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會現場 杜洋 攝
中新網北京8月24日電 (記者 應妮)中國愛樂樂團24日正式公布了2020-2021音樂季的演出安排。在全新的音樂季裡,中國愛樂樂團精心準備了16場交響音樂會與5場室內樂音樂會。最受矚目的「我們生於2000:中國愛樂樂團成立20周年慶典音樂會」將如期而至。
在剛剛過去的2019-2020音樂季裡,中國愛樂樂團原本安排了多場「中國愛樂樂團成立20周年系列音樂會」,但遺憾的是其中多場演出都被迫取消,其中就包括了最受矚目的「我們生於2000:中國愛樂樂團成立20周年慶典音樂會」。
中國愛樂樂團從成立伊始就致力於推動中國年輕音樂家的成長,其中的許多已經通過這個平臺走上了國際舞臺。這場原本安排在5月25日中國愛樂樂團成立20周年當天的音樂會邀請了於明月、林瑞灃、劉珅、歐陽娜娜與鞠小夫五位同樣生於2000年的演奏家,與樂迷一同度過這個屬於「00後」的生日。在新的音樂季裡,五位演奏家將如約而至,於10月20日上演這臺慶典音樂會,既為中國愛樂樂團「補過」20歲生日,也為中國愛樂樂團的20周年慶典畫上句號。
中國愛樂樂團藝術總監、首席指揮餘隆介紹,這場慶典音樂會在設計的時候就沒有邀請大師和明星音樂家,選擇與中國愛樂同歲的音樂家同臺,「我們不遺餘力給年輕人提供舞臺。中國愛樂20歲,雖然幾乎全團樂手都換了一遍,但這份事業在中國音樂史上的傳承,始終讓我感到榮耀。以他們為代表的中國年輕一代音樂家們近年來茁壯成長,取得了令人振奮的成績,能與他們一同度過這個生日,中國愛樂樂團倍感驕傲。」
中國愛樂樂團音樂總監餘隆 杜洋 攝
受到疫情影響,中國愛樂樂團在上一個音樂季裡策劃的「紀念貝多芬誕辰250周年系列音樂會」中的多場演出取消。為了彌補這個遺憾,中國愛樂樂團將在9月11日用一場貝多芬專場音樂會為整個音樂季拉開序幕。除此之外,中國愛樂樂團還在新的音樂季裡策劃了「紀念古斯塔夫·馬勒逝世110周年系列音樂會」,上演馬勒的第一、第四與第七等三部交響曲,以及第五交響曲「小柔板」、呂克特歌曲等傑作,全方位展示這位生活在上一個世紀之交的音樂巨人形象。
馬勒逝世於1911年,中國著名作曲家丁善德正好誕生在這一年,兩位作曲家對藝術歌曲共同的熱愛成為了他們之間跨越時空的紐帶。2021年1月10日,中國愛樂樂團將奉獻一臺馬勒與丁善德「隔空對話」的主題音樂會,用兩位作曲家的藝術歌曲向世人展示他們之間奇妙的關聯。
今年3月29日,原中國愛樂樂團首席客座指揮,波蘭作曲家、指揮家潘德列茨基逝世。中國愛樂樂團始終對「老潘」有著十分特殊的感情,將在11月22日大師冥誕到來之際舉行一場特別的音樂會,以潘德列茨基根據中國詩歌創作的藝術歌曲以及威爾第的《安魂彌撒》向大師致敬。
由於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多個海外國家肆虐,跨越國境的藝術交流受到了嚴重影響。在這樣的大環境下,中國優秀的音樂家們挑起大梁,他們將在這個音樂季裡展現古典音樂的「中國力量」。餘隆將指揮7場交響音樂會,曲目包括了貝多芬、威爾第、裡姆斯基-柯薩科夫、潘德列茨基、丁善德、陳其鋼、鄒野等十五位作曲家的作品,展現了指揮家全面的藝術才華。中國指揮家石叔誠、夏小湯、黃屹、楊洋將在新音樂季裡輪番登臺,由石叔誠指揮的斯梅塔納《我的祖國》選段、夏小湯指揮的馬勒第七交響曲、黃屹指揮的馬勒第一交響曲與楊洋指揮的冼星海《黃河大合唱》都是分量極重的交響名篇。
同時,指揮大師夏爾·迪圖瓦的再度回歸無疑是這個音樂季裡最大的亮點之一,而明星指揮家麥可·斯特恩、勞倫斯·福斯特等也將再度與中國愛樂樂團攜手,曾擔任莫斯科愛樂樂團與莫斯科大劇院音樂總監的俄羅斯指揮大師瓦西裡·辛奈斯基則將迎來與中國愛樂樂團的首次合作。法國鋼琴家貝特朗·沙瑪尤、管風琴演奏家蒂埃裡·埃斯卡希、韓國小提琴家柳愛莎與大提琴家麥克·布洛克等都將在這個音樂季裡首次與中國愛樂樂團合作。
關於國外音樂大師在這個音樂季的各場演出,中國愛樂樂團團長李南坦言確實無法保證一定成行,一切都要視當時新冠肺炎疫情情況而定,因此預案一定是會準備的。(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