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四大名山,大乘佛教四大菩薩之道場:五臺、普陀、峨眉、九華

2020-12-18 無痕遊天下

佛教自東漢傳入中國後,在中國發展鼎盛。而有四座名山被稱為中國佛教四大名山,自古以來寺廟林立,是佛教徒朝拜或是遊客遊覽的首選之地。它們分別是山西五臺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華山。

佛教四大名山的提法並不是一開始就有的。五臺山、普陀山、峨眉山、九華山並稱為「四大名山」是明代以後的事。四大名山雖然齊名,但在佛教徒心目中的地位還是有區別的。即所謂「金五臺、銀普陀、銅峨眉、鐵九華」。

中國名山眾多,而這四座山能被稱為佛教四大名山,是因為它們分別是文殊菩薩、觀世音菩薩、普賢菩薩、地藏菩薩的道場。而這四位菩薩也並稱為大乘佛教的四大菩薩。下面就分別說說這四座名山的來歷。

一、五臺山

五臺山位於山西省忻州市境內,是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首,東漢時原名為「清涼山」。五臺山由系列山峰群組成,因為最高處由五個山峰(東臺望海峰、南臺錦繡峰、中臺翠巖峰、西臺掛月峰、北臺葉鬥峰)環繞整個區域,且山頂平坦沒有林木,猶如平臺,故而得名。五臺山是中國唯一的青廟和黃廟交相輝映的佛教道場,最鼎盛時期為唐代,據《古清涼傳》,全山寺院多達三百所,現存寺院共47處。

五臺山相傳為文殊菩薩的道場。文殊菩薩是大智慧的象徵,法身形象多變,依照其形象,可分為一字、五字、六字、八字文殊,其中最常見的是五髻文殊。一般右手握「智慧劍」,象徵以智慧劍斬煩惱結。左手持的蓮花上放置「般若經」,代表智慧的思維。而五臺山供奉了文殊菩薩的五座法身,分別是:東臺聰明文殊,北臺無垢文殊,中臺孺童文殊,南臺智慧文殊,西臺獅子吼文殊。

而在很多佛經中也強調了五臺山為文殊菩薩道場的地位。《華嚴經·菩薩住處品》說:「東方有處名清涼山,從昔以來,諸菩薩眾,於中止住。現有菩薩文殊師利,與其眷屬,諸菩薩眾,一萬人俱,常在其中,而演說法」。《文殊師利寶藏陀羅尼經》亦說:「爾時世尊,告金剛密跡菩薩言:我滅度後,於此瞻部洲東北方,有國名大振邦,其國有山號曰五頂,文殊童子,遊行居上,為諸眾生,於中說法。」上面所說清涼山及五頂山,即五臺山。《楞嚴經》云:菩薩示現,不欲人知,若洩露,則不知所終。文殊菩薩道場雖在五臺,但無處不現,應化事跡不少。

現在五臺山為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地質公園,國家自然與文化雙重遺產。

二、普陀山

普陀山,是舟山群島1390個島嶼中的一個小島,位於杭州灣南緣、舟山群島東部海域。因為四面環海,風光旖旎,自古被譽為「人間第一清淨地」。也有「海天佛國」、「南海聖境」之稱。

普陀山從古時就是專供觀世音菩薩教化眾生的道場。觀世音菩薩兩種最常見的叫法是:觀世音菩薩,觀自在菩薩。觀世音菩薩是佛教中慈悲和智慧的象徵,無論在大乘佛教還是在民間信仰,都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以觀世音菩薩為主導的大慈悲精神,被視為大乘佛教的根本他是西方三聖中的一尊,是繼承阿彌陀佛位的菩薩,而且還有說觀世音就是阿彌陀佛的化身。

普陀山在古時我國與日本、高麗、新羅等諸國來往中,多以為此島為中轉站等候風信揚帆。唐宣宗大中十二年(858),來華求法的日本僧人慧鍔,在五臺山請到一尊觀音像,想帶回日本供養。慧鍔從四明(浙江寧波境內)出海,當船經過舟山群島時,被狂風惡浪阻住了歸程,傳說當時的海面伸出了許多鐵蓮華,船不能前航,被迫將聖像留在島上結廬供奉。 觀世音菩薩與此島有緣,朝拜的人日漸多了起來,終成為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

普陀山,於1982年被評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2004年,普陀山被評為浙江省唯一的ISO14000國家示範區。 2007年5月8日,舟山市普陀山風景名勝區,經國家旅遊局正式批准,為國家5A級旅遊風景區。

三、峨眉山

峨眉山位於中國四川省樂山市峨眉山市境內,地勢陡峭,風景秀麗。峨眉山自春秋戰國以後,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稱。峨眉山內現存寺廟30處,文物古蹟點164處。因為歷史悠遠,除了佛教的鼎盛外,還有很多名人騷客留下了傳頌千年的詩篇。詩人李白、杜甫、蘇東坡都曾留下讚美峨眉山的詩篇。

峨眉山是普賢菩薩的應化道場。普賢菩薩,世稱為十大願王,象徵著理德、行德,與象徵著智德、正德的文殊菩薩相對應,同為釋迦牟尼佛的左、右脅侍。此外,毗盧遮那如來、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被尊稱為「華嚴三聖」。

峨眉山在晉代創有六大佛寺。晉隆安三年(西元399年)慧持和尚從廬山入蜀,在此修建普賢寺,供奉普賢菩薩。傳峨眉山成為普賢菩薩道場,即由此而來。《華嚴經》:有善財童子佇立妙高峰上,觀此山如滿月,大放光明,因此峨眉山又稱大光明山。峨眉山的最高處是金頂,上建金頂寺,金頂寺又稱光明寺,因山頂常有光明而得名。

現在以峨眉山為主體的峨眉山景區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峨眉山-樂山大佛是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峨眉山古建築群也成為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四、九華山

九華山,古稱陵陽山、九子山,位於安徽省池州市青陽縣境內,素有「東南第一山」之稱。傳說因唐朝李白《望九華贈青陽韋仲堪》詩:「昔在九江上,遙望九華峰。天河掛綠水,秀出九芙蓉。」而更名為「九華山」。 九華山自山麓至天台峰,名剎古寺林立,文物古蹟眾多,尚存化城寺、月身寶殿、慧居寺、百歲宮等古剎78座,佛像1500餘尊。

九華山也被視為地藏菩薩的應化道場。地藏菩薩,因其「安忍不動,猶如大地,靜慮深密,猶如秘藏」,所以得名。佛典載,地藏菩薩在過去世中,曾經幾度救出自己在地獄受苦的母親;並在久遠劫以來就不斷發願要救度一切罪苦眾生尤其是地獄眾生。所以這位菩薩同時以「大孝」和「大願」的德業被佛教廣為弘傳。也因此被普遍尊稱為「大願地藏王菩薩」。

唐代的佛教鼎盛,吸引了不少其它國家僧人來華求法。當時有新羅王子金喬覺, 生而相貌奇特,心地慈善,穎悟異常。金喬覺出家名地藏比丘,攜白犬善聽航海來華。地藏比丘在各地遊化數年後,於開元末年來到安徽省九華山。至唐開元廿六年七月三十日入滅,世壽九十九歲。大家都直覺到:地藏比丘實為地藏菩薩的化身,是地藏菩薩來中國的應化,所以大家稱之為地藏菩薩,而九華山即成為地藏菩薩應化的道場

2006年,以九華山為主體的九華山風景名勝區被評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2007年,九華山風景區獲評為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2009年,九華山獲評為國家地質公園。 2019年4月17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布公告,批准九華山為世界地質公園。

相關焦點

  • 金五臺、銀普陀、銅峨眉、鐵九華—中國佛教四大名山菩薩道場
    山西五臺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華山合稱佛教四大名山,是文殊菩薩、觀音菩薩、普賢菩薩、地藏菩薩的道場,是明代以來禪僧和一般佛教徒集中參拜的地方,有「金五臺,銀普陀,銅峨眉,鐵九華」之說,以區別四山在信徒心目中的不同地位。
  • 佛教的四大名山及四大菩薩道場,有你想去的嗎?
    佛教四大名山,也是四大菩薩道場,分別有著不同的加持力。既然是名山勝地,自然都有著絕對美麗的風景,因此,這些地方古往今來不僅是佛教信眾們前往朝聖的聖地,也吸引著無數海內外的觀光遊客。峨眉山佛教四大名山之峨眉山,位於四川省峨眉山市,地勢陡峭,風景秀麗,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稱,山上的萬佛頂最高,海拔3099米,高出峨眉平原2700多米。
  • 中國佛教四大名山 四大佛教菩薩道場 蜚聲中外的宗教勝地
    中國佛教四大名山分別是安徽九華山、山西五臺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分別是地藏王菩薩、文殊菩薩、觀世音菩薩、普賢菩薩的道場。四大名山隨印度佛教的傳入,自中國漢朝開始建寺廟、修道場,延續至今。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得到政府的歷史性保護,確定作為文化文物重點管理單位,並對寺院進行了修葺,現已成為蜚聲中外的宗教、旅遊勝地。
  • 大家都知道佛教四大道場,那麼第五道場在哪裡?
    《普陀山志》稱:「佛經稱地藏、文殊、普賢、觀音諸佛道場,曰地、火、水、風,為四大結聚,九華,地也;峨嵋,火也;五臺,風也;普陀,水也。智、悲、行、願是大乘佛教四大菩薩之標徵,文殊表智慧、觀音表慈悲、普賢表行踐、地藏表願力。
  • 佛教藝術瑰寶:郵票上的四大名山
    中國佛教有四大名山分別是:山西五臺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華山。素有「金五臺、銀普陀、銅峨眉、鐵九華」之稱。 四大名山分別供奉著文殊菩薩、觀音菩薩、普賢菩薩、地藏菩薩,代表著智慧、德行、慈悲和孝道。四大名山隨著佛教的傳入,自漢代開始建寺廟,修道場,延續至清末。作為一種思想文化,佛教對中國的哲學、文學、藝術、建築和民間風俗都有深遠的影響。
  • 佛教四大名山當中為什麼沒有嵩山?
    現實當中嵩山為五嶽之一,是中國佛教禪宗的發源地,因為禪宗的達摩祖師曾在此面壁,首傳禪宗。斐名中外的少林寺便位於嵩山,自建寺之後,便成為佛教的禪宗祖庭,領袖於佛門其他寺院。嵩山自此便成為佛教聖地,在佛教的傳播歷史上有決定性作用,但是嵩山卻沒有名列佛教四大名山之一,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 中國四大佛教名山是指哪四座山?是哪些菩薩的道場?
    中國四大佛教名山是指哪四座山?中國四大佛教名山是指五臺山、普陀山、峨眉山、九華山。分別是文殊菩薩、觀音菩薩、普賢菩薩、地藏菩薩的道場。《普陀山志》一曰:「佛經稱地藏普賢文殊觀音諸道場曰地水火風。為四大結聚:九華,地也(地藏);峨眉,火也(普賢);五臺,風也(文殊);普陀,水也(觀音)。」後世遂稱九華峨眉五臺普陀為四大名山。普陀山為觀世音菩薩住處。五臺山為文殊菩薩住處。峨眉山為普賢菩薩住處。九華山為地藏菩薩住處。中國佛教四大名山是哪些菩薩的道場?
  • 普陀山和九華山是怎樣擠進佛教四大名山的
    佛教的名山大剎是佛教在民間的重心。中國佛教四大名山,江南佔其半,那就是位於浙東的普陀山和位於皖南的九華山。這佛教四大名山是中國千千萬萬佛教徒心目中的聖地,因此是中國佛教作為宗教存在於民間的四大支柱。這些名山的形成也是佛教更加中國化,更加民間化的標誌。其一半在江南,說明江南在這個過程中的重要性。
  • 中國佛教四大名山是哪些?觀世音菩薩的道場又是哪一個?
    中國佛教四大名山分別是山西五臺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華山,分別是文殊菩薩、觀世音菩薩、普賢菩薩、地藏菩薩的道場。五臺山,佛教聖地之一,文殊師利菩薩道場。《名山志》載:「五臺山五峰聳立,高出雲表,山頂無林木,有如壘土之臺,故曰五臺。」
  • 中國有四大佛教名山,供奉的分別是哪位菩薩?故事你可都知道?
    中國有四大佛教名山,分別供奉的是哪位菩薩?故事你可都知道?大家好,感謝關注旅遊小常識。佛教自東漢初期傳入中國之後,距今也有2000多年的歷史,隨著2000多年佛教文化在中國的弘揚與傳承,目前在國內在四座大山被冠以佛教名山的稱號,它們分別是山西的五臺、浙江的普陀、四川的峨眉以及安徽的九華,它們被稱之為佛國仙山,那麼你知道,這四大佛國名山當中,供奉的分別都是什麼菩薩呢?這些菩薩的故事,你可都知道?五臺山,位於山西五臺縣。
  • 四大佛教名山介紹!收藏起來!
    說到佛教,是在我國傳播最廣泛,歷史非常悠久的一種宗教,在我國也有很多佛教聖地,在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四大佛教名山的旅遊攻略。佛教傳入中國後,中土的信徒從眾多的菩薩中選出四位,組成「四大菩薩」,又稱「四大士」,即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觀音菩薩和地藏菩薩。文殊代表大智,普賢代表大行,觀音代表大悲,地藏代表大願。
  • 漢傳佛教的四大菩薩道場,可不要只知道峨眉山!
    信徒在信仰菩薩的同時還在傳說四位菩薩顯靈說法的場所建立了道場,稱為四大菩薩道場,也是中國佛教四大名山。那麼你知道到底是那四座名山道場嗎?菩薩畫像金五臺五臺山位於中國山西省東北部忻州地區五臺縣境內,位居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首,據傳為文殊菩薩的道場。
  • 佛教四大名山,是如何成為四大菩薩道場的?這裡面大有原因
    如果對佛教有了解的朋友,都聽說過本土佛教中,有著四大名山和四大菩薩的說法。這四大菩薩就是文殊菩薩、觀世音菩薩、普賢菩薩、地藏王菩薩,而四大菩薩所在之地,就是佛教的四大名山。這四大名山都在我們的國土內,山西忻州的五臺山是文殊菩薩道場,浙江舟山普陀山是觀世音菩薩道場,四川眉山的峨眉山是普賢菩薩道場,安徽池州九華山是地藏王菩薩道場。那麼這四座山又是如何成為四大菩薩道場的呢?這其中的因緣,讓人覺得不可思議。
  • 佛教四大菩薩及道場
    在漢傳佛教有四大菩薩之說。四大菩薩根據佛經的排名為:文殊菩薩、觀音菩薩、普賢菩薩、地藏菩薩。四大菩薩分別代表了諸佛菩薩的大智、大悲、大行、大願。四大菩薩在我國可謂家喻戶曉,而且不僅僅限於漢地,在廣大藏區,四大菩薩同樣極受尊崇。
  • 大乘佛教四大菩薩之表徵:智、悲、行、願
    為智慧之象徵,身紫金色,形如童子,五髻冠其項,右手持金剛寶劍(表示智能之利),能斬群魔,斷一切煩惱,左手持青蓮花,花上有金剛般若經卷寶,象徵所具無上智慧。一般稱文殊師利菩薩,與普賢菩薩同為釋迦佛之脅侍,分別表示佛智、佛慧之別德。
  • 祈福許願 佛教四大菩薩你知否
    觀世音菩薩像(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佛教裡有四大菩薩,象徵四種理想的人格,即:願、行、智、悲。中國四大佛教名山,相傳山西五臺山曾是文殊菩薩的道場,四川峨眉山曾是普賢菩薩的道場,浙江普陀山曾是觀音菩薩的道場,安徽九華山曾是地藏菩薩的道場,故稱之為「佛教四大名山」,明代起就有」金五臺、銀普陀、銅峨眉、鐵九華」之說。
  • 四大名山信仰:佛教中國化的智慧結晶
    而四大名山是四大菩薩的道場,五臺山是文殊菩薩的道場,峨眉山是普賢菩薩的道場,普陀山是觀音菩薩的道場,九華山是地藏菩薩的道場。至遲到唐初時,五臺山已是著名的佛教名山,此後不久,因為《華嚴經》尊崇文殊和普賢,作為文殊道場的五臺山便和作為普賢道場的峨眉山開始融合;明末時,普陀山開始與峨眉山、五臺山並稱。如明代謝廷諒撰《三大士殿》曰:「普賢肇峨眉,示跡惟西方。文殊現五臺,臺殿俱清涼。猗與觀世音,普陀實吾鄉。胡為三大士,鼎足偕茲堂。」就明確指出了三大士及其道場。
  • 盤點我國四大佛教名山
    我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普陀山普陀山是我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同時也是著名的海島風景旅遊勝地。如此美麗,又有如此眾多文物古蹟的小島,在我國可以說是絕無僅有。普陀山位於浙江省杭州灣以東約100海裡,是舟山群島中的一個小島。
  • 四大佛教名山的四大菩薩的手持法器
    我國的四大佛教名山一般來說是有約定俗成的先後的說法的。即金五臺,銀普陀,銅峨眉,鐵九華。金五臺指的是位於山西的五臺山。銀普陀指的是位於浙江的普陀山。銅峨眉指的是位於四川的峨眉山。鐵九華指的是位於安徽的九華山。我們也按貫例說說這四大佛教名山的四大菩薩的手持的法器等。雖然說菩薩也如佛一樣有三十二相,而且佛經也有經雲: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如來如此,菩薩也一樣。
  • 信佛者一定要去的四大佛教名山,除了普陀山你還知道哪幾個?
    佛教作為我國信仰人數最多的一個宗教,隨著佛教從印度的傳入,自漢代開始,不斷有高僧在中國尋找山林興建寺廟,延續至清末,如今已成為了佛教的重要傳揚地之一。四大佛教名山分別是山西五臺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華山,分別以金五臺、銀普陀、銅峨眉、鐵九華著稱,因文殊、觀音、普賢、地藏四大菩薩住世成為聖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