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家啟功曾說:「古代沒有高桌,人都席地而坐,左手執紙卷,右手執筆,這時只能用前三指去執筆,古代沒有高桌,人有如今天我們拿鋼筆寫字的樣式,這在敦煌發現的唐代繪畫中見到很多。」這句話告訴我們,古代執毛筆往往是「三指執筆法」。
但是,今天人們在使用毛筆時多用「五指執筆法」,跟使用鋼筆時的「三字執筆法」並不相同。這是為什麼呢?為什麼會發生這些變化?今天,人們在使用毛筆時,為什麼會採用與鋼筆不同的執筆法呢?
一 毛筆:「五指執筆法」
今天,毛筆多用五指執筆法。「五指執筆法」也叫「五字指筆法」(因使用時五指分別要做五個動作——「擫、押、鉤、格、抵」而得名)、「撥鐙法」等。它在使用時有三個特點:第一,食指、中指雙鉤;筆桿垂直紙面;五指相互配合,共執筆管。
具體的執筆動作為:大拇指「擫」:上節指肚緊貼筆管內側,略斜而仰,起按壓作用;食指「壓」:第一指節斜而俯地貼住筆管的外側,和拇指內外相當,配合約束住筆管;中指「鉤」:第一、第二兩個指節彎曲如鉤,鉤住筆管外側;無名指「揭」或「格」:指甲肉連際緊貼筆管,用力將中指鉤向內的筆管擋住外推;小指「抵」:附託在無名指之下,給它加勁,聯合相抵中指之力。
二 鋼筆:「三指執筆法」
人們在使用鋼筆時,多採用「三指執筆法」。具體的執筆方法是:拇指、食指的指肚和中指第一節左側面適當用力捏住筆桿,距離筆頭約一寸左右;筆桿傾斜的靠入虎口,筆桿和書斜面的傾斜角為45度左右;拇指和食指相對彎曲,指節外凸形成「龍眼」;無名指和小指自然彎曲與中指併攏。
實際書寫時又分為枕指法和墊指法。前者指書寫時小指第一節右側輕輕地枕在紙上;後者指小指自然伸直,右側面墊在書寫紙上,左側面頂在無名指第一節和第二節關節處。
三 毛筆執筆法變化的原因
唐書法家韓方明說「世俗皆以單指苞之」,這指出了晉唐小字盛行時時,三指「單苞」執筆的流行盛況。待到宋以後,中、大號字盛行,書寫方式變為高桌高座,於是「雙鉤懸腕」的五指執筆法逐漸盛行。書法家啟功結合敦煌的繪畫,在《論書札記》中指出,「古代沒有高桌,人都席地而坐,左手執紙卷,右手執筆,這時只能用前三指去執筆,有如今天我們拿鋼筆寫字的樣式。」
啟功的話交待了毛筆執筆姿勢由五指變為三指的原因。不過,他概括的仍略有不足:唐代執毛筆的三指單鉤執筆法與今天的鋼筆執筆法仍有所不同,倒是更像我們拿筷子的姿勢。這主要體現在:第一,拿鋼筆的筆桿靠在虎口,筷子執筆法筆桿靠在食指第一關節;第二,鋼筆的三指執筆是枕腕書寫的,毛筆的三指執筆多懸腕書寫。
四 毛筆與鋼筆的執筆法相異的原因
那麼,今天的毛筆與鋼筆的執筆法,為什麼會有區別呢?這主要有如下原因。
第一,鋼筆字小,適合三指執筆。
毛筆字大,鋼筆字小。所以寫小字的鋼筆執筆,用三指法較好,這因為:第一,寫小字對用筆的精準度要求高,手指離筆尖近,能更好地控筆;第二,寫小字手指與手腕的活動範圍小,無須運肘懸腕;第三,寫小字,筆鋒活動範圍小,筆桿也無須垂直於紙面。
反之,如果用五指執筆法寫鋼筆字,手握住筆桿、垂直紙面、微微凌空,不僅握筆無力、書寫不便,還影響視線。
第二,毛筆字大,適合五指執筆。
用毛筆寫中號、大號字,用五指執筆法較好。這因為:第一,五指執筆,毛筆垂直紙面,有利於中鋒行筆、可以四面出鋒,進退、趨避都相當便利;第二,五指執筆,環環抵扣,對筆桿的控制較好;第三,虛掌(手掌中空)、懸腕(手執筆距離紙面凌空),活動範圍大,有利於提按頓挫、逆折絞轉等多種筆法的使用,對毛筆的表現效果有益。
反之,寫中、大號字時,如果使用三指執筆法,筆鋒易倒偃,形成偏鋒,不利用使用另外的鋒面動筆。
第三,毛筆寫小字時,適合三指執筆。
毛筆寫小字時,適合三指執筆,原因與鋼筆同。由於魏晉之際的書法家多寫小字,所謂「(字)寸以內,法在掌指……魏晉間帖,掌指字也。」(元代鄭杓《衍極》)所以,魏晉書法家,多三指單苞、舉腕斜勢執筆,書寫時多「運指」不「運腕」。
五 結論
執筆法往往因書寫工具、字體大小等書寫情況的不同而改變。在今天,毛筆多以五指執筆法為佳,硬筆多以三指執筆法為宜,這是由字體大小、書寫面變化等書寫條件決定的,是人們在上千年的用筆實踐中總結出來的。「五指執筆法」之所以流傳千古,實在是因為它是在水平面書寫中、大號字體時,「積累歷代祖先經驗……的一種比較妥善的形式。」(沙孟海《古代書法執筆初探》)
總而言之,書法執筆法因時而易,不同場合、不同的創作形式下,對執筆法的要求是不同的。又如寫擘窠大字,適合於二三指提筆法或五指握管法,因為需要活動的範圍更大,需要運力的方式也不同;在面向牆壁、畫板上書寫時,二三指鉤筆法或「撮管法」(五指抓筆頭)較方便。
今天,一些書法家或研究者看到晉唐出土文物上古人三指單苞或二指捏管的執筆法,就將之奉為「晉唐古法」,盲目尊崇,生搬硬套,這可謂刻舟求劍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的重演。對這種現象,啟功在《論書札記》中說得好:「後人只聽說古人用三指握管,於是坐在高桌前,從肘至腕一節與桌面平行,筆桿與桌面垂直,然後用三指尖捏著筆桿來寫,號稱古法,實屬誤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