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繪本】端午繪本,講述文化與傳承的故事...

2021-01-13 慧才苑楓悅園

五月五,是端陽

門插艾,香滿堂

吃粽子,撒白糖

龍舟下水喜洋洋

...


童謠猶在耳畔,端午的腳步悄然而至

時光作為文化沉澱的擺渡人

將美食與中國人對文化傳承的信念緊密連接

而這一期的推送

我們將為孩子們推選精神食糧


端午節就要到了,這可是小艾非常喜歡的節日,因為小艾最喜歡吃粽子了。她問媽媽,什麼粽子最好吃?媽媽說,太婆包的粽子最好吃。於是,小艾和媽媽一起踏上了回鄉的旅途……這個端午節,有菖蒲和艾葉的淡淡香氣,有頭戴虎頭帽、身上掛香囊的熱鬧嬉戲,有放河燈許心願的真摯情意,當然還有太婆包的口味繁多的粽子……



端午節快到了,奶奶告訴伊伊「五月五,慶端午,划龍舟,敲鑼鼓。龍王掌管降雨,龍舟賽就是祭拜龍神、祈禱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的一種形式。」伊伊想,「他那麼神通廣大,應該可以解答我的所有問題吧?」五天五件事,每晚伊伊都把自己困惑的問題留給龍王來「指點迷經」。這五件事包括家裡的活動、學校的活動以及陪爸爸去參加龍舟賽。


老鼠一家,就住在走道上的夾層裡。走道緊挨著小娟家的廚房,每一天,廚房裡都有香噴噴的味道飄過來。這天,從小娟家的廚房飄出來的香味又濃又特別,三隻小老鼠饞得直流口水:「今天一定是個好日子!」 不一會兒,鼠爹鼠娘給孩子們帶回了禮物,哇,是一個綠綠的、不是方的、也不是圓的東西。這是什麼東西呢?今天又是什麼好日子呀?


粽子是中國傳統節日——端午節的美食符號,由於南北方文化差異大,各地食材和口味不同,自古就有「南北甜鹹」之爭。

在端午節這一天,來自北方和南方的小粽子們陸續匯聚在淮河碼頭。甜隊有大棗粽、豆沙粽、八寶粽,鹹隊有蛋黃粽、火腿粽以及小川粽。一開始大家只是暗自比拼同伴數量的多寡,後來被看熱鬧的魚兒們起鬨,甜鹹兩隊小粽子開始為了各自團隊的「榮譽」爭吵起來。


粽子娃娃是世界上最小的娃娃,它們誕生在端午節這天,但是它們的一生只有人類的一天。所以每年的端午節,粽子娃娃們都會在端午這天走出家門,去完成它們最想做的一件事。粽子娃娃們的冒險故事就這樣開始了。

全書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講故事,第二部分做手工,講述了粽子娃娃們在端午節這一天的不同經歷與生活。


妞妞最愛吃粽子,但是媽媽一年只包一次。媽媽一邊做布老虎一邊說,等布老虎做好了、馬蓮草長高、爸爸漆龍頭的時候,就該包粽子了。爸爸開始漆龍頭了,馬蓮草一點點長高了,村裡的男人每天都在談著賽龍舟的事,媽媽做完了布老虎,開始包粽子。妞妞和媽媽帶著粽子先去投江餵江魚,然後去看爸爸的龍舟,爸爸終於奪回了鄉裡的冠軍,吃到了妞妞包的肉粽子。  


在樹林裡,有一間小屋,小屋裡住著一位老奶奶。老奶奶看見過許多事情,所以心裡有了許多故事。

一個在城市生活的小孩,跟著爸爸媽媽一起回到農村老家,和爺爺奶奶一起過端午節的故事。以一個城市小孩的視角,通過親手包粽子、親眼看賽龍舟等情節,描述一個不一樣的、更具有中國傳統特色的端午節。


粽香四溢、艾葉離離,又到端午來臨。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又被稱為五月節、端陽節、午日節等;這個極具中國傳統特色的節日,因為和吃粽子、賽龍舟、懸艾葉、喝雄黃酒等傳統習俗結合在一起,所以在民間熱度不淺。關於端午節,你知道都有哪些傳說和特殊的紀念嗎?大江南北,習俗各異,都有哪些端午傳統在沿襲?


取材於中華傳統民俗故事,配合精美的繪本圖文,讓孩子們了解中國的傳統文化。這套圖書在插畫、文字以及設計上保留傳統精髓的同時,加入易於孩子理解的創新元素。


端午節也叫端陽節、五月節。很多人都知道,這個節日的起源,和偉大的詩人屈原有關。比如賽龍舟。當時楚國人聽說屈原投江後,許多人划船追至洞庭湖,這就是賽龍舟的起源。以後,每年的五月五日,都以賽龍舟紀念屈原。大家盼望,龍舟的槳能驅散江中之魚,這樣魚就不會吃掉屈原的身體。


通過簡潔有趣的文字講述節日的由來、相關的習俗活動,充滿童趣的插畫,結合精彩的3D立體頁,以及轉轉、抽拉、彈跳等多種機關,營造出濃濃的節日氛圍。

一期繪本講述端午節的所有精彩

舌尖與精神的體驗都在這一日得以滿足

親愛的大朋友們,小朋友們

讓我們在閱讀的氛圍中

感受文化的腳步與沉澱

仲夏時光

願親愛的你們端午安康,闔家幸福

2020年秋季學期招生火熱進行中

名額有限,額滿為止

請適齡幼兒家長及時來園諮詢辦理相關手續


招生對象:

託班:2017年9月1日——2018年8月31日 

小班:2016年9月1日——2017年8月31日

中班:2015年9月1日——2016年8月31日

大班:2015年9月1日——2015年8月31日


報名諮詢電話:

029-85723168  15529209667(微信同號)

地址:華遠楓悅小區洋房4號樓和15號樓之間慧才苑楓悅幼兒園


相關焦點

  • 繪本書單丨有關端午節的繪本,千萬別錯過這10本
    粽香四溢、艾葉離離,又是一年端午時。在這個具有傳統特色的節日裡,大家吃粽子、懸艾葉、賽龍舟……其樂融融。祝大家端午節快樂呀。多多君挑選了10本有關端午的故事繪本,一起和孩子看看吧。1.央視曾推薦親子共讀,讓中國孩子領略民族之美,傳承民族之魂。3.《奶奶的絲線爺爺的船》講述的是一個在城市生活的小孩,跟著爸爸媽媽一起回到農村老家,和爺爺奶奶一起過端午節的故事。以一個城市小孩的視角,通過親手包粽子、親眼看賽龍舟等情節,描述一個不一樣的、更具有中國傳統特色的端午節。
  • 端午節繪本故事《小艾的端午節》
    繪本《小艾的端午節》講述的是端午節就要到了,這可是小艾最喜歡的節日,因為小艾最喜歡吃粽子了。她問媽媽,什麼粽子最好吃?媽媽說,太婆包的粽子最好吃。於是,小艾和媽媽一起踏上了回鄉的旅途……我們一起來聽聽這個故事吧!朗讀者:家長學校張老師小艾最喜歡吃粽子了。「媽媽,什麼粽子最好吃?」「太婆包的粽子最好吃」。
  • 竹間文化:怎樣保護傳承「端午節」
    怎樣保護傳承「端午節」 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他遭讒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都城。屈原眼看著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
  • 傳承傳統文化品味濃情端午
    粽子飄香時,端午佳節至。生活是教育的源泉,節日是教育的契機。為了加深師生對端午節深厚文化內涵的理解,更好地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端午節即將來臨之際,道清路小學組織開展了「我們的節日—端午節」主題系列活動。
  • 讀端午節繪本《小艾的端午節》
    ,就給大家分享一本關於端午節的繪本《小艾的端午節》,也祝大家端午節快樂!「媽媽,今年我們一起回古鎮過端午,去看太婆,好嗎?」好啦,我們繼續講故事。端午節,鎮上好熱鬧。娃娃們頭戴虎頭帽,身上掛香囊,玩瘋了。小艾饒有興趣地觀看小鎮上的舞龍表演。小艾被邀請和娃娃們一起玩轉圈圈遊戲,小艾棟轉轉西瞧瞧,玩得開心極了!
  • 伴魚學員扮演屈原用英語講述端午文化
    其中,決賽選用的端午節傳統文化題材,既調動孩子學習興趣,鍛鍊英語使用能力,又幫助孩子用國際化語言輸出中國故事,培養文化自信。英語表演精湛,魚仔們化身傳統文化小使者「I’m Quyuan,I am a poet.」在60S的視頻中,決賽參賽學員Jason化身屈原,身著傳統服飾,聲情並茂地講述屈原的人物經歷及端午節歷史文化
  • 【粽情端午】修武法院開展「品味端午 傳承文化」系列活動
    共享傳統文化魅力端午將至,又到粽葉飄香季,為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豐富端午節節日內涵,提升法院幹警的思想道德修養和文明素質,6月22日,修武法院開展了以「品味端午 傳承文化」為主題的端午系列活動。下午,我院在三樓視頻會議室舉辦了道德講堂,組織幹警共同感受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此次活動共包括看短片、誦詩詞、講故事、品文化、送吉祥五個環節。觀看端午知識普及小短片,紀念我國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誦讀《因為有你》《這就是我入黨的理由》,弘揚時代精神,傳遞社會正能量。
  • 和滿京城 奮進九州 | 童書館端午節線上故事會來了(二)
    和滿京城 奮進九州 | 童書館端午節線上故事會來了(二) 2020-06-27 05: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北京:端午文化節 重現傳統老習俗
    一是第三屆北京端午文化節暨第二屆「臨空經濟區杯」龍舟賽開幕儀式;二是第二屆「臨空經濟區杯」龍舟賽;端午文化展演活動;四是端午市民參與體驗活動;五是傳承端午文化、倡導健康生活主題展;六是燕京啤酒廣場活動 6月4-6日2 第六屆北京延慶端午文化節暨第十六屆延慶消夏避暑節 活動整體包括舉辦第六屆北京延慶端午文化節開幕式、「五月當五?
  • 「端午節」的節日起源、故事傳說和文化習俗
    「端午」一詞最早出現於西晉名臣周處的《風土記》,這本書成了現代人們查考端午節等傳統節日習俗的重要參考。這部著作是周處給後世中國人留下的一筆寶貴遺產。不過在中國百姓心中,更為人們所熟悉的還是他除三害的故事。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是我國夏季最重要的民間傳統節日。
  • 親子伴讀丨端午繪本欣賞《小艾的端午節》
    親子伴讀丨端午繪本欣賞《小艾的端午節》 2020-06-26 06: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濃情端午——文登區各中小學開展端午節主題活動
    為傳承和弘揚民族文化,讓學生感受端午節豐富的文化內涵,了解中國傳統節日的習俗。文登區各中小學開展豐富多彩端午節主題活動。實驗小學開展了「手編五彩繩情系端午節」活動。老師向學生們講述了傳統端午的習俗和歷史故事,詳細講解了五彩繩的製作過程,並親自示範編制五彩繩。同學們挑選了自己喜歡的五種顏色,動手編制,一條條漂亮的五彩繩傳遞著端午節祝福。
  • 【央廣時評】共度端午節 傳承愛國情
    端午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為我國四大傳統節日,在端午節裡,人們祈福安康,傳承愛國主義精神。全國各地對端午節還有些不同的叫法,如端陽節、午日節、龍舟節等。關於端午節的由來,也有很多說法,有紀念屈原說、紀念伍子胥說、紀念孝女曹娥說、吳越民族圖騰祭說等,不過,紀念屈原的說法最深入人心。
  • 【音頻故事】傳統節日:端午節的由來
    關於端午節,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早在屈原以前,端午就已經存在了;端午節起源於上古原始信仰對龍和天象的崇拜,古時為祭祀之日;而關於端午節為了紀念屈原一說,也是因為屈原恰恰是在端午節悲憤跳江,後人為紀念他的愛國情懷,又賦予這個節日更多的人文內涵。
  • 剪紙繪本《春生的節日》:中國傳統文化的童真記錄
    例如國際安徒生獎得主曹文軒老師也出版了不少繪本作品,但他僅能進行文字稿件的創作,不能進行畫面的創作。他的繪本作品都是由出版機構另外聘請畫家進行畫面的插畫創作。文字故事講述上有經驗的創作者未必擅長圖像思維,文字大咖+畫家的聯袂組合也未必產生精品。一些有實力的新銳創作者的表現讓人眼前一亮。在今年的南國書香節現場,記者留意到一套雅致的原創剪紙繪本《春生的節日》。
  • 中國原創繪本,深藏的文化底蘊你的孩子不可錯過!
    我也是醉了.很多媽媽表示非常喜歡中國風格的繪本題材,相比較那些國外的繪本,中國的傳統文化更貼近孩子的生活,也更能讓孩子了解中國的文化。多方尋找終於我發現了這套讓我眼前一亮的繪本。 拿著這套中國原創繪本,就好像看到我們文化的復活,從神話裡面走出來,精衛填海,夸父追日,從民間故事裡面走出來,從歷史的傳承裡面走出來,唐詩宋韻的語言的雋永, 親情文化的記憶,唯美藝術的再現,人性復甦的覺醒,這正是在講述我們自己的故事啊!
  • 21世紀最晚端午節將至,文化需傳承端午由來習俗,講給孩子們聽
    21世紀最晚端午節將至,傳承文化端午由來習俗,講給孩子們聽端午節的腳步越來越近了,大街上小商小販叫賣粽子粽葉,叫賣香包五彩線,滿大街粽子飄香,【端午節】的氣氛越來越濃鬱了端午節是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傳承中國文化,讓孩子們知道端午節的由來習俗,我們的民俗文化才能代代相傳。
  • 央視端午特別節目將講述汨羅故事
    4月29日,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CCTV-10)端午特別節目《我們的節日·2019端午》在汨羅取景拍攝全面完成。據了解,節目將主要講述兩個汨羅故事:一位年過半百的雕刻大師,如何用自己的方式,在端午時節銘記屈原;一支1988年成立的女子龍舟隊,30年的堅守和傳承之路。
  • 追憶先賢 祈福闢邪 追尋端午節文化內涵及傳承
    今日,端午節。提到端午,首先閃入腦海的是粽子。其次便是龍舟、屈原、雄黃、艾草……。但若讓你好好說道一下端午節背後的文化內涵,大部分人都要王顧左右而言他了。端午這個傳統節日承載著一個民族的精神與情感,這需要作為中華兒女的我們細細體味。端午節最大的文化內核在於紀念屈原。端午節是是中國的詩人節、愛國節、英雄節,憑此才有可能讓這個中國的傳統節日「一躍衝向萬裡濤」,漂洋過海走出去。
  • 《經典中國故事繪本》:創新形式傳承傳統文化
    湖南出版投資控股集團黨委副書記、副總編輯胡建勇介紹了這套書對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的探索和出版價值。任率英先生的三子任夢熊與王叔暉先生的侄子王維澄分享了大師創作經典背後的故事,湯素蘭暢談了畫作中這些經過千百年時間淘洗流傳下來傳統故事新時代的文化內涵和對少年兒童的教育意義。他們致敬這批「喜聞樂見」的經典,回望那個「群星璀璨」的時代,探討如何用「最中國」的繪畫和文字,講好「最中國」的經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