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甘州區黑河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編制完成《甘州區溼地生態系統監測報告(2019年度)》,此份報告是2019年甘州區溼地生態監測工作的總結和評估,是甘州區的第三份溼地監測報告。
報告總結了2019年度甘州區溼地區域、張掖黑河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甘州區段、保護區外黑河流域溼地區域和張掖國家溼地公園的鳥類、植物、水文、地表水水質、土壤和氣象6個監測因子的監測成果,系統分析了溼地生態因子的監測數據,得出了初步評估結果,提出了溼地生態因子的變化原因和保護管理對策。
報告顯示,2019年張掖黑河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甘州區段監測到鳥類15目25科53種6431隻,分別比2018年減少2種87隻。張掖國家溼地公園監測到鳥類13目22科50種5026隻,分別比2018年減少4種61隻。減少的原因主要與春季公園建設施工和夏季蘆葦密度過大侵佔鳥類棲息地等因素相關。
通過20個植物監測樣方的監測,甘州區溼地區域共監測到溼地植物57種,分別屬於24科47屬。20個樣方平均蓋度達到了91.1%,比2018年提高3.2%。通過5個溼地水質監測點和7個土壤監測點的監測,除山丹河部分水質監測因子達不到相關標準外,其餘溼地地表水水質和土壤各項監測指標均達標。
2019年溼地生態監測報告的編製得到了張掖市溼地局黑河溼地生態系統國家定位觀測研究站監測人員的大力指導和支持,其中市溼地局監測人員承擔了部分土壤和水質的化驗工作。此次報告的編制將為黑河溼地生態系統國家定位觀測研究站的規範化建設和科研監測能力提升打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