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起源於印度,東漢時傳入中國。中國佛教有四大名山分別是:山西五臺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華山。素有「金五臺、銀普陀、銅峨眉、鐵九華」之稱。 四大名山分別供奉著文殊菩薩、觀音菩薩、普賢菩薩、地藏菩薩,代表著智慧、德行、慈悲和孝道。四大名山隨著佛教的傳入,自漢代開始建寺廟,修道場,延續至清末。作為一種思想文化,佛教對中國的哲學、文學、藝術、建築和民間風俗都有深遠的影響。《峨嵋風光》、《九華勝景》、《五臺古剎》和《普陀秀色》系列郵票描繪的著名寺廟(庵),源遠流長,人文薈萃,其深厚的文化內涵,對中國、日本和東南亞各國遊人都有巨大的吸引力。
素有「峨嵋風光天下秀」美譽的峨嵋山,早在1984年前率先在我國郵票上露芳容,設計和印刷精益求精,獲當年「最佳郵票」殊榮。而後,1995年發行了《九華勝景》、1997年發行了《五臺古剎》郵票,郵票的設計者以嫻熟的藝術技巧和奇特的視角,將名山之峻秀與人文景觀之幽深有機地融為一體,又分別奪取當年度的「佳郵」桂冠。1999年,《普陀秀色》以清秀活潑、古意盎然的畫面問世,從而使四大佛教名山齊聚方寸之中,贏得眾多集郵愛好者的喜愛。
1997年發行的《五臺古剎》系列郵票 (圖片來源:資料圖)
五臺山在山西省東北部,西鄰呂梁,北望恆山,東銜太行。傳為文殊菩薩道場。山體由北臺葉鬥峰、南臺錦繡峰、東臺望海峰、西臺掛月峰和中臺翠巖峰五峰組成。因五峰峰頂寬闊平坦,形如壘土之臺,所以稱五臺,五臺山因此得名。因夏無炎暑,亦稱清涼山。五臺山古剎環集,以臺懷鎮為中心,形成龐大的寺廟建築群。
1997年7月26日,我國發行《五臺古剎》特種郵票,全套6枚,面值6.4元。圖案為:臺懷鎮寺廟群(150分)、南禪寺大殿(50分)、佛光寺東大殿(50分)、顯通寺銅殿(150分)、菩薩頂(150分)和鎮海寺(200分)。發行量:2581萬套。
1999年發行的《普陀秀色》系列郵票 (圖片來源:資料圖)
普陀山即普陀島,在浙江省東北部蓮花洋中,傳為觀音菩薩道場。五代後梁貞明二年(公元916年)日本僧人慧鍔自五臺山請得觀音像乘船歸國,至此觸礁,遂留觀音像造寺。後因《華嚴經》有善財參觀音於普陀洛伽之說,稱為普陀。有普濟寺、法雨寺、長生禪院等寺廟和千涉沙、潮音洞、梵音洞等名勝。幽洞奇巖,海景變幻,風光絕勝。
1999年6月3日,我國發行《普陀秀色》特種郵票,全套6枚,面值5.9元。圖案為:普濟寺、南天門、百步沙、盤陀石、梵音洞、法雨寺。發行量:2409萬套。
1984年發行的《峨眉風光》系列郵票 (圖片來源:資料圖)
峨眉山位於四川省峨眉山市境內,景區面積154平方公裡,最高峰萬佛頂海拔3099米。此處地勢陡峭,風景秀麗,有「秀甲天下」之美譽,是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有寺廟約26座,佛事頻繁。1982年,峨眉山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名單。1996年,峨眉山與樂山大佛共同被列入《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名錄》。
1984年11月16日,我國發行《峨眉風光》特種郵票,全套6枚,面值1.3元。圖案分別為:峨眉山麓報國寺、綠蔭籠罩雷音寺、古木聳立洪椿坪、朝霞初照洗象池、雲託霧漫臥雲庵、金頂寶光浮雲海。發行量:479萬套。
1995年發行的《九華勝境》系列郵票 (圖片來源:資料圖)
九華山位於安徽省青陽縣西南,古稱九子山,是我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是「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的大願地藏王菩薩的道場。九華山東臨太平湖,南依黃山,北眺長江。有99峰,其中千米以上的有20餘座,擎天拔地,高出雲表。它因奇峰嵯峨、巖壁嶙峋、飛瀑深潭、谷幽林密而素有「東南第一山」的美稱。境內有80餘座建築各異的古剎梵宇,依山就勢,攀巖附壁地散落在蒼松翠竹之中。其中以祗園寺、百歲宮等最為著名。九華山是集佛教文化、自然景觀和人文歷史為一體的旅遊勝地,被列入全國重點風景名勝區。
1995年10月9日,我國發行《九華勝境》特種郵票,全套6枚,面值4.4元,圖案分別為:天台晨曦、百歲禪宮、肉身寶殿、祗園夕照、大鵬聽經、鳳凰古松。發行量:2601萬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