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二十四節氣申遺成功意義重大?中國人都得知道!

2020-12-17 物道

從去年立夏到今年小雪,物道君已經寫了38篇節氣文,在與你相約的一年多時間裡,四季不再是四季,我們已經把自己活成了24節氣。2016年11月30日,中國二十四節氣申請世界非遺成功,所有的朋友都在第一時間跟我們說:「物道快發文祝賀一下啊,你們把24節氣普及做了這麼久。」,甚至有人把這稱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坦白說,申遺成功拯救不了粗糙的生活,24節氣挽救不了粗糲的靈魂。比起喧鬧的慶賀,不如安靜下來,感知天地時節,用科學的態度了解古老的智慧,這才是中國精緻生活的原本。

中國人的二十四節氣到底怎麼來的?

24節氣在非遺的屬類中屬於「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和實踐」。24節氣的每個命名都蘊藏著中國人洞察天地的智慧──寒來暑往的季節變幻、溫度變化、降水量不同和感應時節而生的物候及勞作。

【 寒 來 暑 往 中 的 四 季 節 氣 】

「立」者,始也。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一年四季的時節在開始時就「立」好了,接下來就期盼著最好的春夏秋冬到來。

於是祖先還從天文的角度劃分了: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分」意指平分了晝夜,「至」則是極的意思,這是四季中最典型的氣候,春分百花生、夏至白晝長、秋分黃葉天、冬至雪臨門,兩個簡單的漢字,寫出了四季最詩意的分界點。

【 冷 暖 氣 溫 變 幻 的 節 氣 】

24節氣中,形容溫度的節氣只在夏季以後出現。「暑」是炎熱的意思,小暑是一年中炎熱的開始,大暑則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

處暑是唯一一個在秋天仍與「暑氣」相關的節氣,「處」是終結的意思,這分明指的是秋老虎,它預兆著這一年的熱即將被季風吹走。

小寒是一年中氣候冷的開始,大寒則是這一年最冷的時候。

【 反 映 降 水 量 的 節 氣 】

春天開始下雨,是因為從冬天復甦而來的生命需要雨水的滋養。雨水時節,冬雪融化,我們開始告別冷冬,雪化為雨,淅淅瀝瀝地開始了在春天的序幕。穀雨則是一年中降雨最充沛的時候,它促進著穀物茁壯成長。

到了夏季,我們不再看到與降水相關的描述,取而代之的是各種熱和麥稻蓬勃生長的物候。

秋天來臨,早晚溫差變大,空氣中的水分凝結,露凝而白為白露;寒露在秋分後,此時露水已寒,直至天氣漸冷,河邊的螢草開始出現白色的霜,稱為霜降。

而冬天帶來的雪是吉祥的預兆,小雪是開始下雪的時節,大雪則指雪量增多,銀裝素裹,俗語道「大雪小雪又一年」,冰天雪地的季節裡蘊藏了年的希望。

【 遵 循 時 節 的 物 候 節 氣 】

 「蟄」是藏的意思,驚蟄是指春雷乍動,驚醒了蟄伏在土中冬面的動物。清明意指天氣晴朗,草木繁茂。

民間曾有諺語:小滿小滿,麥粒漸滿。小滿是指麥類夏熟作物開始飽滿。再等到芒種時,便可收割麥類有芒的作物。

二十四節氣是季節的流轉,它告知我們氣溫的變化,它預兆著夏雨冬雪,它分享著物候的樂事。在流年往復的千百年裡,我們過著比四季更精緻的24節氣,才比任何人都明白時間的意義。因為有了二十四節氣,讓我們無比感恩作為一個中國人,生活不僅是春夏秋冬,更是24個感知自然細微的時刻,這讓我們相信:生活遠比你想像的美好。

文字為物道原創,圖片由攝影師青簡授權提供,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二十四節氣」申遺成功的文化意義
    「二十四節氣」申遺成功的文化意義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16.12.05 星期一     在衣索比亞首都阿迪斯阿貝巴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十一屆常會
  • 「二十四節氣」申遺成功中華傳統再入世界視野
    (原標題:「二十四節氣」申遺成功中華傳統再入世界視野) 新華社北京
  • 二十四節氣申遺後的浴火重生
    這首《二十四節氣歌》對於中老年人來說,可謂耳熟能詳,對於九零後、零零後特別是都市裡的年輕人,就有點陌生了。在都市裡,年輕人也許只知道立春吃春餅、清明祭祀、冬至吃餃子,對其他的節氣則語焉不詳。讓我們倍感高興的是,去年年底,「二十四節氣——中國人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而形成的時間知識體系及其實踐」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 2017年江蘇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二十四節氣申遺成功
    本期為各位考生帶來了2017年江蘇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二十四節氣申遺成功。江蘇公務員考試中,申論是最能拉開考生成績的一門科目,積累對於申論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江蘇公務員考試網溫馨提示考生閱讀下文,相信能給考生帶來一定的幫助。
  • 二十四節氣申遺成功 傳承農耕文化起點
    作者:何勇海  當地時間11月30日上午,在衣索比亞首都阿迪斯阿貝巴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十一屆常會經過評審正式通過決議,將中國申報的「二十四節氣——中國人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而形成的時間知識體系及其實踐」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 二十四節氣申遺成功,是我們重新理解傳統文化的契機
    在中國民俗學會成立的申遺代表團從會議召開地點衣索比亞返回後,在中國社科院民俗學會召開了關於「二十四節氣保護」的專家座談會。借二十四節氣申遺成功,喚起當代人日漸丟失的傳統知識二十四節氣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是中國繼中醫針灸、珠算後第三項「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和實踐」的代表作。
  • 聯合國非遺名錄再添中國元素 「二十四節氣」申遺成功
    ,成為三農領域的重大新聞事件之一。它鐫刻著中華農耕文明的印記,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和現代農業技術的發展,對當代人們的生活具有多方面的文化意義和社會功能,產生了積極的社會反響。據此主題,中國農業新聞網迅速反應,製作專題。專題呈現以下幾個特點:    1.作品主題重大,內容「立體」豐富,集成融合特色突出。
  • "二十四節氣"申遺成功~敲黑板,劃重點,2017高考熱點!
    原標題:"二十四節氣"申遺成功~敲黑板,劃重點,2017高考熱點!11月30日,經委員會評審,由中國申報的「二十四節氣」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這也是中國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目錄的第31項。 就在大家都覺得申遺成功可喜可賀的時候,命題人正在偷著樂呢——命題材料來了!
  • 值得銘記—四年前的今天,中國「二十四節氣」申遺成功
    今天是2020年11月30日,我仍舊很清晰地記得,四年前的今天,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正式通過決議,將中國申報的「二十四節氣」列入聯合國非遺名錄,中國「二十四節氣」申遺成功。那一刻,覺得自己作為中國人,感覺特別自豪。
  • 成功申遺後,該如何活化利用? 讓二十四節氣回歸日常生活
    二十四節氣是中國第31個列入該名錄的項目。古老的二十四節氣因成功申遺重新吸引人們關注的目光,其背後蘊藏的文化價值同樣引起現代人的深思。在工業化、全球化的當下,作為農耕文明經驗總結的二十四節氣有何實用價值?申遺成功後,對於二十四節氣文化內涵的保護與發揚,又當採取哪些新措施?在二十四節氣的利用中,有哪些民間智慧亟待發揚?南方日報記者就此向非遺、民俗專家進行採訪。
  • 二十四節氣申遺是一次文化傳播
    11月30日下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下稱「委員會」)經過評審,正式通過決議,將中國申報的「二十四節氣因為,這回終於「是我們自己申遺成功」而不是韓國。這並非開玩笑,而是鐵的事實——很多中國文化遺產被韓國「申遺」早已成了刻骨銘心的事。比如「端午節」「暖炕」「泡菜」等等,韓國搜腸刮肚申遺,把中國文化遺產名錄「搶註」成韓國的,引起了國人的焦慮,只要韓國有動作,國人的神經就敏感了,輿論爭議不斷,炮火連天,大有恨鐵不成鋼的意氣。
  • 二十四節氣申遺成功:千年智慧照耀現代生活
    新華社北京12月1日電(記者 侯雪靜、周瑋)11月30日,「二十四節氣」獲批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這體現出國際社會對保護傳統知識與實踐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並將文化融入社會、經濟和環境可持續發展的重視,對促進人類文化多樣性發展有重要意義。
  • 「二十四節氣」申遺成功 紫金山天文臺推算精確時間
    立秋吃西瓜、立冬吃餃子,除了這些,你對二十四節氣還有哪些了解?二十四節氣為啥能申遺成功?春雨驚春清谷天/ 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二十四節氣歌,你會背嗎?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也正是因為這,昨天中國申報的「二十四節氣——中國人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而形成的時間知識體系及其實踐」正式通過評審,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 「二十四節氣」申遺成功!你究竟了解它多少?
    11月30日,中國「二十四節氣」終於申遺成功啦!你知道嗎——在國際氣象界,這一時間認知體系被譽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你們有沒有像小編一樣,覺得作為中國人更有自豪感了呢! 出席會議的中國政府代表團表示,雖然二十四節氣得到了國際評審的一致認可,但其傳承和保護依然任重道遠。那麼你對二十四節氣究竟了解多少呢?快來跟著小編一起學習一下吧!
  • 二十四節氣成功申遺 "三門祭冬"祭祖儀式少長鹹集
    二十四節氣成功申遺 "三門祭冬"祭祖儀式少長鹹集 原標題: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12月22日才應該是冬至,但是今年的冬至是21日。
  • 讓人類分享農耕文明的「時間智慧」——「二十四節氣」十年申遺...
    此時,在評審現場的6位中國申遺政府代表團成員難掩內心的激動,「我們相互祝賀,想把這個好消息第一時間告訴全國人民!」申遺代表團成員、中國農業博物館陳列部主任王應德說。   遠隔萬水千山,消息第一時間傳回北京。此次申遺的牽頭單位——中國農業博物館的辦公室裡,人們興奮得一片歡騰。
  • 二十四節氣申遺成功:那你知道24節氣的英文說法?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語法詞彙>分類詞彙>正文二十四節氣申遺成功:那你知道24節氣的英文說法?剛剛過去的11月30日,中國申報的「二十四節氣」已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世界遺產再添「中國符號」!在國際氣象界,它更被外國人讚譽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
  • 申遺代表團團長馬盛德:憶二十四節氣申遺,與世界共享中國文化的魅力
    中國二十四節氣申遺代表團團長馬盛德,還原二十四節氣申遺的現場,「文化共享性是非遺申報的核心。我們申報的時候,全稱是「二十四節氣——中國人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而形成的時間知識體系及其實踐」。文本的製作是非常地艱難。這麼豐富的內涵要表現在申報書中,就要用凝練清晰的文字通俗易懂地表述出遺產的價值。文化部非遺司組織了歷史、民俗、天文力學、氣候氣象等各領域的學者專家,還得有非遺保護的專家用教科文關於非遺的語境和術語表達出來。
  • 申遺代表團團長馬盛德:憶二十四節氣申遺,與世界共享中國文化的魅力
    、中國二十四節氣申遺代表團團長馬盛德,還原二十四節氣申遺的現場,「文化共享性是非遺申報的核心。 環球網文化頻道: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節氣申遺成功。申報文本要做到讓人一看就明白 環球網文化頻道:為什麼選擇二十四節氣進行申報?
  • 2017年江蘇省公務員面試熱點:24節氣申遺成功
    對於24節氣申遺成功,談談你的看法?  【參考解析】  小的時候,「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大小寒」這首「二十四節氣歌」在有文化的老一輩人和年輕人那裡我想不僅僅是耳熟能詳,更多的可能是爛熟於心;如今,它申遺成功,我們每一個中國人都感到無比的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