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歌行體》是個自由的詩歌或者詩詞體裁,不受文章字數和平仄,韻律等限制 。但是比現代的散文和散文詩難寫,因為要達到意境或者作者想表達的意圖,有時候會用隱晦的描寫或者他物的渲染而表現出來,這就需要一定的寫作能力和手法。當然,《歌行體》裡更多的是直意描寫,如《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蜀道難》這兩首。
為什麼單獨說這兩首?因為在《歌行體》裡,這兩首是代表作,是水平最高的。
好多時候,詩人寫的詩 ,表現的並不是詩裡的景色和氣氛,而是自己的喜怒哀樂。完全是自己的心情描寫,只不過,礙於面子和影響,不能直接寫出來罷了。

當然,像李白那樣『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的狂傲,我看,恰恰是和三國楊修的『
恃才放曠』差不多。
今天寫的這首《濁者濁 清者清》更像一首哲理詩文。脫離了詩歌表現的本意。也許,只有經歷過滄桑的人,才能更好的看懂。歡迎大家留言指導和點評。謝謝。
《李體》是個自創的文字體裁,有《李體五字》《李體七字》《李體複句》等等。
力求文字精簡,句短意長,以產生更多的意會和共鳴。
不太考慮平仄和格律,只要求文章通俗易懂,無艱澀難懂之字和典故。讀來朗朗上口即可。

《歌行體》濁者濁 清者清
濁者濁,清者清,
東方吹去又西風,
南風北風皆從至,
嗚呼,
霸王不肯過江東。
清者清,濁者濁,
王母拔簮劃銀河,
織女夜夜眉顏笑,
牛郎年歡一夢柯。
噫呼,
山人笑書凡苦多。
濁非濁,清非清,
繚繞高山蠶魚蟲,
太白鳥道雲天裡,
高處,
凌霄殿裡文武從,
曰:眾生平等。
濁是濁,清是清,
拍浪匆匆度餘生,
落葉沉沉金秋滿,
執下一筆心潮平。

作註:這首作品寫進去了好多意思。所以,前面說了,這是首哲理詩。講了好幾個故事。這幾個故事的背後,又有好幾個耐人尋味的思考。
也許,有一天,在某個突然的瞬間,就會明白詩中的道理。
我最喜歡的是最後兩句『落葉沉沉金秋滿,執下一筆心潮平』。來紀念我今晚平靜的寫作。
於2019年10月10日夜。

文章部分圖片和文字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允許免費使用。
如果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收藏或者轉發。傳播美,也是一個好習慣。謝謝。
喜歡這篇文章的的話,可以關注作者,每天都有新文章,有想法和意見,可以在下方留言,歡迎探討交流。必有回覆。謝謝。
道悟《露生江船遠,疏影月移花》我對詩詞的理解
《散文詩》我要一支筆 書寫心聲
《李體七字》岸柳絲絛垂漫漫 一聲郎君羞顫顫
《李體五字》香山幾度遠 再逢可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