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什麼,迷信的萬曆皇帝長嘆一聲:「此乃天意也」

2020-12-18 騰訊網

1586年,萬曆寵愛的鄭貴妃生下兒子朱常洵 。由於萬曆對王恭妃和鄭貴妃的待遇不同,長達幾十年的" 國本之爭 "由此揭開了帷幕。

還在常洵出生以前,首輔申時行 就曾建議萬曆早立太子。但萬曆不願把自己不喜歡的女人生的兒子立為帝位的合法繼承人,便以皇長子年齡尚小為藉口推託過去。朱常洛5歲時,王恭妃還未受封,而朱常洵剛剛出生,鄭貴妃即被封為皇貴妃,這不能不令那些早就疑心重重的大臣們懷疑萬曆要廢長立幼。他們不願因對此事讓步而被記入史冊,讓後世覺得朝中無忠君愛國之人。

自從冊封鄭貴妃為皇貴妃引起群臣幾乎一致的反對開始,萬曆和大臣們在立皇儲問題上就一直爭吵不休、僵持不下。

此時萬曆的生母慈聖太后在這個問題上,站到王恭妃和群臣一邊,覺得已經到了她應親自出面幹涉的時候了。

當萬曆來到她的深宮請安時,這位老太后面色嚴肅地問道:「為何遲遲不立常洛為太子?」 可能是慈聖太后威風猶在的緣故,也可能是萬曆事先沒有準備而過於慌張,竟脫口說了一句關鍵性的錯話:「彼都人子也。」

明時宮內稱宮女為「都人」,萬曆居然忘記了母親也是「都人」出身。當慈聖太后怒氣衝衝地指著他說:「爾亦都人子」時,萬曆才幡然醒悟,驚恐得「伏地不敢起」了。

萬曆的失誤,加劇了慈聖太后的決心。無奈之下,萬曆皇帝只得在1601年十月立朱常洛為「皇太子」。

鄭貴妃聽到萬曆要立朱常洛為太子的消息,雖然感到大勢已去,她還是要作最後一搏。

早在幾年前,萬曆皇帝為討鄭貴妃的歡心,曾許願將來封自己的兒子朱常洵為太子。鄭貴妃施展聰明,讓皇帝寫下手諭,珍重地裝在錦匣裡,放在自己宮中的梁上,以為日後憑據。既然現在時機已到,她就不能不出示這張王牌以制其敵了。可是,當鄭貴妃滿懷希望地打開錦匣時,不禁大吃一驚:一紙手諭讓衣魚(蠹蟲)咬得殘破不堪,「常洵」二字也進了衣魚腹中、

迷信的萬曆皇帝長嘆一聲:「此乃天意也。」終於不顧鄭貴妃的淚眼,而把朱常洛封為「太子」,常洵封為「福王」,封地洛陽。

相關焦點

  • 萬曆皇帝立太子時,看到了什麼東西,哀嘆道:「此乃天意」?
    萬曆皇帝   萬曆成長過程 萬曆皇帝10歲登基,在位48年,是明朝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在萬曆皇帝的寵幸下,鄭氏不僅成為貴妃,而且還生下了二子一女。在後宮中,沒有一位妃子不想讓自己的兒子成為儲君,所以鄭貴妃便想讓萬曆皇帝立自己的兒子福王朱常洵為太子。
  • 崇禎本想抄家,愛子彌留之際留下遺言,崇禎長嘆:此乃天意
    不抄家,崇禎還能多活幾天;抄了他們的家,崇禎很有可能會立馬被趕下臺,這便是明朝所謂「勵精圖治」皇帝的悲哀。一、崇禎本想抄家,愛子彌留之際留下遺言,崇禎長嘆:此乃天意!崇禎為何要抄家?主要是為了軍費。崇禎帝不禁長嘆,以為這是天意,便放棄了抄家的打算,轉而懇求大臣和親戚捐獻銀兩。看著皇帝可憐巴巴的樣子,大臣們紛紛「慷慨解囊」,居然還湊了上萬兩銀子,可這點銀子對於大明帝國來說無異於杯水車薪,更與後來李自成抄家抄出七千萬兩銀子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 寵妃常吹耳邊風,皇帝幾欲廢太子 見4個白髮翁,嘆:此乃天意!
    寵妃常吹耳邊風,皇帝幾欲廢太子。見4個白髮翁,嘆:此乃天意!我國歷史上,一般情況下皇位繼承大多數是嫡長子繼承制。皇帝才會考慮廢掉太子。但是在我國歷史上,就有一個太子因為別人的讒言,差點被皇帝廢掉。這個皇帝就是劉邦!他的嫡長子是和呂后生的,名為劉盈。所以既然而然就是皇太子。他還有個二兒子,名為如意,被封為趙王。但是他有一個寵妃,就是戚夫人。她恃寵而驕,仗著皇帝寵愛她,開始沒事找事做。不知道怎麼想的,竟然突發奇想,竟想讓劉邦廢掉他的太子。
  • 在情投意合的鄭貴妃面前,萬曆才感到作為一個人的真實存在
    但萬曆皇帝不願把自己不喜歡的女人生的兒子立為帝位的合法繼承人,便以皇長子年齡尚小為藉口,推託過去。朱常洛五歲時,王恭妃還未受封,而朱常洵剛剛出生,鄭貴妃即被封為皇貴妃,這不能不令那些早就疑心重重的大臣們,懷疑萬曆皇帝要廢長立幼。他們不願因對此事讓步而被記入史冊,讓後世覺得朝中無忠君愛國之人。
  • 三人找他算命,說:位極人臣,三人走後袁天罡一聲長嘆!
    除了唐朝的皇帝,還有更厲害的人物,此人就是袁天罡,預言書籍《推背圖》就是此人所做。《推背圖》整整推算了唐朝及以後的歷朝歷代,不僅如此,推算的內容更是非常準確的。
  • 曹操一世梟雄,為啥臨死前「長嘆一聲淚如雨下」?他在遺憾什麼?
    在我們的印象中,曹操這一輩子活得可是非常的瀟灑,名聲、權力、美女、金錢,他基本是全部豐收,是大家羨慕的對象,然而在他去世之前,他又為何長嘆一聲淚如雨下呢?而曹操看到朝廷黑暗,也辭官歸鄉了。到了這裡,如果曹操不再入朝為官,那麼大家對於曹操的評價就完全是一個清官了,不過接下的事情改變了曹操的人生軌跡。中平五年(公元188年),漢靈帝為鞏固統治,設置了西園八校尉,曹操被任命為典軍校尉。曹操又回到了洛陽,而且漢靈帝如此看重他,似乎他又可以一展才華了。可是第二年,漢靈帝就去世了,之後太子劉辯登基,何太后臨朝聽政。
  • 萬曆皇帝問張居正:秦始皇為何要鑄十二銅人?他的回答很經典
    文:《萬曆皇帝問張居正:秦始皇為何要鑄十二銅人?他的回答很經典》導讀:張居正是大明萬曆年間著名的政治家,曾經擔任內閣首輔大臣多年,輔佐神宗皇帝朱翊鈞開創了「萬曆新政」。據史料記載,他與萬曆皇帝亦師亦友,二人的關係非常的親近,私下裡不光談論朝政時局問題,還常常引經據典的爭論不休,本文今日來分享一個有關他二人的小故事:大明萬曆年間,皇帝命張居正負責經筵一事(專門負責為帝王講論經史),不同的是,他特別強調,在文華殿後面單獨設立一個小房間,以方便他和張居正促膝長談,他對張居正非常的重視和尊敬,有一回張居正染病,他還親自熬湯藥給他喝
  • 鄭貴妃受寵長達三十年,萬曆皇帝為其子進行國本之爭,為何兒子卻被...
    要說及鄭貴妃,那自然離不開萬曆皇帝了。萬曆皇帝幾乎一生都在寵愛鄭貴妃,甚至想立鄭貴妃的兒子朱常洵為太子,不惜為她進行長達十五年的國本之爭。可為什麼朱常洵最後卻遭慘死?
  • 萬曆皇帝朱翊君
    今天我要給大家講的人物是距現在400多年前的一個人物,明朝的萬曆皇帝,這個皇帝的名字叫朱翊君。名字很有意思,翊有輔佐的意思,這當然是朱元璋留下的規矩,他給他二十幾個兒子每個兒子的後代都留下了多少個字,所有兒子每一代用什麼字都是有規定的。
  • 柏楊辭世如一聲長嘆
    他的話振聾發聵,他的走如同一聲長嘆。二十年前,我幾乎同時看到了來自臺灣的幾本書,心靈大震。它們是龍應臺的《中國人,你為什麼不生氣》、柏楊的《醜陋的中國人》、孫隆基的《中國文化的深層結構》和李敖的《傳統下的獨白》。
  • 萬曆皇帝「小時了了」:生於崎嶇,童年早慧,少年勤政
    應該承認,樸淳的報告是相當詳細,而且大體上接近事實的,可見他們對於萬曆本人、明朝宮廷生活和朝政諸方面,都進行過相當認真紮實的調查研究:既看到童年萬曆初期表現與隆慶大有不同,又看到李太后對國政的實際影響,以及馮保勢力的抬頭,但總的說來,對萬曆本人的反映是好的。這些記載的內容,均表明萬曆是曾經以一個較為清新和良好的形象開始其政治生涯的。
  • 明萬曆皇帝「北鬥七星」葬式揭秘(組圖)
    明定陵1956年5月開始挖掘,1957年打開地下玄宮,至今已過了半個世紀,但是萬曆皇帝的葬式為何採用「仰面朝天,右手扶著自己的面頰」的怪異姿勢,一直是個未解之謎。後殿(玄堂)的正面棺床上停放著三口棺槨,中間的特別大,是萬曆皇帝朱翊鈞的棺槨。另兩口分別是皇后孝端和孝靖的棺槨。 據王秀玲介紹,當時定陵發掘時,最引人注目的是墓主人的屍體保存情況。萬曆皇帝屍體放置在一條錦被上,錦被兩邊上折,蓋住屍體。屍體頭西腳東仰臥,肌肉已經腐爛,僅剩骨架。
  • 順口溜《長嘆一聲做人難》
    兒女怨,老養懸,長嘆一聲做人難。
  • 被郭沫若拿來練手的定陵裡,挖出的萬曆皇帝卻很特殊
    所以他又想出了一個曲線救國的方針,那就是實在不行,咱先找個小一點的皇帝墓開一下,練練手再去開長陵?就這麼,倒黴催的萬曆皇帝就被挑中了,生前沒有什麼大作為的他,死後都要先替自己的祖宗挨鋤頭。 萬曆皇帝的定陵規範要小很多,郭沫若一群人僅用兩個多月,成功的將它挖開了。所幸整個定陵都沒有被盜的痕跡,裡面的陪葬品和棺木都保存的非常完整,郭沫若一時欣喜若狂。
  • 張居正用心良苦的培養了萬曆皇帝,為什麼自己的結局卻不好?
    張居正既是宰相,又成了萬曆小皇帝的老師,在朝中的地位便自不必說了。而對於張居正來說,教導小皇帝便是為了明朝的未來,自然是萬分上心,用心良苦。 他一方面默默籌劃著改革,另一方面則是認真教導著萬曆。他害怕小萬曆聽不懂,常常還畫各種圖形幫助其理解,對這個特殊的學生也是嚴厲要求。若是沒有完成作業,不僅不能吃飯休息,還要手把手教導。
  • 萬曆皇帝定陵出土的十大國寶級文物
    明神宗烏紗翼善冠此冠出土時戴在萬曆皇帝的頭部。此冠用細竹絲編成六角形綢絡狀紋作胎,髹黑漆,內襯紅素絹,再以雙層黑紗敷面。黃金酒壺明神宗朱翊鈞專用的黃金酒壺,在當時也叫作酒注。二龍戲珠金碗萬曆皇帝玉帶龍紋金臉盆萬曆皇帝龍袍
  • 崔永元微博小號發文:一聲長嘆一聲雷,自己不能退
    在昨日,崔永元在自己的小號上發布了一篇文章:一聲長嘆一聲雷。這長嘆大概就是嘆息處罰的不公,而這一聲雷想必也就是雷大雨小聲勢夠大卻無實際。沒事,你交錢就行,多麼寬容呀原來錢真的是萬能的。在小號在崔永元說道:自己第一次去的時候,給看了證件倒了熱茶,相對仔細看了證據。
  • 被官方認證的神人——明朝萬曆皇帝朱翊鈞
    皇帝在位時是什麼性情、有什麼功績,就會有相對應的字加以概況,不能隨心所欲地取諡號。簡單舉幾個例子就可以說明了: 慈惠愛民諡為「文」,如周文王、漢文帝;克定禍亂諡為「武」,如周武王、漢武帝;溫文敦厚諡為「仁」,如宋仁宗、明仁宗;早孤短折諡為「哀」,如唐哀帝、金哀宗。
  • 萬曆皇帝聰明而敏銳,他自稱早慧似乎是有根據的
    萬曆皇帝聰明而敏銳,他自稱早慧似乎是有根據的自張居正死後,朱翊鈞開始通過向各地徵收礦稅銀的方式,增加內庫的內帑。在此以前,內庫主要收入為金花銀,即依靠南直隸地區的田賦。不過,內庫所有收支最終仍由戶部負責,並對皇帝的使用進行嚴格的幹預和管理。礦稅銀除補貼內帑用於宮廷膳食以外,更多則用於國家開支,尤其是邊鎮用錢。萬曆二十年(公元1592年)十一月初四日,甘肅巡撫田樂上疏,因河西地區邊疆用兵,需數十萬錢糧,請撥內帑,朱翊鈞批覆同意。
  • 國家挖掘黃陵,萬曆皇帝和兩位妃子的屍骨是怎麼處理的?
    又經過了金剛牆:此石至金剛牆前皮十六丈,深三丈五尺。這是明朝歷史書對於萬曆皇帝陵墓的記載,這塊金剛牆才是考古隊最想找到的地方。因為之前雖然找到了通往墓室的入口,但是並不知道萬曆皇帝的具體位置。然而金剛牆卻是萬曆皇帝沉睡位置的指向標。   經過幾個月的時間,終於打通了金剛牆上面通往萬曆皇帝陵墓的三角形入口。整個挖掘過程相當之短,僅僅過去了幾年時間。這麼大的陵墓就被挖通,只能說萬曆皇帝實在是太過倒黴。考古專家又用了兩個月的時間,清出了萬曆皇帝的陪葬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