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官場失意後,卻寫出人生最曠達的一首詩,終成千古絕唱

2020-12-11 慶餘說詩詞

縱觀我國古代詩歌史,大部分經典的詩歌作品,都是在詩人官場失意的情況下寫出。譬如,王之渙遭人誣陷而罷官後寫出《登鸛雀樓》:「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劉禹錫被貶二十三年後寫出《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小編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這首詩《月下獨酌四首·其一》,便是唐代大詩人李白官場失意後所寫的一首千古絕唱。這首詩主要描寫了李白由於官場失意所產生的孤獨憂愁,最重要的是表達了李白人生曠達的一面。另外,這首詩的開篇4句歷來驚豔世人,膾炙人口。

《月下獨酌四首·其一》李白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

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

這首詩的開篇4句,「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可以看成這首詩的第一部分。它的意思是說,李白在花叢中擺上一壺好酒,自斟自飲。舉杯邀請明月加入共飲,連上影子正好三人。這裡有李白官場失意後孤獨憂愁的一面,但更多的是傳達了李白曠達不羈的個性,善於從孤獨憂愁中自我排遣的一面。

緊接著四句,「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可以看成這首詩的第二部分。它緊承前四句句意,將月和影人格化。通過月和影之情來表達出「行樂及春」的曠達人生態度。它的意思是說,明月不能解我開懷暢飲之樂,影子也只能默默地跟隨在我的身邊。但此時我將以明月影子相伴,趁此春宵時刻要及時行樂。

接下來的四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則是這首詩的第三部分。它主要描繪了李白和明月影子共同行樂的情形。即在李白吟誦詩篇的時候,明月隨著他來回移動。在李白舞動身子的時候,影子也隨著紛亂。李白清醒的時候,它們相互歡欣。李白喝醉後,它們便各自分散。

最後兩句「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是這首詩的第四部分。李白把無情之物化為有情之物,想要和明月影子結交同遊,相約在那縹緲的銀河邊。體現了李白風雅的一面。稍作聯想,李白這首詩其實就和我們朋友之間的聚會一樣,開心的吃喝玩樂後,再相約下一次的聚會。無需多說,其中情感便能體會。

當然,我們與李白的人生境遇不能一概而論。李白寫這首詩時,正是他在長安,處於官場失意的時候。所以這首詩借官場失意後的孤獨憂愁,表達了李白曠達灑脫的,不同流合汙,追求自由的一面。至於開篇4句,也成為了歷代有情人,在月夜吟誦的千古佳句。對於李白所表達的「行樂須及春」的人生態度,你怎麼看?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蘇軾聽不懂方言,誤解別人好意,寫下一首曠達詩作,竟成千古絕唱
    例如宋代大詞人蘇軾,就曾經因為不懂方言,誤解別人好意,而寫下一首曠達詩作,誰知竟成了千古絕唱。這首詩只有短短4句,卻是一首曠達名作。它告訴人們:心態好,日子就能過成詩!這首詩就是《惠州一絕》,全詩如下: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楊梅次第新。
  • 李白在被罷官後寫的一首詩,寫盡了人生的失意和孤獨!
    李白終其一生有著非常強烈的政治抱負,他不是期待做一個一般的官員,他要的是輔弼之臣,其以「奮其智能,願為輔弼,使寰區大定,海縣清一」的功業自許。但李白的官場生涯十分不順,不僅沒能得到皇帝重用,還被變相趕出了長安,在離開長安後李白寫了很多詩來發洩自己的不滿和悲憤,《月下獨酌》就是其中之一。《月下獨酌四首·其一》唐代:李白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 歐陽修被貶夷陵,卻寫出人生最曠達的一首詩,終成千古佳作
    同時,他們也是在詩詞中苦極自嘲,抒發曠達的代表。尤其是蘇軾,更是將曠達的宋調發展到了極致。小編今天便向大家分享一首歐陽修的經典詩作《黃溪夜泊》,和大家來一起看看歐陽修詩中的曠達。《黃溪夜泊》是歐陽修被貶夷陵時路過黃溪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詩。這首詩主要通過對景色的描寫,抒發了歐陽修無辜被貶的深沉感慨。並在最後兩句中一吐心中曠達豪邁之氣,是此類詩的千古佳作。
  • 珠玉在前,劉禹錫不甘落後寫出一首「奇」詩,終成千古絕唱!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秋詞》,便是唐代詩人劉禹錫寫出的一首「奇」詩。《秋詞》是劉禹錫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顧名思義,這首詩的題材便是吟詠秋天。在劉禹錫之前,此類題材的佳作早已不勝枚舉。劉禹錫這首《秋詞》的取勝之處,便在於對秋天的觀念上。自宋玉在《九辯》中留下了「悲哉,秋之為氣也」的名句後,在後來的文學作品中,幾乎都是悲秋的觀念。
  • 李白失意後寫下一首千古名作,短短二十字,讀後令人深思!
    縱觀古代詩歌史,浩如煙海的詩歌作品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詩人的失意之作,且都是仕途上的失意。失意也幾乎成了古代詩人共有的人生境遇。雖然說古代詩人的文學才華和政治才能真的是難以兼得。但從某一程度來看,正是古代詩人的失意境遇,才有了流傳至今的千古名作。
  • 李白最悽苦的一首詩,20字寫盡人生失意,郭沫若稱為「安魂歌」!
    李白是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寂寞的時候,他「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即使無人喝彩,他也能「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苦悶的時候,他「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剛剛發完牢騷,就發出「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的豪語。失意的時候,閱讀李白的詩歌,我們能感受到激蕩的力量和希望。李白的詩歌都是如此高亢嗎?
  • 詩文路上輝煌的李白,官場頻頻失意的李白,到底是何原因呢?
    從小我們便熟讀他的詩,對他亦是耳熟能詳,說他才高八鬥,說他滿腹文華,說他的詩文至今無人能及這些一點都不為過,但他始終是一位官場失意,且是頻頻失意的典範。三十五歲這年,李白恰逢唐玄宗狩獵奉上《大獵賦》。四十二歲,唐玄宗看了李白的詩,頗為仰慕便召李白進宮,寫下了《清平調》。五十九歲寫下後來廣為流傳的《早發白帝城》。六十二歲這年李白病重的情況下賦詩《臨終歌》從此離世。
  • 蘇軾最狂放的一首詞,抄完崔顥抄李白,還要抄自己,抄成千古絕唱
    導語:蘇軾最狂放的一首詞,抄完崔顥抄李白,抄完李白還要抄自己,硬生生給他抄成了千古絕唱 "詩神"蘇軾,是中國詩詞文化史上最傑出的詩人,他在中國詩詞文化史上的成就,僅略遜於屈原、陶淵明、李白、和杜甫。
  • 重陽佳節,杜牧與友人攜酒登高寫下一首詩,有憂傷更有曠達
    而關於重陽節的詩句也不在少數:王維的「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李白的「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以及孟浩然的「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等等皆膾炙人口,經久不衰。詩巷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杜牧的一首有關重陽節的詩,此詩最鮮明的特點就是不僅抒發了悲愁之情,更飽著含疏放之意,這是超於好多重陽節詩作的藝術魅力。
  • 蘇軾人生失意寫的一首詩,句句悲傷,寫盡人生坎坷!
    蘇軾人生失意寫的一首詩,句句悲傷,寫盡人生坎坷!文|君踏桃花歸去說到宋詞唐詩,大家對各位名人創下的佳作印象很深,要是喜歡文學的,顯然對蘇軾,李白這些人的詩風,詩骨了解的很深。足以見得他在我們心中的位置,小時候對詩沉澱在老師的課堂中,但長大後了解完詩詞人的經歷,再去品味可能就是另一種感覺。
  • 李白最經典的一首詩,更是歌頌盛唐的千古絕唱!
    說李白自然少不了酒與詩。「李白鬥酒詩百篇」,在杜甫的詩中,我們更是能夠見證李白和酒的不解之緣。《客中行》便是李白「鬥酒詩百篇」中經典的一首詩。這首詩以豪邁灑脫的筆調,歌頌了蘭陵美酒,也歌頌了盛唐的繁榮景象,更可以說是歌頌盛唐的千古絕唱!
  • 晚年的李白登上廬山,寫下人生最孤獨的一首詩,令人心酸!
    這種孤獨感,在詩人的晚年最能體現。譬如,杜甫在他晚年的經典詩作《登高》中,就曾寫到「萬裡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以此概括了他一生的漂泊無定,卻換來了晚年孤獨、多病的處境。即便是曾經寫下「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的李白。他到了晚年,詩作中也沒有了當初那種自我排遣孤獨的曠達。同杜甫一樣,它所體現的更多的是一種孤獨和人生的心酸。
  • 王昌齡的一首唯美送別詩,雖然有些冷門,卻不失為一首千古絕唱
    在歷史上,王昌齡的詩雖不如李白、杜甫和高適、岑參數量多,但每首詩的質量很高,佳作不斷。例如,人們熟知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叫胡馬度陰山」,「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等,都是千古傳誦的名句。除了邊塞詩,王昌齡其他題材的詩作也很不錯,例如閨怨詩和送別詩。一句「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真是讓人拍案叫絕。
  • 一生僅存兩首詩的詩人,其中一首歷經千年方才名流千古!
    一生僅存兩首詩的詩人,其中一首歷經千年才名流千古!文/乾坤歷史說中華五千多年的歷史長河裡,出現過許多才華橫溢的人。特別是在唐朝的時候,中國的經濟發展步入當時世界頂尖水平,這個時代的民風開放,唐詩更是成了一種代表性的文化,開始盛行。在那個年代出現了許多我們現在都耳熟能詳的大詩人,如李白、杜甫等人。而小編今天給大家講的這位詩人子在唐代的時候,不是非常出名,他一生僅存兩首詩,其中一首歷經千年方才名流千古!,而他就是張若虛。
  • 李白最可憐的一首詩,字字泣淚
    李白很可憐,就比如今天要說的這一首詩,可以稱得上是李白最可憐的一首詩了,這首詩可以說是句句帶淚字字泣血了。簡直讓人不忍卒讀。萬憤詞投魏郎中—李白海水渤潏,人罹鯨鯢。蓊胡沙而四塞,始滔天於燕齊。這是一首很生僻的詩,用字用典都很生僻,大多人也懶得細讀,但它卻是李白晚年特別重要的一首詩,詳實生動的展現了李白人生最低谷時期的真實樣子。唐玄宗天寶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亂暴發,戰火迅速蔓延至河北、河南。次年正月,東都洛陽亦陷敵手。
  • 李白寫下一首最孤獨的詩,原來孤獨不是寂寞,是靈魂深處的無奈
    ——《江雪》柳宗元  導語:最怕孤單的李白,寫下一首最孤獨的詩。原來孤獨不是寂寞,是靈魂深處的無奈,誰曾想到孤獨也可以這麼美。    於是744年以後,李白瘋狂遊歷,他想在那山水之間忘記所有的痛。天寶十二年,也就是753年,李白來到了敬亭山。孤獨的李白獨坐於敬亭山上,寫了千古絕唱《獨坐敬亭山》,李白通過這首詩抒懷自己的孤獨,還有靈魂深處的無奈。
  • 蘇軾最豪放霸氣的一首詞,寫出了他的真我境界,被譽為千古絕唱
    蘇軾最豪放霸氣的一首詞,寫出了他的真我境界,被譽為千古絕唱【若有詩書藏於心,歲月從不敗美人】與辛棄疾詞開豪放一派的北宋大文學家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他一生歷經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宋哲宗、宋徽宗五朝,後因王安石變法引發保守派與改革派的激烈爭鬥,導致他仕途起起浮浮,屢次遭貶、甚至下獄。又曾多次瀕臨被砍頭的境地,幸好北宋太祖趙匡胤曾定下不殺士大夫的國策,而躲過一次次險些被殺的劫難。
  • 從李白和李商隱的飲酒詩中,窺見大唐氣象
    李白(701-762)的一生主要在盛唐時代,就算入宮後,他被唐玄宗視為文學弄臣,政治理想一直得不到實現,他也不曾喪失桀驁與豪邁。公元744年,因為奸邪小人的誹謗,放蕩不羈的李白終究不容於玄宗,玄宗將他賜金放還。仕途失意,官場汙濁的現實讓李白倍感鬱悶。
  • 蘇軾最狂放的一首詞,抄完崔顥抄李白,還要抄自己,抄成千古絕唱
    導語:蘇軾最狂放的一首詞,抄完崔顥抄李白,抄完李白還要抄自己,硬生生給他抄成了千古絕唱&34;蘇軾,是中國詩詞文化史上最傑出的詩人,他在中國詩詞文化史上的成就,僅略遜於屈原他不僅&34;還硬生生把幾個人的作品抄到一塊,抄成了一首千古絕唱。難道真的是&34;嗎?別不信,看看你就知道了,蘇軾有一首非常著名的作品,名叫《念奴嬌·中秋》。他的這首作品中,融合了他自己的名句,還有李白的名句,還有崔顥的名句。這到底是一首什麼樣的作品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李白最肉麻的一首詩,為追求楊貴妃所寫,如今已廣為流傳
    說到李白,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從我們小學開始,就在不斷學習他寫的詩。可以說李白的詩歌伴隨著每一代中國人的成長,他是我國歷史上詩歌成就最高的浪漫主義詩人,他的幾乎每一首詩都能譜成千古絕唱。在很多人的眼中,李白是狂傲的,「我本楚狂人」;李白也是自信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同時也是灑脫的,「明朝散發弄扁舟」但是你知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