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作」辦公室半日遊:看「造作」如何「造作」

2021-01-15 設計癖



5 月 22 號周日,「造作」在他們位於酒仙橋恆通商務園的「新家」舉行了一個參觀活動。作為一個成立於 2014 年以網際網路為基礎的原創設計家居品牌,到今天「造作」的業務已經走上了軌道。在這次的活動上,「造作」介紹了他們辦公室的「搬遷」歷程,並且宣布,「造作」第一家線下實體店將與今年 7 月初在頤堤港正式和大家見面。而在接下來的 90 天中,「造作」與世界知名設計師合作的新品也將陸續發布。設計癖在現場參觀了「造作」的設計實驗室、樣品陳列室、專業棚拍間。


鵝卵石沙發



軟糖沙發



嵌套擺架組



「光籠」吊燈


剛一進門,Loft 二層的地板讓空間稍顯壓抑,往裡走過上兩步,就豁然開朗了。極開闊的空間擺放著「造作」的新產品,陽光透過落地窗照射進來,在深藍色的「大先生沙發」上歪著看一本書,會是一個不錯的周末上午。


再往裡面走,就是「造作」各個部門的工位了。說是工位,卻到處充滿了活力。一樓是產品部、運營部、攝影部和後勤部門,二樓是技術、供應鏈部門和舒為的辦公室。而再深入,兩層又變成了一整個的大空間,而整個空間都是攝影部的「私有領地」,也就是「造作」官網上的棚拍家居圖片的拍攝場所。


如果你認為他們平時的桌面也如此整潔,你就太天真了



他們把產品部叫做「耐撕夢之隊」;而運營部都是「顏值擔當」



無處不在的「魔性」標語



二樓場景,這張圖設計癖記者背後就是舒為的辦公室:「柯南需求事務所」



公司微信群裡 YY 出的地點釋義


OPEN DAY 當然要拿點「乾貨」出來,「造作」的市場運營負責人給我們講解他們的「色彩密碼」。「造作」採用的是在歐洲廣泛運用的來自瑞典的 NCS(Natural Colour System)色彩管理體系。NCS 是由黑度、彩度和色相的三維坐標構成的色彩管理體系。


「造作」的每一個顏色都有一個獨有的編碼,編碼由「黑度,彩度,色相」組成,「造作」通過這些編碼來管理他們的色彩。他們還可通過 NCS 匹配色彩,使色彩搭配能夠帶來和諧的感覺。



「造作」市場運營負責人王賦給大家講解 NCS 系統原理


三元裡菜市場取色,最接地氣的「中國色彩」



取色神器


取色通過一個取色器來完成,但「造作」的亮點並不僅止於此。「造作」模擬了中國人生活中大大小小的場景來取色,從辣條、茶葉的包裝,到三元裡的菜市場,能想到的,他們都去取。他們還去到不同的城市,對當地的牆、瓦等居住環境取色,得到的顏色鮮亮自然、貼近中國,每一個場景,也都有一套色彩譜系。光說不練假把式,「造作」設計師帶著大家直接上手。


還真是啥都能取


神器真身,頭部有一小塊玻璃


這場體驗是在產品部的樣品陳列室裡進行的,這是「造作」產品部拆解和陳列樣品的地方。



樣品陳列室全貌(右面的草圖牆是產品部機密,理當保有高冷的神秘感)



床墊結構



各種不同的床墊,左邊那個據說可以捲起來,帶著到處跑,你沒聽錯,就是最厚的那個



再來確認下,這麼厚,真的能卷?



設計癖觀看床墊結構


進門右面,擺著餐具,家具布料材質和木質色板


各種布料



木質色板



鏡線餐具組



小怪獸糖罐組



吳冠中系列紋樣餐具·都市之夜


接下來,我們繼續「深入內部」,房間又由兩層變成了一個高大的空間,這就是「造作」的棚拍區了。「造作」十分重視產品的拍攝,網站上所有作品的拍攝,均由他們自己的攝影團隊在這裡拍攝完成。設計癖也見識了一把拍「大片」的過程。


進去攝影棚,左邊是一套擺好的沙發



燈光打開,影棚瞬間變家居大片



設計癖妹子:動如脫兔,並不妨礙靜若處子



照騙:最深情的擺拍


右面的 L 型部分是用來創意拍攝的:從上面拍下來,以便擺成各種 POSE



效果不錯喲!


參觀完棚拍區,參觀就結束了。從最初人人辦公室的四個工位,到 798,再到平均每個工位兩個人用的花家地。不到兩年時間,「造作」團隊兜兜轉轉,又回到了離最初只有 100 米的地方,人數卻擴大了 25 倍。現在他們每天都有新人進來,團隊馬上就會突破 100 人。


舒為告訴設計癖,對於一個「網際網路+製造業」的公司,他們有著傳統製造業的長鏈條,所以管理將是她一直會面對的也是最大的壓力和挑戰。建立一個品牌,意味著每個環節的管理都需要一點一點去規範、去磨合。她把「造作」的模式形容成冰山,外界看到的,只是浮在水面上的部分。而下面看不到的,才是真正的體積,這就是家具行業的生產製造環節的分量。「不過這也是我們做這件事情越來會越有信心的原因,是因為它不是那麼的短平快,這樣的話,在這個道路上,站在旁邊的人就會少」,舒為依然是那麼自信與無畏。


舒為在「造作」辦公室開放日


長鏈條的另一個結果,就是問世產品和「造作」工作內容的時差。家具行業近半年生產周期,使得用戶當下看到的產品,是來自團隊 2015 年時所做的工作。2015 年的時候,他們啃下了「冰山」水下的部分,現在「造作」日漸步入正軌,中層管理團隊也基本搭建完畢,舒為說今年她來自管理的難度小了很多,可以專心去做產品研發。


對於舒為來說,「造作」雖然是「可負擔的好設計」,卻不會是用戶將就預算的結果。用戶因喜歡去購買,把買回「造作」當作一種犒賞。他們有一個用戶,一個 18 歲的小男孩,買了造作 8 點椅,自己看書用。過了幾天,他在舒為微博下面留言說,「以後我要有錢了,我要整一屋」。舒為認為這才是用戶對待「造作」的態度。


「造作」一角:一本名叫「生而造作」的小書,帶有濃濃的舒為的風格


說到未來,這個敢愛更敢闖的女子並沒有太多規劃,相比於把精力浪費在沒有變化快的五年計劃上,她更願意去做自己能做的對的事情。「現在我能做的就是按照正確的路徑,正確地培育團隊,正確地研發產品,然後給到用戶產品和服務,最終的結果能做到多大、做成什麼樣子,我說了也不算」,舒為對未來就是這個態度。現在,她的規劃只做到了明年 6 月份。


即使這樣,「造作」的發展,業界有目共睹。今年 7 月初,「造作」的第一家實體店就要在頤堤港正式面世了。「造作」團隊辛苦準備了大半年的時間,讓整個店鋪以組件化的方式呈現,內部的框架以金屬網格搭建,整套可以在 20 天之內完成搭建,每個星期也都可以調整內部組件單元。開業時分,也會有新品伴隨發布。「造作」的家具現在已經在朝陽大悅城和僑福芳草地展出,為這次實體店的開業進行預熱。設計癖也會對「造作」7 月份線下店鋪的開張進行報導,如想進一步了解,請持續關注設計癖網站。



相關焦點

  • 要做中國版「無印良品」的造作和它「去網際網路化」的這一年
    但現在也許就是造作在成長過程中的「關鍵點」:它還在為自己做著「加法」和「減法」,同時也在努力褪去「線上品牌」的概念。這家被稱作擁有「中國版」無印良品、「中國版」宜家潛力的家居品牌公司能走向哪裡?在造作過去一年的發展和變化裡,也許我們能夠找到答案。
  • 大寶法王:修行要了解意義,不然只是一種造作
    大寶法王:修行要了解意義,不然只是一種造作責任編輯丨善資潔歡迎分享
  • 自然法師|何謂「圓覺」
    佛門中講「圓覺」,是跟一切行者當下的發心之中,直下提領的。尤其是漢傳佛教,漢傳佛教就是要在根本自性之中,為一切行者建立最初的方便。《法華經》說「唯有一事實,餘二則非真。」就念念之間都要在,自己的本來面目上、作用上直下的思惟,更不在一切世間過去造作的假象之中,在那不斷的攪繞、辯析,攪繞、辯析全屬世間知見。不管在任何行為上,任何念頭上,起成任何種種煩惱的造作上,不斷的感慨,造成業感的深厚。就算能明白業感的深厚,但永遠都會感覺到心底深處,沒有一種可以抗拒的力量,也沒有一種真正能夠跳開的清淨智慧。為什麼?
  • 「道」與「涅槃」、「輪迴」是什麼?
    沒有「法」,個人的不滿足(貪),將無止境地持續。佛陀不自滿於只達到帶來短暫快樂的覺察;他追尋從輪迴中終極的解脫。 ——姚秦三藏『輪迴』的定義:有兩個梵文,已經進入英語系中,然其意義常被誤解。第一個是samsara,輪迴。很多人都熟悉這個名相,雖然它常被不精確地使用。
  • 「從心所欲不逾矩」是一種怎樣的境界?
    先有「從心所欲」?還是先有「不踰矩」?讓人疑惑的是從心所欲不逾矩會竟然排在知天命之後,難道在孔夫子看來隨心所欲境界和難度比知天命高得多? 曾經的語文老師的意見是,「從心所欲」的前提是要能不踰矩,而且只要我喜歡,未必什麼都可以。
  • 多研讀上師的傳記,升起無造作的信心
    我們說無偽的信心或是無謬的信心,也有個翻譯叫作無造作的,這是指真實發自內心。「無偽」是指沒有造作發自內心。什麼是不真實的、造作的、偽裝的信心?這是指很多人一開始都是如此,無法真實的從內心完全的真實相信。但是偶爾會有一點信心生起,譬如一個人跟我說:「喔!那位上師很好、很棒,他很特殊。」
  • 「制天命而用之」——荀子的天命觀
    「然」是生命的美好,說「自然」意謂「然」從自己來,這樣的「然」才有必然性,「然」從外在來稱之為「他然」,「然」落在外在的因緣條件中,終究落空,佛門就說是「緣起性空」。「緣起」依外緣而起現,就是「他然」。此所以老子認定天生自然就是真實而美好,後天人為在執著造作之下,本真失落而美好不再。
  • 回顧1920思考2020,造作2021帶來更富生命力創作
    第一口設計的滋味——造作全新「海鹽硬糖系列」作為Z20s造作大上新近百件作品的第一彈,希望在這不平凡的2020年,造作傾盡全力,帶來來自內部設計師團隊Z-Inhouse的「生活之糖」,讓生活重新回歸美麗滋味。造作全新「海鹽硬糖系列」,是我們專為年輕人的家創作的一組「口味」各異,全屋功能齊備、價位適中的櫃架系列。
  • 日本自由行攻略:「盧葡兒仙臺」循環巴士「伊達政宗」主題半日遊
    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條日本自由行的遊玩路線,搭乘「盧葡兒仙臺」循環巴士(Loople Sendai Bus)來一趟「伊達政宗」主題半日遊!▋誰是「伊達政宗」?伊達輝宗之長男,出生於出羽國米澤城(今山形縣米澤市)。
  • 高光下的造作陰影
    藍洞的重點內容歸納後僅9字:造作裁員,涉及百餘人。對於這消息品牌實驗室第一時間與造作取得聯繫,造作回應稱:「這是不實報導,已經和媒體交涉。」但截止發稿日期藍洞新消費仍未刪除這篇文章。「顛覆者」造作造作是家什麼公司?可能很多人都會有這個疑問。
  • 「開悟者」與常人並無二致,卻能證到聖境,前後無相,心印交流
    現代人受到西方思想的影響,每每抬舉人的智慧和能力,就像法國詩人夏爾皮耶波特萊爾(Charles Pierre Baudelaire)欣賞塑膠花多於天然的玫瑰花,反而中國推崇「無招勝有招」、「天衣無縫」,如道家莊子在「庖丁解牛」的寓言說出「依乎天理,因其固然」這些「任運自然」的境界。
  • 自然法師答疑:「淡泊」的終極就是「涅槃寂靜」嗎?
    這裡的「滅」,不是完全的斷滅想,因為要是作完全斷滅想,還是眾生的情想痕跡。這裡講的滅,是根本證得大覺體中,德相之中的根本一如,那才叫做「滅」。所以有覺無覺,在覺之中,就是覺體的一如。覺可以現有覺無覺,現種種覺,但你不是在種種覺中,或有覺無覺上面,去量如是覺體。能如是明白,才能夠體會一點佛門之中所說的「涅槃」二字的意思。
  • 辦公室實用句型「加班」、「請假」、「代班」、「出差」英文如何...
    打工、實習難免需要「請假」、找人「代班」對上班族來說「加班」更是常態偶爾還需要「出差」想去海外實習或到外商公司上班的朋友們,這些工作上超級實用的英文不能不會啊!fill in for someone 頂替/代理某人的職務當同事請假,需要找人幫忙暫代工作,可以用fill in for 這個短語,因為 fill in 本身的意思是「填空」,與「別人請假不在你補了他的空缺」意思契合。介系詞 for 後面加上代理的對象。
  • 自然法師:略釋「明妄非他,覺明為咎」
    自然法師視頻文字稿初稿 這一句「明妄非他」,不是再去另外體會,明白是妄就不是在依他,而是要你直下擔當,明白妄處從來非二,也非他,就是大覺心體,現妄也是覺。所以從隨緣處全然是妄處,你就以為從此以後流轉在妄,那所以叫「覺明為咎」。哪怕是眾生世界一切感受,那不都是覺明之所現前?一切變化,哪個不是覺明之所現前?
  • 法相唯識宗|何謂「「阿賴耶緣起」」?
    筆者感興趣的是,第七及第八識是如何與前六識建構成為瑜伽行派這套完整而緊密的思想系統,圓滿地闡釋有情生命體的生理、心理認知,以及生死流轉的真相。唯識將人的心識功能分為3大類合計8種:第一類是「眼、耳、鼻、舌、身、意」,統稱為「前六識」;第二類是第七「末那識」;第三類是第八「阿賴耶識」。
  • 「量力而為」與「自不量力」如何拿捏?
  • 「造業」是否真有「果報」呢?
    什麼行為會構成「業」呢?佛教認為「業」的核心是「思」(即思心所)——內心的動機、意願、意念、意志。「思」會驅使心造作,促使心採取行動。論典中形容「思」猶如磁石,以磁力推動著心,引發身、口、意的行為,於是造作了「身業」、「口業」或「意業」。有人以為表現於外的身、口業比較重,心裡使壞胡思亂想沒有關係。其實意念很重要。
  • 《延禧攻略》番外篇《金枝玉葉》,雙冠軍薰陶下的「昭華公主」
    昭華與爾晴的兒子「福康安」愛恨交織,相愛相殺。福康安百般設計,舌燦蓮花加上英雄救美的橋段,用計讓昭華情不自禁愛上自己,然而福康安在心底卻又打著報仇的算盤。深諳宮鬥之道的魏瓔珞把一切看在眼裡,即便她年輕時再瀟灑,有了女兒之後,也只是一個擔心女兒受騙的媽媽,她終於忍不住跳出來幫助自己的女兒。瓔珞說:「紫禁城不論對錯,只論輸贏 ..... 如果他背叛了你怎麼辦?」
  • 孝親半日遊推介:日本東京都老建築主題博物館「江戶東京建築園」
    「江戶東京建築園」保存了東京地區的重要歷史建築,建築物的年代橫跨江戶至昭和時代,樣式多元且屋內的布置也相當到位,宮崎駿動畫《神隱少女》中許多場景的靈感都來自於此!喜歡老建築和歷史氛圍的旅人,尤其攜帶長輩的孝親之旅,都很推薦到「江戶東京建築園」來個半日遊!
  • 哲學與藝術的共通性:「自我」、「世界」與「超越界」
    駱駝象徵人生的被動階段,亦即一味地聽從別人對你說:「你應該如何!你應該如何!」;人一旦從被動中覺醒,開始懂得自己對自己說:「我要如何!我要如何!」就代表進入獅子階段,這過程即為從被動變成主動,自己主宰自己,自己做自己的主人,同時也意味著自己對自己負責。但獅子階段並非人生目標,還有第三個層次稱為嬰兒。嬰兒代表天真的、真誠的、全新的開始,充滿無限希望與可能性,更意味發現真正的自我,從內在的真誠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