論員目前,我國老年人口已超過2億,與之相伴的是高齡患者數量急劇增加。遺憾的是,這項能夠較好彰顯逝者生前最後時光之權利與尊嚴的「福利政策」,即便是在廣州這樣的一線開放城市,在實際執行中也遭到多方阻力和冷遇。據報導,之所以出現這種尷尬局面,一方面是因為,不少人聽說要提前決定生命最後時段接受何種醫療處置的話題,首先就感覺很敏感,一些老人認為以這種方式直面死亡很不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