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530分到689分,15位2019屆高三學子談志願填報|專家解讀:今年要...

2020-12-12 杭州網

2020年浙江高考分數線昨晚公布,普通類一段594分,二段495分,三段279分。藝術類、體育類以及單獨考試招生分數線也同步公布。

攝影 首席記者 陳中秋

高考分數揭曉後,浙江30餘萬考生將在7月29日開始志願填報。這兩天,快報記者追蹤了近20位2019屆的浙江省內高中畢業生。他們對填報志願的經歷有著清晰的感悟,對高校生活也有切身的體驗,他們每一個選擇,將給今年的高考考生最新鮮的參考。

660分

我是如何選上自己更喜歡的工程力學專業的

2019屆畢業生賴志鴻

畢業高中:杭十四中

就讀高校:武漢大學土木工程專業

去年高考查分那一晚,爸爸媽媽外公外婆一家人守候在我身邊,成績出來的一刻,場面可以用歡呼雀躍來形容——我考到了歷史最高分660分。按照我過往的成績以及我的估分,在640分左右,實際分數超出了20分,全省排名5900多位。

當天晚上,我就找出志願填報參考書,在錄取位次號4000名——7000名的專業中打鉤,結合選考物化生科目,再選出合適的專業。院校的選擇上,當時也是憑印象進行第一輪的篩選,浙江大學、廈門大學、華東師範大學,都是我心儀的學校。

在喜歡的大學中,我再挑專業,選出了66個,根據去年的錄取分數線進行排名。

當時個人對留在江浙滬有一定的傾向性,優先考慮這一帶的大學。沒想到的是,我原本雀躍的高分,在填報志願時,與喜歡的化學專業錄取分數線仍有一定的差距。我喜歡化學,單科成績靠前,在學校拿過年級第一,競賽也獲過獎,但填報志願時,發現這個分數不一定能如願。

正在糾結的時候,我的舅舅給了我一個建議,放棄江浙滬,把錄取分數線與我的分數最接近的武漢大學土木工程放到前面。當時天津大學化工專業也在我考慮範圍,但因考慮到就業環境等綜合因素,還是放棄了。

前面20個志願,選擇衝一衝,北大清華我都填上了,中間20-40個專業差不多是排名5000-6000的,相對是穩妥的。接下去十個是一些一流大學的分校,最後十個是省內院校,用於保底。

說實話,我當時選土木工程時抱著進入大學後轉專業的想法,現在大一結束後,到了大二再分專業,我選上了自己更喜歡的工程力學專業,所以打消了這個念頭。

唯一遺憾的是,離家遠,每次父母過來看我要坐五個小時的動車,真的挺累。還有武漢比較熱,吃得也辣,這些對我來說,不是很適應。

654分

去年高考,我的數學發揮失常

大學第一年我卯足了勁拼搏,成功轉入數學專業

2019屆畢業生許辰霆

畢業高中:杭十四中

就讀高校:華東理工大學經濟學類

這兩天,我在杭州一家教育培訓機構當助教,上個月期末考結束,我憑藉年級前十,成功轉入了數學專業。去年高考成績出來時,我最想選的就是數學專業。

數學一直是我的驕傲,高三一模考拿了滿分,可我沒想到真正的轉折會出現在高考這一天。總分654分,比預想的低了10分,其中數學才124分。可以說,這成了我高中三年來最大的遺憾。復旦的三位一體全部落空,要進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也不太可能。

查分當晚,我馬上調出志願參考書,發現數學專業、計算機專業在江浙滬範圍內能與我這個分數匹配的專業院校的選擇比較多。我把自己可以報的大學專業分成三檔,按照往年的錄取分數線列出來。可惜最後我還是與熱愛的專業擦肩而過,進了華東理工大學的經濟學專業。

接下去,出現了戲劇性的一幕,入學一個月後,我發現自己不適應商科類的課程,與我喜歡的數學、計算機不是一個門類。有的課即使成績還可以,我卻覺得總也使不上勁。「轉專業吧!」當時,這個想法充斥了我的腦海,諮詢了幾個學長後,發現轉專業在華東理工大學是允許的,而且如果成績優秀,通過測試,我可以轉到自己喜歡的數學專業。華東理工大學數學專業錄取分數線是659分左右,以我的高考分數不可能被錄取。但這一次,我卯足了勁,想要抓住這個機會。

有了目標,想要達成並非一朝一夕。大一剛開始的一段時間,我的學習可以用找不著北來形容,沒有了高中的學習氛圍,只能靠自己自覺。一個人在教室自習,一個人去圖書館,很多問題只能自己解決。一年下來,我的數學考了99分,專業總分也排在年級前十。

今年碰上疫情,轉專業筆試取消,在面試中我成功晉級。

我還報名參加了一項插班生考試。在上海,大一學生可以享受一個插班生政策,就是可以報考復旦、交大等13所大學的插班生考試,通過測試的可以轉入這個學校。專業雖然相對冷門,但是報考的人,據我觀察還是很多的。對於一些在高考中大學沒有選好的學生來說,是一項福利。

想到下個學期,我將進入新的軌道,內心充滿希望,也有幾分忐忑。今後如果要保研,或者有一份更好的就業機會,我仍需要不斷努力。

619分

填志願時,我毫不猶豫選擇了臨床醫學專業

現在一個學期起碼要背一本四五百頁的專業書

2019屆畢業生王雨桐

畢業高中:浙大附中

就讀高校:杭州師範大學臨床醫學

我是過敏體質,從小身體比較弱,經常感冒發燒。媽媽身邊也有醫生朋友,我從小對他們的工作內容、節奏也了解一些。我知道當醫生很辛苦,但我覺得這個職業很有成就感,立志自己也能成為其中一員。

填報志願時,我毫不猶豫選擇了臨床醫學專業。高考619分,外地大學不想去,浙江大學醫學院分數線夠不著,能選擇的是杭州師範大學、溫州醫科大學。過程中,沒有太多的糾結,填報了三十個志願,將杭州師範大學放在了浙江大學之後,所以被順利錄取了。

大一入讀後,臨床醫學專業涉及不少化學課程,一周兩次,一次三節,有時候整個下午都是化學。這令我非常頭疼,高中時化學成績一般,選考我也沒有選擇化學,沒想到到了大學,卻要跟化學槓上了。

全班沒幾個沒有選考化學的,我就是其中一個。這次期末考,化學幾門課的成績勉強還能過關,作為一門基礎課,今後難免還要再學,這是我擔憂的。

還有一點,之前聽說學醫很苦,但沒想到一個學期起碼要背一本書,一背就是四五百頁的一本書。對於男生來說,太痛苦了。這一年,我很吃力地背下了一本《系統解剖學》,不知道接下去等著我的是哪本書。

都說大學輕鬆,我想說,如果你要混日子,那輕輕鬆鬆就可以,但我要保研可就不是一般的累了。

總結我自己和身邊同學的經歷,我個人建議,能就近報考就就近,因為身邊確實有一些同學北方過來的,每個學期一到杭州最開始幾天人就不舒服,要花點時間去適應。

還有關於轉專業,這學期有不少同學想轉到熱門的臨床醫學專業,但名額畢竟有限,競爭很激烈,這學期也就只有10個名額。所以高考填志願的時候,如果能選擇自己喜歡的專業,或者有更好的專業可以選,一步到位是最好了。

530分

我是美術生,去年我考進中國美院

填報志願的每一步都非常關鍵

2019屆畢業生王壹壹

畢業高中:杭七中

就讀高校:中國美院插畫與漫畫專業

小班開始,我爸媽就帶我上美術班,三四年級開始學素描,一直到初二,我發現自己的成績進不了前八所,但憑藉我的美術特長,我如願考進了杭七中。

文化課成績有競爭力,美術專業又有底子,在學校老師的規劃下,我如魚得水。人家學得很累,我卻反而多了幾分輕鬆。上午上文化課,下午就上美術專業課,有時一天上文化課,到了晚上就畫畫。我非常喜歡畫畫,作為興趣來學,比較放鬆。

學校老師有經驗,會有規劃地帶你衝擊目標學院,到了高三,憑當時的文化課成績和專業課成績,我專攻美院。那段時間,早上8點到晚上11點甚至12點,我都醉心於畫室,不斷地練習,提高專業技能。畢竟專業課提高一分對應的省聯考綜合分能提高7.5分,所以提高專業分對於文化課不擅長的同學有很大的幫助。

我的高考文化分530分左右,浙江省聯考94分28名。中國美術學院「小圈證」(類似於校考合格證),還有廣州美術學院、西安美術學院、湖南美術學院等美院的合格證,在填報志願時,對我來說有了非常多的選擇。

參加了這麼多學院的校考,我發現每個學校的風格迥異。對於美術生來說,最好能在高中就仔細思考和研究,北方院校與南方院校的畫風的學習,設計學類與造型類考試等都各不相同,在專業學習過程中有自己的判斷,幫助填報志願,避免糾結。

特別是同時拿到各大美院合格證的同學,可以比較各學院的差異。去年我加入了不少同樣拿到合格證的學生一起建的小群,一起分析各校的風格,預判各專業的錄取分數線,這點對填報志願有實際幫助。

但對於美術生來說,在填報志願時,往往選擇越多越糾結。因為我到最後才發現,美術生只能填一個志願。我身邊有個朋友,去年高考,因為盲目樂觀,參考了前年的專業錄取分數線,前一年68分的綜合分,當年提高到了71分,因而落選,不得不進入第二批志願填報。所以,今年的考生一定要儘可能地想辦法了解當年的專業熱門程度,報考錄取情況,避免盲目。結合自己的校考成績,尋找跟自己的分數最匹配的專業,儘可能地控制滑檔的風險。

我義無反顧地選擇了中國美院,第一年的學習狀態可以用兩個字形容——「高四」。因為第一年延續了高三的苦和累,不斷地在升級打怪獸,完成各種課題。最大的挑戰是,大學的課題完成程度完全看能力,能力強的可能是普通人的三倍之多。

經過考試,接下去,我將從基礎部分流到小專業去學習,每個專業20人。我報考的插畫與漫畫專業,很熱門,只招20人,我險中取勝,現在正在準備新一輪的學習。

662分

一心想報漢語言文學

到了大學 我才發現這個專業與想像不一樣

2019屆畢業生 戴博佳

畢業高中:浙大附中

就讀高校:四川大學漢語言文學基地班

我是典型的偏文生,選考政史地,去年高考662分,填報志願時一心想報考漢語言文學專業,所以填報了30個志願,前面20多個全是這個專業。

當時以為自己分數不錯,但選大學時才發現,心儀的大學夠不上。

第一志願填了南京大學,第二志願填了華東師範大學,這兩所大學能上是最滿意的,可惜自己也有湊數之嫌。之所以選這兩所,是因為比較戀家,不想離父母太遠。但分數還差一些,爸媽建議我考慮別的專業,可以留在省內。

當時還考慮過上海,但以我這個分數能讀的學校,看起來並不太划算,這些大學的漢語言文學專業評級還不如四川大學。為了這點,我說服父母,同意我報考四川大學。來這邊一年後發現,成都的氣候、飲食,我都能適應,這個城市也比想像的要開放包容,一開始出現的問題是很想家,現在基本還會每天給父母打個電話。

截至目前,令我始料未及的居然是我曾經鍾愛的漢語言文學專業,在學了一年後發現並非是我想像的樣子。我酷愛文學,喜歡偏文藝的內容,現在卻發現漢語言文學專業偏向研究,偏重學術,甚至有些枯燥無味。還有一點未想到,這個專業還要學美學、心理學,學的內容更難更複雜。

此前,我還想過當老師,現在發現我再學下去,基本跟老師無緣,作為一個非師範專業,涉及到教師專業範疇的太少。這與我未來的設想並不是很接軌。

當然,這個專業我還會繼續學,至於未來的打算卻有了一些變化。例如,喜歡的老師職業不會放在第一位了。我覺得這也不是壞事,因為人對於未來的設想總是隨著經歷的豐富而改變,總體來說,我還是挺滿意現在的狀態,繼續踏踏實實摸索未來的方向。

598分

姑姑和舅舅都是大學老師

他們建議我這樣在一段分數線徘徊的考生報省內學校

2019屆畢業生鍾健麗

畢業高中:杭州第十一中學

就讀高校:中國計量大學質量管理工程專業

去年,我是通過三位一體進入了中國計量大學,高考分數是598分,屬於正常發揮。去年浙江省內的三位一體志願填報和第一批的80個志願是同時進行的。所以我同步也要研究後面80個志願的填報。

我的舅舅和姑姑都是大學老師,分別來自金融專業和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在填報志願的時候,他們給了我很多意見。

先說三位一體的志願填報,我選擇的是質量管理工程專業。根據我前期的了解,中國計量大學是全國最早設置這個專業的高校,專業排名在全國十幾所開設這個專業高校中列第一,所以專業實力很強。

後面的80個志願,我也很認真地考察了學校,根據我的分數線去篩選出一些合適的學校,再根據知乎、百度和一些網站的專業排名,去進一步了解專業。

當時我按照自己的意願填滿80個志願後,又根據家人的意見,篩選到了20個左右。我的姑姑和舅舅都不太建議我出省,尤其是我這種分數在一段分數線附近徘徊的考生,能報的外省學校資源也不多,所以他們更推薦我去報省內的學校。如果要去省外,也優先考慮像江浙滬這些經濟相對發達的地區。

專業方面,我原本也填報了小語種、醫學、自動化、測控等專業,但是舅舅建議,現在人工智慧越來越發達,小語種專業可能不好就業。還有自動化和測控雖然比較好就業,但是我個人的性格不是很合適。學醫對於女孩子來說又比較苦,所以這些專業也被一個個排除。

最後,我被中國計量大學的三位一體提前批錄取,專業是質量管理工程專業。對於這個結果,一家人都比較滿意,畢竟中國計量大學是「國字號」,學生畢業之後的就業也不錯。

去年我入學後,我們學校成為省重點建設高校,我就讀的質量管理工程專業也成為國家雙一流專業,這樣一來,專業的辦學實力越來越強,對於我們的學習也更有保障。

我就讀的是本專業的卓越班,學校對卓越班有專門的培養計劃,要在三年時間裡學完四年的課程。班裡的學習氛圍很不錯,身邊的同學都是全國各地超一本線30分左右的同學。

這個專業屬於工科專業,專業學習主要是圍繞機電工程,做產品的質量檢測、質量分析,還有前期的質量設計。但就現在的學習來說,我本身不是特別喜歡,也考慮過換專業,但是在本校來說,我就讀的已經是校內師資和資源相對較好的專業,而且大學本科學的課區分度也沒有特別高,所以我考慮會在研究生階段跨專業,目標是雙一流高校,專業還沒有想好,可能會結合社會的趨勢,選擇比較新興的專業。

617分

志願填報自己一定要上心

我曾經連續好幾天翻看資料到凌晨

2019屆畢業生蔡家政

畢業高中:源清中學

就讀高校:寧波大學行政管理專業

今年的高考生馬上就要進行志願填報了,記得在我填報志願的階段,爸媽陪我去聽了2個填報志願的講座,我也有兩三個晚上不停翻看各種志願填報的資料直到凌晨。

高考志願填報這件事,自己一定要上心。學校、專業介紹,這些信息都要去仔仔細細地看,這個選擇對未來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很大程度會決定你今後在哪個城市生活,從事什麼職業。我知道有很多同學高考之後就放飛自我了,但我們連最難的高考都挺過去了,就不要差最後這一步啦。

說說我自己志願填報的過程吧。

高考成績公布後,三四天的時間,就要選出80個志願,難度還是挺大的。那段時間,朋友圈的同學、家長也會轉發各種關於志願填報、招生的信息。

我了解和篩選學校的途徑主要有3個,分別是學校發的志願填報指南、模擬填報志願的App,還有網絡上學校的公開信息。

志願填報指南上最重要的信息就是學校近幾年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參考意義很大。

我還自己花200塊錢買了一個志願填報的模擬軟體,可以在上面填自己的分數,然後根據自己的條件篩選學校和專業。

前面兩個信息結合起來,我基本可以篩選出十幾個適合我的學校,然後就可以去每個學校的官網進一步了解。通過學校的官網,你基本就會對學校的專業設置、硬體設施都有基本認識。

我的高考分數是617分,當時在高中基本處於前50名。但是我的數學比較差,理科偏弱,所以在選擇專業時,我選擇的基本都是像中文、法學、歷史等偏文科的專業。

學校選擇上,我在前20個志願填的基本都是省內的學校,比如寧波大學、浙江師範大學、杭州師範大學、浙江工業大學、浙江財經大學、浙江理工大學。我們高中一個班裡一半以上的同學留在了杭州,大家覺得杭州在交通、食宿等方面都不錯,所以更傾向於填報杭州的學校。

最後,我被寧波大學的行政管理專業錄取了,這個志願在我80個志願中處於第十幾位,算是「衝」上去的。入學近一年以來,我覺得學校的學習氛圍不錯,大一還有早晚自修,很有高中的感覺。住宿這一塊更不用說,和去了外省上學的同學比起來,我們的住宿環境還是比較有優勢。

我們專業不用學數學,跟我喜歡的方面也比較符合,這個專業之後會有政府管理和鄉村管理兩個方向,以現在的趨勢來看,我應該還會選擇在本專業方向繼續深造。

605分

不要選擇過時的專業

建議男生可以去遠一點的城市就讀

2019屆畢業生丁一涵

畢業高中:杭州市長河高級中學

就讀高校: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工業工程(數位化工程管理創新實驗班)

一年前,我通過三位一體招生進入了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我的高考分數為605分,在平時校內的模擬考中,我大概處於100名到150名之間(全年級500多人),屬於中等偏上。

在報名三位一體期間,我從自己的愛好結合今後的就業方向做考慮,當時想往電子信息、智能化,或者醫學方面去發展,所以報考了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和溫州醫科大學的三位一體。

不過在公布考試時間後,我發現這兩所學校的考試時間撞車了,結合我自己的喜好,我最後還是選擇了專業分類更多的杭電。

最後,我被杭電的工業工程(數位化工程管理創新實驗班)錄取,對於這個結果,我還是挺滿意的。這個專業是一個文理科綜合的專業,也可以有很多不同的發展方向。理科方面的話,可以走數位化的區塊鏈、人工智慧大數據方向;文科方面,則可以走管理的方向。一年學習下來,我感覺學校的專業培養和課程設計都比較合理,大一的基礎課比較多,可以給我們打好學習的基礎。

入學以後,我還是能夠適應杭電的學習生活的,學校的硬體設施也不錯,四至五人一間寢室,有獨立衛生間和空調。我所在的校區就有8個食堂,可以在學校嘗遍各種各樣的美食。

從我個人的角度來說,我建議學弟學妹在填報志願時,可以優先選擇一所好的學校。因為之後畢業就業時,無論你是否有更高一級的學歷,用人單位還是會看本科的學校,包括考研都會受到影響。如果選擇專業餘地比較大,建議可以選擇一些跟時代相契合的專業,不要選擇過時的專業。

當時我在填報80個志願時,雖然已經有三位一體保底,但是我還是很認真地研究了學校、專業,還從網上查了相關材料,大部分填報的都是有關大數據、數位化、自動化的專業,再根據專業篩選出相對好的學校去填報。當時我篩選出來的有相關專業、並且符合我分數範圍的學校,南方城市偏多,其實有機會,我還是建議男生可以去遠一點的城市就讀。

620分

選學校,還是選專業?

最後我還是把選學校放在前面

2019屆畢業生季欣然

畢業高中:杭州第十一中學

就讀高校:西南交通大學生物工程專業

我一直很明確地知道自己想做什麼,去年4月,從學校開始下發志願書的時候,我就一直在找生物工程類的專業。我特別喜歡生物這個學科,想著以後可以去醫院做一些檢驗方面的工作。

我的高考分數是620多,平時在學校都是年級第一,當時填寫志願的時候,也是把80個志願按照「衝、穩、保」來填。父母沒有太幹涉我的選擇,填報志願的全程都是我自己一個人來決定的。要說建議的話,我認為大學選擇城市很重要,畢竟大學是一個要待4年的地方,這個學校所在城市的生活習慣你能不能適應,都要提前考慮。比如你如果要填報川渝地區,就要先考慮自己能不能吃辣。學校的好壞和專業的好壞一直是我比較糾結的一個點,最後我還是選擇了把學校放在前面。

最後我被西南交通大學的生物工程專業錄取,這個志願當時處在80個志願的「衝」和「穩」的交接處,我的分數比專業最低錄取分數線高了1分,也算「分盡其用」。

如果你選擇的是一所優秀的大學,那麼學習壓力是肯定會有的,但只要自己調整好都是沒有問題的,而且和上進的人在一起,你會看到更優秀的自己。

拿我自己來說,我的大一過得有一些艱難,因為我的高考選考科目是生物、政治、歷史,但是物理和化學基礎不是很好。我們專業在大一階段的通識課比較多,必須要學化學和物理,生物專業的學習在大一併不是很突出。所以和別省參加理綜考試的同學相比,我在專業學習上可以說並沒有優勢。

所以我只能在課後花時間把這些知識都撿起來,大學裡找老師比較難,我更傾向於問身邊的同學。相信到了大二,專業重點更加清晰後,我的學習會從容一些。

再來說說生活吧,我從初中開始就是一個人生活,也可以吃辣,所以在成都這個城市,我適應得還算不錯,我的室友來自溫州、上海、內蒙古,不同的生活習慣、方言之間的碰撞,讓我覺得很有意思。

646分

提前批也有很多好專業

有些是定向培養的

2019屆畢業生沈忻雨

畢業高中:蕭山中學

就讀高校:東北師範大學數學專業(公費師範生)

去年高考,我考了646分,沒考到平時的理想水平。我選大學和專業的過程,可以供學弟學妹參考。

當時拿到成績和排名之後,我先參考了往年許多學校招生專業的名次號,按照自己的名次號,挑選出了自己能報的大學。我一開始想填滿80個平行志願,但後來看到了提前批有師範類院校招收公費師範生,發現自己成績也夠,於是就選擇填報提前批師範類專業。

這可能是受我爸爸的影響,他畢業於華中師範大學,現在是老師。說實話,高考前我幾乎沒有考慮過填志願選專業的事情。想過學醫,不過好的醫學院校,錄取分數有點高,成績出來後,我就放棄了這個想法。

我填報志願時,考慮專業更多一點。在我心目中,好的專業就是985、211院校裡面的專業,按照學校的專業強弱排下去。

東北師範大學是國內四大師範類院校之一(其他三個分別是北京師範大學、華中師範大學、華東師範大學),是比較受認可的師範類院校。因為是公費師範生學校,我每個月還有600元生活補貼。

按照公費師範生的相關規定,我畢業後要回蕭山工作,但是分配好的學校仍需要自己爭取,所以大學期間我要好好學習,爭取在第一批面試中應聘上好的學校。

去年8月,我到了東北師範大學,在長春,第一感覺就是很涼快。冬天,東北真的很冷,不過室內有暖氣。飲食方面還算吃得慣。同學們來自全國各地,很多同學也很幽默,讓我覺得很有趣。

接下來馬上要填報志願了,我建議學弟學妹們,提前批也有很多好專業,有些是定向培養的,就業有保障。

在填80個平行志願時,可以先做一張表格,按照自己的分數,整理出自己能報考的院校和專業,參考學校的口碑、辦學條件,住宿條件、考研通道等,綜合做出選擇。

663分

我當時把幾十個意向學校全都找出來

列在一張excel表格裡

2019屆畢業生王涵韜

畢業高中:杭州高級中學

就讀高校:中山大學地理科學

我在杭高年級排名100左右,去年高考663分,是正常發揮。一共填了40多個志願,被第十幾個志願錄取了。

高考分數出來後,就開始想著怎麼填。我喜歡的專業方向有幾大類:計算機、法學、經濟和地理。各專業的排名主要看教育部的學科評估,或者去學校官網看一看。

我當時把幾十個意向學校全都找出來,列在一張excel表格裡。我在電腦上打字,爸媽就在旁邊看,提些建議。

按照專業來,挨個排著寫。比如先找計算機專業比較強的學校,主要是根據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的等級,看的基本都是拿到A級左右的專業,包括位於成都的電子科技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再去找出這些學校、專業的歷年分數線和位次號,按照分數從高到低排序。再比如地理信息專業,比較強的學校有華東師範大學、武漢大學、南京大學等。

這一批高校先篩選出來,填在表格裡。對於大學、專業都挺滿意的,就可以作為備選之一。選出這麼多學校,要分開層級,比如分數高一點的,可以看運氣衝一衝,有些學校和自己分數相當,還有些學校用來保底。

這一步做好後,再去學校官網看信息。看師資力量,比如長江學者的數量,看保研的比例和去向,這些都是官方途徑能得到的信息。之後再去看民間信息,可以上知乎,有一些本校學生或畢業生的評價,比較真實。

收集了各方面信息後,再回頭看表格,做些刪減。有個高校的計算機專業,是在新建的校區,配套設施沒跟上,交通也不太方便,加上專業評級不夠高,我就把它去掉了。填志願時每個專業都要了解好所在校區,有些校區離市中心較遠,交通不方便。

此外還要考慮到,如果某高校某專業招生計劃增加,分數線可能會下降。一般來說,新開的專業和增加計劃的專業可以衝一衝。

表格做好,每個學校每個專業去年的錄取分數、位次號等,都一目了然。做這張表可不容易,信息一點點充實,也是我了解各學校的過程。如果有機會,可以去大學校園裡看一看。我去過廈門大學,直觀感受就很好,志願也填了幾個,只是沒有被錄取。

選學校還是選城市,這也是我在考慮的。因為某些專業在某些城市是適合的,比如上海的科技創新不錯,學計算機就很好;去大連,學海洋就比較專業;我選的中山大學,位於廣州,是華南的中心城市,人文地理和城鄉規劃研究素材都挺豐富,而且,自然地理方面,嶺南獨特的地理資源也不少,還有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和南海的開發,都是對學科有利的因素。

一般來說,一二線排名靠前的城市,機會就比較多。因為城市好,給大學的資金會比較充足,科研經費比較高。

讀了一年,基本符合我對大學的期待。我們學校有個特別的地方,上課時對於前幾排的上座率有考核。老師們都希望大家儘量往前坐,不要在後面開小差。我也坐過幾次第一排,都是比較重要的專業課,希望讓自己集中注意力。

621分

填志願,我不想浪費一分

理科基礎弱的學生慎選理工類大學

2019屆畢業生鄭雨清

畢業高中:淳安中學

就讀高校:浙江財經大學法學專業

我在年級排名100名左右,報了外語、漢語言教育、會計、法學等專業,都是偏文科的,最終被法學專業錄取。

我去年高考621分,比一段線高二十幾分,有些難填。爸媽和我一起填志願,他們覺得會計、法學專業不錯,將來畢業可以留在學校,或者進入事務所,考公務員等,就業面比較廣。

填志願,我不想浪費一分。所以想了很多,最後登錄系統提交志願時,離截止時間僅剩一個小時。因為我和媽媽在不斷調整學校和專業的順序,就是想高考的每一分都不能浪費,想好好利用起來。最後,浙財法學專業的錄取分數是620分,我感覺很值得。

這也許不是一個好的觀點,但是我認為如果這個專業,我是比較低的那一批,那身邊都是分數更高的同學,我就有了榜樣,可以鞭策自己不斷往上走。

80個志願我填了60個,除了西安外國語大學,我基本沒有填江浙滬外的學校。當時我的成績不夠高,夠不上省外的985高校,如果衝一下偏遠地區的211高校有些可能,但很難選擇喜歡的專業。綜合考量後,我還是選擇留在省內。經濟發達地區,以後發展前景會更好,機會也更多。

進入大學後,有高中女生和我訴苦,她在一所理工類大學,學的是管理類專業,這是文科專業,但對理科要求還是比較高,比如要學微積分、高數等。所以如果理科不是太好,建議不要填報理工類大學。

我知道有同學很喜歡某所高校,但是分數夠不上自己喜歡的專業,就會填一個分數較低的專業,想進校後再轉專業。這條路其實不太容易,建議大家先了解政策。我有個同學從管理學專業轉到商務英語,經歷了筆試和面試,難度挺高。

浙財在下沙,法學院的氛圍,讓我越來越喜歡這個專業。今年學了一節課是《模擬法庭》,最終考核就是一次出庭。學校的學習氛圍還是不錯的,從人滿為患的圖書館就能看出來。

660分

高考志願我全部填了物理專業

如果有自己喜歡的專業方向,一定要堅持

2019屆畢業生李晨祺

畢業高中:杭州高級中學

就讀高校:華中師範大學物理學(基地班)

去年高考,我考了660分,被華中師範大學物理學錄取,填志願,我完全是按照自己的興趣愛好來填的,全部填寫了物理專業。我填了20多個院校的物理專業,比如南開大學、南京大學、中山大學、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等。

我高中參加過物理和天文奧賽。天文拿過亞太地區奧賽一等獎,物理拿過浙江省二等獎。也拿到了北大,復旦,浙大等學校的三位一體資格,但是因為高考的失利,沒有進入理想的學校。我很早就打算好了,自己以後做物理研究這一塊。所以大學專業全部填了物理專業。

我很喜歡物理和天文兩個領域,初中時,我就想好以後要從事物理研究,我希望能探索世界的本源,我覺得這和杭高天文社的經歷也有關係。

這一年大學生活,我還是比較滿意的,因為學校的學術氛圍還是比較好的。我學的是理論物理。接下來我打算申請國外的學校。

對今年的學弟學妹填志願,我的建議是,如果自己有很明確的喜歡的專業方向,我覺得大家一定要堅持選自己的喜歡的。在高中時,除了學習,找到自己喜歡的事情,非常重要。

如果沒有明確喜歡的專業方向,可以考慮其他因素,比如考慮父母的意願,考慮今後的就業,或者選擇一個比較好的城市。

689分

成長都是自己帶給自己的

並非只是學校加持

2019屆畢業生陳天豪

畢業高中:鎮海中學

就讀高校: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

我去年高考成績689分,發揮不算好。當時通過復旦大學的三位一體,審核通過了,但是忘記去網上確認,結果失去一個機會。北大的三位一體去參加了,但是高考裸分不高,也沒有成功。

作為鎮海中學實驗班的學生,說實話三年來都奔著北大、清華去的,但是高考發揮一般,讓我的選擇變少了。在80個志願裡我填了25個志願,被第七個志願人大商學院錄取。

填志願時,我主要選兩個方向,一個是和經濟、金融相關,因為家裡有幾位長輩都是自己創業,表哥表姐也是學的經濟和金融,聽他們說起來覺得很有趣。另一個是與化學相關。參加過化學競賽,最好成績拿到省一等獎。

我前面填的幾個志願,分別是復旦大學和中國科學院大學,這兩所學校裸分招生的專業很少,基本就是兩個,數學和計算機。我當時想如果能進這兩所學校,第二年通過轉專業到經濟類或者化學類,但是都沒錄取。

我們班裡40多人有約30人在北京讀書,所以我也決定去北京。北大、清華去不了,那麼再往下數,就是人大了。接觸了很多人大的同學、學長學姐後,發現人大其實很精彩。最關鍵的是無論在哪裡,成長都是自己帶給自己的,而並非只是學校加持。

人大課程相比較來說偏少,商學院上課重視實踐,偏少的課程會給我們更多的時間和機會去接觸社會,參與實踐類項目,而不僅是上課學習專業知識。

641分

我家剛好做輕紡生意

我就報了輕紡相關專業

2019屆畢業生蔡聖涵

畢業高中:蕭山中學

錄取高校:江南大學紡織工程專業

去年高考641分,我選擇學校,是按照地方來的,我填報的是北京、上海、江蘇、廣東等地的高校,都是發達地區的高校,我覺得讀大學的城市非常重要。

在選專業方面,我是高考後開始了解的。我家剛好是做輕紡生意的,我就想,可以報考與紡織相關的專業,今後可以照顧家裡。

我仔細去找了一下,發現還真有這一類專業:江南大學的紡織類專業,在國內排名非常靠前,往年錄取分數也跟我的成績匹配。還有東華大學的紡織專業也很好。我填報了這些專業。

因為要填80個專業,這些專業填好之後,我還填了一些錄取名次比我的排名要高的大學,專業都填寫了信息工程、計算機之類的專業,這些專業是現在的新興行業,發展空間大。

當時我有種強烈的感覺,我會被江南大學錄取。經過忐忑的等待,果然我的預感是對的。

對今年的高三考生,我建議,一定要用好考生手冊,最好把前兩年的考生手冊都拿來,如果你特別喜歡一個學校,那可以多填幾個專業,專業不能隨便填,不然很痛苦。假如你選考了物理,那你可以考慮填報只招收物理選考專業的大學志願,可以填報那些錄取名次比你高的大學專業,因為物理選考人數少,你有可能撿漏。

今年由於招生政策和選考科目要求等發生變化,浙江考生該如何填報志願?快報記者昨天採訪了浙江省教育考試院宣傳處處長鮑夏超,請他給出權威解讀。

他說今年高考考生,可以參考已完整上線的前三年新高考招生高校投檔錄取位次等權威數據,注意志願填報策略技巧並把握規避有關誤區,結合實際理性分析準確定位。

今年志願填報要注意五大事項

鮑夏超說,今年考生填報志願時要特別注意以下事項——

一是強基計劃的首次實施和高水平大學「三位一體」招生辦法的調整。按照教育部規定精神,強基計劃安排在8月5日左右錄取。高水平大學「三位一體」招生在強基計劃後、8月7日前完成錄取。報考考生在7月29、30日要與其他考生一起填報統招計劃的志願。考生如被強基計劃和高水平大學「三位一體」錄取則不再參加統招計劃錄取。

二是首次實施教育部《普通高校本科招生專業選考科目要求指引》,部分專業、專業類明確提出了對物理科目必選的要求。今年在我省招生高校的選考科目要求充分體現了國家需要、高校要求和個人愛好特長相結合的精神。

三是對分段線不等於批次線要有更清醒的認識。我省新高考招生取消高校批次,各類別按照考生成績分段錄取。需要提醒考生的是,分段線不能與原來的批次線簡單類比,有的上了二段線的考生會因為自己的要求過高或選考科目適應面不廣而錄取在專科專業。

四是充分利用志願填報數量所保證的機會。今年招生政策總體平穩,但也有首次實施強基計劃和選考科目要求適當調整等方面的變化。為增加錄取機會,建議考生儘可能填滿80個志願,併合理拉開一定的梯度,勿輕易放棄。

五是嚴格保管好自己的登錄密碼,以免因密碼被其他人知悉而被篡改志願,失去進入自己嚮往學校和專業的機會。

高考志願應該怎麼填,關鍵是什麼?

考生在選報院校專業平行志願時,要熟悉了解新高考招生規定和院校招生章程,還要結合自身實際加以研究對比和分析,理性選報找到適合自己的最優方案。

熟悉規則了解計劃。新高考招生各項政策規定及院校發布的招生章程是招生主要依據,考生務必仔細研讀後再填報志願,考生要確保自己適應新高考要求並符合院校專業的報考條件。要注意對照院校選考科目要求選報相關專業,弄清高校招生錄取和志願投檔具體規則,學考等級、外語語種、面試、單科成績、體檢以及綜合素質評價等具體要求,看清專業層次、類型、辦學地點的區別,不同性質的公辦、獨立或民辦院校,以及學歷證書、學費收費情況等,以規避誤報或非自願高分低填。

作為我省考生首輪志願填報的唯一依據,今年我省招生計劃公布時仍提供紙質版和電子版材料,紙質版分普通類、藝術類和體育類、單獨考試招生三本圖書。需要注意的是,因為是分段錄取,每一段錄取結束後招生計劃會有變化,剩餘計劃我省將統一以電子版形式公布,考生可適時登錄浙江省教育考試院網站相關系統進行查詢。

理性選擇和準確定位。因計劃、考生報考等綜合情況不同,院校、專業的投檔和錄取標準存在自然差異,最終也會體現在投檔線及相應位次的高低。考生選報志願需理性選報定位。可分析對照欲報院校2017-2019年專業錄取投檔情況,比如投檔「位次號」、錄取專業平均分、最低分以及總分分段表等。由於近三年均為新高考招生錄取,故可供考生本人與以往招生高校專業投檔線進行對比參照。需要注意的是,各院校專業由於多因素疊加效應,報考生源會有大小年變化、投檔「位次號」因此產生波動。所以,填報志願「位次號」的參考使用不要絕對化。

平行志願選報參考策略分三步

平行志願選報參考策略分三步。一是初步篩選,按我省志願填報系統中選考科目、院校地域等篩選功能,根據自己的位次和成績,對比選擇目標誌願近年錄取情況,分別選擇足量「院校+專業」預備平行志願,放在「衝」「穩」「保」三個層次備用。二是綜合優化,綜合院校實力、區域、專業特色,將第一步批量選定的備用志願中某些不喜歡的院校或不適合的專業刪除,優化選擇若干相對適宜的「院校+專業」平行志願。三是梯次排列,按個人興趣意向,確定具體志願排序優先級,將逐一按降序排列形成至少三個層次平行志願排列,可把最喜歡的優先考慮。比如填報普通類平行志願,可將自己優勢不大卻很喜歡的志願放在前25個「衝一衝」,將具有一定優勢也較喜歡的志願放在中間30個「穩一穩」,將優勢較大但有所喜歡的志願放在最後25個「保一保」。

當然,以上三步策略僅為眾多思路之一,先選院校再選專業,或反過來也是可以的。高考志願,沒有好壞之分,只有合適與否之別,理性選報體現自己真實意願的志願,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都市快報 記者 胡鴻 張宇璐 胡信昌 首席記者 張娜)

相關焦點

  • 蘭州為農村學子填報志願「傳經送寶」 助圓「高考夢」
    圖為由蘭州市委統戰部聯合甘肅省教育考試院共同開展「金城學長」家鄉行助力高考學子志願填報輔導活動現場。 史靜靜 攝中新網蘭州7月10日電 (史靜靜)高三畢業生的徐弟霖拿著招考指南仔細翻看,不時和周邊同學商量著。
  • 文科429分,理科441分!
    他們分別是: 徐州理科高分學子 徐州一中高三(21)班 喬子卿(男) 高考成績: 根據統計表顯示,高分段中文科421分以上的有16人,400分以上有510人。理科426分以上的有48人,415分以上有530人。
  • 招生辦主任談平行志願填報技巧
    2010高考衝刺複習特級名師講座暨升學志願全球填報說明會上周六如期舉行,杭州日報出版的這份特刊在活動現場免費發放給讀者。在說明會現場,還有4位專家分別講解了平行志願及志願填報技巧;高考志願全球填報指南;高考50天高三名師衝刺複習講座(語文和數學)。
  • 考得好更要報得好 升學e網通公益講座「支招」高考志願填報
    2020年7月7日早8時15分,因為考試前幾天突然受傷,廣東省陽江市一考生在考場外想要放棄高考。班主任老師看見後,背起女孩一口氣爬上5樓的考場,並鼓勵她:「無論考試結果怎樣,你都是勝利的。」這樣一個簡單的高考剪影,卻似乎完美詮釋了2020年高考的特殊與特別。
  • 東莞市2019年高考志願填報公益講座取得圓滿成功!
    現場講座2019年6月9日,東莞經濟與城市發展研究會,聯合東莞理工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特邀中國教育電視臺《加油吧!考生》欄目高考志願專家、東莞鴻圖志願諮詢服務中心創始人丁華彪老師,在東莞理工學院(莞城校區)學術報告廳免費為東莞市2019年高三考生家長開展高考志願填報公益講座,幫助家長、考生提前了解高校和專業信息,了解高考志願填報政策、規則、方法、技巧。活動取得圓滿成功。
  • 高考填報志願,有沒有必要花錢請專家幫忙?高三老師說出實情
    高考填報志願,有沒有必要花錢請專家幫忙?高三老師說出實情2020年高考已經過去一周多時間,高考成績也即將公布,這時候就涉及到填報志願的問題,這也是高考最後的關鍵一步,直接決定學生上什麼樣的大學,再者就是未來發展問題。
  • 尷尬的處境,本科線上30分左右的志願填報怎麼報?給你7種選擇
    今年,河北省一二三本錄取已經全部合併,也就是說,原先本科分一批、二批、三批錄取的所謂一本、二本、三本徹底不存在了,今年是以相當於原來的「三本線」作為「本科線」,本科線上考生志願同批次填報,同批次錄取。那麼問題就來了:一旦在本批次滑檔,就不是上不了一本上二本、上不了二本上三本的問題了,而是只能上專科院校了!
  • 校園在線高考志願填報系列公益講座來啦!
    24日晚8點,校園在線舉辦了一場志願填報線上公益講座,特邀資深高考志願專家朱智捷老師作為嘉賓,指導廣大考生和家長科學填報高考志願,助力福建學子夢想啟航。 主講嘉賓朱智捷老師來自閩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是一位資深高考志願專家,擁有八年高考志願輔導經驗,積累了豐富的志願填報成功案例,深受家長好評。
  • 「用最經濟的分,上最值的大學」 高考志願不會填?專家為你支招
    據統計,今年全國有1071萬考生參加高考,用「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來形容高考一點也不為過。填報志願前需要做哪些準備工作?如何選擇大學?選大學需要考慮哪些指標?志願填報有哪些誤區?帶著這些疑問,封面新聞諮詢了有著數十年從業經歷,志願填報成功率高達100%的丹秋名師堂志願填報專家。
  • 西南石油大學招辦主任肖虎:考生家長應掌握生涯規劃方法和志願填報...
    新華網北京3月30日電 受疫情影響,這一屆高三學子的高考之路註定不尋常,高三考生如何在當下高效複習備考?如何精準把握新的招考政策?  為助力莘莘學子圓夢高考,新華網推出「招辦在線答疑」,邀請各高校招生負責人,為考生和家長提供集中諮詢答疑服務。
  • 專家解讀 雙培外培政策、志願填報
    有關招辦主任介紹,兩個計劃原則上在本科提前批B段填報志願。雙培、外培計劃讓考生多了報考機會雙培計劃、外培計劃為北京考生提供了多報考幾所高校的機會。對那些有志於上央屬院校或到國外知名高校學習,但成績不夠理想或高考發揮不夠好的考生來說是個機會。高校雙培計劃、外培計劃投放的都是熱門專業和優勢專業。
  • 貴州省高考志願填報公益講座圓滿結束,現場精彩回顧!
    6月13日下午,天空烏雲密布,但貴陽市雲巖區延安中路信合大廈5樓的大會議室依然聚集了很多高考考生家長,由貴陽農商銀行攜手貴州好前途教育組織的「大型高考志願填報公益講座」為即將填報志願的高三學子及家長進行了知識分享講座。
  • 大數據實戰體特生高考志願填報
    高考是影響孩子一生的大考,每年高考的志願填報季也是對家長的一次煎熬,報高了怕踏空,報低了又怕白瞎了孩子的成績,尤其是高考的體育特長生(簡稱體特生),作為高考大軍裡的小眾群體,受關注程度低,能夠獲取的信息又少,填報志願尤其費神,現在把2019高考給體特生填報志願「大數據」篩選過程復盤出來
  • 男孩高考658分 填報志願意見不合被父親打
    [導讀]重慶一男孩高考考出658的高分,卻因填志願被父親按在床頭打一頓;男孩在填報快截止時離家出走,又急壞父親。填志願,該誰做主?高考考了658分還要挨父親的打?沒錯,家住大渡口的高考考生小吳近日就「享受」到如此「待遇」,他因此離家出走。
  • 【清遠盛興中英文學校】科學填報高考志願 盛興助你圓理想大學夢!
    6月26日上午,一場高考志願填報培訓指導公益講座在我校中學樓報告廳舉行。本次講座我校邀請了北京智高考志願填報研究中心資深研究員,高考志願諮詢師、高級職業規劃師陳晟老師現場講解,並對全省的高三家長和學生免費開放。
  • 河北保定舉辦高考志願填報公益講座
    河北新聞網訊(馬晨輝)高考志願填報常常能影響考生的未來人生。面對眾多難以抉擇的學校和五花八門的專業,很多家長和學生都很迷茫。7月18日(周六)上午 9:30-11:30,保定市高校專家與企業家聯合會特邀請高校資深專家舉辦專題公益講座。
  • 上海教育考試院:志願填報要知己知彼,認識自己、了解大學
    黃琦:首先你可以看到自己高考總分的位序,這個位序對於志願填報來說非常的重要,我們的位序要和招生計劃結合起來看,才可以比較準確填報志願。所以對考生來說要認真的了解這些成績分布表,並且同時也需要了解我們的招生專業目錄,院校專業組的招生計劃,特別是今年我們為考生提供了輔助志願填報系統,可以通過這個系統對院校專業組進行篩選。
  • 高考志願填報
    百年蔚來解讀高考志願填報新高考選科制度實行後,意味著,原先高三考慮都來得及的大學專業與報考問題,現在高一年級就必須門清了。選科對新高一的學生和家長來說,無疑是一場博弈,因為這直接決定你上大學所選擇的專業,以及未來從事哪些相關工作,報考哪所大學。
  • 2019年中考成績最高分出爐,各校喜報頻傳……
    經過了漫長、焦急的等待 2019中考成績終於出來了 希望咱們的家長查到的都是驚喜 小編這裡同步一些關鍵數據 供家長們填報志願參考 2019
  • 五年制高等師範教育 填報志願資格線為385分
    本報7月2日訊(記者 徐文君) 2日,記者從東營市教育局獲悉,2019年初中後高等職業教育、高等師範教育及普通中等專業學校招生錄取工作即將開始。經研究,確定東營市2019年初中後中高職院校招生填報志願資格線如下:五年制高等師範教育(含三二連讀學前教育專業)為385分;五年制高等職業教育(包括五年一貫制高職和三二連讀高職)為314分;三年制普通中專學校不設分數線。按照工作進程,投檔錄取分兩個階段進行:第一個階段的時間安排為,7月13日至14日,考生在網上填報志願;7月16日,網上投檔錄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