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星送福
新春快樂永遠幸福
愛你愛你我的廣州
福星說
郎朗中文小課堂
教出娜式普通話槓槓滴
「2019年註定了在我的記憶中是不可磨滅的一年。」郎朗說。這一年6月,他和同樣是鋼琴家的妻子吉娜·愛麗絲結婚了。
郎朗說,婚後自己的生活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階段,比以前更忙了,有很多公開活動都需要他和吉娜一起出席。而讓他感受更多的是來自家庭的溫馨和甜蜜。「甜蜜」二字成為兩人婚後生活的關鍵詞。在熒幕前,他和妻子吉娜·愛麗絲參加了真人秀節目,兩人真實而率性的相處讓觀眾看到了這對「神仙眷侶」生活中的一面,一時間成為炙手可熱的螢屏CP。在許多公開場合,兩人更是常常十指緊扣,甜蜜無間。而對吉娜來說,婚後的她因顏值出眾、多才多藝,受到越來越多關注。不論是在生活裡,還是在節目中,吉娜對郎朗的崇敬與愛意都是溢於言表,很多人都直呼,郎朗好福氣,簡直找到了一位完美妻子。
談起夫妻相處之道,郎朗表示,就是要多傾聽對方的想法。生活中,兩人的相處也頗為默契和有趣。單語言交流來說,郎朗說,妻子的中文基本都是跟著他學的,她很樂意學習中文,進步也很快。有時,他發現吉娜的哪一句中文發音不準時,會及時教她,現在,吉娜的中文說得越來越順溜。身邊的人和吉娜聊天時,她會不時冒出兩句東北味兒的普通話,讓人忍俊不禁。
雖然郎朗和吉娜都是鋼琴家,但兩人共同的興趣卻不止於音樂,他們品嘗食物的口味竟也出奇的一致。不管是中國的川菜還是湘菜、東北菜,吉娜都吃得津津有味,甚至於對做中餐也頗感興趣,自己還嘗試著學做中國菜,而郎朗的母親也很樂意把廚藝教給兒媳。
除了家庭生活的福氣滿堂,在事業上,2019年對郎朗來說,是充實忙碌又充滿收穫的一年。一直以來,郎朗都是中國在國際舞臺上的標誌,2019年的他繼續用鋼琴奏響中國聲音,從國家級演出到世界頂級樂團的演出,隨處可見他的身影。
這一年,他與柏林愛樂樂團以及新任藝術總監彼得連科合作;又與指揮大師馬裡斯·楊頌斯合作,奏響了德國國家新年音樂會,此次演出他還特意選擇了代表中國的《黃河協奏曲》中的《黃河頌》,這是為新中國成立70周年而獻上的一份特殊的禮物。此外,郎朗時隔多年重返薩爾斯堡音樂節,參加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大型文藝晚會《奮鬥吧,中華兒女》……
郎朗全新獨奏專輯《鋼琴書》在全球發行後,在世界各主要國家和地區的亞馬遜古典榜開啟「屠榜」模式:同時榮登中、美、德、日、法、英古典榜榜首。郎朗藝術基金會還在中國50所學校捐贈了音樂教室,2020年,這一數字將達到100所。
「2020愛你愛你」年已至,已品嘗「生活蜜汁」的郎朗,將所有收穫堆疊,繼續譜寫著新年的序章,他也將自己的福氣,與大家分享,送去祝福,說一聲新春快樂,永遠幸福。
愛廣州
我的很多新曲目
都是先在廣州演奏的
「廣州一直是我的福地,我的很多新曲目,都是首先在廣州演奏的。」
2019年12月24日,「郎朗和他們的朋友們」新年音樂會在星海音樂廳奏響,郎朗攜手妻子為羊城觀眾帶來了一場世界頂尖水平的視聽盛宴。郎朗還現場演奏了幾首即將收入自己新專輯的曲目。
其實,郎朗和廣州緣分深厚。他與廣州的很多交響樂團都有合作,幾乎每年都會來廣州演出很多次。而郎朗的妻子,同時也是德國青年鋼琴家的吉娜·愛麗絲也很早就與廣州結緣。早在2016年,她就在廣州交響樂團2016/2017音樂季的音樂會上與著名指揮家勞倫斯·福斯特以及廣州交響樂團合作,演繹了拉赫瑪尼諾夫的《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
談到廣州,郎朗讚不絕口。郎朗說,廣州是聞名世界的國際大都市,花城美譽全球皆知。儘管自己每年都來,但每次來,都感覺有新變化。廣州是一座一年四季來都能發現不同季節之美的城市。尤其是冬天到廣州來演出,更是能感受到廣州這座城市獨特的魅力。當北方已經冰天雪地時,廣州卻還是溫暖如春。每次入駐酒店時,打開窗戶,花香就會飄進來。
郎朗對廣州的春節也印象深刻。在他看來,迎春花市是廣州傳承了幾百年的習俗,也是廣州人一場全家人齊動員的盛會,花市已經成為廣州的一張文化新名片。每年春節,廣州人都習慣逛花市,到花市上買幾盆自己喜歡的花,把家裡裝扮得喜慶而芬芳。穿著短袖,熱熱鬧鬧逛花市,成為廣州春節獨特的一景。廣州人愛花,而且懂花,嶺南花市已經成了中國獨一無二的民俗景觀,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花市文化。「廣州過年,花城看花」已經成為廣州過年的新特色。
在郎朗看來,廣州還是一座文化之城、藝術之城,文化藝術氣息非常濃厚,廣州市民的音樂鑑賞水平也非常高。每當自己在臺上表演時,什麼時候鼓掌,廣州的觀眾都一清二楚。「他們絕對不會在不正確的時間點鼓掌。」郎朗在廣州還有非常多的「鐵粉」,郎朗在外地甚至國外演出,這些「鐵粉」都會追隨而去。而且,廣州還有粵港澳大灣區頂級的音樂藝術院校星海音樂學院,還有像星海音樂廳、廣州大劇院這樣頂級的演出場所,這一切,都彰顯著廣州人的文化品位。隨著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廣州作為四大中心城市之一,在音樂藝術領域,將迎來更多發展機遇,對於廣州市民和樂迷們來說,無疑是幸福的,這也是廣州的「文化之福」。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肖歡歡
圖/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