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門口和義路上的巨幅公益廣告。
中山東路與江東南路交叉口非機動車道遮陽篷上的公益廣告。
細心的市民朋友應該注意到,原本灰頭土臉的東部新城建築工地圍擋,穿上了「中國夢」公益廣告的「衣裳」;原來單調乏味的福明公園,有了傳頌「最美江東人」先進事跡的景觀式燈箱……時下,不管是在學校、工地、橋梁,還是在樓宇、機場、火車站、戶外高架等地方,都隨處可見各類公益廣告。這不僅淨化了社會環境,同時也弘揚了文明新風尚。
建立公益廣告
宣傳長效機制
「講文明樹新風」公益廣告是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樹立正風正氣的重要載體,是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手段。為進一步落實公益廣告的宣傳工作,寧波市按照上級部署要求進行統籌規劃,通過建立各項制度完善了公益廣告宣傳的長效機制。
建立工作協調機制。由寧波市文明辦牽頭,宣傳部、市場管理局、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等7家單位組成公益廣告宣傳聯席會議,按照各部門的工作職能,明確了公益廣告宣傳的職責。聯席會議定期召開工作例會,分析全市公益廣告宣傳情況,及時發現和解決工作中碰到的問題。
完善政策法規機制。下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全市公益廣告宣傳的實施辦法》、《寧波市公益廣告宣傳工作意見》、《寧波市公益廣告宣傳考評辦法》等文件,對公益廣告的性質、內容、製作、數量、獎勵等方面作出規定。
建立工作考評機制。市文明辦會同有關部門,對各地各部門公益廣告宣傳工作進行跟蹤檢測,進行統計。同時,將公益廣告宣傳情況納入城市文明程度指數測評,納入市級部門《文明城市創建重點工作目標責任管理書》,納入文明單位、文明社區(街道)、文明村鎮創建的範疇。
建立資金投入機制。今年以來,市文明辦從創建經費中設立200萬元專項資金,用於公益廣告宣傳的陣地建設和製作發布工作。同時,以襄贊、冠名等方式,選擇信譽高、形象好的文明單位參與公益廣告宣傳,形成多元籌資渠道,確保公益廣告宣傳的常態化。
聚心合力 全社會積極參與
公益廣告宣傳工作開展以來,寧波市文明辦對全市各類宣傳媒體和宣傳陣地進行了大盤點。按照部署,媒體、政府機關、社會組織和廣告企業因地制宜,精心策劃、製作、發布了各類公益廣告。
寧波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文明辦主任李正平告訴記者,去年,《寧波日報》、《寧波晚報》、《東南商報》共計刊登公益廣告近489個整版。寧波廣電集團所屬5個電視頻道播出公益廣告超過53000條次,總時長超過500小時;5個廣播頻率播發公益廣告超過6萬條次,累計時長超過700小時。中國寧波網、東方熱線、寧波文明網、寧波市政府網站等主要網站,還按要求在首頁設置公益廣告並連結了中國文明網。
在媒體的帶動下,其他單位也加入了公益宣傳的「大部隊」。全市各窗口單位、銀行網點的近1000塊LED顯示屏和電子大屏幕,滾動播放公益廣告,刊播比例達到20%。在醫院、學校、賓館飯店、旅遊景區、公園廣場、居民社區等處,設立各類「遵德守禮」提示牌超過10萬塊。在市區20條城市主幹道、5條商業大街的150塊路名牌以及210個公交候車站臺上,設置公益廣告450塊,有400輛公交車上噴繪了公益廣告。
在主城區126個在建工地設立的公益廣告面積達53233多平方米,特別是軌道交通1號線、2號線沿線,設立公益廣告面積達57000平方米,佔圍擋總面積的96%。此外,機場、長途汽車客運站等重要門戶和重要通道,相關部門運用候客廳、電子顯示屏、旅客通道易拉寶展板等多種方式,全方位刊播展示「講文明樹新風」公益廣告。
在抓好公益廣告刊播同時,我市還十分注重做好廣告作品的創建工作。市文明辦聯合媒體及有關部門共同組織,創意製作各類視頻公益廣告30多個,各種平面廣告80多個,其中廣電集團攝製的《最美寧波人》和《我的中國夢》系列公益廣告,獲得省公益廣告評比二等獎。
為了擴大公益廣告宣傳的範圍,市文明辦設計製作廣場、公園展架550個,設計印製六類宣傳海報60000餘份、編印文明禮儀叢書10000冊,印製文明餐桌提示牌及海報等30000餘張下發到基層。
多角度多載體豐富內容形式
公益廣告鋪天蓋地,但如何才能真正深入人心呢?市文明辦和相關單位積極挖掘潛力,充分運用現代信息渠道和載體開展公益廣告宣傳。
小陣地宣傳大文明。在交通主幹道和商業大街的交通隔離欄、交通路口遮陽篷、路口行人提示牌、路名牌設施等處,設置公益廣告;與廣告公司合作,在公交車拉手、公園露天桌椅等處,投放公益廣告;在社區裡通過設置遵德守禮牌,宣傳文明風尚。
地上地下雙管齊下。今年5月底,軌道交通1號線投入試運營,而早在今年年初,市文明辦就與軌道交通指揮部聯繫,在布局廣告時及時把公益廣告也考慮進去;在火車南站廣場,大型公益廣告電子顯示屏尤其矚目;全市各電影院線利用電影開場前的間隙,播放遵守公共秩序等公益廣告;各地還利用公共場所,試點建立「我們的價值觀」主題街道、主題廣場、主題公園,拓展了公益廣告宣傳的範圍。
新媒體助力公益無處不在。寧波市充分利用網絡文明傳播志願者通過微博、微信傳播公益廣告,與一些大型傳媒公司合作,通過微信公眾號發布公益廣告。在寧波手機報開設公益廣告宣傳平臺,早報發布一副公益廣告圖片,晚報發布一條文明用語。依託寧波移動、聯通和電信三大運行商,每月各發布兩條公益廣告。今年,市委宣傳部會同有關部門組織拍攝了「美麗寧波」微電影系列,使現代技術在公益廣告宣傳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感動作者又感動觀眾的正能量
「小時候,爸爸是家裡的頂梁柱,高大魁梧的他為我們遮風擋雨;媽媽是典型的賢妻良母,相夫教子。長大後,少不更事的我總想掙脫爸爸的束縛,屢次頂撞嘮叨的媽媽。歲月荏苒,光陰似箭,有一天突然發現爸爸的背已經駝了,媽媽的身體已經臃腫塌陷。我想,是時候盡一份子女的責任了,悉心呵護起這個家……快對你的爸爸媽媽說一句吧:爸爸媽媽我愛你!Family=Father And Mother I Love You!家,有愛就有責任!」
這是一則《Family———愛的表達式》公益廣告,相信看過這個公益廣告的朋友,都會被其對英文單詞「Family」的另類解讀和對「家」內涵的巧妙解讀而感動不已。在優酷土豆網上,它的兩個版本的點擊率已經超過200萬。
這說明,能夠深入人心的公益廣告越來越貼近實際,越來越貼近生活,越來越能夠打動人心。為此,寧波市相關部門尤其注重把好公益廣告創作關。市文明辦連續三年會同有關部門開展全市公益廣告大賽,廣泛發動市內藝術家、廣告公司從業人員和大中專學生,按規定主題創作公益廣告;廣泛發動市級有關部門根據各自工作特點,開展公益廣告作品創作,比賽獲獎作品經市文明辦審核後進入市公益廣告庫。
針對創建重點工作,寧波市文明辦還會同有關廣告企業進行專題創作,會同動漫企業創作文明交通、文明餐桌、文明禮儀等卡通作品和動漫作品;最近,還會同市文聯正創作具有寧波特色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公益廣告作品,通過嚴把創作關確保公益廣告的質量。
在保障公益廣告好看的同時,寧波市還花大力氣保障所有刊發出的公益廣告的思想性和導向性準確,嚴把公益廣告發布關。市文明辦建立了公益廣告作品庫,作品庫有中央、省下發的公益廣告通稿作品、歷屆公益廣告大賽作品以及各地各部門創作的公益廣告作品和專題創作作品,作品庫向全市開放,無償供大家下載使用。全市各地各類廣告陣地在刊播公益廣告時,原則上使用作品庫作品,以保證公益廣告的思想性和導向性。(東南商報 記者 陸麒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