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仙」李白的經典七言絕句,美到讓人沉醉!

2020-12-06 素佛堂

李白的詩雄奇飄逸,藝術成就極高。李白的七言絕句,更多地代表了他的詩歌清新明麗的風格。如《早發白帝城》、《送孟浩然之廣陵》等。

一、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高崖上飛騰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幾千尺,讓人恍惚以為銀河從天上瀉落到人間。這是李白五十歲左右隱居廬山時所寫的一首詩,描繪了廬山瀑布雄奇壯麗的景色,表達了詩人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無限熱愛。

二、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長江猶如巨斧劈開天門雄峰,碧綠江水東流到此迴旋澎湃。兩岸青山對峙美景難分高下,遇見一葉孤舟悠悠來自天邊。這首詩意境開闊,氣魄豪邁,音節和諧流暢,語言形象、生動,畫面色彩鮮明。

三、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老朋友向我頻頻揮手,告別了黃鶴樓,在這柳絮如煙、繁花似錦的陽春三月去揚州遠遊。友人的孤船帆影漸漸地遠去,消失在碧空的盡頭,只看見一線長江,向邈遠的天際奔流。

四、夜郎天外怨離居,明月樓中音信疏。北雁春歸看欲盡,南來不得豫章書。

身在夜郎的我因離居而怨恨愁悶,明月樓中音信稀疏。北飛的大雁就要歸盡了,仍然沒有收到你的書信。此詩為肅宗乾元二年春,李白流放夜郎途中寄給居住在豫章的妻子宗氏所作。

五、問餘何意棲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閒。桃花流水窅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

這是一首詩意淡遠的七言絕句,以問答形式並暗用典故抒發了作者隱居生活的自在天然的情趣,也體現了作者的矛盾心理。

六、百戰沙場碎鐵衣,城南已合數重圍。突營射殺呼延將,獨領殘兵千騎歸。

身經沙場百戰鐵甲已破碎,城池南面被敵人重重包圍。突進營壘,射殺呼延大將,獨自率領殘兵千騎而歸。短短四句,刻畫了一位無比英勇的將軍形象。

七、騮馬新跨白玉鞍,戰罷沙場月色寒。城頭鐵鼓聲猶震,匣裡金刀血未乾。

將軍剛剛跨上配了白玉鞍的寶馬出戰,戰鬥結束後戰場上剩下悽涼的月色。城頭上的戰鼓還在曠野裡震蕩迴響,將軍刀匣裡的寶刀上的血跡仍然沒幹。

相關焦點

  • 人間有詩是清歡:七言絕句(一)七言絕句的「C位出道」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詩美詞美書美畫美,而絕句作為詩詞中相當特別的一個part,又為中華文明增添了特有的魅力。之前的文章中,我們一起探尋了五言絕句言簡意深之風採,那麼七言絕句比之五言,又有哪些相似與不同之處呢?
  • 七言絕句是什麼 七言絕句的特點
    古代詩人寫作都有自己的特點,有的是人擅長寫田園詩,有的則擅長寫邊塞詩,有的是人擅長五言絕句,有的人擅長七言絕句。那麼大家知道什麼是七言絕句嗎?就讓小編來告訴你吧!  什麼是七言絕句  七言絕句簡稱「七絕」,是中國傳統詩歌的一種體裁。
  • 詩仙李白最經典的一首詩,開頭一句千古流傳,讓世人沉醉於其中
    文/一縷秋天的風詩仙李白最經典的一首詩,開頭一句千古流傳,讓世人沉醉於其中說到中國的詩歌文化,我們理所當然的想到了盛唐,在那個富饒並且富有浪漫主義的時代,出了太多太多的有名的詩人我們理所當然想到了李白,也許只有李白,才能完美的體現出盛唐的盛世繁華,在他的筆下,一切都富有了浪漫主義的色彩。能被後人稱為詩仙,他名不虛傳,一壺酒,一把劍,一紙筆墨,縱情在大好的河山裡。
  • 古詩中最經典的十大「七言絕句」
    這是一首七言絕句,王維的五言或七言絕句,可與李白、王昌齡的絕句比美,代表了盛唐絕句的最高成就。(王維最著名的七絕)09.《清明》·杜牧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是杜甫絕句中最有情韻、最富含蘊的一篇。只二十八字,卻包含著豐富的時代生活內容,這首詩告訴我們絕句這樣短小的體裁究竟可以具有多大的容量,又能達到怎樣一種舉重若輕、渾然無跡的藝術境界。這首七言絕句膾炙人口,是杜甫晚年創作生涯中的絕唱,歷代好評眾多,如清代邵長蘅評價說:「子美七絕,此為壓卷。」
  • 唐代七言絕句,他排第一,李白只能第二
    七言絕句,四句一首,短小精萃。是一種唐朝流行起來的中國詩歌體裁,屬於近體詩,有著嚴格的格律要求。唐代詩人王昌齡便以精湛的七言絕句贏得了「七絕聖手」的美譽。終其原因,主要是王昌齡一生唯愛七言絕句,並將他做到了極致。
  • 詩仙」李白和「詩聖」杜甫的五言絕句,誰更勝一籌?
    詩仙李白和詩聖杜甫是中國最偉大的兩位詩人,是中國詩歌史上的兩座並列的高峰!李白浪漫、杜甫顯示;李白詩風汪洋恣意飄逸瀟灑、杜甫詩風沉鬱頓挫、雄渾有力;李白就像他的詩一般「人生得意須盡歡」、而杜甫則是「萬裡悲秋常作客」!二人的詩風、性格如同兩個極端,但卻將各自的風格發揮到了極致,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 「詩仙」李白和「詩聖」杜甫的五言絕句,誰更勝一籌?
    詩仙李白和詩聖杜甫是中國最偉大的兩位詩人,是中國詩歌史上的兩座並列的高峰!李白浪漫、杜甫顯示;李白詩風汪洋恣意飄逸瀟灑、杜甫詩風沉鬱頓挫、雄渾有力;李白就像他的詩一般「人生得意須盡歡」、而杜甫則是「萬裡悲秋常作客」!二人的詩風、性格如同兩個極端,但卻將各自的風格發揮到了極致,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 一首懶散的唐詩,詩仙李白立冬之夜的絕句,句句暖心而又句句醉心
    冬天來了,很多人變得懶懶散散,為來年的春天養精蓄銳。一千年多前的唐代,人們的生活方式與現代無法比擬,冬天到來了,雖然只是初冬,人們禦寒的方式只有焚燒柴火取暖。詩仙李白在這一夜圍坐在火爐旁,寫下了一首六言絕句。
  • 七言古詩、七言律詩、七言絕句的區別和特點
    七言律詩,七言絕句屬于格律體,也就是我們平時稱的「近體詩」;而七言古詩屬於古體詩,也就是我們平時稱的「古風」。我們的浪漫主義大師,詩仙李白,就最喜歡用這種格式。當然這也跟當時格律體剛剛發展有關。而我們的詩聖杜甫,則更喜歡格律體,堪稱格律體大師。格律體對字數,平仄,韻律就有嚴格的要求了。七絕四句二十八字,七律八句五十六字。平仄格式總共一十六種,統一用韻,不能轉換。七絕和七律的差別就在於字數了。七絕字少那麼結構就要新穎,意境構築要快準狠,而且要一擊致命。
  • 詩仙李白寫了一首懟人詩,詩聖杜甫也寫了一首,兩首讓人無言以對
    盛唐時期,以詩歌最為著稱,而在這一時期,詩歌卻以李白為首,故曰其為詩仙。當然詩仙之名也是名副其實,千古絕句朗朗上口,只不過詩仙也有情緒,有情緒就會喝酒,喝酒之後詩意就會大發,比如那一首「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的《將進酒》氣勢磅礴,不過也有時候,也會因為一些心煩之事,遇到一些看不慣的人,醉意上了梢頭,一時不爽,寫了一手懟人的詩,以此表達自己的憤懣之情。
  • 《素寞》七言絕句
    原創詩詞欣賞七言絕句七言絕句全詩四句,每句七言,在押韻、粘對等方面有嚴格的格律要求。詩體起源於南朝樂府歌行或北朝樂府民歌,或可追溯到西晉的民謠,定型、成熟於唐代。代表作品有王昌齡的《芙蓉樓送辛漸二首》、李白的《早發白帝城》、杜甫的《江南逢李龜年》等。
  • 《知音難覓》七言絕句
    七言絕句是中國傳統詩歌的一種體裁,屬於近體詩範疇。七言絕句全詩四句,每句七言,在押韻、粘對等方面有嚴格的格律要求。詩體起源於南朝樂府歌行或北朝樂府民歌,或可追溯到西晉的民謠,定型、成熟於唐代。代表作品有王昌齡的《芙蓉樓送辛漸二首》、李白的《早發白帝城》、杜甫的《江南逢李龜年》等。
  • 詩仙李白與詩聖杜甫的差別
    前面說過,杜甫猛烈的追慕李白,但李白的反應有些冷淡,也不是說李白無情無義,實在是李白與杜甫的性情差異太大。李白的詩清新飄逸,杜甫的詩厚重沉鬱。李白為詩仙,李白的詩,確產有一股仙氣,而杜甫為詩聖,杜甫的詩能映民間疾苦。李白與杜甫,語言風格就不一樣。人們常拿相似內容題材的李白《渡荊門送別》和杜甫《旅夜書懷》來比較:李白: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杜甫: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這語言風格有明顯差別。後來清朝的洪亮吉評論說,李白寫詩,像不沾紙,就是飄逸了;而杜甫寫詩,像力透紙背,那就是厚重。
  • 王昌齡這首五言絕句「送別詩」,怎麼看都像李白!
    喜歡讀唐詩的朋友都知道,尤其是喜歡七言絕句的朋友,唐朝有兩個七絕「狂人」,一個是詩仙李白,另一個是七絕聖手王昌齡。這兩人是公認的寫七言絕句最厲害的兩人,其他詩人都難以企及。所以李白和王昌齡放在一起比較的時候,我們往往都會拿出二人的七言絕句進行比較,究竟哪一個更勝一籌,每個人的看法各異。但是如果要比較李白和王昌齡的五言絕句,相信每一個讀詩的人都會得出結論:昌齡哪能比太白?雖然王昌齡和李白是好友,當然了,唐朝許多詩人都是朋友,不管他們本人是否願意,後人們總是喜歡將他們的作品拿出來比較閱讀。
  • 史上技術含量最高的七言絕句:句句對仗!五種顏色!五個地名!
    說到七言絕句,不得不提到歷史上兩個七言絕句的「絕頂高手」,那就是唐代被譽為「詩仙」的李白和被譽為「七絕聖手」的王昌齡。這兩個人寫七言絕句明顯高出同時代的詩人一個檔次,當然了,就算把其他朝代也算上,估計也沒人是李白和王昌齡的對手。
  • 《寒楓夜客》七言絕句
    原創詩詞欣賞七言絕句七言絕句全詩四句,每句七言,在押韻、粘對等方面有嚴格的格律要求。詩體起源於南朝樂府歌行或北朝樂府民歌,或可追溯到西晉的民謠,定型、成熟於唐代。代表作品有王昌齡的《芙蓉樓送辛漸二首》、李白的《早發白帝城》、杜甫的《江南逢李龜年》等。
  • 七言絕句的仄起平收式
    在本公眾號的以往文章裡,先後介紹過七言絕句的平起平收和仄起仄收式。
  • 雲想衣裳花想容——30首詩仙李白的七言絕句,傲岸不羈獨此一人
    李白的一生,得意與失落、功名與挫折,皆會淹沒,但他的詩,卻如舊時明月,依舊照拂著大地。下面為大家整理了30首詩仙李白的七言絕句,傲岸不羈獨他一人。——《望廬山瀑布》(三)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贈汪倫》(四)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五)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 李白:七言律詩,我就玩個票,卻出了大動靜
    詩仙李白,當世出名,後世流芳。那麼李白作為當時一等一的大詩人,在《李太白全集》中收錄的其一半的詩歌都是歌行、樂府,絕句也有差不多160首,五言律詩有小100首,而七言律詩只有8首,這個不到兩位數的存量對李白這樣的大詩人來講,實在是太少了,那麼是不是李白七律偏科,不善為之呢?
  • 唐詩七言絕句評比,哪一首才能稱得上是第一
    自有絕句以來,七言絕句都是詩家必爭之地。作為我國詩歌巔峰的唐朝,產生了許多七絕高手,比如王昌齡、李白、王之渙、杜牧等,都是箇中高手。七言絕句,雖然只有短短28個字,但每個字都要發揮它的作用,所以也被稱為「二十八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