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千:畢卡索年輕時的畫最好,越畫越差

2021-01-14 倫勃朗









來源 藝術夜聽


畢卡索曾經贈給張大千一幅畫,畫上只見碩大一張臉,五官不具人形。有人傳說這幅抽象速寫是畢卡索為張大千畫的肖像。張大千對此感到好笑:「我聽說有人聲稱畢卡索的這幅鬼臉殼子,一邊鬍子長,一邊鬍子短,是在強調他對張大千的印象。其實這都是牽強附會。」



「畢卡索怎麼會選中這一幅畫送您呢?」美國華文作家謝家孝問道。

張大千指著他的夫人徐雯波說:「這要問我太太,她還後悔得不得了呢!」

原來,畢卡索曾經捧了五大本畫冊請張大千觀摩,看到這幅畫時,當時張大千隻覺得畫得很怪,坐在一旁的徐雯波也不由好奇地問:「這張畫的是啥子呀?」畢卡索說:「西班牙牧神,畫得好不好?」徐雯波當然只能說很好很好,很好的結果是畢卡索破例題名送畫。


畢卡索繪


不過事隔六年後,也就是1962年,張大千真的收到了畢卡索為他畫的像,有27幅之多。張大千的女秘書林慰君曾問及這些作品:「他把您畫得怎樣?」

答:「頭幾張還好,後來越來越怪了。」

問:「您看過畢卡索不奇怪的畫嗎?」


畢卡索繪


答:「看過。他年輕時的畫最好,那時的畫真是一點兒也不怪。」

問:「為什麼接下來他改變作風了呢?」

答:「我想是因為他年輕時畫得那麼好,卻賣不出去。那時他很窮,生活很苦。到後來他出名了,於是就故意亂畫,也是表示玩世不恭的意思。」


畢卡索繪畫欣賞▼


芥子園 



《芥子園畫譜》成書於清代,自此便風行了300餘年,毫不誇張地說:它是藝術名家的搖籃,可以快速培養藝術修養。


 

《芥子園畫譜》自出版三百多年以來,不斷拓展出新,歷來被世人所推崇,為世人學畫必修之書。在它的啟蒙和薰陶之下,培養和造就了無數的中國畫名家。



近現代的一些畫壇名家如黃賓虹、齊白石、潘天壽、傅抱石等,都從《芥子園畫譜》邁出了畫家生涯的第一步。稱《芥子園畫譜》為啟蒙之良師,一點也不過分。


 

齊白石把《芥子園畫譜》當做自己的啟蒙老師,他的回憶自述說,借來的書,用松油柴火為燈,一幅一幅的勾影。足足畫了半年,把一部《芥子園畫》,除了殘缺的一本以外,都勾影完了,釘成了十六本。


齊白石


《芥子園畫譜》施惠畫壇300餘年,育出代代名家,可謂功德無限。何鏞稱此書「足以名世,足以壽世」,然也。



然而,300多年前的教材,在瞬息萬變的今天,是不是已經過時了?


這個問題,由著名藝術家、現中央美術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徐冰先生來回答再恰當不過了。


徐冰2010年完成的《芥子園山水卷》的靈感,

就是來自於這本古老的教科書。


徐冰認為,這本書是中國繪畫的精華與濃縮,最代表中國文化和藝術核心,他說:

《芥子園畫譜》就是符號的字典。

它收集了各種各樣的典型範式。人分幾群,獨坐看花式、兩人看雲式、三人對立式、四人坐飲式:一個人是什麼姿勢,兩個人是什麼姿勢,小孩問路是什麼姿勢,都是規定好的。

所以,藝術家只要像背字典一樣記住「偏旁部首」、再去拼接組合描繪世界萬物。

中國畫講究紙抄紙,不講究寫生,過去都是靠臨摹,到清代總結出來,這些拷貝的範本分類、細化,變成一本書。

這就是為什麼《芥子園畫譜》是集中了中國人藝術的核心方法與態度的一本書。                                                                                           

在康熙年間,《芥子園畫傳》原版初集就已稀貴如金了,常人難睹其真容。清末時,芥予園舊版已毀廢,直至上世紀七十年代《芥子園畫傳》初集首次在海外被重新發現。


山水卷畫論部分《畫學淺說》首頁,

字大行稀,絕對不用擔心看成近視眼。


書中較為系統介紹了中國畫的基本技法及繪畫、品畫的基本技藝。繪畫基本技巧介紹科學合理,淺顯明了,使初學者易領會、易臨摹。


畫譜內容豐富,薈萃中國歷代著名畫家模仿作品,為中國畫初學者最寶貴之畫譜寶庫。故此畫譜問世三百多年來,風行於畫壇,至今不衰。



對此傳世珍寶,我們竭盡全力,重新編輯出版了這本《芥子園畫譜》線裝彩頁版,希圖將其精髓盡現於您眼前。



全書主要分為初集、二集、三集三部分,囊括樹譜、山石譜、人物屋宇譜、梅蘭竹菊譜、花卉草蟲翎毛譜之精華內容。除此之外,並附中國畫的繪畫技法、各名家畫論及經典畫作於其中,以饗讀者。


《芥子園畫譜》深入淺出,循循善誘,令人讀之如醍醐灌頂,頓開茅塞。



芥子雖小,可納須彌山。


《芥子園畫譜》的影響力猶如這枚小小的種子,攜帶著能量,飄散在各處,在每一個人心中種下一座須彌山。


《芥子園畫譜》是一套世間少有珍藏的藝術品;同時也是零基礎學者的入門教科書。不管是拿來欣賞,還是作為繪畫入門的書本,大家都應該看看這套書。





(點擊圖片可見大圖)

(點擊圖片可見大圖)

(點擊此行文字查看更多圖片細節)



《芥子園畫譜》

手工線裝彩色仿宣套裝全集共4冊

  無憂購買:

1、全國包郵,貨到付款,敬請放心購買;

  2、7天內無理由包退,15天內包換;

  3、如果收到的物品您不滿意,可聯繫寄件人處理。

  購買方式: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或長按識別二維碼),填寫姓名、電話、收貨地址即可下單,這邊會儘快發貨,貨到付款。


相關焦點

  • 畢卡索:送你一幅我的畫!張大千:這畫的是我?
    文/王呈祥畢卡索:送你一幅我的畫!張大千:這畫的是我?互贈禮物,是人與人之間交流的一種方式,如詩人贈詩、書友贈書、畫家贈畫一樣。通俗來說,就是以物寄情,彼此之間留個念想。然後,張大千便走進了畢卡索的畫室。令他沒想到的是,畢卡索原來對中國繪畫這麼感興趣,竟仿畫了近兩百幅齊白石的作品,雖說畫得不怎麼好,但對中國繪畫的理解是非常深的。畢卡索將這些畫一一拿給張大千看,並懇請他予以指正。張大千說:「您不會使用中國毛筆,墨色分得不好。
  • 陳傳席:有些人越畫越差是因為文化底子差
    陳先生認為:中國畫有自己的一套語言,西方很多著名的藝術家都是學習了中國畫的語言而成功的,畢卡索臨摹齊白石的作品臨了二十多本。如果中國畫沒有了,西方繪畫也不能發展。 連外國人都講「中國的藝術是哲學的,外國的藝術是科學的」。既然是哲學的,是形而上的,那麼學好中國畫就要讀書,不讀書是不行的。
  • 張大千和畢卡索互贈畫作,看到畢卡索的畫,網友:感覺被「騙」了
    近日,在網絡上有兩幅畫引起美術生的軒然轟動,分別是國畫大師張大千和西方抽象派畢卡索所著。告訴大家一個冷知識,國畫大師張大千和西方抽象派代表人物畢卡索是同一個時代的,不僅如此兩位美術界的大師還互贈過畫作。下面我來帶大家看一下兩位大師互贈的巨作。上面那副畫為國畫大師張大千贈與畢卡索的那副畫,一幅經典的國墨畫。
  • 張大千畢卡索互贈畫作,看到畢卡索的畫,網友:好像被「騙」了
    在近代中張大千和畢卡索可謂是兩位大師,一個是擅長中國的古畫,而另一位則是抽象畫的傑出人物。雖然兩人處於不同的國家,也是相隔萬裡的,可是兩人其實早就認識了。為什麼會說這兩人認識呢,在這裡還有一段兩人的故事呢,也就是互贈作品。這兩幅畫可以說寓意頗深,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如果大家看完張大千的畫之後再看看畢卡索的畫,估計很多人會感覺被騙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張大千畢卡索互相贈畫,看到畢卡索的畫作,網友:似乎被「騙」了
    張大千畢卡索互贈畫作,看到畢卡索的贈畫,網友:像被「騙」了馬斯洛需求五層次曾經提到人在滿足了生理需求以後會進行下一個階段的追求,那麼隨著大家現在生活質量日益提升,不僅對物質方面的需求增加了,對於精神生活品質方面也更看重了
  • 畫越畫越大,越畫越精緻,繪畫大師卻越來越少?
    朱耷 水木清華圖 120×50.6cm 南京博物院藏所以就會有這樣的疑問,為什麼現在畫越畫越大,越畫越精緻,但我們這個時代卻出不了幾個真正的繪畫大師畫得像「照片一樣」這個詞在你還懵懵懂懂剛拿起畫筆學畫時,有人這樣說你,顯然是個褒義詞,然而在你的身體和你的繪畫藝術都進入成熟階段後,有人這樣說你明顯就帶有了貶義的色彩。如果一件作品照相機能夠「咔嚓」一下就輕鬆搞定的事,我們何苦要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辛苦塗抹於紙上畫布呢?
  • 張大千和畢卡索互贈墨寶,網友直呼:畢卡索這畫的不是牛爺爺嗎?
    當看到張大千進來的時候,畢卡索立馬就開始向張大千請教,希望可以學到一些東西,並且他十分尊重張大千。  這個時候,張大千也是十分的認真,他非常大方地向畢卡索演示如何畫竹子。何況墨竹畫是張大千非常擅長的畫,由此可以看出,張大千是非常尊敬和佩服畢卡索的,也算得上非常有誠意了。  畢卡索回畫  畢卡索收到張大千的畫和筆之後是非常高興的。當時,畢卡索的手裡剛好拿著一幅畫,那幅畫是他自己畫的,這幅畫看著就非常的特別。
  • 張大千送了幅墨竹給畢卡索,畢卡索回了一幅畫,網友大呼:虧大了
    畢卡索的藝術成就極高,他的出現讓西方藝術史發生了一次革命性的突破,而他的創作風格,更是引發了立體主義運動的誕生。畢卡索也被稱為20世紀最偉大的藝術天才。我們再來看看我國的大畫家張大千。張大千是我國近代最了不起的國畫大師,他的潑墨畫工首屈一指,是上個世紀最具傳奇色彩的大家。
  • 畢卡索與張大千
    傳說中在家裡從不穿上衣的畢卡索很破例地穿了件條子襯衫,還穿上了很正式的長褲和皮鞋。 畢卡索請張大千夫婦和趙翻譯坐下後,便立刻捧出五大本畫冊,請張大千觀看。每本畫冊裡大概有30張畫左右。 張大千好奇地翻閱著,吃驚地發現原來裡面的畫…
  • 張大千:在大連畫的什麼畫?
    張大千是世界拍賣成交額最高的藝術家,據美國《紐約時報》2017年6月5日報導,據法國資料庫Artprice統計,這位1983年去世的中國現代主義畫家的作品,近年創下了3.55億美元(1美元約合6.8元人民幣)的拍賣成交額,比排名第二的畢卡索多出3100萬美元。而且張大千有6幅作品拍賣超過1億元人民幣。
  • 水墨畫是全世界最好的畫
    可是在中國,這樣畫就給框定在「國畫」呀、「水墨「呀這些話題裡。圍繞水墨兩個字,各種理論就會圍上來,涉及美學,涉及美術史,等等等等,油畫就不會有這問題。我從來沒見過一群西方人談論一組創作,關鍵詞是「油畫」。我認為全世界最好的繪畫是中國的水墨畫。當然,我指的是古典作品。
  • 張大千拜訪畢卡索,畢卡索說:我不明白你們為什麼來西方學藝術!
    早年曾為木工,後以賣畫為生,五十七歲後定居北京。早年張大千拜訪畢卡索,簡短的一下午會晤,畢卡索卻說,他最欣賞齊白石,這讓所有人很驚訝,畢卡索抬起頭盯住張大千的眼睛,認真地說:「我最不懂的,就是你們中國人,何以要跑到巴黎來學習藝術!」張大千一驚,以為自己聽錯了,連忙示意趙翻譯。此時趙翻譯表情頗有自豪之感,他又接著翻譯畢卡索的話:「不要說法國巴黎沒有藝術,整個西方,白種人都沒有藝術!」
  • 張大千的畫論
    正如張大千好友羅榮才在《張大千擺龍門陣》中所說,張大千知識淵博,閱歷尤其豐富。羅榮才曾問張大千:「為什麼不寫出來。」張大千明確表示他不寫文章,也反對口述,最討厭錄音,感覺錄音有點像審訊,只同意默記後整理出文字。所以,《畫說》一書就是張大千有心的朋友適時地把它記錄下來陸續發表的。在筆者看來,張大千的畫論就像八大山人的畫一樣,簡約、精到。
  • 張大千與畢卡索的故事
    1956年5至7月,應巴黎現代藝術館館長喬治薩勒的邀請,57歲的張大千偕夫人訪問巴黎。在巴黎舉辦個人畫展期間,拜訪了旅居法國的75歲西班牙畫家畢卡索。張大千        在畢卡索的畫室,200多幅仿齊白石畫作立即吸引了張大千的眼睛。
  • 張大千拜訪畢卡索,畢卡索:西方沒有藝術可言,真正的藝術在東方
    齊白石遊山玩水,不過張大千的遊歷經歷要更豐富一些,兩個人都是畫家中的高壽者。兩人都是非常有趣的人,張大千是比較痴情的人,年輕時曾經因為髮妻出家為僧,而齊白石是個出了名的「摳門」之人,招待客人都用留了好幾年的「模式點心」。兩個人在生前有一些交集,不過交集並不深,齊白石不是特別喜歡張大千。
  • 張大千和畢卡索以畫會友
    1956年春天,張大千應邀去法國巴黎,並在那裡舉辦了「敦煌畫展」和「張大千近作展」,其作品得到西方各界的高度認可和盛讚
  • 張大千與畢卡索不得不說的故事
    畢卡索請張大千夫婦和翻譯坐下後,便立刻捧出五大本畫冊,請張大千觀看。每本畫冊裡大概有30張畫左右。張大千好奇地翻閱著,吃驚地發現原來裡面的畫都是臨摹的中國畫,畫的多是花卉蟲鳥之類,一看便知是模仿齊白石。並且筆法非常稚嫩,一看便知是初學者的畫作。畢卡索饒有興趣地問張大千:「張先生看這些畫畫得怎麼樣?」張大千馬上猜到這些畫一定是畢卡索畫的。
  • 張大千拜訪畢卡索,畢卡索說有了齊白石,我不敢去中國!
    1956年6月,張大千拜訪西班牙藝術大師畢卡索,三次而不得接見。張大千是一個不達 目的不罷休的畫家,最後還是設法見到了畢卡索。原以為,畢卡索作為20世紀世界上最偉大的藝術大師之一,備受西方畫壇頂禮膜拜,所以架子很大,倨傲而不可接近。
  • 張大千登門請教畢卡索,而畢卡索的一段話,讓張大千沉默……
    大家好,我是阿亮,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張大千登門求教畢卡索的一件小故事,中國近現代畫史上,張大千絕對是前三的人選,而畢卡索,更是世界畫壇的巨匠,這兩人還曾有過一番這樣的交集。張大千沒有在乎這些繁文縟節,藝術家的執著個性讓他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我為何非要託人?直接登門拜訪也是很好啊。於是,他前往尼斯城,踏上了見畢卡索的道路。到了後,他先打電話預約了畢卡索,等了幾天後,等到了畢卡索的回電,邀請他去他的城堡見面。
  • 張大千與畢卡索的相遇,東西方藝術的碰撞!
    他經常說,我視繪畫如性命,我的畫筆不會停,我會畫到生命最後一息。」李永翹說。1983年,張大千為大陸友人、門生題贈畫集12冊,在畫桌前突發腦溢血去世。楊繼仁同志寫的《張大千傳》是一本有意思的書。但是其中含有了過多的水分,帶著過強的主觀情感。書分上下冊。下冊更能吸引人,因為寫得更平實而緊湊。記張大千與畢卡索見面的一章(《高峰會晤》)寫得頗精彩,使人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