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運河第一城——揚州
揚州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歷史上,揚州因其優越的地理位置,自漢至清幾乎經歷了通史式的繁榮,並伴隨著文化的興盛。那麼本文小編就將為您介紹揚州你值得一看的十大美景,帶您走進這座古城。
揚州瘦西湖風景區
揚州首家國家5A級旅遊景區
揚州瘦西湖風景區位於揚州市北郊,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5A級旅遊景區,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該風景區的景點有園中園和散列式兩種,為了增強虛實對比的強度,儘量使建築靠近水邊,以便產生清晰完整的倒影,如清妍室、香雪亭,臺基從水中升起,建築似浮於水面之上蜀岡朝旭主廳前伸。
盂城驛
中國郵驛「活化石」
盂城驛始建於明朝洪武八年(1375年),位於江蘇省高郵市南門大街東,是中國郵驛「活化石」、全國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驛站、明代遺留下來的一處驛傳建築。古盂城驛是高郵旅遊一軸一帶五區規劃的重要節點,是彰顯高郵古、文、郵、水旅遊特色的重要景區,也是高郵對外推介的重要高郵旅遊景點。
個園
中國四大名園之一
個園位於揚州古城東北隅,鹽阜東路10號,這座清代揚州鹽商宅邸私家園林,以遍植青竹而名,以春夏秋冬四季假山而勝。由兩淮鹽業商總黃至筠於清嘉慶23年在原明代「壽芝園」的基礎上拓建為住宅園林。個園以疊石藝術著名,筍石、湖石、黃石、宜石疊成的春夏秋冬四季假山,融造園法則與山水畫理於一體,被園林泰鬥陳從周先生譽為「國內孤例」。
何園
晚清第一園
何園,坐落於江蘇省揚州市的徐凝門街66號,又名」寄嘯山莊「,是一處始建於清代中期的中國古典園林建築,被譽為「晚清第一園」。何園由清光緒年間何芷舠所造,片石山房系石濤大師疊山作品。曾在何園寓居過的名人有很多。著名國畫大師黃賓虹,他六次來揚州,寓居在騎馬樓東一樓。著名作家朱千華先生,曾寓居何園五年多,其舊居在騎馬樓東二樓。
大明寺
中國之尤峻特者
大明寺位於江蘇省揚州市區西北郊。大明寺因初建於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年間(457—464年)而得名。1500餘年來,寺名多有變化,如隋代稱「棲靈寺」、「西寺」,唐末稱「秤平」等。清代,因諱「大明」二字,一度沿稱「棲靈寺」,乾隆三十年皇帝親筆題書「敕題法淨寺」。1980年,大明寺恢復原名。2002年,被評為國家AAAA級景區。
茱萸灣風景區
十佳文明旅遊風景區
茱萸灣風景區位於揚州東首灣頭鎮,面積約50公頃,北接邵伯湖,西瀕京杭大運河,東連仙女鎮。因此地北有茱萸村,並遍植茱萸樹,故以茱萸立名,且此處又有彎道,故「茱萸灣」始得名。茱萸灣2011年被評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2014年獲評江蘇省生態文明教育基地。
漢陵苑
融文物與園林為一體
漢陵苑,又名漢廣陵王墓博物館,地處揚州瘦西湖。蜀岡風景名勝區東部,佔地33000平方米,本館地形起伏、林木蔥鬱、建築渾厚,是一座融文物與園林為一體,反映揚州漢代文化、經濟的人文景觀。苑中展出了西漢第一代廣陵王劉胥及王后的墓葬,屬帝王級的「黃腸題湊」式木槨墓,規模宏大,結構嚴謹,是全國罕見的大型墓葬之一,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
鳳凰島生態旅遊區
動植物的天然伊甸園
揚州鳳凰島生態旅遊區南連長江,北接邵伯湖,境內江河湖相連,水道縱橫。這裡島嶼、森林、蘆蕩、溼地等自然生態環境吸引了大批白鷺、野鴨等候鳥和數十種小動物在這裡棲息和繁衍;旅遊區內桑果和茶園種植廣泛;旅遊區圍內養魚,湖區捕撈,水產興旺;在旅遊開發的過程中又增加了野鴨、山雞、天鵝、波瓦羊、梅花鹿和孔雀等養殖項目。
作者:15544g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