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最新財報,看電商巨頭的「下沉戰場」!

2020-12-16 零售商業評論

下沉市場其實還有大潛力。

看個數據,2019年全國電商下沉市場中的平臺活躍用戶規模近4億人,佔移動電子商務活躍總數的57.4%(超過總數一半),日均使用時長突破1小時。今年,這個體量還在持續擴張。

同時《下沉市場洞察報告》指出,84%的品類在三至六線城市消費者的數量已經超過一二線城市。

而對於阿里、京東、拼多多等電商巨頭來說,這個市場仍是增長爆發點。

1

從財報看,阿里、京東、拼多多的下沉搶奪

根據最近三大電商平臺接連發布的最新財報來看,下沉市場似乎都跑的比較激進。

阿里方面,11月5日,阿里巴巴披露了2021財年第二季度財報(自然年2020年第三季度),實現營收1550.59億元人民幣,Non-GAAP淨利潤470.88億元,同比增長達44%,雙雙超過市場一致預期。阿里移動月活用戶數已達到8.81億。

我們特別關注淘寶特價版的表現。今年3月,淘寶正式發布了淘寶特價版APP。其模式上採用的是C2M模式,即通過消費者需求反向定製。

而在用戶數據方面,自今年上線以來,淘寶特價版APP在AppStore上長期霸榜,截止9月份,月度活躍用戶(MAU)超過了7000萬。淘寶特價版入駐的產業帶超145個,入駐的商家超120萬。

而就在雙11晚間,阿里巴巴副總裁、淘寶C2M事業部總經理七公透露,淘寶特價版年度活躍購買用戶突破1億。

在七公看來,淘寶特價版在獲取用戶上並不是依靠淘寶、天貓的導流,獨特的供給是淘寶特價版能夠做起來的關鍵,這些商品在淘寶上是沒有的,商品就是流量,這不是導流與否的問題,什麼地方有消費者所需要的商品,消費者自然就去買,會用自己的腳去投票。當把自然的消費體驗做出來之後,淘寶特價版完全不擔心消費者不來。

實際上,我們了解到,淘寶特價版在阿里內部也有很明確的發展計劃,各版塊也在協同。比如淘寶特價版與1688全面打通,幫助1000個工廠實現過億產值,打造10個過百億的數位化產業帶集群。其是阿里搶下沉市場的一個重要武器。就目前的發展速度來看還是非常驚人的。

再看京東。11月16日,京東發布Q3財報,公司實現淨收入1742億元,同比增長29.2%。淨利潤為56億元,同比大增80.1%。月活用戶達到4.416億,同比增長32.1%,單季新增2420萬。

重點是,其中80%新增用戶來自下沉新興市場。京喜和京東極速版是其主打下沉市場的兩大武器。

QuestMobile最新數據顯示,截止到2020年9月,京喜小程序MAU達到1.43億。11月1-11日,京喜APP日活躍用戶同比增長260%,11月11日當天,京喜訂單量近1500萬單。

京喜的優勢在於獨佔了微信的「購物」超級流量入口。要知道,微信目前的月活已經達到12.13億用戶量級。可以看出,京東打出京喜的牌,就是成為進攻下沉市場的主攻手。並形成前端的觸角,幫助京東拉新更多流量。

此前京東零售集團CEO徐雷曾表示,京喜對於京東零售業務向低線城市下沉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帶來了以前京東面對的主流市場以外的用戶,對於在以微信市場為代表的社交生態中發掘低線城市用戶和女性用戶的幫助非常大。

再看拼多多。其第三季度營收超過142億元,同比增長89%。按照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NON-GAAP)下,拼多多淨利潤為4.664億元,首次實現季度盈利。

而截至今年9月底,拼多多平臺年活躍買家數達到7.313億,相當於半個中國的人口在用。而在三季度,拼多多App的平均月活用戶數達6.434億,較去年同期增長2.138億,單季度大漲7460萬。拼多多在下沉市場,一直是其主陣地。

艾瑞諮詢分析師認為,四五線城市人群的消費能力在保持著高速增長,雖然單個城市的消費能力不及一、二線城市,但四五線城市整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已逐漸接近一、二線整體水平,對包括電商在內的各行業有著廣闊的下沉發展潛力。

目前來看,阿里、拼多多、京東三巨頭髮力下沉市場,可以說是把這塊「蛋糕」的潛能越放越大。後面來看,這個領域的競爭會更加激烈,主要還是在流量搶奪上,各類的補貼大戰仍會持續上演。

2

細分賽道的跑通、鋪路

分品類來看,在下沉市場哪些類目更受追捧?我們需要先洞察下沉市場的消費行為。

我們綜合一些研究報告的核心數據來看,下沉市場用戶規模高達6.7億,佔總用戶的54.3%。他們雖然對價格敏感,但平均消費增速遠高於一二線城市。70%的小鎮青年願意花掉80%的收入。根據TalkingData發布的《2020年下沉市場人群洞察報告》,分類目來看鞋服、家電、3C化妝品、家具等核心主要消費類目。

針對不同品類,攻佔下沉市場有不同打法。

比如服裝品牌對於下沉市場基本分成2類,一種是三四線本土品牌。還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下沉到三四線城市。

知名品牌優衣庫也看重下沉市場,優衣庫一直保持80-100家的開店速度,而其中超過60%顧客來自二三四線城市。柳井正認為中國市場將成為世界上擁有最大購買力的市場,未來,優衣庫將加快在二三線城市的門店開張進度,因為每個城市都有數百萬人口,還有許多中產階級」。

下沉城市美妝消費需求也快速釋放,美妝消費額增速遠超一二線城市,4-6線地區美妝消費額持續增長。在這個美妝賽道,我們看到國際大牌和本土品牌都在發力下沉市場。

寫在結尾。

還有其他很多細分賽道,平臺商需要跑通給商家鋪路。打造新的下沉模式才是真正考驗。比如C2M或許會是下沉市場的主要模式之一。

「零售商業評論」認為,如何拉新和提升復購,並激發消費的增量市場,是平臺商需要更多考慮的事情。下沉市場的爭奪戰已經爆發。這個市場其實並不是簡單理解為飽和攻擊或者降維打法就可以,其更要有適合下沉市場的產品和營銷模式,而且是處在一個快變的狀態。對阿里、京東、拼多多等平臺商而言都會存在變數。

相關焦點

  • 物流戰事「三國殺」:巨頭下沉,新秀入局,快遞公司不甘做「傀儡」
    歸根結底,對於電商平臺來說,電商與物流好比鳥的雙翼,離開一隻翅膀,另一隻翅膀也飛不起來。而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在電商帝國的部屬中,物流具有排他性。 如今,巨頭之間的物流戰事已經再升級:一方面,巨頭紛紛揚長補短,在智能倉儲、幹線運力、增加持股等諸多方面加碼物流,擴張自己的版圖。另一方面,巨頭們紛紛湧向了一個新的風口:下沉市場的物流布局。
  • 阿里電商轉向下沉市場是競爭的結果
    用一個關鍵詞來概括,就是「下沉市場」。財報顯示,阿里巴巴旗下電商平臺淘寶天貓過去一財年新增用戶超1億,其中77%來自三四線城市及鄉村地區,即下沉市場。通過對下沉市場的有效獲客和滲透,加之深耕新零售和本地生活等,淘寶在廣闊的三線城市及以下地區,正努力並切實地改變著小城生活。正如其財報中所指出的,淘寶對下沉市場的加速滲透,是阿里核心電商業務高速增長的重要引擎。
  • 電商新賽道 會員下沉市場鏖戰猶酣
    「電商會員」也伴隨著付費會員的發展,逐漸向「會員電商」方向邁進。 如何服務好高質量用戶並使其產生高忠誠度,已經成為電商下半場爭奪戰的關鍵戰役。而「下沉市場」則有望成為巨頭們拿下這一局的殺手鐧。 棋至中盤 其實,在「電商會員」向「會員電商」方向轉變的過程中,行業巨頭們都在競相追逐。
  • 電商巨頭下注「一元店」爭奪下沉市場
    巨頭下注「1元包郵」業務「樣樣1元,每樣2元」「買了不吃虧、買了不上當」的吆喝聲曾在一代人的腦海中迴旋。時隔多年,「1元店」再次復興,不過這次是在線上。 今年起,多家電商巨頭在「1元包郵」業務下以重注。
  • 財報看阿里京東拼多多,電商三巨頭各有千秋與隱憂
    看用戶規模:阿里>拼多多>京東財報顯示,阿里在中國零售市場移動月活躍用戶增至8.74億,年度活躍消費者達7.42億,活躍用戶環比增加1600萬,環比增僅有2.2%。截至2020年6月30日,京東過去12個月的活躍購買用戶數,從3.213億增長至4.174億,同比增速達到29.9%。
  • 阿里財報迎來衝浪時刻
    水大魚大水大魚大,這一氣質在阿里新一季度和全年財報中展露無遺。這裡需要重點強調阿里最新財報中的幾大關鍵數據。首先是用戶數據的增長及變化。或許阿里這條大魚擁有足夠強大的吞吐能力,具備有相當程度的控場能力,因而,連續很多個季度以來,阿里的財報數據都能亮瞎人眼。然而,商場如戰場,強大的暗流其實從未停止過侵襲。
  • 巨頭攻城略地,下沉市場成為靶心,卻始終打不進60多萬個村落
    「不做下沉你好意思說是網際網路傳播?不刷牆你好意思說產品下沉?」馬東侃道,於是,村裡的牆上多出了《奇葩說》的廣告——奇葩說裡看奇葩,全村老少笑哈哈。當網際網路巨頭的業務增長曲線都指向下沉市場,這個市場又一次被炒熱。
  • 國美提速擴張 渠道+社交電商打開下沉市場大門
    面對龐大的市場規模,零售巨頭爭相展開下沉市場戰略布局,一時間,下沉市場成為群雄逐鹿的獵場,傳統的商業布局及消費生態也隨之改變。  艾媒諮詢分析師認為,在流量紅利見頂的背景下,新零售巨頭開始瞄準下沉市場,拓展增量用戶,同時進行營銷模式創新,深挖存量用戶價值。未來,流量的爭奪與開發將更加激烈,不斷提升用戶體驗、增加用戶粘性是核心關鍵。
  • 眾郵快遞或更名京喜快遞 下沉市場會再造一個「京東物流」嗎?
    無論是勢如破竹的京喜,還是雙線並行的物流下沉戰略,其實是巨頭在「下沉」這個主戰場競爭升級的側寫,同時夾雜著以社區團購為代表的之於不同業態的小範圍作戰。無數巨頭意志的盤根錯節與火藥味十足的「隔空喊話」,都讓這盤棋局更加好看了。
  • 眾郵快遞或更名京喜快遞 下沉市場會再造一個「京東物流」嗎? | 每...
    「特別關照」,因為戰場之外,還有更大的戰場。無論是勢如破竹的京喜,還是雙線並行的物流下沉戰略,其實是巨頭在「下沉」這個主戰場競爭升級的側寫,同時夾雜著以社區團購為代表的之於不同業態的小範圍作戰。無數巨頭意志的盤根錯節與火藥味十足的「隔空喊話」,都讓這盤棋局更加好看了。
  • 益弘商學院直播知識:巨頭夾縫中崛起
    不同於其他電商新玩家,拼多多沒有選擇細分範疇,而是一頭扎進了一度被行業無視的下沉市場,並以黑馬的姿勢衝進巨頭的視野裡。  矽谷創業聖經《創新者的困境》曾提到過大公司的為難:頂級公司之所以裹足不前,並不是由於陳腐或者失算,而是他們傾聽用戶、改良產品、堅持利潤最大化,把每件事都做對了。
  • 社交電商:拼多多巨虧,巨頭要獲客,其他涉「傳銷」
    而同樣發跡於此的微商,是最活躍的社交電商創業群體。一方面他們自詡深諳社交玩法;另一方面《電商法》正式實施之後,社交電商平臺是他們公開化和合法化的良機。至於三年就能上市的拼多多,既是他們改頭換面的「前輩」偶像,又是他們的「假想敵」。所以當拼多多2019年Q3財報出來,這些門徒的心,有點冷。社交電商盈利,太難了。財報顯示,拼多多階段性的成績不是很理想。
  • 阿里第三財季看點:下沉市場再立功 疫情之下禍福相依
    核心電商業務依舊穩健雲業務營收首次破百億2019年的天貓雙11,毫無疑問又創下了一個新高,2684億元的最終成績,再一次證明了線上的強大消費力。從以往阿里的財報數據來看,第三財季是當年營收最高的季度。從佔比來看,核心電商位居第一,佔比為68%,其次是本地生活、菜鳥以及國際電商零售業務,佔比均為5%。值得注意的是,阿里Q3財報首次公布了淘寶直播業務數據。2019年12月,觀看淘寶直播的月活躍用戶和淘寶直播帶動的GMV,都同比增長超過一倍。
  • 電商下沉,拼多多向上|十年復盤 EP02
    很顯然,這和搜索場景電商的購買和轉化機制是完全不同的。這是環境的變化,就像李翔老師在分析小米的時候說過,環境變化就是會帶來新的機會。這個機會裡,除了場景變化帶來的新玩法更有效率。當時還有更大的紅利,就是微信這個新的社交場景,傳統電商巨頭並未染指。微信崛起後,阿里也擔心變成貨架,沿用當時對搜尋引擎的做法,主動斷開了和微信的連接。
  • 1688出圈背後,是電商巨頭的工廠之戰
    後疫情時代,等來了一群精打細算的年輕人。三、工廠之爭1688出圈,表面上看是用戶和商家的共同決策,實則是電商巨頭在背後助推,有意促成的局面。2011年底,阿里巴巴判斷淘寶用戶增長將在2015年前後進入瓶頸期,所以2012年,阿里將淘寶商城更名為天貓,阿里放棄了9.9包郵的低端貨,著重運營有品牌的優質企業和大賣家。
  • 雲集發布上市後第二份財報 會員制是福是禍?
    無論從訂單數量還是會員數量上來講,雲集都是一個極具潛力的電商平臺,但是曾經的三級分銷事件和現在的會員制度,都逃不開傳銷陰影,這也令很多投資者懷疑會員電商的潛力,雲集股價一跌再跌,從上市時首日最高18.2美元,一路下滑,最低跌至9.17美元。  在8月22號,雲集發布了新一季度的財報。
  • 快手上市的幕後:流量型電商們的「內捲化」暗結
    這說明,電商基礎設施的搭建仍需漫長的時間。「抖音的問題就是大家現在都不知道怎麼玩。從淘寶天貓轉過來的肯定會對抖音罵街,抖音官方客服也解決不了,畢竟都是新人,而阿里的小二是非常能解決問題的。」 歸根結底,一個平臺的穩固發展,一是看平臺的主流消費人群的消費能力。更重要的是看,商家和平臺彼此各自提供了什麼核心能力。
  • 阿里打出數字組合拳,能從拼多多手中爭奪下沉市場嗎
    下沉市場的兩頭裡,一頭牽繫用戶,另一頭則是大量工廠,工廠端成為阿里最新發力點。不過,中小企業數位化的難點不僅在於高成本,還有意識。與拼多多們的「較量」即便困難,數字仍證明了阿里下沉的必要性。2019年5月,阿里發布2019財年第四季度財報顯示,整個2019財年,阿里核心電商用戶增長近1億,其中77%來自低線市場。
  • 《下沉市場》解碼電商黑馬的崛起:拼多多是如何從夾縫中拼殺出來的?
    從月活用戶數量的角度看,拼多多已經成為僅次於淘寶的第二大電商平臺。  與此同時,拼多多的財務數據同樣令人稱讚。根據其財報,拼多多在2019年第二季度實現營收7290億元,較2018年同期的2709億元同比增長169%,較2019年一季度的45452億元,環比增長60%。  拼多多已然成為不折不扣的電商巨頭。
  • 下沉市場三巨頭,趣頭條全面掉隊,你有多久沒看它的新聞了?
    在趣頭條最新一季的財報中,營收、用戶和利潤這幾個核心數字看起來分外喜人:總營收14.12億,同比增長26.2%;月活用戶1.38億,同比增長24.2%;淨虧損3.881億元,同比下降37.2%.......一切似乎都在朝好的地方發展,沒有什麼可擔心的。但你關心趣頭條的新聞,是什麼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