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允許吃「三淨肉」嗎?

2020-11-30 手機鳳凰網

落髮出家(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攝影:王琬)

何為「三淨肉」,三淨肉即三種清淨的肉:

一、不見,我眼不見它被殺時的情景;

二、不聞,我耳不聽它被殺時哀叫的聲音;

三、不疑,它之死不疑是為我而殺者。

那麼佛教到底提不提倡吃三淨肉呢?佛教的創始人釋迦牟尼是始終格守著嚴格的「淨素」戒律,並在許多經典中教導僧侶為何要食素的理由: 

《楞嚴經》:「食肉之人,死墮惡道,受無量苦。」

《顯識經》:一切卵(蛋類)不可食。

《梵網經菩薩戒本》:「若佛子,故食肉,一切肉不得食。

大慈悲性種子,一切眾生見而捨去,是故一切菩薩,不得食一切眾生肉,食肉得無量罪。若故食者,犯輕垢罪。

釋迦牟尼佛不但教導僧侶不能吃眾生肉,還告訴僧侶:真正清淨的修行人,走路都不忍踩到路邊的小草……更何況取眾生肉來吃呢? 

《楞嚴經》:「清淨比丘及諸菩薩,於歧路行,不蹋生草,況以手拔。云何大悲,取諸眾生血肉充食。若諸比丘,不服東方絲綿絹帛,及是此土靴履裘毳,奶酪醍醐。如是比丘,於世真脫,酬還宿債,不遊三界。何以故?服其身分,皆為彼緣。如人食其地中百穀,足不離地。必使身心,於諸眾生若身身分,身心二塗,不服不食,我說是人真解脫者。如我此說,名為佛說。不如此說,即波旬說。」 

從上可以看出、釋迦牟尼佛與其僧侶們是真正的持淨素者! 

可現在卻有許多人說:「原始佛教並沒有規定僧人吃素,而是隨緣隨化,因此律儀中並沒有禁止食魚肉的戒條,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及其弟子在沿門託缽時,常常是遇葷食葷,遇素食素,並無什麼禁忌,佛託缽時是吃方便素,施主如果布施肉他就吃肉……」這些都是看經典不夠或是不懂經義者也!事實是在當時以託缽為生艱難的條件下釋迦摩尼佛還告誡徒弟們,託缽時粘有葷腥的菜都要用水洗過才可以吃。

《涅槃經》:迦葉問佛:「乞食時,得雜食肉,云何得食,應清淨法?」佛言:「當以水洗,令與肉別,然後乃食。」

已開大悟,成就大智慧、大力量的釋迦牟尼佛,早在2500前就預見到末法時代會有許多自稱佛教徒的人,卻在吃肉!會有許多人聲稱吃肉也可以開悟,行菩薩道。

他告知阿難:凡是教人吃肉的,都是魔說。這些人都是鬼神派來的!並告知當時因砂石之地草木不生,他才用神通化肉給徒弟吃,那只是沒有生命的「五淨」假名「肉」而已!

《楞嚴經》:「我滅度後末法之中,多此鬼神,熾盛世間,自言食肉得菩提路。阿難。我令比丘食五淨肉。此肉皆我神力化生,本無命根。汝婆羅門,地多蒸溼,加以砂石,草菜不生。我以大悲神力所加,因大慈悲假名為肉,汝得其味。奈何如來滅度之後,食眾生肉,名為釋子。汝等當知。是食肉人,縱得心開似三摩地,皆大羅剎,報終必沈生死苦海,非佛弟子。如是之人,相殺相吞,相食未已,云何是人得出三界。」

釋迦牟尼給中國帶來了令人解脫成佛的佛法,帶來了「肉食會讓人永墮地獄」的警誡、告知修行者必須持純淨素食的戒律才能成就真理!而實施嚴格遵守此戒律並帶頭終身吃素、推動發展素食的是一位中國的皇帝——梁武帝。

梁武帝名蕭衍,虔信佛教,曾三度以身舍佛。因其對佛教經典熟稔於心,深諳佛理,他根據佛經《梵綱經》的規定:「不得食一切眾生肉,食肉得無量罪」,「不得食五辛:大蒜、蔥、韭、薤、興渠」,嚴格施行僧人吃素的制度。

梁武帝是真正了解大乘佛法慈悲教義的重點,他不但下了一道「斷殺絕宗廟犧牲詔」,禁止宗廟用肉食祭祀,也不準太醫以「生類合藥」這項措施,更重大一項歷史性的措施,就是梁武帝自己以身作則,以王法為後盾強制執行。為此,他親自寫了一篇《斷酒肉文》,公告說明這項歷史性措施。在《斷酒肉文》中,除了引證《大般涅槃經》、《楞伽經》、《央掘魔羅經》等大乘經典依據外,梁武帝還詳舉了各種理由,充分說服僧人遵行:

一、僧人不斷魚肉,會有九項理由「不及外道」,但一流的佛法,要有一流的弘法人才,若被外道比下去,太辜負僧寶之尊了。

二、僧人不斷酒肉,也有九種連在家居士不如的嫌疑。僧寶要領袖群倫,作大眾依皈,怎能有不如在家人的行止呢? 

三、僧人食肉,會有遠離聲聞法、闢支佛法、菩薩道、佛果等四十六種修行障礙。

四、僧人食肉,將種下魔行、地獄種、恐怖因等一百一十六種惡因。 

五、若相信佛所言不虛?就不能因為尚未證得道眼,就看不清、想不透,眾生肉即過去生有緣眷屬,一旦吃肉,便會有至親成為怨敵的果報。 

六、啖食眾生,產生理、事二障難,理障就是「愚痴無慧」,翻成白話就是「變笨」。事障就是在修行路上,易被幹擾引入歧途。 

聰慧的梁武帝,除了願力深廣外,也明白執行新信條,一定遭致部分的反彈力量,所以,他索性以身作則起誓,自己若做不到「願一切有大力鬼神,先當苦治蕭衍身,然後將付地獄閻羅王與種種苦,乃至眾生皆成佛盡,弟子蕭衍猶在阿鼻地獄中」。皇帝沒出家,卻發毒誓來保證恪守出家人的信條。公布了這篇斷酒肉文,也等於在強制執行淘汰素行不良的僧尼諸眾,續佛慧命。

為了取得全體僧眾共識的認同,梁武帝接著邀集僧尼眾一百九十八人,在宮廷舉行了一場研討會。研討「律中無斷肉事及懺悔食肉法」的爭議。梁武帝佛學湛深、思慮精密地提了五十個問題,藉由三位律師的回答,以明辨各種發生的錯謬見解。

天監十年,即公元511年,梁武帝寫了4篇《斷酒肉文》,並在皇宮「鳳莊門」集僧尼1000餘眾,宣唱此文。 此文第一次提出禁止僧尼「食一切肉」的主張,並以「王法治問」的強制措施嚴加管制,從而嚴格形成按照經典吃素持戒的制度。與此同時,梁武帝還提倡臣民吃素,並規定祭祀天地神明祖宗的供品,不準用三牲豬頭,而改成麵粉做的犧牲品。 

由於皇帝以身行令、上倡下導,大大推動了食素的發展,食素因此在中國蔚然成風。除了佛教、很多文人志士也崇尚自然,認為吃肉使人氣濁,食素使人氣清,因而追求清氣,奉行食素原則。

在我們緬懷、感激給全世界帶來佛法真理的偉大古印度王子釋迦牟尼;感激虔誠學佛、終身茹素、嚴格僧侶持全素戒律、推動食素髮展的皇帝的同時,讓我們再來重溫釋迦牟尼佛的這條佛典:

《楞伽經》:大慧,凡殺生者,多為人食,人若不食,亦無殺事,是故食肉與殺生同罪。

相關焦點

  • 素食文化:為何佛陀允許弟子吃三淨肉?
    吃素是不是營養不足會得貧血嗎?上座部或南傳國家如泰國、斯裡蘭卡、緬甸的出家人和西藏的出家人為什麼不吃素,而只有中國漢地學佛的人要吃素?吃素是不是有功德?三淨肉是甚麼意思?學佛的人是不是可吃三淨肉?等等問題。
  • 素食文化:為什麼佛陀允許他的弟子吃三淨肉?
    吃素是不是營養不足會得貧血嗎?上座部或南傳國家如泰國、斯裡蘭卡、緬甸的出家人和西藏的出家人為什麼不吃素,而只有中國漢地學佛的人要吃素?吃素是不是有功德?三淨肉是甚麼意思?學佛的人是不是可吃三淨肉?等等問題。
  • 學佛要吃三淨肉:何為三淨肉?
    麥積山石窟泥塑佛像(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這是對於一般學佛弟子,一時無法馬上改過吃素的人,個人的立場有種種不便,給予他們一種權宜方便之法,令他們逐漸對佛法的道理所有了解,而後再改除吃三淨肉的觀念,因而理念吃素食之道。何謂三淨肉?
  • 佛教中提倡「吃素」那吃了肉就不如法嗎?
    大乘佛教中開示:修習總以持戒為本,如不持戒,縱有多智,皆為魔事。修行不斷殺心,臨終非作土地即城隍。吃肉就需要殺生,犯殺戒,因此佛教不能吃肉,不光不能吃肉,仿葷,有動物形狀的都不能吃。先說說自己吧,我本人就是吃素的,但是沒有達到全口素,因為生活中還要為身邊的人去考慮,吃素我覺得講究順其自然不能執著,吃肉的最好也是買——三淨肉為好,因為從有到無不可能沒有過渡的。「提婆達多」曾經主張不食用任何肉類,受到了佛陀的批評與糾正,「釋迦牟尼佛」認為是可以食用三淨肉的。
  • 寺院素食與三淨肉的來歷
    【圖1,南京雞鳴寺(黃強攝)】筆者出版有多本佛教方面的著作,也曾在佛學院執教,這裡就說說寺院素食與三淨肉的來歷,僧人是可以食肉的,有所謂三淨肉之說。也就是說只要是沒有看見的,沒有聽到的,不是專為自己殺食的這三種肉,僧人是允許吃的。食三淨肉在小乘佛教中是允許的。
  • 學佛一定要吃素嗎?三淨肉是怎麼回事?
    三淨肉是怎麼回事?』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學佛是否一定要吃素?首先我來回答問題的第一部分:『學佛是否一定要吃素?』我跟諸位同修講:不一定。佛教沒有這個硬性的規定。對於一個在家居士來說,吃素和吃葷,純粹是我們個人的選擇。
  • 病從口入,我們需要吃的是三淨肉
    孟夫子的用心,跟佛法講的「三淨肉」一樣--不見殺、不聞殺、不為我殺。因為佛法在印度當時,生活方式是行託缽的制度,人家施捨什麼就吃什麼,不分別、不執著,沒有選擇的。這是大慈大悲,一切隨緣而不攀緣,人家供養什麼就吃什麼。一直到今天,像泰國、錫蘭這些小乘國家還是如此。
  • 學佛後吃三淨肉,吃肉和殺生,哪個罪業大?
    導讀:關於學佛能不能吃肉的話題,一直都是飽受爭議的,那麼三淨肉就是個切入點。很多人喜歡吃肉,總算找到理由了,我吃的是三淨肉。這裡簡明扼要,何為「三淨肉」,不見殺,不聞殺,不疑殺。那麼佛教到底提倡吃三淨肉嗎?
  • 三淨肉可以吃嗎?佛經怎麼說?
    事實上,早期佛教是不強調素食的!佛陀自己不也是吃了牧牛女供養的一碗乳糜而後證道成佛的嘛?況且,僧人乞食為生,葷也好、素也罷,人家布施什麼你吃什麼,哪可能那麼講究。否則,那是斷人慧命,罪過就大了。據說,佛陀十大弟子之一、《金剛經》中的須菩提尊者就有著「乞富不乞貧」的生活品質追求,只去富人家乞食,吃得個大腹便便,油光滿面,佛從未斥責過須菩提。
  • 老劉如是道:佛經上說的「三淨肉」是一種什麼肉?吃貨要知道
    老劉如是道:佛經上說的「三淨肉」是一種什麼肉?吃貨要知道【三淨肉】■佛教認為,殺生的人將來要墮三惡道,會遭受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的輪迴之苦。做為佛教信仰者,需要吃全素,如果非要吃葷,就只好吃「三淨肉」。「三淨肉」是:第一、眼不見殺,即沒有親眼看見動物臨死的悽慘景象;第二、耳不聞殺,即沒有親耳聽到動物被殺死的聲音;第三、不為己所殺,即不是為了自己想吃才殺的;■總的來說,大乘佛教不可以吃肉,小乘佛教(聲聞乘)才談吃「三淨肉。」有人就認為,原始佛教是隨緣隨化,沒有禁止食魚肉的戒條。
  • 佛祖都可以吃三淨肉-誰規定和尚不能吃肉?
    大家都知道,信佛教的和尚不可以吃肉,但在2000年前,不僅和尚能夠 吃肉,乃至連建立佛教的佛祖自己也是吃肉的,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佛教一直有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之分,依據小乘佛教律書《五分律》記述,在佛祖傳教期內,他和他教授的比丘們全是託缽乞食謀生,施主給什麼就吃啥,自然也包含魚和肉。
  • 曇柯迦羅(八):從"三淨肉"到不吃肉,從梁武帝到活佛濟公
    為什麼要選擇這三個"人物"呢?其實是有兩點原因的,第一點原因是相當直觀的,那就是這三者在對待"肉"的態度上,是截然不同的;而第二點原因則比較隱晦,佛陀是人嗎?他曾經住世於人間?那佛陀是神嗎?他已經脫離了六道輪迴,神遠沒有佛陀的境界,而梁武帝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人,濟公活佛則是民家佛教文學創造出來的形象,這三者之間有著很的不同。
  • 聽過五淨肉嗎?此文送給想吃素卻做不到的人
    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編者按:很多人都知道三淨肉,但你知道在三淨肉之外,還有五淨肉嗎?何謂「三淨肉」?何謂「五淨肉」?這是佛門中,為一些無法即時茹素者的一大方便,最終目的還是要全茹素的。所謂三淨肉者,就是三種情況之肉類不得食,何等為三?一、不自殺:不得親自殺一切眾生(梵語眾生bahu-jana),謀得其肉,若得其肉則犯。二、不教他殺:自己想吃肉,自知不能親自殺,而教別人殺來給我吃,若得逞則犯。
  • 什麼是三淨肉
    ▌問:  什麼是三淨肉  ▌答:       剛開始學佛弟子,一時無法馬上改過吃素的人,個人的立場有種種不便,給予他們一種權宜方便之法,令他們逐漸對佛法的道理有所了解,而後再改除吃三淨肉的觀念,因而理念吃素食之道。 何謂三淨肉?就是限制在三種情況之下,這三種肉不得吃。
  • 揭開訛傳千年的"三淨肉"真相(圖)
    :王琬) 何為「三淨肉」,三淨肉即三種清淨的肉: 一、不見,我眼不見它被殺時的情景; 二、不聞,我耳不聽它被殺時哀叫的聲音; 三、不疑,它之死不疑是為我而殺者。 那麼佛教到底提不提倡吃三淨肉呢?佛教的創始人釋迦牟尼是始終格守著嚴格的「淨素」戒律,並在許多經典中教導僧侶為何要食素的理由:  《楞嚴經》:「食肉之人,死墮惡道,受無量苦。」 《顯識經》:一切卵(蛋類)不可食。 《梵網經菩薩戒本》:「若佛子,故食肉,一切肉不得食。
  • 三淨肉的真相(宣化上人)
    我令比丘食五淨肉。此肉皆我神力化生。本無命根。汝婆羅門。地多蒸溼。加以砂石。草菜不生。我以大悲神力所加。因大慈悲假名為肉。汝得其味。奈何如來滅度之後。食眾生肉。名為釋子。阿難,眾生肉是不可食的,我只是教出家人,可以食點五淨肉:即不見殺、不聞殺、不為我而殺、自死肉、鳥殘肉。
  • 三淨肉,到底能不能吃?
    三淨肉,即沒有親眼看見為自己殺,沒有親耳聽見為自己殺,沒有懷疑為自己殺
  • 揭開訛傳千年的「三淨肉」驚人真相!
    何為「三淨肉」,三淨肉即三種清淨的肉:  1、不見,我眼不見它被殺時的情景;  2、不聞,我耳不聽它被殺時哀叫的聲音;  3、不疑,它之死不疑是為我而殺者。  那麼佛教到底提不提倡,吃三淨肉呢?佛陀住世時始終格守著,嚴格的「淨素」戒律,並在許多經典中,教導僧侶為何要食素的理由:  《楞嚴經》:食肉之人,死墮惡道,受無量苦。
  • 佛是大醫王,為什麼讓患病弟子吃三淨肉來調理病體?
    回到今天的故事,連佛自己生病也想喝碗牛奶調理病體,咱未能證果的凡俗弟子如若生病,更應該吃點營養品,補一補。具體該吃什麼呢?以形補形,身體是肉做的,自然生病了該吃點肉。可佛家的戒律說得很清楚啊,學佛人應戒葷腥。怎麼辦?佛說:三淨肉!
  • 在家居士吃三淨肉、吃雞蛋,可以不可以?
    問:在家居士吃三淨肉,可以不可以?所以沒有辦法,佛以神通力變化的五淨肉,讓他們解除饑渴,好進行修道。不是讓宰殺眾生。另外,達摩祖師不說麼,我們本師飲了三鬥六升奶乳,始成佛道。這個三鬥是三具淨戒;三鬥,就是指戒、定、慧三無漏學;六升,就是修六波羅密: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因為我們本師飲了三鬥六升清淨法乳,所以得成無上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