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的政治衝突在足球表現:場上不見的他們卻在場下...

2020-12-19 騰訊網

從9月27日起,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之間關於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州(以下簡稱納卡)以及附近地區爆發了新一輪的衝突,雙方都指責是對方違反了停火條約。到目前為止,雙方仍未達成真正的和解。

自納卡戰爭結束的20多年裡,納卡的衝突雙方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長期保持著不戰不和的狀態。這種狀態已經是影響外高加索和平與穩定的引子,隨時可能再次引爆。本次衝突交火似乎更加印證了人們的判斷。

納卡地區示意圖(紅色為納卡州)

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之間的政治衝突不僅僅影響了兩國的經濟、政治關係,也影響了兩國的文化關係,尤其是足球上的交流。2019年歐聯杯決賽在巴庫舉辦,阿森納隊內的亞美尼亞球星姆希塔良缺席的背後就是這段政治衝突。

那麼,納卡問題究竟是怎麼來的,它又對歐足聯產生過什麼樣的影響呢?

納卡問題的由來

納卡問題的實質,以一言以蔽之就是當地主體居民亞美尼亞人與亞塞拜然中央政府之間的矛盾導致了亞阿關係的整體緊張。

早期在納卡地區定居是亞美尼亞人,公元前190年,他們曾建立起從裏海到地中海沿岸的亞美尼亞王國,但是他們因為實力弱小,很快被波斯控制。為了抵禦波斯人的拜火教,公元301年亞美尼亞宣布基督教為國教,成為了世界上首個基督教國家。從此,基督教在亞美尼亞的土地上紮根。

亞美尼亞標誌景點:聖塞凡湖附近的教堂

亞塞拜然的民族歷史形成則相對較晚。外高加索東部的裏海沿岸地區,外洩的天然氣遇火燃燒,形成了類似於火焰山一般的火焰。在拜火教盛行的波斯,火被視為神物,該地名被命名為亞塞拜然,即受火庇佑的土地。

巴庫的地標——火焰塔,來自亞塞拜然人的傳統宗教拜火教

隨著阿拉伯帝國的崛起,波斯和亞塞拜然地區都被阿拉伯人佔領。在阿拉伯人的影響下,波斯人和亞塞拜然人改信伊斯蘭教,而亞美尼亞人則依然保留基督教信仰。出於打壓異教徒的需要,波斯、阿拉伯人鼓勵亞塞拜然人移民,就這樣,亞塞拜然人取代亞美尼亞人成為納卡的主體民族。

從17世紀開始,高加索山脈南麓新增了一位大國玩家—沙俄。為了尋找溫暖的出海口和山脈作為國家安全的屏障,沙俄開始向南擴張。經過1個多世紀的戰爭,沙俄把外高加索地區佔據。

俄土戰爭

為了確立自己的權威,沙俄驅逐異教徒亞塞拜然人,鼓勵同宗教的亞美尼亞人「回家」。就這樣,亞美尼亞人再次成為納卡的主體民族。在亞美尼亞人看來,這是他們世代居住的土地,理應歸亞美尼亞,而亞塞拜然人則認為亞美尼亞早已放棄了這裡,自己才是這裡的主人。因此,這裡就成為了一個棘手問題。

蘇聯時期,原本根據民族自決原則將該地區劃給亞美尼亞。後來,為了穩定南部邊陲。蘇聯重新將納卡劃給了亞塞拜然。這一划分引起了亞美尼亞的不滿。在蘇聯時期,矛盾被暫時掩蓋。蘇聯解體之後,該地區的矛盾爆發。最終,雙方通過武力解決歸屬問題。

亞阿戰爭地點(紅色)

直到1994年5月,雙方才在國際勢力的調停下停火。但戰爭卻給亞阿帶來了無法彌補的傷痕,直到今天,兩國依然處於敵對狀態。

亞塞拜然電子籤申請頁面,會有專門的問題詢問申請者「是否去過納卡地區」,如果答案是「去過」,就很可能遭到拒籤。

政治衝突帶來的抽籤迴避

歐冠、歐聯杯以及歐洲杯正賽資格落位之後,很多球迷關注的一個重要問題就是自己的主隊分在哪個小組,對手都有誰。

歐冠抽籤儀式(除卻不同檔球分組之外,還考慮地理、政治以及同國迴避原則)

歐足聯旗下賽事的俱樂部、國家隊之間的分組是有講究的。有些球隊會因為地理位置、氣候、政治等原因不能同組。其中,政治迴避最為搶眼。

我們說政治不應該幹預足球,但是政治總是與足球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國際足聯以及歐足聯對於政治問題都十分敏感,他們往往選擇迴避的方式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煩,阻礙足球的發展。

頓涅茨克礦工,20-21賽季歐冠二擋球隊,因為俄羅斯、烏克蘭的關係,歐冠抽籤它將不能抽到聖彼得堡澤尼特所在的組

自從脫離蘇聯獨立之後,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這兩個地處亞歐交界處的國家都選擇了加入歐足聯,成為了歐足聯旗下的一員。因為兩個國家的政治衝突導致兩國一直的敵對狀態。因此,兩個國家隊、俱樂部在歐足聯比賽是不能同組的。

《在佔領下——舒沙》——一款由亞塞拜然人開發,以亞美尼亞士兵為敵人的電子遊戲

這種迴避不僅僅表現在預選賽分組,也表現在正賽分組。2020年歐洲杯(因為疫情延期至2021年)是由12個國家13座城市舉辦。這13個舉辦城市就包括亞塞拜然首都巴庫。如果亞美尼亞晉級正賽,那麼根據政治迴避原則,亞美尼亞將不能分在巴庫承辦賽事的A組(該組另一個承辦城市為義大利首都羅馬)。

巴庫奧林匹克球場,歐洲杯舉辦地,承辦A組賽事

場上不見,場下競爭

歐足聯設立的政治迴避原則讓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的國家隊和俱樂部之間無法在場上直接對話,但雙方在場下的「對話」從來就沒有停止過。

近期歐戰賽場上湧現出一隻來自亞塞拜然的球隊,它的名字叫做卡拉巴克。它原本的故鄉就位於阿克達姆,但因為戰爭,這支球隊不得不遷出原本居住地,來到了距離主場非常遙遠的地方——巴庫。此後,這支球隊就成為了亞塞拜然人「收復失地」的象徵。

卡拉巴克(亞塞拜然)

此後,這支來自亞塞拜然的球隊進入歐冠比賽時,也許很多媒體都會把卡拉巴克視為「勵志」的典範。但在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兩個國家卻是例外。因為這支球隊名字的背後,代表了政治衝突和國家政治訴求。尤其是亞美尼亞人,他們絕對不會認同卡拉巴克徵戰歐戰是一個「戰爭中涅槃的神話」。

除了近期歐戰常客卡拉巴克代表的政治符號之外,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場下的足球較量遠沒有結束。隨著近期裏海沿岸石油資源的發現,讓亞塞拜然這個外高加索小國一下子變得富裕起來。富裕起來的亞塞拜然在全世界到處拉贊助,以提高自己的國際足球影響力。

但是,亞塞拜然人與全世界的合作是有條件的。那就是合作方不允許籤約亞美尼亞球員,否則終止合作。這一規定讓亞塞拜然人備受質疑。反對亞塞拜然的俱樂部中,就包括斯奇亞菲諾、吉吉拉等球星的母隊,烏拉圭豪門球隊佩尼亞羅爾(佩那羅爾)。佩尼亞羅爾指責亞塞拜然方是鼓勵「種族仇視」,因此放棄了同亞塞拜然的足球合作。

烏拉圭豪門佩尼亞羅爾(佩那羅爾),抵制亞塞拜然政治性足球俱樂部

另外的場下的較量,就出現在2019年歐聯杯決賽。那一年歐聯杯決賽舉辦地正是亞塞拜然首都巴庫。最終,來自英格蘭倫敦的兩支球隊阿森納和切爾西闖進了最終的決賽。

姆希塔良在對瓦倫西亞比賽(歐聯杯半決賽)

當時問題的焦點就在當時還效力於阿森納的亞美尼亞球星姆希塔良身上。因為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之間的政治衝突,作為亞美尼亞知名人物的姆希塔良前往亞塞拜然的人身安全備受人們關注。儘管亞塞拜然官員多次表示姆希塔良可以來巴庫比賽並保證他的人身安全。

最終,姆希塔良選擇了放棄前往巴庫,放棄了來之不易的歐聯杯決賽機會。姆希塔良的缺席讓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這兩個足球小國再次展現在了媒體面前。

在巴庫街頭,一阿森納球迷身穿姆希塔良球衣被盤問

結語

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之間的政治衝突依然沒有解決。亞阿兩國「不戰不和」的狀態,不僅影響了兩國關係的正常化,更影響了整個外高加索地區的和平與穩定。足球無關政治,卻與政治有著密切的關係,可以預見的是,要想真正解開這個死結,讓他們真正通過足球實現和解的第一步依然困難重重。

El Raton

相關焦點

  • 亞塞拜然與亞美尼亞軍事衝突前景預測(熱點)
    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27日在納卡地區爆發新一輪衝突,雙方均指責對方違反停火協議和率先發動軍事進攻。
  • 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暫停衝突,為什麼高加索地區屢成「火藥桶」?
    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的武裝衝突是今年的一件國際大事。今年9月,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圍繞著納卡地區的歸屬問題引發衝突。在俄羅斯的調停下,今年11月,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的衝突告一段落。納卡地區在蘇聯時代被劃分給了亞塞拜然,但該地區主要住著亞美尼亞人。在這次衝突中,亞塞拜然有著土耳其的支持,亞美尼亞則有傳統的俄羅斯盟友。
  • 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又在卡拉巴赫打起來了
    從9月26日晚間開始,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軍隊在納卡地區接觸線發生衝突,雙方互相指責對方加劇緊張局勢。9月27日晚,亞美尼亞國防部宣布,在衝突中有16名軍人死亡、近百人受傷。亞塞拜然總統阿利耶夫27日籤署法令,宣布28日零時起國家進入戰爭狀態,並在全國範圍實行戒嚴令。
  • 亞塞拜然與亞美尼亞的領土為何犬牙交錯?
    文/王凱迪 從10月份開始,高加索地區的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兩國突然引起全球關注,雙方因為「納卡地區歸屬問題」爆發了劇烈武裝衝突。從地圖上來看,兩國的疆域交互交錯,亞美尼亞主張的納卡處在亞塞拜然國土包圍之下,而亞塞拜然的納希切萬則被亞美尼亞國土攔腰截斷。
  • 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衝突,背後是否有大國博弈的影子?
    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西亞內陸的兩個國家在近日爆發了武裝衝突,甚至有了戰爭全面升級的趨勢。雙方都動用了威力巨大的火炮去消耗對方的軍事力量,亞美尼亞更是開了全國動員大會,希望年輕的成年男性能夠參軍保家衛國。從目前的趨勢來看,這場戰爭在短時間內不會停止,那麼為什麼不會停止呢?背後真的有大國博弈的影子嗎?
  • 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的前世今生
    還有高加索三國:「亞美尼亞,亞塞拜然,喬治亞。」 其中亞美尼亞,亞塞拜然,喬治亞三國是蘇聯解體後獨立建國的,從地理上來說,它們同屬於高加索山地地區,交通不算發達。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國土面積加起來大約10萬平方公裡,還沒有咱們國家的福建省大,人口加起來也就1000多萬人,還不如北京常住人口的一半,那他們為什麼起了爭端呢?
  • 納卡衝突背後:從波斯到沙俄,亞塞拜然與亞美尼亞成帝國博弈之地
    編者按:近日亞塞拜然與亞美尼亞發生了衝突,引起了廣泛的國際關注。作為歷史仇敵,歷史上雙方發生過極其多的摩擦,編者決定藉機簡要梳理一下他們的幾百年來的恩怨情仇。在帝俄1917年爆發革命之際,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與大多數被沙俄殖民佔領的國家一樣發起了獨立運動。雙方為了爭奪那卡地區進行了一系列小型戰爭。為了取得優勢,亞塞拜然還拉攏了同宗夥伴——苟延殘喘的奧斯曼帝國對亞美尼亞進行打擊。戰爭前後,亞塞拜然還與其支持者奧斯曼一起進行了多場針對亞美尼亞人的大屠殺和有計劃的種族滅絕,這便是臭名昭著的亞美尼亞大屠殺。
  • 亞塞拜然國土,為什麼被亞美尼亞一分為二?
    亞塞拜然的飛地從2020年9月底始,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因為「納卡地區歸屬問題」爆發了武裝衝突,使得這兩個不起眼的外高加索國家成了世人關注的焦點。亞美尼亞隨後又逐漸被拜佔庭人、阿拉伯人、蒙古人以及後崛起的突厥人徵服。尤其是阿拉伯人,他們所到之處都帶著伊斯蘭教傳播。波斯人、西遷的突厥人都在阿拉伯人的影響下皈依了伊斯蘭教。此後,突厥人的一支在高加索山南部裏海平原沿岸定居,這支西遷的突厥部落皈依伊斯蘭教,在文化上接受了波斯文化,形成了新的民族—亞塞拜然人。
  • 與亞塞拜然武裝衝突的敏感時期,女星金·卡戴珊支持故鄉亞美尼亞
    她曾經在2015年帶家人訪問該國,她在社交平臺上寫道:「看到所有亞美尼亞人團結起來,在活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這是非常鼓舞人心的。」最近,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衝突加劇,土耳其和俄羅斯也有加入進來的意思,可能亞美尼亞又要經歷一場劫難,美國模特金·卡戴珊表達了自己的意願,她呼籲停止亞塞拜然邊境的武裝襲擊並對亞美尼亞表示支持。
  • 亞美尼亞稱亞塞拜然發動大規模襲擊 土耳其呼籲國際社會支持亞塞拜然
    他們是否可以要求亞美尼亞立即從亞塞拜然撤軍,或者找到解決撤軍的辦法,還是可以滿足我們三十年來的呼籲?」 恰武什奧盧發表此番言論前兩天,俄羅斯、美國和法國要求衝突兩國「無條件」停火。 亞塞拜然外交部長傑伊洪·巴伊拉莫夫與土耳其外交部長會晤後對記者說,除非亞美尼亞部隊從卡拉巴赫撤出,否則沒有停火的希望。
  • 亞塞拜然有錢,亞美尼亞能打,蘇聯解體最強陣痛納卡衝突何時休
    面對「富爸爸」的挑釁,「窮爸爸」不甘示弱,對亞塞拜然軍隊實施反制,不僅奪取了整個納卡地區,還取得亞塞拜然7個地區的控制權,如此一來納卡地區和亞美尼亞連結成片。1994年,在美、俄、法等12國調解小組的斡旋下,阿亞兩國達成停火協議,納卡衝突在劇烈釋壓之後暫歸平靜。「窮爸爸」用戰力擔當捍衛了國家的榮譽和尊嚴。
  • 同宗同源的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為什麼會打仗?
    亞歐分界大高加索山脈下有三個國家,喬治亞,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喬治亞信奉東正教,亞美尼亞信奉基督教,親西方,亞美尼亞信奉伊斯蘭教,跟環伺周圍的土耳其和伊朗親近。 亞塞拜然亞美尼亞周圍形勢圖因為信仰不同,加上歷史原因,亞美尼亞跟亞塞拜然領土交錯,該地區一直衝突不斷,歷史上打過好幾次,還籤署過停戰協定。圖中的納卡地區是此次衝突的引火線。
  • 本是高加索近鄰,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為何紛擾不斷?
    亞洲大陸有兩個傳統的「熱點區域」,一是位於地中海南側的巴勒斯坦地區,圍繞巴以衝突已經引爆過五次中東戰爭。再就是位於黑海和裏海之間的高加索地區,車臣、南奧塞梯、喬治亞、亞美尼亞、亞塞拜然等,都屬於該地區,衝突和紛爭此起彼伏,難得消停幾年。
  • 亞美尼亞人又遭襲擊!亞塞拜然對森林投下白磷彈,公然藐視國際法
    而亞塞拜然違反國際法使用白磷彈,針對阿爾薩克燒森林,主要是因為亞塞拜然5萬大軍圍攻卡拉巴赫北部地區,但亞塞拜然5萬大軍在阿爾薩克森林陷入到戰爭泥潭,損失巨大。為了將隱藏在阿爾薩克森林和高山隧道中的亞美尼亞軍隊趕出來,寧可冒著國際法,全面使用了白磷彈,企圖將躲藏在森林和高山之中亞美尼亞軍人燒出來。
  • 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互相傷害,納卡問題到底是如何出現的?
    納卡地區位於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之間,在國際上,這片地區普遍認為是亞塞拜然的一部分,但實際上,這個地區的主體民族是亞美尼亞人。蘇聯解體後,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獲得獨立,並在納卡問題上發生衝突,導致這片以亞美尼亞人為主的地區並沒有加入亞美尼亞,亞塞拜然也沒有獲得事實上的控制。納卡地區獲得事實上獨立,當地成立了「納卡共和國」,但沒有得到國際承認。
  • 納卡衝突:炮彈落在伊朗境內 亞美尼亞轟炸亞塞拜然城市
    希克馬特還指出,針對亞塞拜然城市的轟炸,導致市內建築物被毀,大量平民被埋在瓦礫之下,他還指出,對平民的救援工作仍在繼續。 戰爭仍在繼續 亞美尼亞軍隊與亞塞拜然軍隊在本月16日再度交火,從而使結束納卡地區這場持續近3周的武裝衝突的希望化為了泡影。
  • 亞阿激戰背後:俄、土再一次站在了對立面上|亞美尼亞|亞塞拜然|...
    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都曾是蘇聯加盟共和國,在蘇聯時期,納卡地區是亞塞拜然西南部的一個自治州,但其居民多為亞美尼亞人。由於宗教信仰不同,並恰逢蘇聯逐漸開始瓦解,1988年,納卡民族主義運動抬頭,要求併入亞美尼亞。隨著蘇聯解體,衝突升級為兩國間的戰爭,亞美尼亞佔領了納卡及其周圍原屬於亞塞拜然的部分領土。
  • 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積怨已久,土耳其拉偏架唯恐事不大
    如今的世界不太平啊,各國之間的糾紛越來越多了,在2020年7月的時候,亞美尼亞與阿塞拜金之間竟然發生了衝突,也許可以稱為預料之中的事情,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積怨已久,這上世紀90年代建國之初開始雙方就在很多問題上有過爭端。
  • 不服就開戰:亞美尼亞拒絕戰爭賠款,真要和亞塞拜然魚死網破?
    一紙全面停火協議讓納卡衝突暫時落下帷幕,但後續割地賠款等一系列掃尾工作才剛剛拉開帷幕。亞塞拜然與亞美尼亞原本就因為歷史因素存在很多紛爭,關於納卡地區的歸屬問題更是一次次拉扯著兩國人民的神經,果不其然,在種種原因的推動下,納卡地區爆發了一個多月的軍事衝突,期間眼看戰局愈演愈烈,俄羅斯強勢介入,這才導致戰火漸漸平息。此次交火的結果顯而易見,根據協議內容,亞塞拜然擁有納卡地區的佔有權,亞美尼亞需要將此前佔有部分全數歸還,並在指定期限內全員撤離。
  • 戰爭的默契,亞美尼亞不打納希切萬,亞塞拜然也不打亞美尼亞本土
    就比如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的衝突,雖然叫做衝突,只因兩國力量有限,事實上這場衝突已經算是戰爭。 這塊土地是亞塞拜然的一塊飛地,與亞塞拜然本土之間隔著亞美尼亞國土,面積5502平方公裡,人口46萬。由於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長期對立,亞美尼亞實際上已對納希切萬實行了封鎖,即亞塞拜然無法通過亞美尼亞領土、領空,與納希切萬保持聯繫。所以說,納希切萬實際上是亞塞拜然的一塊軟肋,這就相當於孟加拉國獨立前的印巴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