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書展︱重溫香港武俠夢

2020-12-20 澎湃新聞

香港書展︱重溫香港武俠夢

澎湃新聞記者 臧繼賢(發自香港)

2016-07-22 14:58 來源:澎湃新聞

今年香港書展以「武俠文學」為「年度主題」,大會除了安排多場主題講座之外,還特設了兩場關於武俠文學的展覽,都以文學作家的手稿真跡、初版小說和改編作品為主要展品:一場是「筆生武藝——香港的武俠文學」展覽,以香港武俠文學作家為線索,講述了香港武俠文學的發展歷程;二是大會與香港文化博物館合作策劃的「文壇俠聖——金庸與查良鏞」,集中介紹了香港武俠文學泰鬥金庸的成就。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以圖文的形式帶領讀者瀏覽一遍兩場展覽。

「筆生武藝——香港的武俠文學」展覽以「江湖遺珠」為展覽的第一部分,所謂的「江湖遺珠」是指在1950年代香港武俠小說熱中嶄露頭角的作家,但因部分作品失於流傳,所以名氣不夠響亮。這些「江湖遺珠」包括曾擔任《武俠世界》雜誌第一任主編的蹄風(以下都為作者筆名),代表作品有《血戰古兜山》和《勇闖十三關》等;以《大俠沈勝衣》成名的黃鷹;在《武俠小說周報》連載《沉劍飛龍記》的張夢還;以《雪刀浪子》成名的龍乘風;在《商報》創刊號刊登《山東響馬全傳》的牟松庭等人。

宮白羽(別名:白羽)的作品《十二金錢鏢》(1948年第1版)。宮白羽原籍山東東阿,是活躍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的武俠小說作家。1938年,宮白羽因在《庸報》連載《十二金錢鏢》而一舉成名。

1957年的《武俠小說周報》。

該展覽的第二部分介紹了八位不同時代的香港武俠文學名家,包括梁羽生、金庸、古龍、倪匡、溫瑞安、黃易、喬靖夫和鄭豐。雖處於不同時代,但這八位作家卻都屬於「新派」武俠小說。

據香港書展提供的資料,現當代以白話文創作的武俠小說可分為「北派」、「廣派」和「新派」。

「北派」自1920年代盛行於內地,由「平江不肖生」向愷然和趙煥亭奠定基礎,之後還有還珠樓主、白羽、鄭證因、朱貞木和王度廬五位大家。自1980年廣州《武林》雜誌連載金庸《射鵰英雄傳》、廣州人民出版社出版梁羽生《萍蹤俠影》之後,「新派」作家徵服了大江南北的讀者,殊不知「新派」武俠小說是從「北派」作品中獲取了不少創作的養分。而現在「北派」作家卻很少為人道起。據稱,《仙劍奇俠傳》的背景來源就是「北派」還珠樓主的《蜀山劍俠傳》。

「廣派」是1930年代盛行於香港的武俠小說,早於「新派」武俠小說,內容著重表現功夫的真實性,也就是說人物所用招式必有依據,主旨統一,提倡習武風氣。稱之「廣派」或因作品以「廣府語」(即粵語方言)行文,而作者大多為佛山人。著名的「廣派」作家有鄧羽公、朱愚齋、念佛山人、崆峒和我是山人等,他們的作品有《黃飛鴻正傳》、《黃飛鴻別傳》、《廣東十虎屠龍記》和《三德和尚》等,常以「南少林」為主題,故事圍繞洪熙官、方世玉、胡惠乾及三德和尚等人。

「新派」武俠小說的誕生與武術界太極派和白鶴派的比武有關,當時任《新晚報》副刊編輯的陳文統(梁羽生真名)前往報導比武,之後發現新聞報導反映不俗,總編輯羅孚請陳文統以是次比武為藍本,於報紙連載武俠小說,這就是「新派」的第一部作品《龍虎鬥京華》的來歷。一年後,梁羽生的同事查良鏞也被羅孚邀請來進行創作,查良鏞遂以「金庸」為筆名創作了《書劍恩仇錄》。

1950年代出版的梁羽生作品《草莽龍蛇傳》。

梁羽生作品《白髮魔女傳》上、中、下三冊。

梁羽生《談武俠小說》手稿。

《笑傲江湖》。

1960年代出版的金庸作品《神鵰俠侶》。

1963年,金庸(右)出售《倚天屠龍記》版權,此照片為籤約儀式現場。可以感受一下五十年多前的「IP產業」。

1976年《神鵰俠侶》電視劇的宣傳廣告。

由於當時金庸作品廣受歡迎,加之1960、1970年代的香港公眾還沒有太多智慧財產權的概念,所以催生了各種漫畫改編和冒名演衍的作品。

1970年代《書劍恩仇錄》的改編漫畫。

1979年《生報》(漫畫報)所連載的《神鵰俠侶》改編漫畫。

冒名演衍金庸作品的《九指神丐》,出版者不詳。

1960年代出版的古龍作品《楚留香》。

1970年代出版的古龍作品《離別鉤》。

1970年代出版的古龍作品《碧血洗銀槍》。

倪匡1970年代為邵氏兄弟公司製片廠出品的《天涯明月刀》武俠劇本。

1982年出版的溫瑞安作品《碎夢刀》。

《封神記》黃易手稿。黃易的武俠小說被認為糅合了玄幻、異俠風格,開創了穿越小說潮流。

生於1969年的喬靖夫是武俠小說《殺禪》的作者,《殺禪》在1990年代曾被譽為十年來最好的武俠小說。喬靖夫讀小學時初次閱讀了一本叫做《武林見聞錄》的小書,此書講述了近代中國的武林掌故,其中描寫的武術和武林讓他十分神往,因此深受影響。同時,喬靖夫當年最喜歡的作家包括上文所講的「江湖遺珠」黃鷹和熊乘風,後來才再迷上金庸和古龍等名家。

喬靖夫所收藏的黃鷹的武俠電影小說《名劍》。

喬靖夫所收藏的《武林見聞錄》。

具有新世紀武俠大師接班人之資的鄭豐的作品原稿。鄭豐有「女金庸」之稱,被譽為集金庸的大氣、古龍的布局和梁羽生的典雅於一身,代表作品有《天觀雙俠》和《靈劍》等。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香港書展,武俠,金庸

相關推薦

評論(28)

相關焦點

  • 香港書展 預約武俠
    由香港貿易發展局主辦的第27屆香港書展,將於7月20—26日在香港會展中心舉行,並首設年度主題「武俠文學」。本屆香港書展預計將有來自超過30個國家及地區的600多家參展商前往。   閱讀江湖   近日,香港貿發局在內地推廣第27屆書展時介紹,香港書展多年來得到廣大讀者、出版社以及作家的鼎力支持,已經發展成為大中華地區每年一度的文化盛事。去年書展的100萬人次入場人士中,不少來自深圳及鄰近地區。   本屆香港書展首度設立年度主題「武俠文學」。
  • 那年的香港書展:金庸武俠專場
    作者 | 半窗明月來源 | 孔夫子舊書網App動態#童年武俠夢# 那年的香港書展--金庸武俠專場。他的小說,陪伴著一代代人走過年少輕狂的青春,他構建的江湖成為一場中國人念念不忘的武俠夢。
  • 香港書展:品味亦狂亦俠的武俠情懷
    這是武俠作家溫瑞安寫在《少年四大名捕》裡的一句話,而在7月20日至26日在香港舉辦的第27屆香港書展上,您可以欣賞到寫有這句話的作品手稿。今年香港書展首設年度主題:「武俠文學」,喜歡武俠小說的市民可以在書展上購買武俠書籍,觀看系列武俠文學展覽,傾聽武俠名家講座,了解中國武俠發展新動向。 香港貿發局總裁方舜文表示︰「今屆香港書展以『從香港閱讀世界,閱讀江湖?
  • 香港書展「預約武俠」 走近金庸和梁羽生
    香港書展「預約武俠」 走近金庸和梁羽生 2016-06-14 09:03:0827屆香港書展,將於7月20—26日在香港會展中心舉行,並首設年度主題「武俠文學」。
  • 號外|香港書展講座時間表出爐,今年說「武俠」
    一年一度的香港書展,將於 7 月 20 至 26 日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
  • 從香港書展看兩岸三地文化差異
    今年書展的主題為「武俠文學」,重點向市民展示梁羽生、金庸、古龍等八位具有代表性的香港武俠文學作家的手稿等,分享武俠世界的俠義與人生。本屆書展吸引了35個國家及地區共640家參展商參展,打破歷屆紀錄。其中,兩岸三地文化同臺爭妍鬥豔,同中有異,為讀者提供了多元化的閱讀選擇。
  • 今年與香港書展相約「閱讀江湖」
    以「從香港閱讀世界——閱讀江湖·亦狂亦俠亦溫文」為主題的第27屆香港書展將於7月20日至26日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昨日,香港書展主辦方香港貿易發展局 (香港貿發局)在深圳舉行了香港書展巡迴路演深圳站活動。據香港貿發局助理總裁張淑芬介紹,今屆香港書展預料將會有來自超過30個國家及地區,逾600家參展商參與。
  • 香港書展講座時間表出爐! 今年夏天說「武俠」
    一年一度的香港書展,將於 7 月 20 至 26 日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
  • [重磅] 香港書展2016——與你相約「閱讀江湖」
    一年一度的【香港書展】 將於2016年 7月20日至26日於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立即看看精彩預告!本年的書展以「從香港閱讀世界- 閱讀江湖•亦狂亦俠亦溫文」為題,以武俠文學帶您走進武藝世界,寄望讀者透過書展培養對閱讀的「狂」熱,從而成為外在「溫文」,內載「俠」義的人生主角!
  • 2019香港書展幾大看點推薦~各大知名作家見面會
    ——香港活動HKE一年一度香港書展2019即將開鑼!今年書展有超過39個國家及680家參展商參與,場內將舉行300多場文化活動,如文藝廊展覽、作家講座等,相信一眾書迷必定十分期待。今年書展主題為「科幻及推理文學」,並以「從香港閱讀世界-疑真疑幻・幻夢成真」作點題,香港科幻會代表杜漸、李偉才、白錦輝及麥家凱將出席書展的講座,讓大家可以近距離與文學界名人交流心得。
  • 2019年香港書展攻略
    2019年7月,第30屆香港書展要來了有本人少年時期非常喜歡的科幻作家倪匡~ 年度主題 — 科幻及推理文學今年以「科幻及推理文學」為年度主題,介紹一系列優秀的科幻及推理文學作品,當中以無窮想像力,結合科學、奇幻、懸疑等元素,用文字建構出一個又一個疑真疑幻、幻夢成真的世界,引領讀者穿越無限時空,以好奇心揭開層層謎團,讓廣大書迷盡情領略科幻及推理文學的非凡魅力
  • 2017香港書展:將人文寄情於山水
    20周年」的熱議仍未消退,第28屆香港書展便如期召開。下面就請大家跟隨我的腳步,來挑一挑今年書展值得我們駐足的好書!從會場最右邊入口開始,最先看到的是隸屬於香港聯合出版集團的「三巨頭」,分別是三聯書店(香港)、商務印書館(香港)以及中華書局。
  • 筆生武藝 香港書展現場:無處不在的金大俠
    香港書展上的「文壇俠聖 ——金庸與查良鏞」展覽  一說起武俠,金庸就是無法繞過的高峰,本屆香港書展以「武俠文學」為年度話題,從主辦方安排的眾多講座和展覽可見對金庸的重視程度:其中講座有邱健恩主講的「媒體再生下的金庸小說」,鄭政恆、陳墨關於「金庸的武俠世界」的對話;沈西城、楊興安、楊健思主講的「一代風氣開金梁——清談武俠小說巨人梁羽生、金庸」;潘耀明、鄭培凱、黃子平等眾多專家出席的「我與金庸
  • 香港書展 | 中華書局(香港)如何逆風上行?
    2018年7月18日至24日,第29屆香港書展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辦,設「愛情文學」為年度主題。作為亞洲最大型的書展之一,本屆香港書展吸引了39個國家及地區、共680家參展商參與,規模為歷屆之最。由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師生共同組成的報導團來到書展現場,進行為期七天的報導實踐活動。在書展期間,報導團的同學有幸採訪到了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2008級博士、香港中華書局董事總經理趙東曉先生。今天,我們就為大家推送這篇報導作品。
  • 探訪第30屆香港書展:他們拖著行李箱購書
    荔枝特報專稿 記者/施憶 編輯/趙恩婕 視頻編輯/周勝男7月17日,由香港貿易發展局主辦的第30屆香港書展在灣仔香港會議展覽中心拉開帷幕一進入香港書展的現場,荔枝新聞特報記者就感受到濃濃的書香氛圍,686家參展商中,不僅有香港本土的《明報》、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等,還有商務印書館、三聯書店、大眾書局,都為香港書展帶去了豐富的書籍展品。(拖著行李箱購書的市民比比皆是)「熱鬧」是屬於香港書展的獨特魅力。
  • i西藏·資訊 第 27屆香港書展,華文創作的文化盛世
    第27屆香港書展將於 7 月 20 至 26 日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
  • 香港書展"國學風"漸起 古漢語文學書籍成市場黑馬
    屆香港書展圓滿閉幕,數百場次的文化活動點燃讀者熱情,各方文化精彩碰撞,其中,內地文化更顯進取態勢。  共計七日的書展,共吸引過百萬人次進場參觀。據權威調查發現,今年書展參觀人士平均消費為903元。小說、旅遊書、漫畫和文學書籍是最多參觀讀者希望選購的項目。  內地作家表現積極  本屆香港書展一如過往,成為亞洲華人關注的文化盛典。香港書展繼續設有七大講座系列,當中的「名作家講座系列」,繼續請來眾多華文作家。
  • 香港書展為何這麼火?
    火熱的七月,火熱的香港,迎來了年年如此火熱的書展。開幕前兩三天,灣仔地鐵站、會展中心一帶人行天橋早已設好路標,宣告著這場夏日盛宴的來臨。 書展第一天,數以萬計的讀者從四面八方湧入會展中心,來自25個國家和地區的560家參展商,已經布置好攤位。據說今年入場讀者將破100萬人次,也就意味著7個香港人中就有1人來書展。
  • 香港書展為什麼這麼熱鬧
    香港書展不預設標準,不嘗試誘導,同時堅持文化與商業並重。誠如香港文化人馬家輝所說,「多元化和自由是香港書展的精神內核」。  2015年7月15日,第26屆香港書展循例在香港會展中心開幕,通往灣仔的地鐵人潮洶湧,不少人甚至拖著拉杆箱來買書。香港政府在會展中心周邊設了很多臨時指引牌,疏導人群。
  • 初遇香港書展,「流行」才是主題
    香港書展一瞥書展的舉辦地香港國際會議展覽中心,有兩個出入口,一個在博覽道一號,一個在港灣道,但後者實在是很坑,若果你沿著人群一路回溯,想要找到「龍尾」,那麼抱歉,你突然就會看到一座橫跨主幹道的天橋,而入口則在車來車往的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