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濃縮的10句精華,句句都是人生哲理

2020-12-14 騰訊網

《中庸》濃縮的10句精華,句句都是人生哲理。

1. 射有似乎君子,失諸正鵠,反求諸其身。

射箭很有些類似君子之行,沒有射中靶心,不去其他地方找原因,而是返回來查找自身的原因。這句話體現儒家強調「反求諸己」的品性和能力。

2. 君子之道,闢如行遠必自邇,闢如登高必自卑。

實行君子之道,好比走遠路一定要從近處起步,好比登高山一定要從低處開始。

3.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孔子說:「君子的言行符合中庸之道,小人的言行違背中庸之道。」

4. 仲尼祖述堯、舜,憲章文、武;上律天時,下襲水土。——《中庸·右第三十章》

孔子遠承堯舜的道,近遵文王、武王的法度;上順天時規律,下依水土所宜。

5. 唯天下至聖,為能聰明睿知,足以有臨也;寬裕溫柔,足以有容也。——《中庸·右第三十一章》

只有天下的至聖,才能聰明睿智,足以居於百姓之上;寬厚溫柔,足以包容眾人。

6. 唯天下至誠,為能經綸天下之大經,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中庸·第三十二章》

只有天下至誠的人,才能理順天下的綱紀,確立天下的根本,知曉天地化育的道理。

7. 《詩》曰「衣錦尚」,惡其文之著也。故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中庸·右第三十三章》

《詩經》說「穿著錦衣,加罩布衫」,是厭惡錦衣過於華美。所以,君子的道看來隱晦而日漸彰明,小人的道看來顯明而日漸消亡。

8. 自誠明,謂之性;自明誠,謂之教。誠則明矣,明則誠矣。章——《中庸·右第二十一章》

從心誠而明白道理,叫作性。從明白道理而達到誠,叫作教。達到了誠就沒有不明白的了,明白了道理,也就可以達到誠了。

9. 子路問強。子曰:「南方之強與?北方之強與?抑而強與?

子路問孔子,怎樣才能算的上算得上是強呢?孔子回答說:「你問的是南方人的剛強,還是北方人的剛強?是你這樣的剛強呢?

10. 上焉者雖善無徵,無徵不信,不信民弗從;下焉者雖善不尊,不尊不信,不信民弗從。——《中庸·右第二十九章》

君主雖然好,卻無法驗證,無法驗證就不能取信,不能取信,百姓就不會遵從;臣下雖然好卻地位不尊,地位不尊就不能取信,不能取信百姓就不會遵從。一要善,二要有徵,能驗證,三地位要尊。有此三條才能取信於民。

相關焦點

  • 叔本華的5句哲理金句,句句是精華,關於中庸,關於處世之道
    叔本華的5句哲理金句,句句是精華,關於中庸,關於處世之道。一、亞里斯多德在一切事情上堅持的中庸原則,是不適合於道德法則的,而它卻是這原則意圖之所在。因為人生充滿了不確定性。在一切方面都有這樣多的痛苦、重擔、災難、危險,以至於只有小心翼翼地掌握航向,避開暗礁險灘,才能完成一個平安與快樂的人生航程。二、一般來說,對於我們所了解的惡的恐懼,迫使我們陷入了與之相反的惡。比如說,孤寂的痛苦使我們進入社交,我們的第一個社會產生了。社會的不快又使我們陷入孤寂,我們用一種令人生畏的舉動,換來輕率的自信,等等。
  • 《公羊傳》濃縮的10句精華,句句經典,刻骨銘心
    《公羊傳》濃縮的10句精華,句句經典,刻骨銘心《春秋公羊傳》簡稱《公羊傳》,是《春秋》三傳之一,為儒家經典之一,上起魯隱公元年,止於魯哀公十四年。假使死去了的人轉而活過來,看到活著的人依然堅守原來的承諾,一點都沒有慚愧的地方,這就可以叫作「信」了。9. 君子之惡惡也疾始,善善也樂終。出自《公羊傳·僖公十七年》。疾:痛恨。君子憎恨惡人,從他一開始做壞事就痛恨;嘉許好人,樂於嘉許到最終。10.
  • 《中庸》十條經典名句,字字珠璣,句句蘊含人生哲理
    《中庸》十條經典名句,字字珠璣,句句蘊含人生哲理《中庸》的中心思想是儒學中的中庸之道,它的主要內容並非現代人所普遍理解的中立、平庸,其主旨在於修養人性。出自《中庸·正心》。【譯文】君子在內心省察自己,就不會有過失和愧疚,沒有惡念頭存於心志之中。君子的德行之所以高於一般人,大概就是因為君子在別人看不見的地方也嚴格要求自己。5. 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
  • 《論語》濃縮的10句精華,每讀一遍都獲益匪淺!
    《論語》濃縮的10句精華,每讀一遍都獲益匪淺!《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與《大學》《中庸》《孟子》並稱「四書」。《論語》二十篇,492章,分為《學而》《為政》《裡仁》《公冶長》《述而》等幾部分。
  • 《舊唐書》濃縮的8句精華,句句經典,值得品讀!
    《舊唐書》濃縮的8句精華,句句經典,值得品讀。1. 武王伐紂,雪深丈餘……既而克殷,風調雨順。出自《舊唐書·禮儀志》。周武王討伐商紂王,雪下了萬丈之深...等到周武王攻克了殷商,風調雨順。把南山的竹子都用來做筆,也寫不完他的罪行;引來東海的海水,也洗不盡他的惡跡。4. 貓能致功,鼠不為害。語出五代時期劉昫《舊唐書·崔佑甫傳》。如果貓能夠成功捉住老鼠,老鼠就不會禍害人類。5. 不敬他人,是自不敬也。
  • 孔子精華語錄10句:句句精闢,句句經典,值得收藏!
    孔子精華語錄10句:句句精闢,句句經典,值得收藏!孔子精華語錄10句:第一句「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解析】孔子評價自己:我並不是一個天生博學廣知的人,我只是一個熱愛古典文化,勤奮學習、不斷求知的人。
  • 俗語賞析:十句俗語,句句都是濃縮的精華,讓人大開眼界
    第二句:百聞不如一見釋義:這句俗語的意思是聽到許多次不如見到一次來得可靠。王雲高、李棟在《彩雲歸》中有言:「魏之圃早就聽說我黨實行『官兵平等』,今天總算『百聞不如一見』了。」這句俗語又作「千聞不如一見」。馮夢龍在《警世通言》第五卷中有言:「千聞不如一見,雖說丈夫已死,在幾千裡之外,不知端的。」
  • 《朱子全書》中的10句經典名言,句句中肯,蘊含哲理!
    《朱子全書》中的10句經典名言,句句中肯,蘊含哲理。1. 誠為修身之本,而明善又為思誠之本。——宋·朱熹《朱子全書·孟子集注》真誠是修身的根本所在,明白好的言行舉止是堅持真誠的根本所在。這句話是說志士仁人以實現仁為己任,總覺得任重道遠,因而奮鬥不懈,死而後已。5. 自棄其身者,猶知仁義之為美;但溺於怠惰,自謂必不能行,與之有為,必不能勉也。——宋·朱熹《孟子集注》。這句話指出人必須勤勉奮發,如果「溺於怠惰」,懶懶散散,那真是什麼都幹不成了。6.
  • 《朱子全書》中的10句經典名言,句句中肯,蘊含哲理
    《朱子全書》中的10句經典名言,句句中肯,蘊含哲理。 1. 誠為修身之本,而明善又為思誠之本。——宋·朱熹《朱子全書·孟子集注》 真誠是修身的根本所在,明白好的言行舉止是堅持真誠的根本所在。 2.
  • 《顏氏家訓》十句傳世金言,精闢透徹,句句都是人生哲理
    《顏氏家訓》十句傳世金言,精闢透徹,句句都是人生哲理。一、教婦初來,教兒嬰孩。出自《顏氏家訓·教子》。教導婦女,最好是在她剛嫁過來的時候,教育孩子,最好是在他是嬰孩的時候。二、人之愛子,罕亦能均。出自《顏氏家訓·教子》。人們都喜愛自己的子女,但很少有父母能夠做到一視同仁。三、上士忘名,中士立名,下士竊名。
  • 《中庸》10句至理名言,句句發人深省,讓你明白不少
    《中庸》10句至理名言,句句發人深省,讓你明白不少。 1. 寬柔以教,不報無道,南方之強也,君子居之。——《中庸·第十章》 賞析:寬和柔順的去教導別人,不報復那些無理的行為,這邊是南方人的剛強所在,君子便屬於這種剛強。
  • 《顏氏家訓》濃縮的10句精華,經典入心,讓人回味無窮
    《顏氏家訓》濃縮的10句精華,經典入心,讓人回味無窮《顏氏家訓》為南北朝時期顏之推所著,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體系宏大的家訓,對後世的影響頗為深遠。1. 多為少善,不如執一。上智不教而成,下愚雖教無益,中庸之人,不教不知也。選自南北朝·顏子推《顏氏家訓·教子》。擁有上等智商的人不用教育就能成才,只有下等智商的人即使教育也毫無裨益,擁有中等智商的人,不教育就不能掌握知識。7. 學者猶種樹也,春玩其華,秋登其實;講論文章,春華也;修身利行,秋實也。
  • 《淮南子》中的10句精華,句句皆為人生真諦
    《淮南子》中的10句精華,句句皆為人生真諦1. 見一葉落而知歲之將暮。出自漢·劉安《淮南子·說山訓》。看見葉子落了就知道快要到年底了。2. 察一曲者,不可與言化;審一時者,不可與言大。出自漢·劉安《淮南子·繆稱》。
  • 《戰國策》濃縮的10句精華,現實又有道理!
    《戰國策》又稱《國策》,是我國一部著名的史學著作,記載當時各諸侯國之間的政治軍事政策的變化都和謀士獻策、智士遊說、辯論等等。《戰國策》濃縮的10句精華,現實又有道理。1. 戰無不勝,攻無不克。賞析:這句話出自《戰國策·秦策一》。作戰就沒有不取得勝利的,進攻也沒有攻不下的。這句話是形容軍事力量的強大,百戰百勝。2.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賞析:這句話出自《戰國策·趙策》。父母如果能夠疼愛自己的兒女,就需要其作出長遠的打算。
  • 《管子》濃縮的10句精華,深刻透徹,讓你悟透人生真諦
    《管子》濃縮的10句精華,深刻透徹,讓你悟透人生真諦一、形不正德不來,中不靜心不治。語出春秋·管仲《管子·內業》。高尚的美德是成功的保證,每個人都要遵守社會的道德規範,擁有美德才會得到讚揚,失去美德就會遭到唾棄。六、察其所好惡,則其長短可知;觀其交遊,則其賢不肖可察。語出春秋·管仲《管子·權修》。觀察一個人喜歡與厭惡的事情,就可以了解他的優缺點;觀察一個人所結交的朋友,就可以知道他是否賢明,是否有才幹。
  • 四書五經之《中庸》精華10句,那些流傳千古的智慧名言
    四書五經之《中庸》精華10句,那些流傳千古的智慧名言。1. 無徵不信。——《禮記·中庸》沒有證據不足以使人相信。2.——《中庸》真誠,是天道的根本原則,而追求真誠,是為人處世的根本法則。3. 自誠明,謂之性。自明誠,謂之教。誠則明矣,明則誠矣。——《中庸》自我真誠,可以稱之為天性。自我明達而真誠,稱之為教化。
  • 《荀子》中的10句人生哲理,句句透徹心扉,引人共鳴
    《荀子》中的10句人生哲理,句句透徹心扉,引人共鳴。 1. 應之以治則吉,應之以亂則兇。——《荀子·天論》 適應客觀規律,採取合理的措施,便能夠很好的生存。不適應客觀規律,採取不合理的措施,便十分兇險。 2.
  • 《格言聯璧》中的10句精華,句句人生箴言,靜下心來好好看看!
    《格言聯璧》中的10句精華,句句人生箴言,靜下心來好好看看。1. 難酬之恩休受,難久之友休交。釋義:難以報答的恩惠不要接受,難以長久相處的朋友莫交。2.前半句有宿命論的觀點,而後半句則反映了辯證法的主觀能動性。6. 能容小人是大人,能培薄德是厚德。——《格言聯璧·接物類》釋義:能夠容忍小人,是胸懷寬大的人。能夠從小處培養道德,便能成為有深厚道德修養的人。7. 人身之所重者元氣,國家之所重者人才。
  • 《紅樓夢》10句俗語,句句接地氣,充滿人生哲理,道出世故人情
    ——俞平伯《紅樓夢》10句俗語,句句接地氣,充滿人生哲理,道出世故人情。同時,曹雪芹為了讓表達更加通俗易懂,也添加了許多十分接地氣的俗語俚語,充滿人生哲理,值得細品收藏。1、身後有餘忘縮手,眼前無路想回頭。
  • 300萬字的《資治通鑑》,濃縮10句精華,5分鐘讀懂知人論世
    清代的顧炎武、近代的梁啓超,都對這本書讚賞有加。清代曾國藩:「竊以先哲驚世之書,莫善於司馬文正公之《資治通鑑》,其論古皆折衷至當,開拓心胸。」《資治通鑑》的精彩程度不亞於任何一部小說,刀光劍影、宮闈鬥爭、人性險惡自不必說,同時也有才子佳人、市井小民的趣聞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