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型釋放哪些經濟信號?經濟將在合理區間平穩增長

2020-12-18 中國新聞網

  新華社北京5月11日電 題:「L」型釋放哪些經濟信號?

  新華社記者劉錚、王希、李斌

  「十三五」開局之年,中國經濟走勢和宏觀政策取向海內外十分矚目。權威人士近日明確表示,中國經濟運行不可能是「U」型,更不可能是「V」型,而是「L」型走勢,「L」型是一個階段,不是一兩年能過去的。這釋放出哪些經濟信號?

  信號一:經濟將在合理區間平穩增長

  「L」型、「U」型、「V」型、「W」型……經濟走勢如何,有多種用大寫英文字母的描述。

  據北京大學國民經濟核算研究中心研究員蔡志洲介紹,「U」型是指經濟增速明顯下降、在底部運行相當一段時間後,出現強勁反彈;「V」型是經濟增速明顯下降,觸底快速有力反彈;「W」型實際上是出現了反覆的「V」型;而「L」型是經濟增速明顯下降後,在一定增速上基本保持平穩運行。

  「『L』型的判斷告訴我們,未來中國經濟運行態勢總體平穩,既不會出現強勁的反彈,也不會出現明顯的失速。」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信息部副部長王軍分析,當前中國經濟面臨的主要是結構性問題而不是周期性問題,進入新常態的中國經濟內外環境變了,速度調整是必然的、正常的,這不是一兩年的事。一方面中國經濟當前面臨很多困難和深層次矛盾,另一方面中國經濟的潛力大、韌性足。

  今年一季度,中國經濟同比增長6.7%,開局平穩。今年中國經濟增長的預期目標為6.5%至7%,「十三五」經濟增長目標是年均增速6.5%以上。回首過去,中國經濟增速在2010年最後一次達到兩位數、2011年回落到9%平臺後,從2012年開始在7%平臺上平穩運行、緩緩下行,2015年三季度開始回落到7%以內。

  「『L』型走勢的判斷符合企業經營實際。」近期對多家企業進行調研的瑞華會計師事務所管理合伙人張連起說,當前隨著國內基礎設施等投資回暖、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回升,部分企業生產經營有所好轉,但總體而言企業面臨成本上升、價格下行的壓力沒有改變。

  「L」型走勢並不意味著未來經濟增速運行在一條直線上。專家們認為,未來中國經濟從大趨勢上看,進入在合理區間平穩增長階段,但短期內出現一些小波動是難以避免的,要保持淡定。

  信號二:宏觀政策保持穩定

  經濟運行平穩,宏觀經濟政策自然不會出現大幅搖擺和反覆。

  「不能因為一時的數據稍有好轉而掉以輕心,不必因為一時的數據稍有回落而驚慌。宏觀政策要穩住,既向市場發出可以預期的明確信號,又為經濟穩中求進提供必要的政策環境支撐。」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部研究員張立群說。

  對於今年的宏觀經濟政策,中央已作明確安排。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29日召開會議強調,堅持宏觀政策要穩、產業政策要準、微觀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實、社會政策要託底的總體思路。要堅持適度擴大總需求,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堅定不移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

  近日公布的央行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指出,下一步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靈活適度,適時預調微調,增強針對性和有效性,做好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相適應的總需求管理。

  「我們需要適度的需求管理以防止經濟失速,但不能理解成新的刺激,否則會導致調結構出現反覆。所以要發出明確信號,宏觀政策保持穩定性和連續性,避免市場誤讀。」中國社科院金融所銀行研究室主任曾剛說。

  中國經濟長期以來積累的風險正在冒頭,這時宏觀經濟政策操作要尤其謹慎。蔡志洲說,目前不少企業和部分地方政府債務負擔已經較重,宏觀政策要以穩為主,注意防範系統性風險,同時更加注重以改革的辦法化解深層次矛盾。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後,要與舊的思維模式和方式告別,要增強定力著眼長遠。

  信號三:重點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L」型走勢的預判,實際上也在警示我們,中國經濟的出路是,必須堅定不移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隨著近期鋼材價格的回升,部分落後鋼鐵產能「躍躍欲試」,鋼鐵行業去產能面臨考驗。

  「雖然當前鋼價上漲,但原材料燃料價格漲幅更大,形勢依然艱難。『L』型走勢的判斷提醒鋼鐵行業,要堅定不移地去產能、降成本,才能適應新常態,提高效益。」廣西柳州鋼鐵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甘貴平說。作為我國西南地區最大的鋼鐵聯合企業,柳鋼堅持調結構、降成本,今年一季度盈利超過8000萬元,成為國內鋼鐵行業中少數實現盈利的企業。

  張立群說,經濟「L」型走勢,實際上是形成促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一定的倒逼壓力。因為調結構是痛苦的,如果企業在高增長中過得舒舒服服,就不會有調結構的動力;但如果企業被困難擊垮,也就失去了調結構的主體。而「L」型走勢,一方面保持穩定的必要的經濟增速,使企業有起碼的財力投入結構調整,另一方面又給企業形成一定的壓力,倒逼企業苦練「內功」。

  下坡路會越走越快,而爬坡過坎、滾石上山則異常艱難。去產能、去庫存、去槓桿、降成本、補短板,每一項任務都非常艱巨,都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和代價。這就需要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在充分競爭中實現優勝劣汰;各級政府也應積極發揮引導作用,給有困難但又有條件的企業以幫助和支持。

  「未來幾年困難會比較多,要做好艱苦努力的準備。」張連起說,不能因為當前有些指標好轉就認為「三去一降一補」可以鬆口氣了,否則前功盡棄。

  行百裡者半九十,結構性改革的大幕剛剛拉開。張立群等專家強調,當前要在穩定宏觀政策、穩住經濟增速的前提下,集中精力、咬緊牙關力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中國經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實現質量效益的飛躍打造新的「發動機」。

相關焦點

  • 新華社:權威人士說的「L」型釋放哪些經濟信號
    摘要 【新華社:經濟「L」型釋放哪些經濟信號?】「十三五」開局之年,中國經濟走勢和宏觀政策取向海內外十分矚目。權威人士近日明確表示,中國經濟運行不可能是「U」型,更不可能是「V」型,而是「L」型走勢,「L」型是一個階段,不是一兩年能過去的。
  • 正確理解中國經濟的L型走勢
    用字母形象地比喻經濟走勢,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理解,比如,僅對L型就有很多解讀,包括不斷下降的多個L型、沒有底部的小寫的l型等,如果不輔以數字和文字說明,就容易引起誤解和誤判。事實上,所謂中國經濟未來幾年的L型走勢,實際上就是「十三五」規劃確定的中國經濟增長速度在6.5%-7%的合理區間運行。
  • CPI同比重回「2」字頭,釋放經濟新信號
    專家指出,CPI溫和上漲,處於合理區間;PPI由降轉升,釋放出積極信號;一季度價格表現穩定,折射出經濟穩健運行的總體態勢。  CPI同比重回「2」字頭  從同比看,CPI上漲2.3%,漲幅比上月擴大0.8個百分點。其中,食品價格上漲4.1%,影響CPI上漲約0.82個百分點;非食品價格上漲1.8%,影響CPI上漲約1.46個百分點。
  •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釋放九大政策信號(附圖解)
    原標題:解讀|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釋放九大政策信號(附圖解) 摘要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釋放九大政策信號(附圖解)】一年一度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是未來經濟發展和政策走向的重要風向標
  • 經濟「L型」無熊市!
    優投顧投研團隊試圖對經濟L型進行系統性分析,以釐清當前股票投資的機會與風險。經濟L型的含義經濟L型指國民生產總值在一段時間裡的平均增速固定在某一個水平上或在某一個小區間裡窄幅波動。我國政府對經濟L型的定義是:在十三五期間,國民生產總值圍繞區間6.5—7%波動。
  • 發揮政策合力 推進經濟平穩增長
    總需求與供應鏈雙向承壓 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成果2020年第一季度,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然暴發給正處於爬坡過坎和轉型升級的中國經濟帶來巨大衝擊。1月份以來持續向好的各項經濟數據被逆轉,經濟增長承受巨大壓力,形成了此後為期兩個月的「宅」經濟時期。
  • 中信證券諸建芳:經濟中長期增長有支撐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諸建芳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專訪時表示,一季度GDP略好於市場預期,其中,生產性服務業對穩定經濟起到重要作用。展望年內經濟運行,諸建芳認為,穩就業是「六穩」之首,固定資產投資有望成為率先反彈的需求變量,隨著後續一攬子宏觀對衝政策或加快落地,預計後三個季度持續改善可期,年內經濟運行有望回到合理區間。
  •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釋放哪些重大信號?
    年經濟工作方向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召開,並於12月18日(周五)發布會議通稿(全文共計5127字),釋放出較多有價值的信息。(二)此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沒有再提及「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等相關表述,而是使用了「經濟恢復基礎尚不牢固……推動經濟持續恢復和高質量發展」這一表述,表明中央已經定調並非常認可中國經濟正處於修復階段,後續的工作重點在於使這一修復過程變得可持續。這主要是因為2021年世界經濟形勢仍然複雜嚴峻、復甦不穩定不平穩、疫情導致的各類衍生風險不容忽視,我國經濟恢復的基礎尚不牢固。
  • 2018年GDP首破90萬億 2019年可能設置經濟增長區間
    來源:經濟觀察網2018年四季度GDP增速6.4%, 2018年國內生產總值900309億元,GDP增速6.6%。1月21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2018年經濟數據顯示,經初步核算,中國2018全年國內生產總值(GDP)90.0309萬億元,經濟總量首次突破90萬億。
  • 中共中央政治局研究2021年經濟工作 釋放三大信號
    (經濟觀察)中共中央政治局研究2021年經濟工作 釋放三大信號  中新社北京12月11日電 題:中共中央政治局研究2021年經濟工作 釋放三大信號  中新社記者 王恩博  中共中央政治局11日召開會議,分析研究2021年經濟工作。
  • 英國國家經濟社會研究院經濟學家毛旭新:中國正向著高質量增長階段...
    日前,就中國經濟現狀、未來走勢和宏觀經濟政策效果,經濟日報記者專訪了英國國家經濟社會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毛旭新。毛旭新表示,根據英國國家經濟社會研究院最新經濟評估,在世界經濟下行壓力持續、歐美日等發達經濟體經濟增長前景不及預期、拉美等新興市場國家經濟狀況未明顯改善的情況下,中國三季度經濟增速6.0%是合理的。
  • 就在剛剛,李克強釋放中國經濟重大信號(事關你我)
    中國經濟在合理的區間平穩運行李克強指出,當前中國經濟在合理的區間平穩運行,三季度經濟延續上半年的發展勢頭,好於預期。當前,中國經濟總體槓桿率並不高,貨幣政策保持穩健,流動性保持了合理充裕。債務結構不均衡,但風險總體可控。李克強強調,中國經濟發展潛力的迴旋餘地廣闊,有信心實現今年經濟主要發展目標,相信中國可以防止發生系統性風險,並完全能夠保持中高速邁向中高端,向與會各國、也向世界各國傳遞了中國的信心。
  • 中國有條件實現中高速增長——從上半年經濟增長7%談起
    在經濟增速放緩的同時,結構調整持續推進,新的增長動力加快形成。   (一)增速放緩符合追趕型經濟體的發展規律。戰後成功邁入高收入門檻的經濟體僅13個。對比研究發現,上述經濟體在經歷一段時期的高速追趕型增長,而且人均GDP超過11000國際元(1990年G—K國際元)之後,經濟增速都出現了明顯回落。
  • 中經產業景氣指數發布:工業經濟平穩運行 長期向好
    來源:經濟日報中經產業景氣指數(2018年度)發布——工業經濟平穩運行 景氣位於正常區間由經濟日報社中國經濟趨勢研究院、國家統計局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中國社科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共同編制的2018年,工業經濟總體運行平穩,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保持在合理區間,工業結構持續優化,新動能成長較快,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效果持續顯現,實體經濟經營環境不斷改善。2018年工業經濟雖然面臨一定的下行壓力和外部挑戰,但按照高質量發展要求,迎難而上,有效應對了深刻變化的外部環境。
  • 中國經濟已到L型底部
    中國經濟已到L型底部  ●在傳統經濟下滑的情況下,新動能對穩定經濟增長起到了重要作用。  ●儘管中國經濟未來增長不會出現大的反彈,但是下行壓力也在減少,宏觀經濟表現均趨於穩定。  ●出於保證經濟長期穩定發展的目標,政府會不遺餘力地嚴控資金外流,預計明年人民幣匯率貶值的上限是5%。
  • 政治局定調經濟新形勢 幾大信號確認「政策底」
    政治局定調經濟新形勢,重點提及資本市場!幾大信號確認「政策底」  中共中央政治局10月31日召開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部署當前經濟工作。  1、總結前三季度經濟運行情況  前三季度,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繼續保持在合理區間。
  • L型經濟下A股投資秘籍:破舊立新 注重性價比
    對於我國經濟走勢,權威人士近期在接受《人民日報》採訪時稱,我國經濟運行是L型走勢,這是一個階段,不是一兩年能過去的。《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通過研究海外成熟市場案例發現,在L型經濟下延綿數年的微增長甚至不增長中,反而充滿了各種「小驚喜」。對於步入L型經濟的我國,它們是有一定借鑑意義的。
  • 定調2021年經濟工作 政治局會議釋放六大信號;年末避險情緒升溫 場...
    原標題:五大信披媒體要點集萃丨定調2021年經濟工作 政治局會議釋放六大信號;年末避險情緒升溫 場內貨基淨流入超250億元   12月14日,五大信披報刊頭版主要內容集萃
  • 2021年經濟工作怎麼幹?中央重磅定調釋放9大政策信號
    此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釋放9大政策信號:宏觀政策要保持連續性,不急轉彎;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精準、合理適度;房住不炒;強化反壟斷;穩定宏觀槓桿,打擊各種逃廢債行為等等。  1、經濟恢復基礎尚不牢固,努力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流行背景下,我國成為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前三季度我國經濟實現0.7%的增長,四季度經濟增速有望在7%左右,全年預計能實現2%左右的增長。
  • 「L」型增長 從「一豎」過渡到「一橫」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李偉在18日舉行的國研智庫·新年論壇2017上表示,2016年中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並呈現PPI和企業利潤同比由降轉升、失業率不升反降的積極變化,很大程度上表明,中國經濟增速快落的風險明顯下降,穩的因素增多,提質增效正積極推進,「L」型增長態勢有望從「一豎」過渡到相對平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