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是科幻小說的基石——談《海底兩萬裡》的科學性

2020-12-18 自得語文

科幻小說,正是通向科學之美的一座橋梁,它把這種美從方程式中釋放出來,以文學形式展現在大眾面前。

——劉慈欣

當我們閱讀一本科幻小說時,我們進入的是一個又虛幻又真實的世界。虛幻的是故事,真實的是科學。離開科學這個點,作品就不再是科幻小說,而是奇幻、玄幻、魔幻小說。相對於這幾類幻想小說而言,科幻小說創作的難點和基石就在於科學知識的應用。

優秀的科幻小說須具備「邏輯自洽」、「科學元素」、「人文思考」三要素。 凡爾納被稱為「科幻小說之父」,正是因為他的作品中滲透著物理、天文、地理、生物等各種科學元素;又傳遞著深刻的人文思考,折射著社會現實,所以,有人稱他「既是科學家中的文學家,又是文學家中的科學家」。

《海底兩萬裡》是怎樣體現「邏輯自洽」和「科學元素」的呢?

這個故事的主要情節並不複雜:

1866年,海上發現了一隻疑似為獨角鯨的大怪物,阿龍納斯教授及僕人康塞爾受邀參加追捕。在追捕過程中,他們與魚叉手尼德蘭不幸落水,到了怪物的脊背上。他們發現這怪物並非是什麼獨角鯨,而是一艘構造奇妙的潛艇。潛艇是尼摩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島上秘密建造的,船身堅固,利用海水發電。尼摩船長邀請阿龍納斯作海底旅行。他們從太平洋出發,經過珊瑚島、印度洋、紅海、地中海、大西洋,看到海中許多罕見的動植物和奇異景象。途中經歷了擱淺、土著圍攻、同鯊魚搏鬥、冰山封路、章魚襲擊等許多險情。最後,當潛艇到達挪威海岸時,三人不辭而別,回到了家鄉。

這個故事一共寫了31萬字,從頭到尾「把話說圓了」並不容易,要前後內容不衝突,人物形象不裂變,挖的坑都能補上,結局完整合理,還要讓讀者沉入情節中,覺得幻想都是真實的。凡爾納是怎樣做到的呢?

在小說中,凡爾納引入了很多真實性內容,比如國家城市名稱、建築街區場景、史實人物事件、可行的航行線路、可以畫出具體圖形的潛艇說明等。

其中,最具黏合度的就是大量的科學知識的融入。可以說,在每一章裡都涉及到了具體的科學知識。以前四章為例,即包括:

我們還可以製作關於全書的各章的科學知識匯總表,以便理解 劉慈欣的這段話:「我個人認為科幻文學的核心其實是很淺薄的東西,可能就是對科學、對未知、對宇宙的驚奇感。如果失去了這種最基礎的靈魂性的東西,不管科幻小說再怎麼發展文學技巧,怎麼嘗試表達更深刻的思想內涵,也很難再往前走。」

在《海底兩萬裡》的閱讀過程中,正是對科學的驚奇感牽引著讀者不斷沉浸,哪怕在時隔一百多年之後,我們已經把潛艇、把海底探險變成現實,依然會感嘆:凡爾納的腦子是什麼做的呢?他是怎麼想到的呢?

所以,在早期,科幻小說不僅提供著簡單的閱讀快感,還擔負著傳播科學知識的作用。可以說,科幻小說在一定程度上有科普讀物的屬性,尤其是善於普及艱深的科學理論。《三體》這部獲得殊榮、有著廣大讀者群的科幻小說,就涉及到現實中現實中的前沿物理學理論,而我國著名物理學家、科普作家李淼又出版了《三體中的物理學》一書,對這些知識進一步做了深入淺出的生動講解。如此,科幻與科普巧妙融合。

但,科幻不等於科普。即使早期科幻作品中的很多想像在今天都變成了現實,比如登月,比如八十天環遊地球,比如機械骨骼,比如行動支付,科幻小說家也不會自吹自擂科學是自己的小說推動發展的,同樣的,科學家也不會到科幻小說中去尋找科學發展的未來。科學知識是科幻小說的基石,只是為了增強小說的真實性與合理性,即使變成了某種現實,也是小概率事件。所以,科幻小說的本質依然是小說,是虛構性文學作品。

相關焦點

  • 適合學生閱讀的科幻小說《海底兩萬裡》
    《海底兩萬裡》是十九世紀法國作家儒勒·嘉布希勒·凡爾納「三部曲」中的第二部,另外兩部是《格蘭特船長的兒女》和《神秘島》。該書最早被翻譯到中國是在1902年,題為《海底旅行》,最初連載於《新小說》。其作品在科幻文學領域有著深遠的影響,因而他與英國著名小說家赫伯特·喬治·威爾斯一起,被稱作"科幻小說之父"。《海底兩萬裡》成書於1870年,講的是1866年世界各地的海洋中出現了比鯨魚還要大的不知名的怪物,有人認為它是一個「獨角鯨」。於是,美國的「林肯號」逐洋艦特地去追捕這個「獨角鯨」。 阿隆納克斯教授作為一名海洋動物專家,隨隊同行。
  • 《海底兩萬裡》,最具科幻魔力的作品
    《海底兩萬裡》這部書是凡爾納三部曲中最具科幻魔力的,小時候我也讀過此書,但是通過假期對這本書的重讀,我對這個作品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接下來我要對這本書作出些評論:首先,這本書具有很強的科學性,據我了解,凡爾納的作品向來以嚴謹,科學著稱。這本書中涉及到了很多有關海洋的知識,而這些知識在其他的海洋小說中是無法尋覓的。從此可見作者具有豐富的科學知識,而書中對海底細緻的描寫又體現出他的想像力之豐富。   此外,《海底兩萬裡》中對不同對象的描寫也是十分逼真的。
  • 永不過時的凡爾納與《海底兩萬裡》
    [書籍信息]  作者:[法]儒勒·凡爾納  譯者:張竝  外文書名:Vingt mille lieues sous les mers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6-1  ISBN:978-7-201-09989-7  [內容簡介]  《海底兩萬裡
  • 海底兩萬裡 科幻經典解讀
    這些經典所開創的風格,討論的主題,塑造的形象,至今仍然在影響著我們今天的科幻創作,以及我們對未來進行想像的模式。 在本欄目中,我們將在每篇5分鐘的閱讀時間裡,用最短的時間概括一篇經典科幻小說的內容,並對其進行深入解讀。讀者們可以在這個欄目中,了解到科幻基本的歷史,了解到那些最優秀的科幻作品具備什麼樣的特徵,小說與所誕生的時代究竟有什麼關係。
  • 法國科幻作家凡爾納《海底兩萬裡》新譯本出版
      法國著名科幻作家儒勒·凡爾納的《海底兩萬裡》日前由果麥文化和天津人民出版社聯合推出新譯本。《海底兩萬裡》是凡爾納的經典作品,雨果獎得主、《三體》作者劉慈欣將凡爾納視為自己的科幻啟蒙者。本版譯自法國國家圖書館館藏本,未作刪節,配以精美插圖,再次還原了凡爾納筆下美麗神秘的海底世界。
  • 《海底兩萬裡》:跟隨神秘的尼摩艇長去冒險吧
    《海底兩萬裡》ISBN:978-7-5212-0419-3之後他們跟隨神秘的尼摩艇長,在四大洋的深海裡歷經了長達兩萬裡的環球探險之旅。》風行世界百餘年,書中的情節、描寫與科學性都是裡程碑級的,有人甚至表示「沒有讀過《海底兩萬裡》,就不算讀過科幻小說」。
  • 如何快速閱讀30萬字的《海底兩萬裡》?
    暑期名著閱讀少不了科幻小說,儒勒·凡爾納的《海底兩萬裡》篇幅很長,情節環環相扣,成為中小學生非常愛讀的名著之一。在凡爾納的眾多作品中,《海底兩萬裡》是文學性和科幻性表現得最好的一部作品。杭州語文名師張敏認為,閱讀前最好可以制訂一份閱讀計劃,注意閱讀方法。
  • 漫談《海底兩萬裡》,科幻設定與後世文化
    一、關於船長和鸚鵡螺號《海底兩萬裡》是法國作家儒勒·凡爾納於1869年~1870年間完成的科幻作品,講述了作為法國博物學家的「我」和兩位夥伴意外登上了尼莫船長指揮的強大的潛艇「鸚鵡螺號」,然後跟隨船長週遊海底世界數萬裡的故事。
  • 海底兩萬裡:科幻作家凡爾納的靈感從它而來
    腦洞大開海底兩萬裡提起法國作家凡爾納,人們對於他的科幻作品並不陌生。《海底兩萬裡》和《格蘭特船長的兒女》以及《神秘島》並常常稱為「凡爾納三部曲」。《海底兩萬裡》大概成書於1870年,講述了博物學家阿龍納斯、其僕人康塞爾和魚叉手尼德蘭一起隨「螺號」潛艇船長尼摩週遊海底的故事,可以說為很多人童年時期打開過一扇對海洋嚮往之門的科幻小說。靈感來源凡爾納科幻小說的靈感可以說是空穴來風,他受到了美國科學家富爾頓的激勵。
  • 凡爾納:海底兩萬裡,《地心歷險記》
    凡爾納:海底兩萬裡,《地心歷險記》在海中我不承認有什麼主人,在海中,我是完全自由的。——尼莫船長,《海底兩萬哩》兒時讀過的科幻小說你還記得多少?那些父母讓你閒時閱讀的、學校規定成為課外讀物的、在書展裡放在童書欄裡的科幻書本——《地心歷險記》、《月球上最早的人類》、《海底兩萬哩》……裡頭的人物,你還記得多少?
  • 中小學必讀《海底兩萬裡》經典賞析+必考知識點
    1、儒勒·凡爾納是法國科幻小說家,他是現代科幻小說的重要奠基人。他被公認為「現代科學幻想小說的之父」。2、《海底兩萬裡》是凡爾納的三部曲之一,其餘兩部是:第一部《格蘭特船長的兒女》,第三部是《神秘島》。
  • 備考2019:《海底兩萬裡》考點匯總
    1、 《海底兩萬裡》的作者(儒勒。凡爾納)是(法)國的科幻小說家,他是現代科幻小說的重要奠基人。他被公認為現代科學幻想小說之父。   2、 《海底兩萬裡》是凡爾納的的三部曲之二,其餘兩部是:第一部《《格蘭特船長的女兒》,第三部是《神秘島》。   3、 《海底兩萬裡》書中人物寥寥,有名有姓的只有四個半。
  • 初中語文:海底兩萬裡常考知識一覽表,5分鐘掌握名著關鍵內容!
    注意本文「初中語文:海底兩萬裡常考知識一覽表,5分鐘掌握名著關鍵內容!」由學習方法君原創首發於百家,主頁附有電子版資料。作為八年級語文的必修內容,《海底兩萬裡》是一本同學們在初中語文學習中,不可多得的語文學習資料。
  • 從《海底兩萬裡》到《三體》:科幻文學為何如此打動人心?
    根據儒勒·凡爾納的小說改編的電影《海底兩萬裡》劇照雖然有研究者願意把英國詩人雪萊的妻子瑪麗·雪萊(Mary Shelley)在19世紀初創作的小說《弗蘭肯斯坦在凡爾納的作品裡人們上天入地——發射大炮環繞月球(《從地球到月球》《環繞月球》),進行環球旅行(《環遊地球八十天》),暢遊海底(《海底兩萬裡》),進入地球內部遇見遠古動物,相當於進行一次時間旅行(《地心遊記》)。比作品中的各種奇異場景更令人驚奇的是,凡爾納作品中的很多幻想,都在不久之後成為了現實,這不得不說是作者在文學與科學領域取得的雙重成就,而這種成就也只可能屬於科幻作家。
  • 《海底兩萬裡》小說式的海洋百科全書
    儒勒·凡爾納被譽為「現代科學幻想小說之父」,曾寫過《海底兩萬裡》、《地心遊記》、《氣球上的五星期》、《環遊世界八十天》等著名書籍。上周我們分享了他名篇佳作之首《海底兩萬裡》的故事梗概,今天咱們繼續介紹這部作品。這本書寫於1869年至1870年,在過往的150年時間裡,它被翻譯成了各種語言,而且被多次翻拍為電影和動畫等影視作品,深受全世界讀者的喜愛。
  • 2015天津初中名著閱讀《海底兩萬裡》考點
    《海底兩萬裡》:科學與幻想之旅。   1.作者:儒勒·凡爾納是19世紀法國著名的科幻小說和冒險小說作家,被譽為「現代科學幻想小說之父」,曾寫過《海底兩萬裡》、《地心遊記》等著名科幻小說。   2.體裁:科幻小說。
  • 中考名著新增篇目複習:《海底兩萬裡》
    ——有   海底有城市嗎?——有   【閱讀訓練】   一、填空:   1、凡爾納是(法)國的科幻小說家,他是現代科幻小說的重要奠基人。他被公認為(「現代科學幻想小說的之父」)。   2、《海底兩萬裡》是凡爾納的的三部曲之二,其餘兩部是:第一部(《格蘭特船長的兒女》),第三部是(《神秘島》)。
  • 中小學生名著閱讀知識點之《海底兩萬裡》
    凡爾納一生創作了大量優秀的文學作品,以《在已知和未知的世界中的奇異旅行》為總名,代表作為三部曲《格蘭特船長的兒女》《海底兩萬裡》《神秘島》和《氣球上的五星期》《八十天環遊地球》《地心遊記》《神秘島》等。他的作品對科幻文學流派有著重要的影響,被譽為「科幻小說之父」。在法國,2005年被定為凡爾納年,以紀念他百年忌辰。
  • 讀後感放送丨《海底兩萬裡》:神秘的尼摩船長,偉大的科幻小說!
    前不久,我讀了一本有趣的書,名字叫做《海底兩萬裡》。這是人類文學史上最早的一部科幻小說,它的作者是法國作家儒勒凡爾納。小說主要講述了博物學家阿龍納斯、其僕人康塞爾和魚叉手尼德·蘭一起隨鸚鵡螺號潛艇船長尼摩週遊海底的神奇故事。
  • 世界經典名著:海底兩萬裡
    世界科幻小說之父,凡爾納經典代表作《海底兩萬裡》,激發孩子的想像力!  ◆凡爾納經典科幻,徵服了全球讀者!被翻譯的次數高達 4702 次,是翻譯成外文至多的法國作家!  ◆本書譯自法語原版,一字未刪,完整典藏!譯者金桔芳,榮獲法語翻譯界至高榮譽——傅雷翻譯出版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