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及鄭貴妃,那自然離不開萬曆皇帝了。萬曆皇帝幾乎一生都在寵愛鄭貴妃,甚至想立鄭貴妃的兒子朱常洵為太子,不惜為她進行長達十五年的國本之爭。可為什麼朱常洵最後卻遭慘死?
鄭貴妃
萬曆九年,朝廷下詔選美,十七歲的鄭氏因美貌過人,入宮封為淑嬪,一年後升為德妃。後因生下三子三女升為皇貴妃。鄭貴妃跟皇宮之中她人不同,別人都是謹言慎行,而她卻會摸皇帝的腦袋,為其排憂解難,甚至有時會跟皇帝開玩笑嘲諷他。鄭貴妃能夠受寵長達三十年,絕不僅僅靠的是美貌,更有自己的聰慧與才華。
萬曆皇帝朱翊鈞
只是,在鄭貴妃生孩子之前,萬曆皇帝曾寵幸了太后身邊一名宮女,宮女最後懷孕的體型改變被太后識破,於是叫來皇帝命其冊封王恭妃。
按理來講無嫡則立長,皇后無子,應封王恭妃的兒子朱常洛為太子。可是萬曆皇帝久久不立太子,甚至不讓皇長子拜師讀書,引起群臣們的猜忌,認為皇帝想要立鄭貴妃的兒子朱常洵為太子,直至後來,皇帝迫於大臣們長期的以死相諫,無奈立朱常洛為太子。
本來萬曆皇帝曾為鄭貴妃寫了一個"錦囊",錦囊中便是:立朱常洵為太子。在鄭貴妃聽說立太子的消息時,哭哭啼啼找到皇帝,並打開錦囊為證,想讓皇帝收回成命,卻沒想到錦囊中的字竟然被蟲子咬壞,一向信命的萬曆皇帝認為此乃天意不可違,於是立朱常洛為太子。
萬曆四十一年,鄭貴妃竟然命令隨從太監派張差刺殺太子,然而太子活了下來,事情卻敗露了。萬曆皇帝本來28年不曾上朝,那次為保鄭貴妃,竟召開群臣會議,草草了結此事,認為只是張差一人所為,其言行癲狂,為鄭貴妃開脫。
萬曆皇帝愛朱常洵,按理來講封太子後應當讓其他的皇子出宮去封地,可是萬曆皇帝卻久久不讓朱常洵出宮,找各種理由開脫,於是和大臣們展開了長達十五年的國本之爭。最後,當時太后責問鄭貴妃為何久久不讓朱常洵出宮去封地,鄭貴妃以朱常洵想要陪太后過七十大壽為由,可太后一眼識破她的技倆,命令朱常洵立刻啟程。無奈之下,鄭貴妃只好答應。
太后
萬曆四十八年,萬曆皇帝駕崩,鄭貴妃強佔乾清宮,想要讓當時皇帝封其為太后,但大臣們完全不吃這一套,他們威逼利誘鄭貴妃的侄兒鄭養性,使鄭養性勸鄭貴妃遷出乾清宮,移居慈寧宮,此事才算停息,最後鄭貴妃死於萬曆皇帝駕崩後的第十年,十年間,鄭貴妃獨居清宮,與兒子福王天各一方,在悽苦中死去。
而福王朱常洵也未落個好下場,由於萬曆皇帝連續二十八年不上朝,明朝局勢動蕩,朱常洵受封洛陽,但李自成農民軍佔領洛陽後,肥頭大耳的福王被與鹿肉摻雜在一起,分發給人們而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