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上海徐匯區始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統領精神文明建設,根據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會議精神,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線,不斷深化全國文明城區創建成果。
一、關於2018年主要工作情況
徐匯區建立健全全國文明城區創建常態長效機制,按照「最高標準、最強表達、最美行動、最佳形象、最好口碑」的要求,全面落實各項工作。2018年世界人工智慧大會在徐匯區舉辦,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舉辦,徐匯區積極發揮兩次國際盛會的牽引作用,進一步提升市民文明素質和城區文明程度,主要工作有以下三個方面。
(一)突出常態長效,深化城區創建成果
1、出臺實施意見,細化任務目標。召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會議,以鞏固文明城區創建成果為重點,全面提升城區環境品質和管理精細化水平。深入調研,精準對標,制定下發了《徐匯區關於深化全國文明城區創建常態長效機制的實施意見》,突出以長效的工作聯動為保障、以長效的測評考核強動力、以長效的共建共享聚合力、以長效的綜合管理打基礎,推出了涵蓋四個方面的21項重點工作,形成了四項工作機制。健全完善《深化全國文明城區創建實地測評標準》,細化目標任務,明確責任部門,解決突出問題,推動各部門各街鎮嚴格對標,將各項任務納入日常工作,使創建工作真正實現常態長效。
2、開展文明創建,推動提質增效。以市級文明小區、文明單位、文明校園創建為契機,加強對創建工作的常態管理,努力推動創建工作向基層覆蓋、向「兩新」組織延伸,引導各行各業爭當社會文明的標杆。推薦「上海泰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149家單位為上海市文明單位候選單位,推薦「虹橋樂庭」等182家小區為上海市文明小區候選小區,推薦「上海市徐匯區匯師小學」等19家中小學為上海市文明校園候選單位,推薦「上海市上海中學」「上海市南洋模範中學」「上海市徐匯區高安路第一小學」和「上海市位育中學」等4家學校作為創建全國文明校園先進學校候選單位。開展「徐匯濱江文明示範帶創建展示活動」,深入推進交通文明示範道路建設等重點項目,廣泛開展文明用餐、文明養寵、文明旅遊等文明行為的宣傳實踐,形成人人參與、人人實踐的生動局面。
3、強化巡查監督,抓實問題整改。制定《徐匯區深化全國文明城區創建成果街鎮考評實施細則》,將創建工作納入機關及地區年度公共目標考核;堅持問題導向, 把重點任務落實、日常巡查結果和委託第三方測評機構測評相結合,不定期地對各單位工作推進情況進行檢查,從嚴從實抓好整改任務的落實。通過區市民巡訪團和第三方測評機構對城區環境文明和窗口服務文明進行了五次全覆蓋測評,全年共開展3場測評情況通報會,促進固全常態長效機制的建立和完善。在2018年上海市文明進步指數第一階段實地測評中,我區位列全市第一。每月開展兩次全區樣板路段交通文明測評,重點對(非)機動車行車規範、市民交通文明行為進行巡查,確保交通文明規範有序,我區交通測評全年綜合成績位居全市前列。
(二)聚焦兩大盛會,展現徐匯形象風採
1、擴大社會宣傳。主動融入世界人工智慧大會、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服務保障工作的全過程,並以此為契機提高城區各項工作的發展水平。以窗口服務行業員工、志願者和社區居民等群體為重點對象,以進口博覽會基礎知識、窗口服務規範與禮儀、市民行為規範與禮儀作為培訓內容,舉辦了6場迎進博知識培訓活動。通過各類戶外宣傳媒介、公共樓宇電視屏等滾動播出AI大會、進博會公益宣傳片及徐匯宣傳視頻;在重點區域和路段,設置AI大會、進博會大型噴繪廣告和燈杆招風旗。
2、推出主題活動。率先啟動全市「迎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窗口服務展示日巡禮」首場活動,並以「周周有活動,月月有高潮,全民齊參與,城區總動員」為總目標,推出「文明之約」等八大主題系列活動。在徐家匯商圈等重點區域,華亭賓館等酒店餐飲行業開展「最美窗口」評選活動,舉行崗位練兵、技術比武等服務競賽,弘揚敬業專注的工匠精神;對大眾出租、公交軌交等行業系統加強行風監督管理,將原有的上海南站南廣場志願服務站升級改造為「徐匯中城學雷鋒志願服務站」,為來賓、遊客的出行提供更便捷、更舒適、更貼心的「上海體驗」。
3、深化志願服務。做好2018世界人工智慧大會志願服務保障工作,組建「管理指揮部、場館運營群、片區服務組」三級志願管理網絡,共組織全市27所高校近千名大學生志願者服務大會,重點做好境外嘉賓的陪同翻譯、國內外政要的接待保障、活動現場的秩序維持等工作。進博會期間,全面完成「文明宣傳組」各項任務要求,全區共設立15個城市文明志願服務站和82處城市文明志願服務崗。在102家酒店賓館內設立「迎進博志願服務臺」,派駐400餘名志願者全天候提供問詢、指路等志願服務。開展美麗家園行動、平安守護行動、暖心微笑行動、文明風尚行動、黨員先鋒行動等「五大助力行動」,使人人展示文明形象、城區處處體現文明風尚。
(三)弘揚時代新風,引領社會文明風尚
1、強化道德實踐,凝聚價值共識。以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精神文明建設的一系列重要論述為引領,結合「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等重大紀念活動,深化「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全年推出「龍華魂」、「唐韻中秋」等10餘場活動,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持續推進「市民修身」系列行動,重點圍繞紅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形成五條「人文修身線路」,全年新增2個市級、12個區級市民修身基地;聚焦「徐家匯源」、「魅力衡復」、「藝術西岸」三大文化品牌,開設「匯講壇」「道德講堂」,以城區特色文化底蘊涵養城區文明氣質,把上海城市精神融入到培育踐行核心價值觀的全過程、各環節。
2、選樹先進典型,倡導向上向善。注重典型示範,組織開展「區道德模範」推薦宣傳活動,選樹出10名道德模範,開展故事匯巡演活動,傳承良好家風家訓,使文明成為徐匯最有魅力的氣質。參與「中國好人」「上海市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好人好事」「感動上海傑出人物」「身邊好人」等先進人物推薦評選活動,湯亞興榮登2018年7月的「中國好人榜」。在2018年全國學雷鋒志願服務「四個100」評選活動中,鐵路上海南站「心尚」雷鋒服務工班入圍「最佳志願服務組織」,田林街道田林十二村入圍「最美志願服務社區」,張志勇入圍「最美志願者」。切實關愛幫扶道德模範,推動文明單位履行社會責任,匯聚社會各方愛心力量,做好生活困難「好人」的關愛幫扶工作,樹立好人好報、德者有得的價值導向。
3、圍繞立德樹人,培育時代新人。全面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在全區85所中小學校深入開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引導廣大未成年人陶冶情操、涵養品格。在未成年人群體中推出區級美德少年100名、最美少年10名,編印《徐匯區最美少年故事集》,開展30場「最美少年」事跡進學校、進社區宣傳展示活動。繼續做好原創優秀童謠徵集推廣活動,徵集童謠作品600餘首,評選推出100首優秀童謠,編印《2018年徐匯區原創優秀童謠集》,全區52所中小學校及6個街道的廣大童謠愛好者參與其中。加強未成年人活動陣地建設,以創建示範性學校少年宮為抓手,促進全區39所學校少年宮建設內涵式發展;推進13個學生社區實踐指導站建設,構建起未成年人感知社區、了解社區、融入社區的「第二課堂」。開展暑期活動共約3000項,參與學生近10萬人次。
二、關於2019年主要工作安排
2019年,區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深入貫徹習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及考察上海時的重要講話精神,把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上海城市精神作為根本,把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弘揚共築美好生活的時代新風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在區委的堅強領導下,更好服務大局,堅持虛功實做,找準工作切入點和發力點,力爭取得實效,努力建設崇德向善之城、文化厚重之城、和諧宜居之城,努力推動徐匯實現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高水平管理。
(一)注重結合融入,全面踐行和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不斷加強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引導、實踐養成,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到精神文明建設全過程,體現在精神文明活動的各方面。
一是廣泛開展社會主義理想信念教育。以建國70周年為契機,廣泛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愛國主義教育活動,深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宣傳教育,弘揚民族精神、時代精神和上海城市精神,增強幹部群眾的理想信念,凝聚社會各方共築中國夢的宏大力量。結合「清明祭掃」、「國慶節」、「9.30烈士紀念日」等重大紀念日,在學校、機關、社區等開展祭奠英烈、「龍華魂」、升國旗等儀式,大力弘揚愛黨愛國精神。以「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為主題,深入開展未成年人道德實踐活動,引導未成年人知禮儀、懂文明、愛國家,促進從小養成高尚的思想品質和良好的道德情操。
二是積極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深入挖掘「我們的節日」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範,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精心策劃推出「慶新春、樂元宵、祭清明、賽端午、約七夕、賞中秋、敬重陽」系列主題活動,結合打響我區「海派之源」文化品牌三年行動計劃,積極培育活動項目和民俗節慶儀式,突出江南文化底蘊,體現海派文化特色。依託「匯講壇」、「道德講堂」等講壇講座,講好徐匯故事,展示徐匯形象。推進全民閱讀活動,建設書香徐匯,提升市民人文素養,做到以文化人、以文修身。圍繞「傳家訓、立家規、揚家風」,開展最美家庭評選等主題活動,提升家庭道德水準,營造和諧社會風尚。
三是努力培育各級各類先進典型。圍繞「培養能夠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任務,深入挖掘培育一批能夠體現時代新人特徵的先進典型。積極參與中國好人、上海市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好人好事等各級各類先進人物推薦評選活動。運用故事巡講、公益廣告、文藝作品等形式,多角度、多層面宣傳展示時代新人先進典型的先進事跡,發揮示範引領作用。完善道德模範禮遇機制,推動關愛幫扶常態化經常化,彰顯各級黨委政府對先進典型的關心與禮遇,樹立好人好報、德者有得的鮮明導向。
(二)注重鞏固提升,全面深化全國文明城區創建成果
樹立全區域、全方位創建理念,使創建工作始終落在實地,服務城區發展和民生需求,不斷提升市民文明素質、城區文明程度和群眾生活質量。
一是圍繞重點工作開展創建。堅持問題導向、項目導向,結合小區綜合治理、路長制、河長制等工作的推進,組織志願者進行廣泛宣傳,積極參與行動。整合各方力量推進垃圾分類減量工作,進一步加強宣傳、動員、組織,促進垃圾分類減量文明行為逐漸養成,讓垃圾分類成為市民的新時尚、新習慣。圍繞醫院周邊、重點交通道路、車站周邊等重點區域進行環境和秩序治理,加強市政設施維護和市容環境提升,保證有序、安全、乾淨。
二是圍繞文明行為養成加強引導。以改變不文明現象為突破點,深入推進上海市「新七不」行為規範宣傳引導工作,廣泛開展文明居住、文明餐飲、文明旅遊等專項活動,不斷深化文明交通行動,提升市民遵守文明規範意識,營造城區社會文明風尚。結合全市濱江文明示範帶工作的推進,不斷充實濱江示範帶文明創建內容,豐富創建形式,打造新時期精神文明建設新地標。
三是圍繞管理常態進行督查。努力形成發現、處置、跟蹤、督查、考核、激勵的工作閉環。發揮第三方測評、市民巡訪團巡查對工作的促進作用,積極推動問題整改落實,形成常態巡查,促進常態管理。把精神文明建設納入部門年度目標考核之中,把重點任務落實、日常巡查結果和第三方測評機構測評情況相結合,作為年度績效考核的重要依據,督促各部門推動各項工作落實落地。
(三)注重精神弘揚,全面提升城區志願服務水平
進一步完善文明委領導、文明辦統籌、志願者協會協調的志願服務工作體制和機制,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工作格局,推動城區志願服務高質量內涵式發展。
一是積極探索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根據中央辦公廳《關於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廳字[2018]78號)精神,在全市統一部署下,探索建設區級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及各級站點,完善組織架構,整合各方資源,以學習宣傳理論政策、培育踐行主流價值、創新開展文明創建、大力弘揚時代新風、豐富活躍文化生活、培育志願服務團隊等六方面為主要內容,形成統籌推進文明實踐工作的合力,全面提高市民文明素養和城市文明程度。
二是積極打造深化志願服務品牌亮點。認真總結迎、辦AI大會和進博會過程中志願服務工作的經驗,進一步完善志願者招募、培訓、管理、激勵等措施,為今後參與各類大型活動打好基礎。服務城區發展和市民需要,努力培育一批具有社會影響力的最佳志願服務項目、最佳志願服務組織、最美志願服務社區和最美志願者,使志願服務活動各具特色、充滿活力。繼續推進「匯·愛」志願服務系列行動,通過「讓愛溫暖TA」、「把愛帶回家」、「一路愛相隨」三項志願行動的開展,促進關愛行動向空巢老人、環衛工人、外來務工者、未成年人等弱勢群體全面延伸。
三是積極完善志願服務組織運行體系。加強對各類志願服務總隊、志願者服務基地的規範管理和能力建設,推動各類志願服務隊伍良性互動、相互促進。加強街鎮社區志願服務中心實體化、制度化和標準化建設,使社區志願服務中心更好的發揮協調統籌各類志願服務資源的作用。推動區域文明單位、黨建聯建單位、志願者服務基地進社區、進小區、進鄰裡匯,圍繞鄰裡守望等開展志願服務活動,體現社會責任。
(四)注重群眾參與,全面夯實城區精神文明建設的基層基礎
群眾是精神文明創建的主力軍,積極引導群眾以不同方式參與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使創建工作與提升城市治理體系建設及治理能力建設相協同,讓群眾在創建中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
一是紮實開展基礎性文明創建。把文明社區、文明小區、文明單位、文明校園和文明家庭創建,作為全國文明城區創建的基礎內容加以落實推進,從而調動、整合文明創建資源,豐富創建形式和內容,使基礎性文明創建充滿活力,形成精神文明創建的共振效應,夯實全國文明城區創建基礎。積極做好2018-2019年度上海市新一輪文明社區創建,全面提升文明社區的內涵和水平。
二是不斷深化區域同創共建。充分調動區域內各行各業參與精神文明建設的積極性,形成同創共建的良好聲勢。發揮區域黨建促進會的作用,以黨建帶創建,組織動員會員單位結合自身實際,以不同形式參與文明城區創建。以迎接第二屆進博會為契機,進一步加強與窗口行業開展的精神文明共建,發揮電信、交通、銀行、醫院、郵政等文明行業在城區精神文明創建中的重要作用。
三是積極搭建市民群眾參與的平臺。以美麗家園、平安家園、文明城區等創建載體為平臺,設計豐富多彩的志願活動項目,發揮公眾人物、企業青年白領、樓組長、志願者骨幹等各類群體的主動性、帶動性,組織引導更多人參與清潔家園、垃圾分類、平安巡邏、鄰裡關懷、關愛未成年人、綠色環保、慈善公益等各類精神文明活動,讓市民群眾在參與中形成文明共識,在實踐中提升文明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