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1日南陽人期盼的高鐵終於通車,南陽人可以乘坐高鐵到各個城市,高鐵站也吸引著南陽千萬人的關注,高鐵站也是一個城市形象展示的主要窗口,但是小編發現有些高鐵站上了這樣的廣告:
上圖為襄陽在北京高鐵站打的靜態廣告,宣傳諸葛亮躬耕地為襄陽!
上圖為襄陽高鐵東站廣告,諸葛亮躬耕地,智慧古隆中!
而小編了解到高鐵鄧州東站、南陽東站、方城站和平頂山站的廣告資源被襄陽一家廣告公司以407萬的價格承包,平均一個燈箱廣告5.7萬/年,而本土企業需要打廣告一個燈箱的報價就要200萬/年!
南陽高鐵站代表著南陽的臉面,然而高鐵站的主要宣傳位置全部被外地公司低價承包高價轉賣給南陽的企業,導致南陽的企業要麼任人宰割,要麼因為虛高的價格而放棄宣傳展示。
如果哪一天襄陽在南陽高鐵東站宣傳「諸葛亮躬耕地在襄陽」,我想這不是赤裸裸的打臉嗎?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諸葛亮的《出師表》千古傳頌,這一名句更是廣為天下知。儘管諸葛亮清清楚楚說明了自己躬耕地在南陽,且有大量史料和學者研究證明其躬耕於南陽,但因為種種原因,諸葛亮躬耕地究竟是南陽還是襄陽,自古至今一直爭議不斷。
前幾天,小編發布一篇《諸葛亮「遊息之地不等於躬耕地」,南陽襄陽諸葛亮之爭已有定論!》的文章,引發網友在諸葛亮躬耕地問題上激烈討論,下面小編整理部分網友留言:
支持諸葛亮躬耕地為南陽的網友:
歷史文字充分證明,南陽才是實打實的,襄陽只是遊玩之地也稱寓!南陽諸葛蘆,西蜀紫雲亭——古人已經證明!
襄陽應該上書全國人大和教育部:把出師表改為「臣本布衣,躬耕於襄陽」,以後再說這個問題就名正言順了;要不行就質問諸葛亮為什麼寫成「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讓他老人家把南陽改為襄陽,襄陽也能對外理直氣壯。如不這樣,讓襄陽情何以堪啊!
我更傾向於南陽,畢竟古時南陽郡算是大都市了。一般文人騷客肯定需要離繁華都市不能太遠,不然消息就會閉塞。像諸葛亮這樣的層次,如果生活在消息閉塞的地區,也不可能這樣出名了吧。
認為諸葛亮躬耕地為襄陽的網友:
有哪一個歷史學家認定,躬耕南陽,就是躬耕宛城,說到底不是南陽襄陽之爭,是宛縣與隆中之爭,二月河不是偽作家嗎,怎又研究歷史了,宛城武侯祠內,明代碑文,此膺也,襄陽為真,不是襄陽人立的吧,南陽等同宛縣,豈不是河南等同鄭州,亮之舊宅,鄧縣隆中!
南陽郡那時候還是袁紹地盤 ,只有襄陽所在是劉表地盤 ,劉表中立的 那期間荊州襄陽沒有戰爭 諸葛亮才能隱居數十年。若是在南陽 ,早就被戰亂影響了。
南陽說的記載是什麼時候?宋元開始,襄陽市東晉時候,諸葛亮老婆黃月英是襄陽人,好友鳳雛襄陽人王平襄陽人,馬謖襄陽人等等,你們南陽除了那一句躬耕南陽沒有任何證據了,只會用歪理,襄陽的證據很充分。古南陽郡屬於曹操的地盤,劉備去曹操地盤請諸葛亮出山?你真逗。。。那時候中原戰亂不斷,只有劉表的荊州最安全,最繁華,消息最暢通,南陽能跟諸葛亮扯到一起來的你跟我說都有誰???
河南大度的網友:
湖北人,我是河南人,咱們看看就行了,何必介入爭端,這些破歷史有用嗎?那些無聊之人才會去爭這些沒用的東西,我初中課本學的是南陽,我根本不在乎是南陽還是襄陽,也可能南陽古代屬於襄陽,那又能說明什麼呢?豪無意義。
我是河南人,我會答應,該是哪就哪的,爭什麼呢?是哪裡的,就說明哪裡人牛逼?那每個省都有燦爛歷史,那到底誰更牛逼?沒意義。
對此事中立的網友:
南陽襄陽本是一體,奈何山川相制人為分割。若能再合為一體,對周邊發展也是頗多帶動、利多,成為一新經濟增長極也是可以期待。新野人,兩邊都有親戚,真希望兩邊都好,我們這個小區域團結才會發展的更好。有人會說,醒了,醒了,誰跟誰呀,不要夢中說胡話了,唉……
對此,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