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歲內有這3個表現,證明寶寶要「長個」,錯過青春期也補不回來

2020-12-18 騰訊網

根據新生兒發育標準:男嬰出生時身高在47.1cm-53.8cm;女嬰出生時身高在46.6cm-53.0cm。

執筆:楊十一

編輯:楊十一

定稿:歐陽比文

很多寶媽都發現了,雖然寶寶出生時體重差別很大,但身高卻都集中在50cm上下,這是為什麼呢?

這其實是寶寶在「保護」媽媽們,要知道媽媽的宮高是一定的,如果寶寶長得太高就會傷害到媽媽,所以從某種程度上來看,寶寶身高的起跑線都是一樣的。

寶媽:為什麼你家寶寶長得這樣快?

嘉欣有一個玩的特別好的閨蜜,巧的是兩人差不多同時懷孕,就連生寶寶也只差了3天。

雖然兩個小傢伙只差了3天,但個頭卻差了不少,嘉欣羨慕地對閨蜜說:「明明兩個孩子差不多大,怎麼你家寶寶就長得那麼快。」

閨蜜笑著說,寶寶頭一年本來就長的快,當然如果你抓住寶寶的「猛漲期」,他們就會長得更快,說著閨蜜從手機找出了寶寶猛漲期的時間,分享給了嘉欣。

看著分享過來的內容,嘉欣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自己一定要替寶寶抓住「猛漲期」,不讓寶寶錯失長高的機會。

嬰兒頭一年能長25cm?

根據嬰幼兒發育規律,寶寶出生後的第一年身高會增長25cm左右。

很多寶媽會發現,寶寶出生後好像一天一個樣,這其實並不是媽媽的錯覺,寶寶在頭一年真的「變化」很大。

寶寶在1歲前有7個猛漲期,可以細分成前6個月和後6個月,家長千萬不要錯過哦。

☆前6個月

出生的7-10天;出生的2-3個星期;出生的4-6個星期;出生的3個月;出生的4個月。

寶寶出生的前6個月,身高漲幅相對較快,每個月平均會長高2.5cm左右,尤其在猛漲期的月份一個月就會增長3cm左右。

☆後6個月

出生的6個月;出生的9個月。

寶寶6個月後,身高增速相對放緩,平均每個月增高1.5cm左右,但9月時可能會增高3cm左右,這也是寶寶1歲前最後一個猛漲期。

寶寶1歲內有三個表現,證明進入身高「猛漲期」

如果寶寶出現這3種表現,那麼多半是進入了發育「猛漲期」,家長一定要好好把握,小心錯過之後會矮人一截。

表現一:喝奶不老實

正常來說,大部分的寶寶喝奶時都是非常集中且安靜的,如果你發現寶寶最近喝奶總是「溜號」,時喝時停總是亂動,那麼有可能是寶寶進入的「猛漲期」。

這是因為寶寶發育到了一定階段,大腦能夠對身體做出相對應的指揮,寶寶喜歡這種指揮身體的感受,所以才會在喝奶時亂動。

表現二:經常夜醒

猛漲期的寶寶需要更多的營養來幫助他們發育,這時他們的喝奶的次數會增加,尤其是夜奶的頻率會增加不少。

明顯表現:夜奶次數從2-3小時一次變成1小時一次。

表現三:亂發脾氣

處在「猛漲期」的寶寶,身體免不了會快速發育,這種生長會給寶寶帶來不舒服的感覺,尤其是營養不足的寶寶,他們會經常感覺到骨骼拉伸的不適。

所以寶寶在猛漲期常常表現的煩躁不安,喜歡亂發脾氣甚至大聲哭鬧,家長一定不要責怪寶寶哦,因為這是他們長身體的表現呢。

猛漲期,家長如何助寶寶一臂之力?

在情緒安撫上:

當寶寶大聲哭鬧時,家長不要出現不耐煩的情緒,一定要及時查看寶寶是不是有什麼不舒服,如便便了、生病了等。

在情緒上,家長應該儘量以安撫為主,有時候寶寶只是長個「不舒服」,試著轉移寶寶的注意力,緩解寶寶的不適。

在餵養上:

如果寶媽們發現了寶寶有以上三種表現,並且符合猛增期大概的時間,那麼此時就要在餵養上多下功夫了。

處在猛漲期的寶寶,對奶量的需求更大,寶媽應該保證寶寶喝飽。在餵完正常奶量後,如果感覺寶寶還沒有喝飽,家長也可以適當給寶寶再餵一些。

媽媽在此期間也應該多吃一些,含有優質蛋白、鈣質、維生素、鐵等營養物質的食物。

在睡眠上:

生長激素在寶寶睡著的時候分泌更加旺盛,所以寶媽一定要保證寶寶睡眠充足。

對於那些還不會自主入睡的寶寶,媽媽們一定要抓住寶寶的睡眠信號,如打哈欠、目光呆滯、揉眼睛等,及時哄寶寶睡覺。

糖果媽媽今日話題:你家寶寶1歲時多高?

我是糖果媽媽,一個學習成長型的寶媽,專注孕產和育兒,想要輕鬆養娃別忘了關注,糖果媽媽團隊將為您的育兒之路答疑解惑。

相關焦點

  • 寶寶1歲內7個猛漲期,若抓住孩子多長几公分,錯過只能等青春期了
    眾所周知,0-1歲是寶寶發育的「猛漲期」,一年內至少長高25釐米,增重2倍多。殊不知,寶寶的發育並非勻速進行的,單單這一年,就需要經歷7個「猛漲期」。 如果新手爸媽能夠把握住這7個「猛長期」,科學餵養、細心護理,寶寶發育將會更上一籌。
  • 周歲寶寶有幾個重要的猛長期,至少長25釐米,錯過只能等到青春期
    周歲寶寶會出現的七個發育「猛長期」1、出生後的7~10天寶寶出生後的前一周,由於要排胎便,再加上水分的流失,就會出現生理性的體重下降,而過了這7天後,就會立馬進入猛長期,體重立馬飆升起來,每天約增長25~30克,恢復到出生時的體重。
  • 寶寶1歲內有7個「猛漲期」,若新手爸媽把握住,寶寶發育更健康
    眾所周知,0-1歲是寶寶發育的「猛漲期」,一年內至少長高25釐米,增重2倍多。殊不知,寶寶的發育並非勻速進行的,單單這一年,就需要經歷7個「猛漲期」。如果新手爸媽能夠把握住這7個「猛長期」,科學餵養、細心護理,寶寶發育將會更上一籌。
  • 寶寶1歲內的幾個「黃金生長期」,能長25釐米,錯過只能等青春期
    (文|歪媽)對於父母來說,自然是希望自家寶寶將來能長個大高個的,尤其是自身個子就比較低的,對孩子身高的發育就更是在意了。歪媽前幾天和人聊天的時候,就聽她們說了這樣一件事情,一位家長為了讓孩子將來能長個大高個,到處打聽能夠增高的偏方,什麼都敢給孩子吃。
  • 1歲內寶寶有這3個表現時,說明寶寶智力發育好!你家佔了幾個?
    但有一些寶寶在1歲內時,就表現出了比同齡人活潑好動,其實寶寶的有些細微動作,是暗示著寶寶的智力發育比同齡人要高出一截。所以,當1歲內寶寶有這3個表現時,說明寶寶智力發育好!你家孩子佔了幾個?1、 吃手指很多家長不理解,為什麼小寶寶總是喜歡吃自己的手指?
  • 1歲內寶寶4項重要指標,出現3種折磨人表現,說明寶寶生長迅猛
    1歲內寶寶每天都有新變化,媽媽發現寶寶每天都有「新本事」。每天等寶寶睡著之後,回味一下當天寶寶的表現,總覺得好像和昨天不一樣了。要麼長本事了,要麼更折磨人了,要麼衣服穿起來小了等等,其中很多媽媽更在意寶寶長高長胖等生長發育問題。
  • 1歲內寶寶有5個「猛漲期」,抓住多長10公分,錯過要等青春期了
    一、一歲以內的寶寶有5個「猛漲期」,每一次都很關鍵家長可以根據觀察做出相應的調節,幫助寶寶快速發育。1.出生10-12個月出生一年左右的寶寶,已經長牙齒了,孩子的抓握能力也強多了,家長可以適當給一些水果蔬菜等輔食了。各種營養元素,也慢慢地跟上了。孩子也開始有更多的運動量,猛漲期自然就來了。二、孩子進入猛漲期有什麼信號?1.
  • 1歲內的寶寶進入「猛漲期」,會有這3個信號,父母要注意
    別看兩個小寶寶僅差了2天,但是在身高上卻有不小的差距,歐陽經常會很酸的對閨蜜說:我倆懷孕時間差不多,寶寶出生時間也差不多,為什麼你家孩子就比我家孩子長的要高呢?閨蜜非常有耐心的給歐陽講解,告訴她新生兒在第一年本來長得就很快,而且還有屬於他們的「猛漲期」,只要抓住了,那麼寶寶長得就不會太慢。
  • 1歲內寶寶有7個「猛長期」,把握好娃能多長几公分,錯過太可惜
    而且,對於寶寶的快速生長,新手寶媽們通常也會感到非常無措,尤其面對寶寶煩躁、睡不著、經常哭鬧的表現,難免產生焦慮情緒。其實呀,寶媽寶爸們不必擔心,這是每個小寶寶都會經歷的「猛長期」。要知道,1歲內寶寶,一共有7個生長發育快速的時段呢,專業名稱為「猛長期」,不知你捕捉到了嗎?
  • 寶寶1歲內有幾個智力飛躍期,若出現四個表現,暗示大腦發育完善
    家長們都希望自家孩子聰明,其實在1歲前就可以看出來,這就需要父母好好把握這段時期的發育。 據研究發現,寶寶從出生到1歲,大腦的重量每天都在迅速增長,腦細胞在6個月內時每分鐘的增長速度可以達到20萬個。 而寶寶的智力發育在周歲內擁有8個飛躍期,只要好好把握,娃的智力將來一定不會差。
  • 寶寶三歲前有這3個表現,家長一定要順勢引導
    俗話說「3歲看大,七歲看老」,這句話其實不無道理的。寶寶話不會說,路不會走的時候,就已經有一些表現,能反映長大後的情況。比如家長都希望寶寶擁有的高智商,在寶寶3歲之前有這3個表現,恭喜,如願以償。
  • 6歲前孩子有這4種表現,可能是個「天才」寶寶,好好培養錯不了
    那麼,孩子有哪些表現時說明他可能是個「天才」寶寶呢?說話早大部分孩子都是在1歲多第一次說話,2歲多可以說簡短的短句,3歲多說話才流利起來。但是有些孩子的語言能力發展的會更早、更快,2歲左右就可以流利的表達自己。
  • 寶寶3歲前,如果有這3種表現,並不是「乖巧」,可能是智力低下
    但是也有些寶寶生下來,就表現出一些特別奇怪的表現,他們有的生下來就非常「乖巧」,有的不喜歡和外界交流,總之就是很文靜。很多家長認為,這樣的孩子是生下來報恩的,所以才這麼乖巧。但是家長們要注意,這些孩子雖然顯得「乖巧」,也有可能是孩子智力低下的信號。
  • 寶寶有四個異常,暗示最重要一個「猛漲期」來了,錯過少長25釐米
    因此,家長們想要自己的孩子成長得更好,就需要好好把握這重要的一年,否則可能少長25釐米。PS:幼兒正常身高計算公式:年齡*7+70cm。一般幼兒剛出生時,身高大約為50釐米左右,前三個月大約每月能長12釐米左右,一年內大約能長25釐米。猛漲期會有哪些表現?
  • 寶寶有這3個表現,說明需要買枕頭了,給寶寶挑選枕頭要謹慎
    是否要給寶寶用枕頭,需要家長根據自家孩子的情況去判定。因為每個寶寶的發育是不同步的,自然開始用枕頭的時間也不一樣。睡覺滾來滾去,寶寶這是怎麼了最近收到一位寶媽的留言,說自己照顧孩子太累了,眼睛都熬紅了,頭髮大把大把的掉。
  • 寶寶長牙前可能會有以下5個表現,這3招快速幫寶寶緩解長牙不舒服
    長牙前,3個方法緩解不適:擦乾口水、按摩牙齦、咬牙膠寶寶長牙前會有點不舒服,可能會有以下5個表現:1.流口水,可能在第一顆牙出現前的2個月開始;而當寶寶有這些表現了,我推薦你3個方法,是可以幫助寶寶緩解長牙的不舒服的。1.及時擦乾口水。為了防止刺激皮膚,你最好隨時備著一條乾淨的毛巾,幫寶寶擦乾淨下巴。
  • 1歲內寶寶生長規律:有多個猛漲期,抓住一個未來身高發育就穩了
    1歲內寶寶在不同月齡段的生長發育情況0~3個月出生後的幾天內,新生兒由於剛脫離子宮,體內水分會流失一部分,體重可能會下降5%~10%左右,從15天開始迅速增重。孩子的身高體重如果在此範圍內,就屬於正常,一般來說,寶寶到了12個月也就是1歲時,其體重大約可達到出生時的3倍上下。寶寶短時間內體重增長緩慢或趨於停止,甚至出現回落,均屬正常現象,並不是持續增長,越重越好,家長可對照以上發育情況來看,與之越接近,說明寶寶發育越好。
  • 寶寶長到多大能認出媽媽?若娃有這三個表現,或許已經開始認人了
    尤其是對於母親來說,都希望在短時間內就能讓自己的寶寶喊自己媽媽,那麼寶寶到底長到多大的時候能夠分辨出哪位是媽媽呢?老一輩的人經常會說「孩子3月認母」,到底是這樣的嗎?其實當寶寶開始學會找媽媽時,會有三個特殊表現,不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寶寶長到多大能認出媽媽?
  • 爸爸1米8媽媽1米7,17歲兒子才1米6,醫生:已停止發育長不高了
    醫生用X光照他的腿,告訴他骨快閉合了,已經停止生長發育了,以後可以長重,但是高就長不了了。男孩欲哭無淚,非常的絕望,一個男孩身高只有1.6米,比很多女生都是矮,同學給他起了個外號「矮冬瓜」而且現在男多女少,以後要娶媳婦估計也是難上加難。
  • 寶寶現幾個異常,暗示首個猛長期已來臨,做好一點娃有望長25釐米
    單位一位大姐看到了倩倩的疲憊,問她是不是家裡發生了什麼事,於是倩倩一股腦將孩子最近的異常抱怨了出來,大姐聽完了之後笑著告訴倩倩:「這是好事,說明寶寶進入身高猛長期了,抓緊機會給寶寶補充營養,以後大高個跑不了。」倩倩驚訝道:「怎麼嬰幼兒孩子猛長期,孩子不是到了青春期才會猛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