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下五千年燦爛的華夏文明中,除了「詩詞歌賦」、「琴棋書畫」等之外,當然還有許許多多的別的方面的東西,比如「樂曲」,就是其中之一。在中國的古代,有十支樂曲堪稱經典,它們被後世譽為「中國古典十大名曲」,那麼,「中國古典十大名曲」,如果放在今天,它們分別都會對應哪首歌呢?
一、《高山流水》
《高山流水》是一首古老的琴曲,它取材於春秋戰國時期「伯牙鼓琴遇知音」的故事。相傳琴技大師俞伯牙有一次在荒山野地裡彈琴,而路過的樵夫鍾子期卻能夠領會其中的「巍巍乎若高山,洋洋乎若江河」之意境,於是,兩人志趣相投,結為至交好友,後來,鍾子期去世,俞伯牙痛失知音,摔琴斷弦,發誓終生不再操琴,這便是《高山流水》的由來。
如果放在今天,《高山流水》的故事會是哪首歌呢?俞伯牙演奏樂曲,無人能夠領會,唯獨鍾子期心有靈犀,這對鍾子期來說,真可謂是——《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了。
二、《梅花三弄》
《梅花三弄》,又名《梅花引》、《梅花曲》等,它本是一首笛曲,後來改編為了琴曲,相傳是晉朝時期的桓伊首創,此曲以「梅花」為名,其內容描繪的就是梅花,《梅花三弄》借「梅花」抒情,歌頌的正是如梅花一般具有崇高節操的君子。那麼,今天又有哪些歌是唱「梅花」的呢?其中最出名的,大概就是費玉清的《一剪梅》了。
三、《十面埋伏》
《十面埋伏》是一首歷史題材的大型琵琶曲,它描繪的是漢軍採用「十面埋伏」的陣法擊敗項羽,迫使項羽烏江自刎的歷史故事,放在今天,這絕對就是那英的那一首《徵服》。
四、《漢宮秋月》
《漢宮秋月》本是一首琵琶曲,後來又改編有了古箏曲、絲竹曲等,它描繪的是古代宮女們的哀怨悲愁之情。封建時代,女子根本就沒什麼社會地位,所以,即使宮女們的哀怨再多,悲愁再深,又會有什麼用呢?到頭來,也就是我們今天所唱的一首歌——《那就這樣吧》。
五、《陽春白雪》
《陽春白雪》是春秋戰國時期兩首樂曲的合稱,即《陽春》和《白雪》,這兩首曲子最大的特點就是,它高深莫測,一般人根本聽不懂。直到今天,不是還有一個「陽春白雪」的成語嗎?這個成語指的就是那些高深的、普通人難以領會的文藝作品。既然高深,為什麼還要演奏呢?哎,估計它只會感嘆一句——「《其實你不懂我的心》」
六、《漁樵問答》
《漁樵問答》是一首古琴曲,單從它的名字上,我們就能想到,它描繪的是青山綠水之間那種悠然自得的飄逸和灑脫;如果要用今天的歌曲來唱的話,那一定就是許巍的《像風一樣自由》了。
七、《平沙落雁》
《平沙落雁》也是一首古琴曲,從它的名字中,我們大概也能想到它所描繪出來的意境,秋高氣爽,風靜沙平,大雁騰空,展翅萬裡,此曲意在借大雁之遠志,抒隱士之胸懷;它唱響的不是「單身情歌」,也不是「浪人情歌」,而是「《突然的自我》」。
八、《夕陽簫鼓》
《夕陽簫鼓》是一首琵琶曲,它的名字我們可能會有些陌生,不過,經改編而成的古箏曲,我們就都知道了,它便是著名的《春江花月夜》,把《春江花月夜》放在今天來唱,那顯然就是《花好月圓夜》了。
九、《胡笳十八拍》
《胡笳十八拍》是一首琴歌,相傳是一代才女蔡文姬所作,漢朝末年,天下大亂,蔡文姬被掠至塞外,她所創作的《胡笳十八拍》表現的就是思鄉哀怨之惆悵;顯然,《胡笳十八拍》就是「在他鄉」所唱的「《故鄉的雲》」。
十、《廣陵散》
《廣陵散》是一首大型琴曲,描繪的是戰國時代鑄劍工匠之子聶政,刺死韓王,替父報仇之後又自殺的悲壯故事,其旋律慷慨激昂,蘊藏殺伐之氣,這分明就是古代的《刀劍如夢》。
以上就是如果把「中國古典十大名曲」放在今天,與它對應的現代歌曲了,親愛的小夥伴們,對於這個問題,你還有什麼不同的看法嗎?一起來留言討論吧!
歡迎關注一家爭鳴,謝謝你這麼漂亮還來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