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動作!臺灣清華大學成立「臺北政經學院」參酌倫敦政經學院模式

2020-12-11 小張學長看教育

為培育以亞洲為中心的國際政經與公共事務領袖人才,財團法人臺北政經學院基金會5月8日與臺灣清華大學正式籤約,將合作設立臺北政經學院(Taipei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 TSE )。臺北政經學院的成立得到臺灣企業家林陳海先生捐款臺幣30億支持,財務自主,將可突破公立大學的經費限制,延聘全球一流師資,培育頂尖政經人才。

一手催生臺北政經學院的黃煌雄董事長指出,臺北政經學院由私人捐助,但在清華內以「校中校」的模式運作,將成為臺灣高等教育的一項創舉。

臺灣教育部門負責人潘文忠今天也出席了籤約典禮。他在致辭時指出,臺北政經學院的成立無疑是臺灣高教上一個新的裡程碑。他表示,清華在招生選才有許多新的創意,如繁星計劃、旭日計劃、拾穗計劃;與新竹教育大學合併後更新增教育、藝術學院。臺北政經學院成立是清華發展上重要的另一雙翅膀,結合科技與人文的清華大學將開創臺灣高教的新局面。

清華大學賀陳弘校長指出,臺北政經學院的設立計劃已獲當局教育部門同意,將從明年110學年度開始招生,其中國際生將佔三分之二以上,採全英語授課,未來畢業生將獲頒清華大學博碩士學位證書。

臺北政經學院基金會的董事包括黃榮村、曾志朗、吳清基、蔣偉寧等4位前教育部門負責人,及朱雲漢教授、單驥教授等政經學者。他們今天都出席了籤約典禮。

黃煌雄董事長1988年成立臺灣研究基金會,創會20周年之際,受英國費邊社懷抱社會改革理想,創辦倫敦政經學院的啟發,開始構思如何在臺灣創辦一所引領世界與歷史思潮的學術殿堂,但資金與人才都是難題。這些年來,他除了與美國哈佛大學、英國倫敦政經學院合辦多屆國際學術研討會,建立人才聯結,並獲得寶佳機構創辦人林陳海先生同意捐款30億元成立臺北政經學院基金會,踏出了關鍵的一步。

臺北政經學院的成立是一個化不可能為可能的歷程。黃煌雄董事長表示,他為此拜訪過許多海內外賢達,很多人都說不可能,但我不服氣。他認為,亞洲崛起後,國際政治經濟環境重組,以西方為中心的世界已有所改變,為臺灣、為亞洲、為人類迎接21世紀的新挑戰,臺灣應該做好準備。

黃煌雄董事長表示,經過多方徵詢,基金會決定與培養過無數頂尖理工人才,並孕育出諾貝爾獎得主的清華合作,優勢互補,創造雙贏,我很高興能與清華大學同行。

為吸引優秀學生進入臺北政經學院就讀,黃煌雄董事長特別看重師資水平。他將成立國際諮詢委員會,徵詢專家意見,用最好的待遇禮聘國際級大師與新銳學者到學院講學。倫敦政經學院、哈佛甘迺迪學院等知名學府都是臺北政經學院未來合作辦學的對象。

賀陳弘校長指出,基金會與清華大學的合作,結合了民間力量與「公部門」,將是臺灣高等教育創新及國際化最重要的一項實驗計劃,也是社會科學領域前所未見的最大捐助。他表示,「公部門」具有聲望,但彈性不足;民間單位不只有彈性,還能提供更豐富的資源。這樣的合作在臺灣是第一次,在亞洲也非常少見,一定會獲得國際矚目。

賀陳弘校長認為,全球所面臨的重大政治經濟危機,無一不牽涉科技因素,例如糧食、環境汙染、能源、戰爭、甚至流行疫情皆如此,人類社會如何永續,政治經濟與科技領域必須共同努力。清華大學堅實的理工科技背景,其實是培養一流的新世代政經人才的最佳搖籃,全世界未來需要的是能夠結合政經與科技、跨界求解的人才。他說。

賀陳弘校長指出,作為清華大學的第11個學院,臺北政經學院將參酌倫敦政經學院模式,開辦跨領域碩士與博士學程。明年110學年度至少先招收10名碩士生,後年111學年度則至少招收40名碩士生與10名博士生,招生名額將逐年增加。上課地點初期在新竹的清華大學創新育成大樓,未來並將在校園另建學院大樓;而清華大學在臺北市金華街的校地月涵堂將成為前進基地,3年後也會在臺北授課。

臺北政經學院林家宏董事表示,他的父親林陳海一向注重教育,也非常認同黃煌雄先生培育下一世代政經人才的理念,希望很快能看見這樣的理想能在臺灣這塊土地實現。以30億臺幣設立的基金,孳息將作為臺北政經學院經常性的運作經費,估計每年可供運用經費平均在1億元以上。

相關焦點

  • 倫敦市中心豪宅大隱於市,與世界名校倫敦政經學院為鄰
    •倫敦市中心黃金地段,名人輩出•步行約10分鐘可達考文特花園•倫敦政經學院就在隔壁,8分鐘至倫敦國王學院•超奢華豪宅,名家聯袂打造非凡之作•名企環繞,投資價值巨大項目毗鄰皇家法院和倫敦政治經濟學院 (LSE),西面是莊重的倫敦政經圖書館,西南接英國皇家司法院及艦隊街。向北是倫敦最大的公共廣場Lincoln's Inn Fields,往西北步行約十分鐘可到達著名的考文特花園,向東是著名的聖保羅大教堂。
  • 2020fall錄取|英國G5倫敦大學學院、倫敦國王學院社會學等專業
    OFFER展示OFFER展示倫敦大學學院學校概況倫敦大學學院,建校於1826年,位於英國倫敦,世界著名的頂尖高等學府,為享有頂級聲譽的綜合研究型大學,其排名穩居世界各類權威榜單英國前五,與劍橋大學、牛津大學、帝國理工、倫敦政經學院並稱G5超級精英大學
  • "政經分離"引發高度關注 南海農村改革大調研
    同時,書記、主任、社長「一肩挑」的模式,也使得農村權力高度集中、監管乏力,容易引發利息尋租的「暗箱操作」。2009年,因為不滿村幹部違規操控村裡土地開發,南海某村就曾爆出村民與村幹部的激烈衝突,最終,村幹部在質疑聲中黯然下臺。  若不破解這一問題,流弊積重的村居基層,很可能成為誘發基層失控的「定時炸彈」。為此,南海啟動了「政經分離」農村體制綜合改革。
  • 英國G5(倫敦政經)應如何規劃?
    【基本情況】 學生姓名:小C 錄取院校:倫敦政治經濟學院 錄取專業:會計 錄取時間:2020.4 申請人語言成績:
  • 蔡英文博士論文再曝7大疑點 網友諷:「真是臺灣之光」
    蔡英文博士論文再曝7大疑點,網友諷刺道「真是臺灣之光」。(圖源:聯合報)海外網9月22日電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論文疑造假」事件持續發酵。繼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華裔經濟系教授林環牆、旅居牛津的經濟史博士徐永泰後,又有人交叉查證蔡英文倫敦政經學院(LSE)博士論文,並揭露其中7大疑點,讓網友直諷「蔡英文真是『臺灣之光』」。
  • 「學術打假」到臺灣!蔡英文的博士論文怎麼找不到?!
    而最近,這股風似乎也「刮」到了臺灣,蔡英文就被質疑博士論文造假。臺大法律系名譽教授賀德芬29日舉行記者會,質疑蔡英文博士論文造假。她引述美國學者林環牆撰寫的調查報告,直指蔡英文35年來一路作假,並未在1984年取得倫敦政經學院的博士學位,且該學院有很大嫌疑在包庇蔡英文的造假行為。
  • 蔡英文抗議母校把臺灣標為中國一部分 國臺辦這樣回應
    蔡英文(臺媒資料圖)海外網4月10日電 10日上午,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就近期兩岸熱點問題回答記者提問。人民日報海外網提問,有臺媒報導,蔡英文母校倫敦政經學院決定將對學校內地圖錯誤標註中國大陸和臺灣的問題進行修正,擬把臺灣標註為中國一部分,臺外事部門致函抗議,蔡英文更揚言「我們不會從地球消失」。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馬曉光表示,一個中國原則是國際關係的基本準則,是國際社會的普遍共識,所以都應該按照一個中國原則來處理涉臺事務。
  • 蔡英文母校把臺灣標為中國一部分 臺當局又氣炸了
    蔡英文(臺媒資料圖)海外網4月4日電英國倫敦政經學院(LSE)是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的母校,然而日前,該校的一個做法讓臺當局心塞崩潰了。原來,倫敦政經學院(LSE)決定更改此前的錯誤標註,並把臺灣標為中國的一部分,認同一中原則。
  • 臺灣節目《政經看民視》因花銷高、收視率低將被撤銷節目
    臺灣節目《政經看民視》主持人彭文正先後創造出「古今臺外」、「臺肯」等令人啼笑皆非的詞語,如今卻因花銷高、收視率低將被撤銷節目。 報導稱,「民間投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郭倍宏先前無預警遭拔除民投董座一職,連民視董座也由民視總經理王明玉取而代之,當時他被問及《政經》是否可能會因為他的下臺被砍?
  • 蔡英文母校給她發「賀文」 卻鬧了個大笑話……
    來源:海外網倫敦政經學院(聯合報)海外網1月17日電蔡英文連任臺當局領導人四天後,她的母校倫敦政經學院(LSE)發表新聞稿,內文卻出現大笑話。據《聯合報》報導,在倫敦政經學院(LSE)發布的稿件,顯然對蔡英文的從政背景毫不清楚,導致內文出現大笑話:居然表示她在2016年當選臺當局領導人之前,曾經擔任過副領導人。此外,文內還稱1947年至1949年間就讀倫敦政經學院的俞國華,在1984至1989年間擔任臺灣地區領導人。
  • 從教書出書到客座教授,臺灣失意政客們都喜歡重回校園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崔明軒】臺北市長選舉落敗後,當初曾誓言敗選就退出政壇、並在選前最後關頭辭去「立委」職務的民進黨候選人姚文智,下一步動向引發關注。臺灣聯合新聞網27日稱,之前他已報名英國倫敦政經學院的課程,但因太忙無法完成學業。外界猜測,如今宣告退出政壇的他,應該會以完成學業為優先考慮。
  • 蔡英文母校決定把臺灣標為中國一部分 綠媒崩潰
    【環球網綜合報導】英國倫敦政經學院(LSE)是蔡省長母校,然而日前,該校的一個做法讓島內綠媒心塞了↓曾在地圖上錯誤標註臺灣與大陸關係的LSE,3日更改標註:臺灣和大陸同屬一個國家。事情是什麼由來?臺灣《自由時報》4月3日晚報導稱,倫敦政經學院(LSE)曾於3月下旬在校內為裝置藝術「反轉的世界」(The World Turned Upside Down)揭幕,但該裝置上的倒置地圖將大陸與臺灣分開呈現,塗上不同顏色↓
  • 林楠:我在臺灣錄製《政經看民視》,就是那個「古今臺外……」
    不知道是有幸還是不幸,去年10月28日,我參加了《政經看民視》的錄影,參與討論陸生納入臺灣全民健保的議題,感受了一把臺灣政論節目的「唇槍舌劍」。 提起《政經看民視》,可能大陸的朋友還不太了解,但肯定有不少人(至少經常看觀察者網的朋友)知道主持人彭文正那句經典用語:古今臺外……這個節目現在是民視主打的政論節目,而民視的全稱是民間全民電視臺,創辦人包括已故前民進黨「立委」蔡同榮、曾任民進黨主席的張俊宏等,其色彩很明顯,就是偏綠。
  • 蔡英文為假學歷案,惱羞成怒控告臺大教授
    >報導 蔡英文競選連任期間,其博士學位屢被臺大名譽教授賀德芬、臺大新聞研究所前所長彭文正及美國北卡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林環牆等人質疑有假,蔡辦公開蔡英文的"學歷證明文件"後,學歷造假的傳聞仍不絕於耳,蔡英文因此憤怒提告賀德芬等3人妨害名譽,臺北地檢署明早(14日)將首次開庭,傳喚賀德芬及彭文正到庭。
  • 新加坡國立大學與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哪個好
    新加坡國立大學(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簡稱國大(NUS),是新加坡首屈一指的世界級頂尖大學,為東亞AACSB認證成員、東亞EQUIS認證成員、國際研究型大學聯盟成員、Universitas 21 大學聯盟成員、環太平洋大學協會成員,在工程、生命科學及生物醫學、社會科學及自然科學等領域的研究享有世界盛名。
  • UCL倫敦大學學院碩士預科和本科預科開學日期通知
    倫敦大學學院決定將 2020 年 9 月入學的碩士預科課程開學時間改為 2021 年 1 月對應的語言要求如下:學術要求如下:本科預科針對本科國際預科課程,學校第一個學期可以提供在線課程,學生可以選擇在自己的國家中完成學習,不強制要求學生必須赴英就讀
  •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LSE)的別稱LSR不是開玩笑的!
    英國院校介紹系列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 1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概況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全稱:The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