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農民種地辛苦嗎?

2020-12-19 鄉村似歌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從這句詩來看,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種子,秋天就可以收穫很多的糧食。誰又哪知道這其中的艱辛?農民自古以來就是以種地為生的,農民要是不種地,基本的生活又將如何維持?而現在的農民掙錢的道路比以前更寬廣,種田也基本上實行了半機械化等,那麼農民種地還辛苦嗎?下面鄉村似歌將與大家一起探討。

一、從農民的收入來看,還是比較低的。①從物價的漲幅看農民的收入,如幾年前,一碗麵條的4-5元,現在一碗麵條的價格已經上升到了10-20元,但每斤小麥的價格仍然低於1元,其它物品價格快速地上升,但農產品價格一直比較地穩定。

②農產品銷售渠道狹窄,對於農民來說,如果農產品的產量高,本應是收成就好,但是想要把農產品銷售出去,卻存在著很大的困難,如稻穀,以前的時候會有不少糧食收購商到村裡去收購,但現在這種情況很少見了,農民想要銷售糧食,需要自己拉到糧食收購站,只有這一個選擇。

二、農民種地雖然辛苦,但自由度大。①農民天生就是跟土地打交道的,一天不下地幹活,渾身上下不順服!我也做過這樣的農民,在30-40度的高溫下,割稻插秧,起五更,睡半夜,一天10多個小時的高體力活,連吃飯喝水都顧不上。如把10多畝早稻用鐮刀割下來,一把把捆成擔,再挑到打穀機場上碾出稻穀,把稻草挑出來,捆走。把剩下的草末中的稻穀揚乾淨,收拾乾淨的稻穀再晾曬乾,裝入袋子挑回來。收割完又要趕緊放水犁田,把水田整平整鬆軟了,再把秧田的秧苗拔出來紮好挑到水田裡,一棵棵插滿水田。這樣每天重複地勞動著,確實很辛苦!

②相比於到城裡打工,農民種地會更加地自由,沒有上班打卡、老闆的訓斥、三天兩頭的加班等。對於不少農民來說天性自由慣了,不習慣被工廠那種狹小的環境空間所束縛,對於農民來說下地幹活天熱了回家,天涼快了上班,而這一切在工廠打工是絕對不可能的。

三、農民種地雖不掙錢,但農民種地的觀念沒有變。①如種10畝地,父母兩個人耕種的收入1年也就是一萬多元。如果打工的話,兩個勞動力能夠賺回來多少錢呢?即便是1個月2000元的收入,兩個人1年也有將近5萬元的收入了。

②中國人傳統觀念裡,農民種地的觀點(種地養人)都是不變的。而且糧食作為人們最為基本的生活資料,餓肚子千百年的傳統歷史使得農民對於糧食有著莫名的感情,因此這也促使大量農民不願意放棄農田土地,而今糧價受到市場價位波動的衝擊,無論糧價高低,農民種地養人的初心沒有改變。

四、農村特定的人群,欣賞特定的快樂!①老年人在農村一生都沒有進過城,也沒有什麼技巧,只能呆在家裡,雖然收入不多,但至少有事情可做,也可以或多或少的賺點錢。

②自種自吃的人,雖然現在物質生活極大豐富,但是相對於買蔬菜和食物來說,農民仍然認為自己種植的,吃得更多的自在,吃得是更多的健康。

③有苦也有甜,有累也有樂。如農忙時節的食桌是最豐盛的,有紅有黃,有滋有味;如新摘的豆角、又甜又粉的紅薯、燙嘴的玉米棒、紅彤彤晶瑩透亮的柿子,吃得滿嘴的香甜。

看著滿眼的金黃,再辛苦,也覺得日子充滿盼頭;幹著農活,不知不覺月亮就升上來了,山村的夜晚寂靜而溫暖;田間地頭,到處是金燦燦的,到處是農民的希望,家裡的缸滿了,甕滿了,還有什麼不快樂呢!

五、農民種地只要提高了效益,快樂就無處不在。那麼如何才能提高農民的收益呢?①進行基礎農田建設,發展灌溉,旱澇保苗,增施肥料,改造中、低產田。

②發展規模化產業,提高機械化程度,加入農業合作社,在信息、技術、市場,各方面大家協同發展,了解市場需求,資源共享,提高抗風險能力。

總之,農民種地是辛苦的,如果機械化程度高,農民收益好,農民種地也是幸福快樂的。你覺得呢?點擊關注分享幸福!

相關焦點

  • 春種一粒粟 秋收萬顆子 人工智慧「智敬」收穫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是我們每一個人從小掛在嘴邊、耳熟能詳的詩句,幾千年來農業勞動者「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以辛勤的勞動實現了一個又一個增收奇蹟。在科技蓬勃發展的浪潮中,當最古老的農業與最新潮的科技相遇,眾多前沿技術及應用成果,將為中國農業、百姓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
  • 春種一粒粟 秋收萬顆子——河北春耕備耕一線見聞
    新華社石家莊3月1日電 題:春種一粒粟 秋收萬顆子——河北春耕備耕一線見聞  新華社記者王昆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又是春播生產最佳時節,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河北各地正掀起春播生產的熱潮。  千畝春麥播幸福  初春時節,寒意仍存。
  • 春種一粒粟 秋收萬顆子!河北各地正掀起春播生產的熱潮
    新華社石家莊3月1日電 題:春種一粒粟 秋收萬顆子——河北春耕備耕一線見聞新華社記者王昆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又是春播生產最佳時節,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河北各地正掀起春播生產的熱潮。河北昌黎縣種糧大戶陶向琳和幾位社員卻幹得熱火朝天,為播種春小麥而忙碌。伴隨著幾臺大型農用機械轟鳴聲,翻地鬆土、秸稈還田、施肥下種……全程機械化讓種田不再是難事。說起種糧大戶,人們可能直接想到「皮膚黝黑、歷經滄桑」的中年大叔,但是眼前的陶向琳卻讓人驚訝,他剛過而立之年,既有傳統農民的樸實與勤勞,也有現代年輕人的頭腦和睿智。
  • 農民種地辛苦嗎?辛苦也快樂!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從這句詩來看,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種子,秋天就可以收穫很多的糧食。誰又哪知道這其中的艱辛?農民自古以來就是以種地為生的,農民要是不種地,基本的生活又將如何維持?而現在的農民掙錢的道路比以前更寬廣,種田也基本上實行了半機械化等,那麼農民種地還辛苦嗎?下面鄉村似歌將與大家一起探討。
  •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憫農其一 唐 李紳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 賞析: 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種子,
  • 在山東寄宿考研學校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想明白了考研的意義,你就不會在對考研的未來迷茫和恐懼,生命不會重來,考研的時光亦不會重複,心專注濟南寄宿考研學校是哪個陪你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的考研陪跑者,願每一位考研黨不負自己,不負時光。
  • 「春種一粒粟 秋收萬顆子」安丘輝渠小米開鐮迎豐收
    齊魯網·閃電新聞8月26日訊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眼下,安丘市輝渠鎮洞西頭村的一千多畝有機小米開始收穫,平均畝產達到了900多斤,村民們也依託百泉春谷種植專業合作社的「望海山有機小米」專業品牌走出了一條致富路。
  • 春種一粒粟之春日城郊
    我匆忙接上兩個可愛的小丫頭,聽著她們歡快地吟唱著「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心裡莫名有種悸動。我和孩子們慢慢地走近路旁的綠化帶,放眼滿目的嫩綠淺紅,耳聽細軟吟唱童聲,我本來黯淡的心稍稍明快。 大丫二丫在前面雀躍著,像兩隻歡快的燕兒。
  •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果樹結果越多越好嗎?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果樹是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特別是在丘陵、山地、沙荒地等地,因地制宜地發展果樹生產,給農民能帶來可觀的效益。那麼,農民種植果樹是不是結果越多越好嗎?下面鄉村似歌將與大家一起探討。一、果樹結果越多越好嗎?
  •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又是一年稻黃時~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康依家公司總經理鄒剛介紹說:「接下來,我們將對高山稻種植項目進行拓展完善,套種油菜花、大豆等作物,提高該項目的經濟效益。記者:屈媛 何依鋒原標題:《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 春種一粒慄,秋收萬顆子——如何勞而有獲
    李紳此時卻意不在此,而是被另一番景象感動了:他看到田野裡的農夫們面朝黃土背朝天地辛苦勞作著,在火熱的陽光下鋤地,雖然已經渾身是汗,卻忙得連擦汗的時間都沒有,一刻不停地揮著鋤頭,於是不禁感慨萬千,隨口吟出一首《憫農》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李逢吉聽了,大為讚賞,連聲說道:「好!好!好!
  • (春種一粒米,秋收萬顆糧)春耕難題,如何減少「地雷菇」
    春天春天是播種、是希望,正所謂春種一粒米,秋收萬顆糧,每年的三月更是開展春耕的好時節。今天就到韶山的銀田村,看看這裡的農民朋友在做些什麼吧?採摘的香菇在基地裡還存在其他的問題嗎?《鄉村致富故事會》講述的是農民創業致富的故事,原創文章,文中配圖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謹記創業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 春種一粒粟 秋收萬顆子 江蘇中小企業雙創工作交出斐然「成績單」
    統計顯示,目前,像江蘇生命科技創新園這樣的省級示範基地的數量已達300家,提供創業場所8000多萬平方米,吸納4萬多家小微企業進駐,解決了近115萬人就業,一個環環相扣、緊密聯繫的中小企業雙創服務生態已經搭建成型。
  • 內涵極為豐富的種田文,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喜歡的抓緊收藏
    內涵極為豐富的種田文,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喜歡的抓緊收藏大家好,我是書蟲。作為農耕文明為基礎的華夏古國,骨子裡就有對種田種菜行為的狂熱嚮往。種田原意是打理莊稼,經營田地,如今網文發展已衍生出眾多分支。
  • 中國詩詞大會,春種一粒粟,李紳寫《憫農》,說明了這樣的道理
    《憫農》唐 李紳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這首詩的意思很淺顯易懂,但是道理很深刻。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種子,秋天就可收穫很多糧食。普天之下,沒有荒廢不種的田地,卻仍有勞苦農民被餓死。詩中從「一粒粟」到「萬顆子」,形象生動的的描繪了豐收的景象,這些都是農民勞動的成果,農民是最辛勞的,是最應該值得尊敬的,是推動社會前進和進步的力量。在普天之下,沒有荒廢不種的土地,但是勤勞的百姓仍然要餓死。勤勞的農民以他們的雙手獲得了豐收,而他們自己呢,還是兩手空空,慘遭餓死。
  • 立秋,代表收穫的季節到來,也將迎來一波農民返鄉助力秋收
    正所謂"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在我們這個以農耕文明發展延續的國度,秋,一直代表著收穫的季節。農民伯伯們經過春天辛勤的播種耕耘,夏日不懈的細心管理,才迎來秋天滿目金黃的收穫。秋是一個農忙的季節,每年春耕夏耘的萬般艱辛,都是為了迎接秋收的喜悅。一到秋日,土地裡的莊稼都充分成熟,大多一年生的植物,枝葉都開始染上黃色,到處都變得一片金黃,恍如代表財富的金子,給農民帶來收穫,因此又被稱為金秋。秋天,承載著兒童布滿稻田的歡聲笑語,寄託著農民度過苦寒冬日的信心,和迎向充滿希望的春天的動力。
  • 描寫秋天豐收的古詩 農民辛苦的詩句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秋天是一個豐收的季節,農民是辛苦且偉大的,我國還在2018年將秋分設為豐收節,這將極大調動起億萬農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提升億萬農民的榮譽感、幸福感、獲得感。那麼有哪些關於豐收和農民的古詩呢?
  • 豐收麥田: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