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國家歷史博物館印象

2020-12-20 光明網

  作者:未酉寅

  俄羅斯國家歷史博物館坐落在莫斯科紅場旁,位置十分顯耀,是莫斯科標誌性建築和俄羅斯最具代表性的博物館之一。莫斯科紅場南北長695米、東西寬130米,西側是列寧墓和克裡姆林宮的紅牆,東面是莫斯科國立百貨商場,南部為聖瓦西裡大教堂,廣場北面,從雙塔狀的拱門進入,就是俄羅斯國家歷史博物館。這是一座造型非常美麗、極具俄羅斯風格的深紅色建築,在主體建築物的四周高聳著對稱的塔樓,塔樓上是銀白色的塔尖,深紅色的建築配以白色的點綴,十分醒目。整個建築宏偉而典雅、豔麗而沉穩。在博物館建築物前面,矗立著朱可夫元帥的雕像。朱可夫(1896—1974),是蘇聯元帥和世界著名軍事家、戰略家,被公認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優秀的將領之一,參與制定和執行了蘇軍二戰中幾乎每一個重大戰役計劃。整個塑像用青銅鑄造,於199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50周年紀念日建成。朱可夫一身戎裝,騎在馬上,目光注視著前方——這座塑像已與俄羅斯國家歷史博物館融為一體。

  1872年,沙皇亞歷山大二世下令修建該博物館。亞歷山大二世於1855年繼任沙皇,是俄羅斯近代化的先驅。他在任期間,推出一系列改革措施,為俄羅斯19世紀後半期的中興奠定了基礎。1861年,他下詔廢除了農奴制,為俄羅斯近代工業化掃除了封建障礙。當然,也是這位沙皇,迫使中國清朝政府籤訂了《璦琿條約》《中俄北京條約》及《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掠奪走中國150萬平方公裡的領土。同時,他還將遠東總督府設在了符拉迪沃斯託克,使中國完全喪失了日本海的出海口。這位沙皇有著很高的文化素質。他是沙皇尼古拉一世的長子,作為皇儲,尼古拉一世對他的教育極為重視,從小就對他進行嚴格的軍事教育。尼古拉一世認為,俄羅斯帝國的皇帝應該是一個標準的軍人,否則無法成為一個合格的沙皇。尼古拉一世給皇儲請了當時最有名的學者茹科夫斯基作為老師,而茹科夫斯基極力主張皇儲應當把主要精力放在文化的學習上,他反對過多的軍事教育,擔心過多的軍事教育會使皇儲未來把整個俄羅斯變成軍營,把俄羅斯人民當作軍團。在尼古拉一世與茹科夫斯基圍繞對皇儲如何教育的爭執中,亞歷山大二世既受到了良好的軍事教育,又受到了良好的文化教育。他在19歲時就掌握了四門外語,包括英語、德語、法語、波蘭語,掌握了數學、物理、地理、歷史、東正教神學、政治經濟學、法學等多方面知識。可以說,同此前所有的俄羅斯沙皇相比,亞歷山大二世接受的教育是最全面、最好的。他還在老師陪同下以皇儲身份到俄羅斯各地旅行,不但走遍了俄羅斯的歐洲部分,而且還到了北部高寒地區,甚至到了流放犯人的艱苦地區。他還到世界各地考察,到了歐洲很多國家,並在德國出訪期間選中了自己未來的妻子。亞歷山大二世繼位沙皇后,一方面以廢除農奴制為中心進行一系列政治體制改革,另一方面大力發展科學教育文化。自1863年起,俄羅斯的大學獲得自治,擺脫了大學只是皇家和貴族的教育機構的束縛。1864年,中等教育機構開始面向全社會接收學生,改變了此前只接收貴族子弟入學的做法。在這一時期,還開辦了俄羅斯的第一批女子中學,女性獲得了接受高等教育和醫學專業教育的權利。在亞歷山大二世時期,俄羅斯婦女的社會地位要高於歐洲其他國家的婦女地位。同時,一批文化藝術機構等相繼設立。1856年,著名的莫斯科特列季亞科夫畫廊正式對公眾開放;1860年,聖彼得堡馬林斯基劇院落成開放;1864年,莫斯科動物園對公眾開放;1866年,莫斯科音樂學院落成,等等。正是在這一背景下,亞歷山大二世決定在莫斯科建立國家歷史博物館,於1872年開工建設。

  但是,亞歷山大二世未能看到俄羅斯國家歷史博物館落成。亞歷山大二世推行改革,也引發了社會矛盾的激化,一些革命組織試圖通過暗殺沙皇來改變社會。亞歷山大二世執政後,多次躲過暗殺。1881年3月1日,亞歷山大二世準備去籤署法令,宣布改組國家委員會,啟動俄羅斯君主立憲的政治改革進程。他的馬車經過聖彼得堡格裡鮑耶陀夫運河河堤時,遭遇民意黨極端分子的暗殺。刺客投擲的第一枚炸彈炸傷了亞歷山大二世的衛兵和車夫,亞歷山大二世不顧左右勸阻,執意下車查看衛兵傷勢,結果刺客投擲的第二枚炸彈在他腳下爆炸,亞歷山大二世雙腿被炸斷,被送回冬宮幾小時後醫治無效死亡。

  1883年,亞歷山大二世的兒子、繼任者亞歷山大三世舉行加冕儀式。在加冕儀式的同時,俄羅斯國家歷史博物館開館。同一年,亞歷山大三世為紀念父親,以莫斯科紅場上的聖瓦西裡大教堂為藍本,決定在其父遇刺的運河河畔修建「基督復活大教堂」,歷經24年於1907年建成。這座大教堂也被稱為「滴血大教堂」。自1883年俄羅斯國家歷史博物館開館以來,從未因任何原因關閉過,即使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德軍兵臨城下期間,博物館也堅持開館,成為激勵莫斯科軍民抗擊德國法西斯的強大精神動力。

  博物館金碧輝煌的正門大廳頂部繪有精美的俄羅斯歷代君主樹狀譜系。博物館按年代分為48個展廳,每個展廳都採用不同時代或不同地區的裝飾風格,其中一些展廳牆壁的裝飾畫上還細緻地表現著東正教的發展歷史。很多展廳的入口仿佛就是一座宮殿的大門,使人有一種每走進一個展廳就進入一個宮殿的感覺。館藏涵蓋了從舊石器時代至今的整個俄羅斯的珍品,共計超過450萬件,還有6800萬頁的文獻資料。1號至7號展廳主題為遠古人類文明,展示了石器時代、銅器時代和鐵器時代的文物精品。8號至14號展廳展現了古代俄羅斯國家的發展歷史,通過考古文物、文字史料、繪畫手稿、聖像聖物等還原了一個個命運攸關的歷史現場,包括接受東正教和重要戰爭場面等。15號至21號展廳展示了統一中央集權國家的建立與擴張。22號至35號展廳展示了18世紀至20世紀俄羅斯帝國恢弘的歷史畫卷。

  國家歷史博物館有三方面藏品引人注目。

  一是歷代沙皇及其皇室的藏品。比如,油畫《1682年彼得在克裡姆林宮即位》,描述了彼得大帝10歲登基的場景。彼得大帝的父親、沙皇阿列克謝一世有兩個妻子,第一個妻子為他生了13個孩子,第二個妻子只生了彼得大帝一個孩子。阿列克謝去世後,圍繞皇權進行了激烈鬥爭,最後不得不同時將彼得大帝與他的同父異母哥哥伊凡五世並立為沙皇,並由其同父異母的姐姐索菲亞攝政,直到1689年,彼得大帝才真正掌握政權。這幅油畫就是描寫彼得大帝與伊凡五世同時登基的場景。此外,還有歷代沙皇的畫像,作為皇家的傳家藏品,讓後代沙皇及俄國人記住自己的祖先。博物館展出的皇家物品中,有四件(套)珍品最為引人注目。一是最古老的黃金聖經,是用黃金鑲嵌琺瑯彩作為書皮,書皮本身就是極為精緻、珍貴的工藝品;一是沙皇的一套佩劍,分別是典禮佩劍、戰爭指揮劍、狩獵用劍、平時用劍,其中典禮佩劍象徵著至高無上的皇權;一是皇室專用的聖水杯及聖水杯上方懸掛著的三個十字架,分別為聖父、聖子、聖靈;一是沙皇的寶座,這個寶座十分豪華、氣派,寶座坐落在穹頂之下:在寶座周圍是一圈鍍金柱子,支撐著金碧輝煌的穹頂,穹頂上立著四個小型圓形塔,塔尖為十字架,環繞著穹頂正中上部的一個大圓形塔,塔尖也是一個十字架,在寶座和穹頂四周刻畫著俄羅斯多神教時期的故事,鑲嵌著種種珍寶,這是沙皇最為氣派的寶座。除此之外,博物館還展出了大量皇家用品,包括沙皇的皇冠、彼得大帝使用過的馬車以及皇家使用的各種瓷器、琥珀製品、黃金製品和各種家具、餐具、鐘錶、武器等等,盡顯皇家的奢侈,也展現了當時高超的工藝和科技。

  二是東正教的藝術珍品。東正教作為俄羅斯的國教,幾百年來留下了大量宗教藝術品。在俄羅斯國家歷史博物館,宗教藝術品是主要展品之一。在展廳裡,有一件高浮雕作品《基輔公民洗禮》,反映了基輔羅斯公國接受東正教的事件。基輔羅斯公國是今天的烏克蘭、俄羅斯、白俄羅斯等在內的東斯拉夫文明的發源地,首都是今天烏克蘭的基輔。公元10世紀時,基輔羅斯公國處在強盛時期,但仍信奉多神教。這時的基輔羅斯大公叫弗拉基米爾,他在一次戰爭勝利後,按多神教傳統,舉行人祭儀式,巫師選定一位少年,少年的父親弗多爾信奉基督教,他拒絕奉獻自己的兒子,並公開譴責多神教,巫師挑唆眾人將其打死。這一事件後,弗拉基米爾大公開始反思多神教信仰。這時,阿拉伯帝國派人來勸說他信仰伊斯蘭教,羅馬帝國派人來勸說他信奉天主教,拜佔庭帝國也派人來勸說他信奉東正教。弗拉基米爾大公派出9個使團到各國進行宗教考察,回來後,派到拜佔庭的使團講述得最為動人。988年,弗拉基米爾大公打下烏克蘭南部黑海沿岸城市赫爾松,赫爾松是信奉東正教的城市。在這裡,他向拜佔庭帝國提出迎娶拜佔庭的安娜公主,拜佔庭帝國皇帝提出迎娶的條件是基輔羅斯公國必須信奉東正教,弗拉基米爾同意了這一條件。拜佔庭帝國隨後將安娜公主送到了赫爾松,弗拉基米爾大公和手下主要將領共同接受東正教赫爾松主教的洗禮,然後同安娜公主正式舉行了婚禮。為表示對拜佔庭帝國皇帝瓦西裡二世的尊敬,弗拉基米爾大公受洗取名為瓦西裡。接著弗拉基米爾大公帶領大批赫爾松和希臘僧侶人員返回首都基輔,在首都主要大街上,他讓自己的12個兒子受洗為東正教徒。隨後,基輔羅斯公國的大批貴族按東正教儀式接受洗禮。988年7月28日,基輔市大批市民聚集在第聶伯河支流博恰內河口,弗拉基米爾大公帶著自己的兒子、東正教神父同市民們下到河水中,神父們為眾人舉行集體洗禮儀式。隨後,弗拉基米爾大公在國內大規模推廣東正教,興建東正教教堂。他捐出自己收入的十分之一,在基輔費多爾父子慘死的地點建造一座東正教堂,紀念費多爾父子,並命名為什一(十分之一)教堂。到12世紀末,今天烏克蘭東部和南部、白俄羅斯及俄羅斯歐洲部分大多接受了東正教。弗拉基米爾大公死於1015年,葬在基輔什一教堂。現在,俄羅斯將7月28日定為「羅斯受洗日」,作為全國性節日;烏克蘭將7月28日定為「基輔羅斯受洗日」,全國舉行紀念活動。俄羅斯國家歷史博物館浮雕《基輔公民洗禮》反映的就是這個事件。這個浮雕創作於19世紀中葉,原是國家宗教歷史博物館的浮雕,現成為俄羅斯國家歷史博物館的重要展品。此外,該博物館還有大量東正教的藝術精品。

  三是俄國十月革命後的歷史文物。俄羅斯國家歷史博物館存有大量俄國十月革命後、蘇聯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文物,是那一段歷史的珍貴遺存。比如,反映十月革命的文物記錄了這一偉大歷史事件驚心動魄的過程。1917年,俄國首先爆發資產階級「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專制制度,資產階級組成臨時政府,但資產階級政府不能順應人民呼聲,不能結束戰爭、實現和平,也不能改變壓迫人民的制度。這樣,進行無產階級革命已成為必然。在俄國革命關鍵時刻,被流放在國外的列寧於1917年4月3日回到彼得格勒,提出把土地分給農民、「全部政權歸蘇維埃」的口號,順應了人民的呼聲,及時把握住革命的進程,為十月革命做了重要準備。俄羅斯國家歷史博物館館藏油畫《1917年4月3日列寧抵達彼得格勒》,就反映了這樣一個重要歷史時刻。畫面上,火車站廣場上擠滿了人,探照燈的光束從黑暗中照射在紅旗上,廣場上歡聲雷動,列寧向人群發表演講。俄羅斯國家歷史博物館館藏的另一幅油畫《向冬宮突擊》,描述了攻佔冬宮的歷史場面。1917年11月初,在列寧的指揮下,彼得格勒的工人、士兵,佔領了火車站、郵電局、電話局、銀行等要害部門。到11月7日(俄歷10月25日),除了資產階級臨時政府所在地冬宮和少數幾個據點外,彼得格勒實際上都掌握在革命軍隊的手裡。這時,列寧發出了攻佔冬宮的命令。冬宮,是歷代沙皇專制統治的象徵,也是「二月革命」後資產階級臨時政府所在地,位於彼得格勒市中心涅瓦河畔。隨著「阿芙樂爾」號巡洋艦一聲炮響,革命軍隊佔領了冬宮。冬宮的佔領,標誌著十月革命的勝利。《向冬宮突擊》這幅畫創作於1960年,作者曾目睹當時攻佔冬宮的戰鬥場面,所以畫面的人物、氣氛十分貼近當時戰鬥的場景。博物館還收藏著「阿芙樂爾」號巡洋艦當時的舷窗,這是歷經炮火洗禮的文物。館藏還包括蘇聯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大量文物、衛國戰爭時期的大量文物等等。這種革命文物是俄羅斯國家歷史博物館的主要館藏之一,數量十分龐大。

  值得一提的是,在俄羅斯國家歷史博物館館藏中,還有大量見證中俄友好往來的文物。比如有列寧逝世一周年時,帶有孫中山籤名和印章的哀悼綢布,上有孫中山為列寧逝世一周年書寫的哀悼詞「革命之真義為求最大多數人類之解放與自由,列寧於此得大成功」,還有毛澤東訪問蘇聯時贈送的禮品等文物。這些,都成為中俄人民相互了解、交往的珍貴記憶。(未酉寅)

[ 責編:萬霽萱 ]

相關焦點

  • 山西博物院與俄羅斯國立歷史博物館籤署合作意向書
    2月16日,記者從山西博物院獲悉,俄羅斯國立歷史博物館館長阿里克謝·列維金、副館長塔瑪拉·依古姆諾娃在此前訪問山西期間,與山西博物院達成展覽合作交流共識,初步確定於2016年策劃實施《山西古代藝術展》和《十八世紀沙皇俄國文化藝術展》兩個互換展覽。
  •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長獲授俄羅斯藝術科學院榮譽院士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長獲授俄羅斯藝術科學院榮譽院士 2017年05月26日 10:18   來源:人民網
  • 「俄羅斯文化歷史博物館保護區」莫斯科克裡姆林宮
    俄羅斯國家文化歷史博物館保護區「莫斯科克裡姆林宮」,簡稱:「克裡姆林宮」。「克裡姆林 Кремль」俄語意為「內城」,蒙古語意為「堡壘」。它是莫斯科市中心的一個城堡建築,位於莫斯科河,博羅維茨基山崗的左岸。
  • 近5年俄羅斯博物館成功舉辦多場展覽,為觀眾介紹亞洲國家藝術
    展覽、藝術裝置、行為藝術2017年至2018年,莫斯科藝術界最引人注目的事是日本藝術家村上隆在車庫當代藝術博物館舉辦的「和風細雨」展。之前,村上隆從未在俄羅斯舉辦過展覽。沒想到,希望了解村上隆作品的人遠超博物館預期。據車庫當代藝術博物館工作人員介紹,由於參觀者眾多,他們不得不緊急考慮新的排隊方式。
  • 新加坡國家博物館:新加坡歷史最久遠的博物館
    新加坡國家博物館建於1849年,是新加坡歷史最久遠的博物館。館內主要展示新加坡歷史,翻修後增設新加坡歷史館、新加坡文化生活館和臨時展廳,人們參觀歷史館時,可以通過隨身佩帶的講解機了解展覽品背後的歷史故事;而部分展覽品的原使用者,也會通過小屏幕親自講述它們所經歷的新加坡歷史。
  • 俄羅斯博物館景點介紹一
    去一個地方旅遊就定要去當地的博物館,那是聚集文化的寶地,可以令遊人穿過時空,了解更多。今天,世界風俗網小編就帶大家來看看俄羅斯有哪些博物館景點及其介紹。俄羅斯博物館俄羅斯博物館舊稱「米哈伊洛夫宮」,是俄羅斯及世界著名歷史博物館。
  • 我眼中的俄羅斯印象
    2019年10月12日8時45分,我和好友英從天津乘高鐵到石家莊,搭乘EO444航班從石家莊機場起飛,開始了久已神往的俄羅斯之旅。俄羅斯,對於像我這樣歲數的人應當說不算陌生。上小學的時候,我就知道了這位老大哥是世界上國土面積最大的國家。
  • 俄羅斯最硬核的博物館,魚缸當作棺材,參觀內容竟是火葬場
    需要一個風景稍微漂亮的地方,可以一個人說到俄羅斯大家對於它的印象只有兩個字來形容「硬核」。這被稱為是最強的戰鬥民族,在這裡可以隨意見到狗熊的存在,而且在很多的建築物上都有獨特的戰鬥民族痕跡,就連博物都是與眾不同的。那麼大家就跟著小編的腳步一起去看看吧!
  • 俄羅斯國家普希金造型藝術博物館主席逝世,享年98歲
    2020年12月1日,根據俄羅斯媒體塔斯社的報導,俄羅斯國家普希金造型藝術博物館的主席伊琳娜·安東諾娃逝世,享年98歲。國家普希金造型藝術博物館是俄羅斯收藏古今藝術品最多的博物館之一,國家普希金造型藝術博物館的初期收藏有從古希臘到文藝復興時期著名建築的複製品、古希臘的文物古蹟、美麗的古代花瓶和錢幣、義大利18世紀至19世紀的繪畫作品。所有展品在20個展廳展出。
  • 俄羅斯國家明星芭蕾舞劇院《天鵝湖》
    俄羅斯國家明星芭蕾舞劇院真正的歷史始於20世紀末,由當時的西伯利亞國立芭蕾舞團發展而來,之後該團一直與很多俄羅斯省會城市合作。俄羅斯國家明星芭蕾舞劇院《天鵝湖》演出時間: 2014.04.12演出場館:北京展覽館劇場訂票連結:http://www.228.com.cn/ticket-48111005
  • 俄羅斯冬宮博物館(The State Hermitage Museum)英國銀器收藏
    書籍作者,瑪麗娜·洛帕託(Marina Lopato)學者,是聖彼得堡國家冬宮博物館的歐洲銀飾策展人。為 紀念俄羅斯冬宮博物館(State Hermitage Museum)成立250周年,特別編纂英國銀器在俄羅斯冬宮博物館The State Hermitage Museum的收藏一書。
  • 「世界盃」背後的俄式邏輯——在博物館看懂俄羅斯
    ▲古拉格國家歷史博物館坐落在莫斯科特維爾大街附近,講述的歷史從1918年跨至1956年,詳細介紹了古拉格勞改營制度,分析了其在前蘇聯的社會、經濟和政治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圖為在古拉格國家歷史博物館展出的美國攝影師大衛·金作品。2018年俄羅斯世界盃聖火將於6月14日點燃,啤酒、夜宵、激情、喧鬧的足球盛宴之餘,看懂戰鬥民族的文化之魅,還可以從博物館開始。這片地球上最具原始野性的區域,擁有四大藝術瑰寶:馬戲、芭蕾舞、油畫和雕塑,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歷史淵源,使其文化既具東方魅力,又兼容西方的特徵。
  • 灰燼中的歷史,首登俄羅斯國立艾爾米塔什博物館
    世界上最負盛名的博物館之一,俄羅斯國 艾爾 塔什博物館首次為中國當代藝術家舉辦個展。 藝術家張洹將他融匯東西的藝術語言根植到俄羅斯橫跨歐亞的土地上,往事如煙,歷史卻在灰燼中變得清晰。 這一次,香灰與木板將如何敘事?
  • 中國工筆畫展在俄羅斯國家東方藝術博物館開幕
    中國僑網9月10日電 據俄羅斯衛星網報導,俄羅斯國家東方藝術博物館新聞處向衛星通訊社表示,中國工筆畫展在該博物館開幕,該展覽是第四屆中國工筆繪畫節的活動之一。第四屆中國工筆繪畫節於9月9日至10月4日舉行。
  • 這是世界級的博物館,珍藏東西方很多歷史作品,這是俄羅斯冬宮
    冬宮的地理位置就在俄羅斯的聖彼得堡,建築風格獨特,淺色系的建築顯得很優雅,而龐大的建築體積又顯示出它的莊嚴,以及獨特的建築風格讓人喜歡,是俄羅斯非常著名的建築,很多人慕名而來。其實在廣場上也非常好看,廣場上的地面第一眼觀看就像是格子一樣非常整齊,因為這樣整齊的設計讓廣場顯得非常大氣,光看廣場就知道這一定是一個很大的國家,氣魄上一定是非常足的,是值得去領略一下的。
  • 莫斯科「國立歷史博物館」——別致的建築美與古色古香的韻味
    莫斯科(二)國立歷史博物館——別致的建築美與古色古香的韻味時間的痕跡總是在以各樣的形式停留,皺紋會記載一個人芳華的消逝,而物件則是記錄一個國家的歷史變遷。來到莫斯科的第二天,一大早便洗漱完畢,不想耗費任何時間,我便急匆匆的趕往紅場北側的國立歷史博物館。一、別致的外觀國立歷史博物館是俄羅斯最大的歷史博物館,歷史也較久遠。
  • 貴州省博物館新館開館 俄羅斯「夏宮」文物亮相
    貴州省博物館新館開館 俄羅斯「夏宮」文物亮相 2017-09-30貴州特色展品「泥哨」 冷桂玉 攝  據貴州省博物館副館長李飛介紹,該館基本陳列以「多彩貴州」為主題,分為「民族貴州」、「古生物王國」、「歷史貴州」和「黔山紅跡」四個部分,對貴州古老、神奇、多彩、和諧的歷史文化作生動展示。  記者現場看到,「帝國記憶夏宮往事」俄羅斯彼得霍夫國家博物館館藏文物特展作為臨時展館亮相貴州省博物館,吸引了眾多海內外觀眾駐足觀看。
  • 還被俄羅斯國家普希金博物館收藏了!
    今年是中俄建交70周年、也正逢俄羅斯偉大詩人普希金誕辰220周年,由俄羅斯國家普希金博物館和廣西中華文化促進會等主辦,廣西東西方美術院等承辦的「慶祝中俄建交70周年、紀念普希金誕辰220周年-東西方美術院作品展  」,於2019年8月21日至25日在俄羅斯莫斯科市國家普希金博物館舉行。
  • 足不出戶暢遊海外博物館 百度百科博物館計劃與俄羅斯冬宮博物館...
    俄羅斯國家博物館艾爾米塔什博物館與百度百科博物館計劃在冬宮專場宣布正式達成權威合作,將上線首個中文版冬宮數字博物館。會議現場,艾爾米塔什博物館館長米哈伊爾·彼奧特羅夫斯基先生(Mikhail Piotrovsky)特意錄製了VCR祝辭,他表示「感謝有機會在這裡向大家講述『艾爾米塔什』這一特殊的俄羅斯文化。希望這種文明之間的對話,在與中國文化的交流中更上一層樓。」
  • 足不出戶暢遊博物館 百度百科博物館計劃與俄羅斯冬宮博物館籤約
    俄羅斯國家博物館艾爾米塔什博物館與百度百科博物館計劃在冬宮專場宣布正式達成權威合作,將上線首個中文版冬宮數字博物館。會議現場,艾爾米塔什博物館館長米哈伊爾·彼奧特羅夫斯基先生(Mikhail Piotrovsky)特意錄製了VCR祝辭,他表示「感謝有機會在這裡向大家講述『艾爾米塔什』這一特殊的俄羅斯文化。希望這種文明之間的對話,在與中國文化的交流中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