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的一首送別詩,只有4句,後來被譜成名曲,廣為傳唱

2020-12-19 憶江南音樂坊

王維,字摩詰,唐朝著名的詩人和畫家。他尤其擅長寫五言詩,他的詩,很多是歌詠山水田園的,因此被後人推其為「南宗山水畫之祖」。王維與孟浩然合稱「王孟」,有「詩佛」之稱。王維的書畫尤為臻妙,北宋大文學家蘇軾,曾經評價王維:「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

王維不僅擅長寫田園詩,他的送別詩,寫得也很為後人稱道。如《送沈子歸江東》:「楊柳渡頭行客稀,罟師蕩槳向臨圻。唯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歸。」詩人將自己對朋友的思念之情,比喻為春色,春天裡的春色無邊,則對朋友的相思之情也是無邊的。春色無處不在,相思也是無處不在的。無論朋友走到哪裡,都會置身於春色之中。那濃濃的春色,就是我濃濃的相思之情,時時處處在陪伴著你,詩人用奇妙的聯想,寄景於情,將抽象的情感化為可觸及到的具體成色,時人只覺得相思之情充實於天地之間。王維的送別詩中,最膾炙人口的,要數《送元二使安西》,也被稱作《渭城曲》:「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題目中的「送元二使安西」,不是送兩個使者去安西,而是送一個叫「元二」的人,出使安西。這個「元二」,是作者的老朋友,名字叫「元常」,因為在家裡排行「老二」,所以人稱「元二」。據史料記載,元常是一位懂兵法的人。「安西」指的是安西都護府。府治在龜茲,也就是今天新疆的庫車縣,是唐朝時期,守衛邊疆的一個重鎮。天寶六年(公元747年),唐玄宗任命高仙芝為安西四鎮節度使,元常可能是奉命出使到高仙芝處。當時詩人王維在渭城,渭城,在陝西鹹陽的東北,元常奉命前往安西,詩人在渭城送這位好朋友上路。早晨剛下了一場蒙蒙春雨,地上溼漉漉的,沒有一絲塵土。從客捨出來,走在大街上,道路兩旁的柳樹剛剛抽出嫩芽,非常嬌嫩。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陽關」,位於甘肅省敦煌市西南七十公裡的沙灘上。因為在「玉門關」的南面,所以叫「陽關」。漢朝時期,為了防止遊牧民族入侵,在這裡設置的關隘。也是古代絲綢之路上,中原通往西域以及中亞各國的重要門戶。地勢險要,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到了宋元時期,逐漸被廢棄。

成語「陽關大道」,也是出自這裡。因為當時的絲綢之路上,是商隊絡繹不絕,駝鈴聲此起彼伏,是非常繁華的一條大道。詩人在這裡,勸老朋友多喝幾杯酒,因為出了陽關,遇到老朋友的機會就很少了,想喝酒的機會也不多了,依依不捨之情,躍然紙上。

這首詩的前兩句寫春天的景色,熱烈而美好,春意盎然。後兩句抒情,情意綿綿,依戀感傷。臨別時刻頻頻勸酒,幹了一杯再喝一杯,將深情厚意傾注在杯杯美酒中,因為「西出陽關無故人」。

這首詩,是描寫的最為尋常的離別場面。詩人沒有設置特殊的背景,然而卻有最真摯的感情。適合在多種唱和吟誦和傳唱。這首詩影響很大,後來被譜成名曲「陽關三迭」,更是深情綿綿,盪氣迴腸,被後人廣為傳唱。

相關焦點

  • 王維的這首送別詩,唐代便被譜成名曲,傳唱至今
    《渭城曲》大約作於安史之亂前,是王維送朋友去西北邊疆時作的詩,這首詩形象地刻畫了詩人對故人的那種深摯的惜別之情,因而廣為流傳,並因此編入樂府,成為了經久不衰的佳曲。
  • 王維一首送別詩,被稱為送別詩之宗,更是被譜成歌曲傳唱千年
    但王維絕對是盛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在我心中,王維的詩作絕對能排進中華詩文化史的前10名。王維不僅是詩人,更是一名出色的畫家。"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便是對王維的詩、畫水平最高的褒獎,而這句話正是出自詩神蘇軾。王維尤其擅長五言詩,王維的五言詩,自古以來只有李白能與之媲美。
  • 王維一首送別詩,被稱為送別詩之宗,更是被譜成歌曲傳唱千年
    &34;,便是對王維的詩、畫水平最高的褒獎,而這句話正是出自詩神蘇軾。王維尤其擅長五言詩,王維的五言詩,自古以來只有李白能與之媲美。兄弟之情全在送別詩中王維尤其善於寫送別詩送元二使安西送別詩之宗他的送別詩,最朗朗上口的就是
  • 王維寫了首詩,只有4句,曾被譜入樂曲,道盡男人之間的純真友誼
    作為王維最為經典的一首詩,《送元二使安西》僅僅只有四句,但是卻道盡男人之間的友誼,並、為人們所傳頌,並且曾經被譜入樂曲之中。《送元二使安西》王維渭城朝雨邑輕塵,客舍青青柳色青。顯而易見,《送元二使安西》是一首送別詩,對於這首詩,我們可以這樣理解:渭城早晨一場春雨沾溼了輕塵,客舍周圍青青的柳樹格外清新。老朋友請你再幹一杯餞別酒吧,出了陽關西路再也沒有老友人。
  • 王維的這首詩,只有短短4句,卻寫盡了別情,被稱古今第一
    從先秦的《詩經》,到兩漢的樂府,再到唐詩、宋詞、元曲,離別之情是唱之不盡,離別之詩是不勝枚舉。而這之中,尤以唐代著名詩人王維的《渭城曲》為最。宋人劉辰翁更是在《王孟詩評》中說:「更萬首絕句,亦無復近,古今第一矣」。
  • 三疊陽關唱 千古送別曲
    盛唐大詩人王維的著名的送別詩《送元二使安西》,也就是風靡唐代、傳唱千古的《陽關曲》,又名《渭城曲》或《陽關三疊》。唐代很多詩人的不少詩篇都提到過這首詩,白居易的《晚春欲攜酒尋沈四著作先以六韻寄之》裡有這樣兩句:「最憶陽關唱,真珠一串歌。」
  • 王維送別朋友時寫下一首詩,因情感真摯、構思精巧,成為傳唱千年不...
    《送元二使安西》,是王維在渭城送別好友出使安西時寫得一手送別詩,此詩寫出了送別的真情厚誼,能引起人心底的共鳴。詩作因構思巧妙,當時就被人們廣為傳誦,還被編入樂府。 樂府曲的名字就是人們非常熟悉的《渭城曲》、又叫《陽關曲》、也叫《陽關三疊》,成為送別名曲
  • 王維的這首詩,被評為千古第一送別詩,還被譜成歌曲傳唱千年
    01送別是古詩詞中最常見的題材,幾乎每個詩人都寫過送別的詩。但是,如果要從千千萬萬的送別詩中,選一首來代表這種題材,那就非王維的《渭城曲》莫屬。這並非妄選,古人已有定評。宋代劉辰翁《王孟詩評》評此詩:更萬首絕句,亦無復近,古今第一矣。清代宋顧樂《唐人萬首絕句選評》評此詩:送別詩要情味俱深,意境兩盡,如此篇真絕作也。而且,王維這首詩還被譜成曲,即《陽光三疊》,成為古人送別時的必備曲目。
  • 王維這首詩被稱為送別詩之冠,唐宋以來的送別詩均不出其意之外
    在我國古代詩詞中,送別詩可謂不勝枚舉,但有一首卻極負盛名。那就是唐代詩人著名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送元二使安西》又名《渭城曲》《陽關三疊》或《陽關曲》,在唐代被譜成樂府《陽關三疊》而風靡唐宋。尤其是自己的親人、友人要到遼遠艱苦的地方去,就更加讓人擔心和留戀,於是在送別的時候,自然會更多更深地表達自己的依依惜別之情。王維的這首《送元二使安西》就是這樣的一首送別詩。全詩的內容是: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 王維的一首詩,變成宋朝紅極一時的「流行歌曲」,現在還有人唱!
    而王維有一首詩,卻打破了宋朝的這種慣例,先有詞,然後被譜上曲子,變成了《陽關曲》。但是,王維是一個音樂造詣很高的人,他中年在朝廷做過「樂丞」,就是管文藝節目的。所以,這首詩,也是他根據樂理寫出來的。這也為以後成為宋代的「流行歌」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 送別詩數以億計,唯獨王維的一首送別詩被推為古今第一
    《毛詩序》說:"用文字把內心定感情表達出來,就形成了詩。"離別,最能激發人內心的悲傷之情,因之古人留下了無數送別詩,也因之送別詩是我國詩歌的一個重要類別。古代留存的詩歌中,送別詩佔很大分量。在數以億計的送別詩中,王維的一首詩被推為古今第一,那就是《送元二使安西》,又名《陽關三疊》、《渭城曲》: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 古代最有名的6句送別詩,每一句都傳唱千古!
    古人對於別離,尤其是好友之間的別離,看得特別重,所以就衍生出了「折柳」送別的含義。歷代詩人用他們多情的筆端,寫下了許多傳唱千古的「送別」名句,今天我們就一起欣賞下面這些耳熟能詳的送別佳句。最早接觸的送別詩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 他名氣不如李白王維,寫下一首送別詩,最後兩句被贊了1000年
    在燦爛的唐詩中,送別詩是唐詩中最耀眼的存在,誕生了許多千古名作。可是,在中唐,有這樣一位詩人,他寫下一首送別詩,不輸王維李白,尤其是最後兩句,被人盛讚了一千多年。《謝亭送別》。唱完一曲送別的勞歌,解開纜繩,朋友即將坐船離開。
  • 王維別具匠心的一首送別詩,短短20個字,寫出別樣的送別
    導讀:王維的一首送別詩,僅僅用20個字,別具匠心的手法寫出了不一樣的送別詩經典。 送別詩是中國傳統詩歌中一個重要的題材,大多數名詩人都有送別詩的經典之作。
  • 王維:詩佛的送別,內心總是波瀾不驚的
    王維一生愛寫五言詩,他的五言詩,可以說是沒有敵手的。但是,他的一些短小的七言絕句,也有十分精彩的,比如「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這首七言絕句《送元二使安西》,也是送別詩裡的翹楚。王維這首《送元二使安西》在送別詩裡,極負盛名。
  • 王維在赴邊途中看到美景,即興寫下一詩,其中兩句廣為傳唱!
    今天筆者就來為大家解讀王維的另一首千古名作《使至塞上》,這首詩算是一首邊塞詩,它是新上任監察御史的王維在奔赴邊疆途中,看到了美景而寫下的名篇,詩中不僅闡述了赴邊的心境,更描寫了邊塞的美景,很能體現王維「詩中有畫」的寫作特點,尤其是其中兩句被廣為傳唱,經久不衰!
  • 唐朝四首終極送別詩,堪稱絕唱,讀罷才知唐詩為何是巔峰
    送別和離別,是同樣的神傷。離別或許為了安慰對方而故作瀟灑,送別之人,則是無需掩飾自己的情感。當唐朝才情橫溢的詩人,遇上這種普遍的情感,則誕生了許多千古傳唱的佳篇。學者王兆鵬曾帶著自己的研究生,通過人工計算與大數據分析,歷經17年,從:歷代選本、歷代評點、20世紀論文研究、文史著作選介分析四個方面,排列出了個榜單。
  • 王維精彩的五言送別唐詩,全文只有6句30字,看似平淡卻意境悠遠
    當「王維」和「送別詩」兩個關鍵詞聯繫在一起的時候,我們首先就會想到他的《送元二使安西》,一句「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字淺意厚,惜別之意都在不經意間流出,內有多少深情!除了那一首七絕之外,王維還留下了很多精彩的送別詩。尤其是王維官運向來不錯,在四十歲以後都能過上半官半隱的生活,他的朋友必定是少不了的。朋友多,送別機會也多,送別詩自然也是少不了的。
  • 王維的這首詩只有4句,卻把離別寫到了極致,無人能出其右
    小編今天要向大家介紹的這首詩《渭城曲》,便是一首抒寫離別的千古絕唱。《渭城曲》是唐代詩人王維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這首詩主要描寫了渭城的驛館風景,寄託了王維對友人深摯的惜別之情。全詩不著傷字,只以舉杯勸酒這一動作抒發別情,卻韻味深永,具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這首詩在當時就被編入樂府,成為流傳千古的名曲。也就是現在我們熟知的古琴曲《陽關三疊》。
  • 王維最難以超越的唐詩之作,適用於任何背景,千年來一直傳唱
    還有一個關鍵詞叫做詩佛,王維中年以後就過著半官半隱的生活,大多數的時間都是在山中禮佛。這和他的唐詩創作是相得益彰的,而且也正是因為王維半官半隱,在他的唐詩當中才會出現如此多的送別之作。王維的官職不算太低,而且一心向佛又少了朝堂當中的爭執傾軋,他收穫了很多的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