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躬耕地為襄陽的廣告出現在高鐵站,南陽高鐵站該怎麼做?

2020-11-24 騰訊網

2019年12月1日南陽人期盼的高鐵終於通車,南陽人可以乘坐高鐵到各個城市,高鐵站也吸引著南陽千萬人的關注,高鐵站也是一個城市形象展示的主要窗口,但是小編發現有些高鐵站上了這樣的廣告:

上圖為襄陽在北京高鐵站打的靜態廣告,宣傳諸葛亮躬耕地為襄陽!

上圖為襄陽高鐵東站廣告,諸葛亮躬耕地,智慧古隆中!

而小編了解到高鐵鄧州東站、南陽東站、方城站和平頂山站的廣告資源被襄陽一家廣告公司以407萬的價格承包,平均一個燈箱廣告5.7萬/年,而本土企業需要打廣告一個燈箱的報價就要200萬/年!

南陽高鐵站代表著南陽的臉面,然而高鐵站的主要宣傳位置全部被外地公司低價承包高價轉賣給南陽的企業,導致南陽的企業要麼任人宰割,要麼因為虛高的價格而放棄宣傳展示。

如果哪一天襄陽在南陽高鐵東站宣傳「諸葛亮躬耕地在襄陽」,我想這不是赤裸裸的打臉嗎?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諸葛亮的《出師表》千古傳頌,這一名句更是廣為天下知。儘管諸葛亮清清楚楚說明了自己躬耕地在南陽,且有大量史料和學者研究證明其躬耕於南陽,但因為種種原因,諸葛亮躬耕地究竟是南陽還是襄陽,自古至今一直爭議不斷。

前幾天,小編發布一篇《諸葛亮「遊息之地不等於躬耕地」,南陽襄陽諸葛亮之爭已有定論!》的文章,引發網友在諸葛亮躬耕地問題上激烈討論,下面小編整理部分網友留言:

支持諸葛亮躬耕地為南陽的網友:

歷史文字充分證明,南陽才是實打實的,襄陽只是遊玩之地也稱寓!南陽諸葛蘆,西蜀紫雲亭——古人已經證明!

襄陽應該上書全國人大和教育部:把出師表改為「臣本布衣,躬耕於襄陽」,以後再說這個問題就名正言順了;要不行就質問諸葛亮為什麼寫成「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讓他老人家把南陽改為襄陽,襄陽也能對外理直氣壯。如不這樣,讓襄陽情何以堪啊!

我更傾向於南陽,畢竟古時南陽郡算是大都市了。一般文人騷客肯定需要離繁華都市不能太遠,不然消息就會閉塞。像諸葛亮這樣的層次,如果生活在消息閉塞的地區,也不可能這樣出名了吧。

認為諸葛亮躬耕地為襄陽的網友:

有哪一個歷史學家認定,躬耕南陽,就是躬耕宛城,說到底不是南陽襄陽之爭,是宛縣與隆中之爭,二月河不是偽作家嗎,怎又研究歷史了,宛城武侯祠內,明代碑文,此膺也,襄陽為真,不是襄陽人立的吧,南陽等同宛縣,豈不是河南等同鄭州,亮之舊宅,鄧縣隆中!

南陽郡那時候還是袁紹地盤 ,只有襄陽所在是劉表地盤 ,劉表中立的 那期間荊州襄陽沒有戰爭 諸葛亮才能隱居數十年。若是在南陽 ,早就被戰亂影響了。

南陽說的記載是什麼時候?宋元開始,襄陽市東晉時候,諸葛亮老婆黃月英是襄陽人,好友鳳雛襄陽人王平襄陽人,馬謖襄陽人等等,你們南陽除了那一句躬耕南陽沒有任何證據了,只會用歪理,襄陽的證據很充分。古南陽郡屬於曹操的地盤,劉備去曹操地盤請諸葛亮出山?你真逗。。。那時候中原戰亂不斷,只有劉表的荊州最安全,最繁華,消息最暢通,南陽能跟諸葛亮扯到一起來的你跟我說都有誰???

河南大度的網友:

湖北人,我是河南人,咱們看看就行了,何必介入爭端,這些破歷史有用嗎?那些無聊之人才會去爭這些沒用的東西,我初中課本學的是南陽,我根本不在乎是南陽還是襄陽,也可能南陽古代屬於襄陽,那又能說明什麼呢?豪無意義。

我是河南人,我會答應,該是哪就哪的,爭什麼呢?是哪裡的,就說明哪裡人牛逼?那每個省都有燦爛歷史,那到底誰更牛逼?沒意義。

對此事中立的網友:

南陽襄陽本是一體,奈何山川相制人為分割。若能再合為一體,對周邊發展也是頗多帶動、利多,成為一新經濟增長極也是可以期待。新野人,兩邊都有親戚,真希望兩邊都好,我們這個小區域團結才會發展的更好。有人會說,醒了,醒了,誰跟誰呀,不要夢中說胡話了,唉……

對此,你怎麼看?

相關焦點

  • 「諸葛亮躬耕地」是襄陽還是南陽?這裡給出答案
    「諸葛亮躬耕地」是湖北襄陽還是河南南陽?10月2日,中宣部主辦的「學習強國」APP給出了明確的答案:河南南陽。>據漢代史專家鄭先興教授考證,關於諸葛亮的躬耕地在歷史上已經爭論了1500多年,而清朝中葉(1846年後),南陽與襄陽躬耕地的爭論才真正拉開帷幕。
  • 新三國稱諸葛亮躬耕在襄陽 南陽網友怒砸電視
    羅貫中在此處已明確提到了諸葛亮與襄陽、南陽之間的關係。」《三國演義》中,徐庶對劉備推薦諸葛亮時說:「此人乃琅琊陽都人,複姓諸葛,名亮,字孔明,乃漢司隸校尉諸葛豐之後。其父名珪,字子貢,為泰山郡丞,早卒;亮從其叔玄。玄與荊州劉景升有舊,因往依之,遂家於襄陽。後玄卒,亮與弟諸葛均躬耕於南陽。嘗好為《梁父吟》。所居之地有一崗,名臥龍崗,因自號為臥龍先生。此人乃絕代奇才,使君急宜枉駕見之。
  • 南陽不滿諸葛亮躬耕地成襄陽 反擊《三國》導演
    □首席記者 郭啟朝  本報南陽訊 新《三國》第32集把諸葛亮躬耕南陽說成是居住在襄陽隆中,將臥龍崗「搬」到了襄陽。6月9日,本報以《新<三國>再挑諸葛躬耕地之爭》為題對此作了報導。
  • 河南南陽,湖北襄陽,究竟誰才是諸葛亮的躬耕地?
    諸葛亮號稱臥龍先生,自稱躬耕於南陽,在如今的南陽有臥龍崗,有紀念諸葛亮的武侯祠,有三顧堂,有躬耕田。看起來似乎河南南陽是諸葛亮的主要生活與居住地。襄陽方面認為,諸葛亮居住在隆中,在隆中向劉備提出了三分天下的隆中對。諸葛亮的茅廬在隆中,隆中才是諸葛亮躬耕地。而據考證,隆中正是在如今襄陽市範圍之內。
  • 羅貫中心目中的諸葛亮躬耕地南陽在哪裡?
    (一)兩座歷史文化名城為智聖的躬耕地掐架身為南陽人,常常為家鄉人的三國情懷感動,為武侯精神的氣場所感動。近讀「三國",忽然產生了想弄清楚羅貫中心目中的諸葛亮躬耕地在哪裡的衝動。於是帶著問題走進去,帶著答案走出來。
  • 為什麼會有「南陽、襄陽」的躬耕地之爭?
    南陽與襄陽的躬耕地之爭,實際上爭的是諸葛亮這一重要的歷史文化資源。類似這樣的爭奪戰還有很多,比如湖北隨州、陝西寶雞、山西高平、湖南株洲炎陵縣和會同縣爭炎帝故裡,安徽渦陽與河南鹿邑爭老子故裡,浙江省諸暨與蕭山爭西施故裡,等等。分析南陽、襄陽的躬耕地之爭,主要有以下原因。
  • 襄陽or南陽 教科書捲入諸葛亮躬耕地之爭注釋不同
    《陋室銘》中的這些句子國人都很熟悉,然而,湖北和河南的兩個中學生偶然發現,針對「南陽」的注釋,人教版教材與北師大版教材卻截然不同。教材差異的背後,仍是湖北襄陽與河南南陽的諸葛亮躬耕地之爭。有學者認為,教科書作為義務教育階段的課本有別於一般傳播載體,在內容上應更嚴謹,不應捲入學術之爭,對沒有定論的爭議問題不應自己下結論,充當裁判。
  • 諸葛亮躬耕地襄陽隆中的文史記載
    注漢晉春秋曰:亮家於南陽之鄧縣,在襄陽城西二十裡,號曰隆中。」意即諸葛亮躬耕隴畝之地就是襄陽城西二十裡的南陽鄧縣隆中。《諸葛亮集.文集.黃陵廟記》一文中,諸葛亮說:「僕躬耕南陽之畝,遂蒙劉氏顧草廬......」陳壽《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記載「(亮)遭漢末擾亂,隨叔父避亂荊州,躬耕於野,不求聞達」。(躬耕隆中)北宋《冊府元龜》記載:蜀諸葛亮,居隆中躬耕。
  • 從《三國志》論證諸葛亮躬耕南陽,駁「襄陽說」的謬論。
    「襄陽說」在解釋陳壽著《三國志》為何只寫「躬耕南陽」,而不寫「躬耕隆中」或「躬耕南陽鄧縣」時,有一個很奇怪的論點,「那就是史籍行文體例的要求和這部史籍特別精審「南陽說」的學者認為,隆中一詞出現於東晉以後,因為諸葛亮、陳壽根本不知道「隆中」為何物,所以,《三國志》以前的所有文獻史書上都沒有隆中的記載。而「襄陽說」的學者卻認為,「隆中得名應在諸葛亮躬耕之前,決不會是附會之名。根據地名具有極強穩定性和傳承性的特點,隆中又處於離襄陽城不遠的郊野,絕非渺無人煙的蠻荒之地,因此,隆山和隆中都應在諸葛亮躬耕隱居之前就早有其名了」。也就是說,陳壽無疑是知道隆中的。
  • 諸葛亮躬耕地官方權威解釋,南陽襄陽再也不用爭了!
    10月2日,「學習強國」APP發布了關於諸葛亮躬耕地和三顧茅廬發生地的具體位置——河南南陽,古稱「宛」。這個是目前最新的、最官方的、最權威的關於諸葛亮躬耕地和三顧茅廬之地的結論。
  • 襄樊更名襄陽意在爭諸葛亮躬耕地? 河南學者憂心
    歷經「郵票」、「教科書」事件之後,襄樊更名襄陽將兩地之爭再添遐想。   「襄陽」一招既出,下一步棋會是什麼?南陽將何以應對,令人拭目以待。   「石(小生)老師的研究成果,讓諸葛亮躬耕地接近了歷史真相。」12月15日,南陽諸葛亮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南陽市博物館副館長、副研究館員張曉剛說,南陽臥龍崗是諸葛亮躬耕地,不應該再有存疑。
  • 襄陽以此詩"大宅"說作為諸葛亮"躬耕於襄陽"的史證可以嗎?
    【辨析】"望隆中之大宅,映峴首之沈碑"地理坐標:站在峴首沈碑處,能夠看到隆中大宅。峴首在襄陽城南,作者於沈碑處能夠看到隆中大宅,可見"大宅"之恢弘氣勢。公元207年諸葛亮出於草廬,距離作者"望隆中大宅"已經有三百多年,什麼樣的大宅可以遺存三百多年而屹立不倒呢?
  • 易中天:湖北襄陽是躬耕之地,隆中古時屬南陽,現在屬襄陽
    易中天曾在北京大學作演講,認為湖北襄陽是諸葛亮的躬耕之地。古時城區位置跟現在截然不同,不要以現在城區規劃來想當然近兩千年前的古南陽,南陽武侯祠建於魏晉時期早於湖北武侯祠,其實大家說這麼多都沒用,建祠時間先後說明了一切問題,誰早就是誰的,南陽武侯祠草廬為八角,古柏亭位置從來沒有變過,襄陽的都是後人建的。諸葛亮的出師表說「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這是諸葛丞相親說。在三國那個時代,劉表把州治遷到襄陽,襄陽名氣比南陽大。
  • 諸葛亮住在襄陽隆中,為何說自己「躬耕於南陽」?襄陽和南陽之爭
    但是關於諸葛亮到底是在襄陽隱居,還是在南陽隱居,一直有非常大的爭議。今天咱們就根據地理、史料來具體分析,襄陽和南陽之爭,到底誰生誰負。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這是諸葛亮在《出師表》中的一句話,諸葛亮這話啥意思?
  • 三國時期諸葛亮究竟是躬耕於南陽還是襄陽呢?
    諸葛亮在《出師表》裡稱:「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如今河南省南陽市臥龍崗和湖北省襄陽市隆中都建有武侯祠,這就產生了一個問題:諸葛亮躬耕之處究竟是在南陽還是襄陽?隆中地理位置在襄陽城外二十裡,行政區域卻在南陽郡的鄧縣,所以說襄陽南陽都對。由於歷史與現實的差異,對古地名的解釋出現分歧其實是常見的學術現象。
  • 石小生:諸葛亮「躬耕於南陽」中「南陽」的解讀
    「閒話諸葛亮躬耕地」之一:諸葛亮「躬耕於南陽」中「南陽」的解讀 石小生 諸葛亮躬耕地問題是一個中國史學界長期存在,目前又沒用明確結論的問題,是一個見仁見智的懸案。應當承認,因時代所局限,《三國志》對此問題的記載過於簡略,加上在浩如煙海的史籍文獻中出現「聞見異辭,各生彼此」(裴松之語)的歧異史料在所難免,故在諸葛亮躬耕地的解讀中出現有爭議的、值得商榷的地方也是正常的。
  • 南陽和襄陽兩處臥龍崗,哪個才是諸葛亮躬耕隱居地?答案你想不到
    三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諸葛亮在《前出師表》中說了自己隱居躬耕的地方「南陽」,正是這句話引來了很多爭議,關於南陽臥龍崗和襄陽古隆中哪個才是真正的諸葛亮隱居地爭論了很多年。其實,諸葛亮躬耕,預測出「三分天下」是現在的襄陽古隆中,這一點在《三國志》、《資治通鑑》等古籍中都有明確記載。
  • 論諸葛亮躬耕於襄陽的可笑性
    其中有三顧茅廬和躬耕於南陽。最近看到不少襄陽說不顧一切喋喋不休的​強辯。首先要證明諸葛亮口中三顧茅廬和躬耕於​南陽,是在襄陽,那繞不開的問題就是必須證明襄陽說的起源嚴謹紀實可靠!即使退一步來說,其中也只有襄陽故宅一說而已,那麼我們來看看諸葛亮早期的時候山東難道沒有故宅嗎?後來成都沒有故宅嗎?歷史記載上有對此大寫特寫嗎?有被拿出來大說特說嗎?所以即使習鑿齒說了有故宅,也不代表南陽沒有故宅!再者,諸葛亮口中的茅廬和故宅是一回事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故宅和躬耕地有關係嗎?顯然也是否定的!​
  • 爭奪諸葛亮隱居地,南陽與襄陽開撕
    襄陽官方堅持其境內的「古隆中」,才是諸葛亮躬耕地。圖/視覺中國  2016年諸葛亮文化旅遊節將在南陽臥龍崗舉辦,當地官方發布海報進行宣傳。  此前,南陽市政府曾經通過多個媒體平臺發聲,將地處南陽縣境內的臥龍崗,認定為諸葛亮出山前的隱居地。新京報記者注意到,早在2010年,南陽官方就將臥龍崗定義為「諸葛亮躬耕十載地」。  而140公裡外,湖北襄陽坐不住了。  8月18日,微信公號「漢水襄陽」發布文章,對河南南陽的這一行為加以質疑。這篇名為《某地將辦諸葛亮文化節:李逵和李鬼,怎相處?》
  • 諸葛亮出山前,躬耕隴畝是在襄陽古隆中還是在南陽臥龍崗?
    初,琅琊諸葛亮寓居襄陽隆中,每自比管仲、樂毅;劉備在荊州,訪士於襄陽司馬徽,徽曰「此間自有伏龍、鳳雛」。備問為誰,曰:「諸葛孔明、龐士元也。」古時的河北,是指黃河以北;山東,是指崤山以東;荊州,是涵蓋了從今天的河南南部直至湖北、湖南甚至廣東,不等於今天的荊州市。南陽郡,也不是今天的南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