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有這幾個表現,堪稱「小天使」,媽媽帶娃省心更省力

2020-12-13 上官育兒

擁有一個「天使型」的寶寶,媽媽帶娃更加省心省力。

執筆:喬蘇

編輯:明珠

定稿:蘇子後

多數媽媽在懷孕時對腹中的寶寶充滿無限的期待,總是希望生出的寶寶健康漂亮、懂事聽話、人見人愛。但事實往往並不如願,面對孩子的哭鬧任性,對比別人家的懂事乖巧,內心羨慕不已,其實,寶寶能否成為媽媽的「小天使」,和父母的管教是分不開的。

案例:

姐姐家的小孩勳勳非常聽話,每次見到熟人都熱情打招呼。前幾天到姐姐家玩,正好勳勳鄰居家的兩個孩子也在,三個小朋友在房間裡玩玩具。不一會兒就聽到房間裡傳來爭吵聲,姐姐連忙趕過去,才發現幾個孩子因為一個玩具爭吵了起來。

本文圖片均源網絡,圖文均無關

原來他們在搶一個「霸王龍」玩具,但只有一個,勳勳先拿到了,而其它兩個小朋友也想要,就直接上手搶,發生了爭執。

看在主人的面子上,姐姐讓勳勳把霸王龍讓給另外的小朋友,勳勳滿臉委屈,嘴上還一直說「每個人三個玩具,給他們了我就不夠了,霸王龍是我先拿到的。」但最後在姐姐的勸說下,還是把玩具給了鄰居家的孩子。

後來在吃水果的時候,勳勳等到另外兩個小朋友選完之後才拿,不禁感嘆到勳勳這麼小的年紀,就這麼有教養,姐姐教育的真好,他真不愧是個「天使寶寶」。

而生活中像勳勳這樣小小年紀就懂事聽話的孩子還有很多,他們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顯示著自己的素養,在父母看來,他們就是來「報恩」的,給父母的生活帶來了無限的安慰。

「報恩」型的寶寶會有這幾個特徵

1、不愛哭鬧、超乖巧

孩子天生就愛哭,他們在還沒有學會說話的時候,常常用哭泣來表達自己的某種訴求,告訴媽媽們自己感覺不舒服了,這是一種非常正常的現象。

但是有的寶寶就是更愛哭一些,在夜深人靜的時候,突然地一聲啼哭,打亂父母的休息時間,很多人因此被弄得一個頭兩個大,還不得不耐心的起來給孩子餵奶,哄寶寶睡覺。

但是有的寶寶就很聰明,餓了會給媽媽們一些信號,張著小嘴四處尋找,模仿吮吸的動作,即使夜裡因為缺乏安全感啼哭,也可以因為媽媽的擁抱很快安靜下來。這類寶寶平時很愛笑,只要別人善意的逗弄一下,就會熱情回應,給周圍人帶來很多歡樂。

2、吃飯省心、胃口好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家人最擔心的兩個方面,一個是睡覺,另一個就是吃飯。有的孩子吃飯非常不省心,父母追在後面餵都餵不進去,看到孩子總是不長個,身材瘦弱也無能為力。

而天使型的寶寶就可以讓父母很放心,在開始食用母乳或者奶粉的時候,不會出現厭奶的情況,開始吃輔食後,胃口特別好,總是可以自然地把食物吃完。

等到學會了自主進食的能力,也很少挑食,讓父母省心。這類寶寶的消化系統發育完善,攝入的營養物質均衡,抵抗力強,所以不容易生病,身體發育的很快。

3、身體強健、少生病

嬰兒在六個月後,自身的免疫力會下降,抵抗力降低,很容易受到周圍病菌的侵犯,一個不小心就容易生病。身體虛弱的寶寶就很麻煩,就算父母沒日沒夜的陪在身邊,也抵擋不住病菌的入侵,但是天使型的寶寶因為身體強健,吃的好,睡的香,在這方面就給父母減輕了很多麻煩,就算是感冒了,只要餵些藥也能很快好起來。

寶寶身體健康,很少生病,對媽媽來說就是一種很大的福氣,不過身體素質雖然和先天有很大的關係,但也可以靠後期調養的,只要媽媽們認真細心照顧寶寶,擁有一個強健體魄並不難。

如何養育一個天使型的寶寶?

1、樹立規矩,遠離溺愛

常言道:「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孩子的要求父母基本都可以滿足,但是這種愛要掌握好度,無底線滿足容易養成他們驕橫跋扈的性格,將來到了社會上難以適應。

為此,父母一定要提前立好規矩,讓寶寶知道什麼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讓他們知道哭鬧不能解決任何問題。

2、樹立榜樣

孩子在三歲前都是以父母為核心,他們會無意識地模仿父母,家長的一言一行都對孩子起著重要的作用。想要孩子有禮貌,父母自身就要對人彬彬有禮;想要孩子熱情開朗,就須給予娃充足的愛。在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下,孩子自然就會變得有涵養。

3、有耐心,循循善誘

孩子本性比較任性貪玩,當娃不聽話時,不要急著恐嚇、訓斥,甚至是毆打他們,這樣容易讓他們失去安全感。正確的做法是耐心地陪伴孩子成長,當其出現問題時,循循善誘地教導,長久以後,就會變得越來越體貼可愛。

相關焦點

  • 帶娃路上從來沒有什麼省心妙招,只有虐心堅持!
    彤媽育兒經/mama037每天一篇親子育兒實踐分享01之前,有位寶媽在文章裡分享了幾個帶孩子不累的小妙招。不過,這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實在困得不行了,一邊歪倒在沙發上打瞌睡,一邊嘴裡喃喃道:「彤彤真厲害!「,」彤彤畫得真好看」,「來,彤彤再畫一個!」看起來,又省心,又省力,既能帶娃還能休息,兩不耽誤,有木有?「媽媽,你不能睡覺!」
  • 趕在一天中這幾個時辰生娃,產婦省心省力不說,寶寶也會更安全
    1、白天生孩子產婦和寶寶更輕鬆a、對產婦而言:首先,白天產婦精力更加充沛,經過晚上充足的睡眠,產婦可以在白天有更好的精神放鬆,產婦一旦有好的精神狀態,生產過程就會輕鬆很多;>其次,白天的光線更加明亮,陪護的家人和醫生護士也會更多,產婦會更有安全感;最後,產婦白天順利分娩後,接下來的一系列手續可以直接辦理,不用拖到第二天早上,這對產婦的身體恢復也是非常有利的。
  • 你是怎麼溜娃的,想省心省力可以這樣做!
    寶媽自製遛娃「神器」,防雨、防曬、防走丟 這件神器的材料很簡單,就是一個硬紙箱,為了讓硬紙箱更結實一些,寶媽還在硬紙箱上面纏了一圈膠帶,而且這樣就不怕雨淋了。隨後寶媽在硬紙箱上面掏了五個大小不一的孔洞,方便寶寶將手腳伸出,並觀察外面的世界。寶媽輕手輕腳的把小寶寶放入箱子內,看起來還挺合適的。
  • 娃有以下特徵,恭喜你有了「高需求寶寶」,現在難帶將來輕鬆
    文|好孕姐家裡有了孩子之後,很多新手媽媽就會抱怨,為什麼跟人家講的帶娃經歷一點都不一樣呢?在別人口中的孩子,就像是一個天使寶寶一樣,給爸爸媽媽帶來的都是喜悅和幸福,該睡覺就睡覺,該吃奶就吃奶。但是回看自家的孩子,就像是上輩子欠他的一樣,這一世來討債,好好的折磨媽媽。朋友就有過這樣的感慨,以為自己生完孩子會母性大發,但是當真的養起來的時候,只覺得生無可戀。這孩子真是太難帶了,不抱就鬧,放下就哭,一會兒看不見媽媽就張嘴嚎,真真像是人形掛件,一分一秒都不能放下。這倒不是單個情況,很多媽媽都有這樣的經歷,不過還是要勸慰一下。
  • 為什麼帶娃會累到崩潰,都是這幾個原因在作怪
    懷孕之後,通常寶媽們的第一感覺是「幸福」,但是第二感覺,是第三感覺都是「疲憊」,甚至有不少寶媽發出了想要把孩子重新塞回到肚子裡的吶喊。那麼我們就來看下,為什麼媽媽帶娃會累到崩潰,又該如何解決這個問題。想要乳腺腺體產生奶水,就得刺激腺體,刺激腺體的方法有很多,使用吸奶器就是方法之一,它能有效的促進乳汁分泌,並且不會有疼痛感。2、寶寶生病麻麻坐月子的時候,家裡的長輩會幫忙看孩子,在照顧寶寶方面,還保持這自己老一代的觀念。長輩認為使用尿布很好,因為可以重複使用,還足夠乾淨和放心。
  • 0-1歲寶寶作息規律「easy」模式,養成後,帶娃真的很省心
    其實,帶娃真的是有規律的,1歲以下的孩子最主要的需求還是生理上的,只要吃喝睡等身體上的需求得到滿足,孩子就會舒服,也就不會給爸媽經常鬧了。在《實用程序育兒法》這本書當中,作者特雷西·霍格提出一種【easy】模式,E 指的 eat 吃,A 指的是 Activity 活動,S 指的是 Sleep 睡覺,Y 指的是 Yourself 自己選擇。按照這種方式引導孩子養成規律的作息習慣,每個孩子都能變成讓人省心的「天使寶寶」。
  • 媽媽和奶奶誰更適合帶娃?以上兩人不是最佳人選,這個人帶娃更好
    老人帶娃還是寶媽帶娃一直是個兩難的抉擇。以前很多家庭都是老人帶娃,近幾年隨著經濟條件的好轉,出現了很多的全職媽媽,全職媽媽帶娃要面臨很大的經濟壓力。那麼關於帶娃這件事,媽媽和奶奶誰更適合呢?有專家表明,媽媽和奶奶其實都不是最佳帶娃人選,爸爸帶娃更好,帶出的娃更聰明。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爸爸帶娃有幾個得天獨厚的優勢,這幾個優勢媽媽和奶奶也無法彌補。爸爸帶娃能更好的教育孩子。
  • 佛系父母帶娃睡覺,一家四口的睡姿引發熱議,網友:父母是真愛
    這個詞用在高人身上,那是超脫;放在帶娃的父母人身上,會怎麼樣呢?面對帶娃隨時可能飆升的「火氣」, 「佛系帶娃」確實很有用,家長們可以省心省力省精神。但是,佛系帶娃,真的靠譜嗎?父母帶娃睡覺只顧自己不管娃,網友感慨:佛系父母無疑前段時間有一對佛系父母因為帶娃睡覺的一組圖片被傳到網絡上走紅了,這些圖片記錄了一家四口在床上睡覺的種種表現,因為父母只顧自己不顧孩子的行為引發了網友的爭議。在照片中,媽媽和爸爸很是親密蓋著被子睡在一起,而反觀兩個寶寶也是處於熟睡狀態,但卻無人看護,甚至連被子都沒蓋。
  • 教你輕鬆帶娃小妙招!科學帶娃省時省力,寶寶更健康(1)
    才出生的小BABY聽不懂話,他們靠條件反射來做判斷。中國的家長一聽到孩子哭就抱起來。JANEGU醫生反覆告誡我:孩子一哭就放下來,不哭才抱起來,正好反過來。這樣一來,再小的孩子都能明白,不哭的時候才有得抱,這招極靈。放下愛哭的孩子開始訓練,看著時鐘,不要抱讓她哭,準備等10分鐘再抱。第一次可以設定5分鐘,以後一次比一次時間拉長,一定要忍住了。讓孩子知道哭聲是叫不來媽媽的。
  • 「娃哭了不抱」已毀了無數外國孩子,中國媽媽卻還在做,別不知道
    「娃哭了不抱」已毀了無數外國孩子,中國媽媽卻還在做,別不知道 哭聲免疫法,這是行為主義創始人約翰·華生創建的,華生提倡要尊重孩子,但是在養育孩子的同時還要超脫於情感之外,用行為矯正方式來訓練、塑造以及矯正孩子,培養孩子獨立性,避免孩子依賴父母成習慣。
  • 兩個哥哥交流帶娃經驗,抱娃動作非常熟練,像極了小區遛娃的大媽
    由於這兩個孕婦家裡都有兩個哥哥,並且都住在同一間病房,所以這兩個哥哥便幫忙媽媽照顧起了家裡的小寶。這一天,這兩個哥哥抱著寶寶,在媽媽病房外面遛著寶寶,他們想讓媽媽有更多時間休息,所以把小寶寶抱開了。只見這兩個小哥哥手裡都抱著一個小寶寶,邊走邊聊著天,聊天內容都圍繞著小寶寶。
  • 「天使寶寶」火了,小手拍拍哄自己睡覺,這4點讓寶寶睡更香
    這幾位「天使寶寶」自己哄自己睡覺的視頻和圖片在網絡上傳開後,許多爸爸媽媽都忍不住羨慕地「哀嚎」:「這樣乖巧聽話的寶寶,上哪裡可以領!」折磨父母的哄睡時間:想讓寶寶睡覺,怎麼那麼難?家長們為什麼會這麼羨慕別人家有乖乖入睡的「天使寶寶」?看看他們平日裡為了哄娃睡覺花費了多少功夫,就知道了。
  • 爸爸「另闢蹊徑」式帶娃,寶寶滿意的翹起了二郎腿,媽媽不敢打擾
    有位寶媽是這麼形容爸爸帶娃的:男人帶娃仿佛是寶寶的一場噩夢。編 輯:柔山日常生活中,大多情況都是媽媽帶娃,除非是媽媽有事出門,才會輪到爸爸在家帶娃,畢竟大多數的寶媽都不太信任男人帶娃。◆ 睡前儀式感對於小寶寶來說,睡覺這件事也是很有儀式感的,大多的寶寶都希望媽媽哄睡自己,也很少有父親會去主動哄寶寶入睡。
  • 媽媽都不喜歡奶奶帶娃?如果奶奶有這幾個特徵,帶娃反而對孩子好
    文|小萱媽媽育兒經(文章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在以前,一個媽媽帶著幾個孩子,上地幹活家裡做飯兩不誤,簡直像是「超人」一樣,只不過,大多數的家庭都是家裡比較大的孩子幫忙照看著家裡小的孩子,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農活,可是現在很多家庭都不比以往的家庭了
  • 有種「不靠譜」叫舅舅帶娃,將娃放進紙箱裡,網友:正月要去剃頭
    這天寶媽外出有事,不能帶寶寶去,就讓弟弟,寶寶的舅舅來幫忙照顧一下,雖然寶媽有些不放心舅舅獨自帶娃,但實在沒有別的辦法。剛開始舅舅還和寶寶玩的很好,但後來就有些累也有些無聊了,為了防止寶寶到處亂跑受傷,也是為了自己省心,就將寶寶放進一個紙箱裡,真是有種「不靠譜」叫舅舅帶娃呀。
  • 奶睡哄娃真有那麼好用?以愛為名的「偷懶」,容易對寶寶發育不利
    國家放開二胎政策後,很多家庭再添新丁,可特別是對於媽媽來說,又再一次面臨帶孩子的困難,尤其是1歲之前的孩子最令媽媽操心。說起帶娃的艱辛,媽媽們可別提多心酸了,真是三天三夜都傾訴不完,單是哄睡一事就是一項偉大工程。哄睡妙招,無往不利!哄娃睡不容易,是睿睿媽深有體會的,每天晚上哄孩子睡覺都和上戰場一樣,不經歷一場"大仗",女兒堅決不睡。
  • 為啥媽媽一下班回家,寶寶就變得特別黏人難哄?答案很暖心
    聽她說,她家寶寶平時都是奶奶幫忙帶的。本以為會省心不少,可誰知每次吃飯的時候,奶奶都要嘟囔一句「我在家帶的時候,可乖巧懂事了,怎麼你一回家,她就像變了一個人」。雖然可能是無心的,但當媽的聽見總會覺得是自己沒有盡到責任。可問題是,寶寶從惹人疼愛的天使,切換成難哄的小惡魔,她的內心也是崩潰的。好吧,果然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娃,當初我家熊娃子簡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 「一月睡,二月哭」,兩個月的寶寶愛哭,不是無理取鬧,另有原因
    「一月睡,二月哭」,兩個月的寶寶愛哭香靜上個月剛生娃,之前還跟我炫耀:「我家娃是天使寶寶呀,每天除了吃就是睡,可省心了!」讓香靜沒想到的是,小傢伙翻臉比翻書還快,沒過多久就變成了小惡魔。寶寶每天不明原因地嗷嗷大哭,香靜白天夜裡都睡不好覺,黑眼圈是一天比一天重了。雖然感覺有點丟臉,香靜還是給我發消息:「這娃怎麼說變就變啊,乖巧了一個月就變樣了,到底是咋回事?」我暗自偷笑,帶娃這件事,沒有哪個寶媽能真正清閒。
  • 這4種穿衣打扮的媽媽,多半不是親自帶娃,過來人:一眼就能看穿
    對於這個現象,許多人表示一眼就能看出來,是不是在家帶娃的。前幾天跟朋友去幼兒園接孩子,門口有幾個媽媽打扮很是吸人眼球,身材也極好,讓旁邊的朋友感嘆:「這才真是辣媽啊!孩子都不用自己帶。」我說:「你怎麼知道?」
  • 0~3月齡寶寶入睡難?日夜顛倒?爸媽要了解這3個哄娃入睡的技巧
    相信很多新手爸爸媽媽,在遇到寶寶的睡眠問題上,尤其是0~3個月齡的小寶寶的睡眠情況來說,做爸媽有太多的話語權。就睡眠這個話題還跟幾個寶媽探討了一番。比如有的小寶寶就很好帶,他的作息規律幾乎和大人的規律是一樣的,晚上也能睡很久,基本上不哭鬧很好帶,這類是大家眼中的「天使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