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12月3日電 (記者 杜燕)《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北京部分)控制性詳細規劃(街區層面)》正式獲批覆。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大興分局副局長吳士成在今天舉行的一場發布會上表示,以臨空區控規批覆為契機,未來3至5年,臨空區將充分利用自貿區、服務業擴大開放政策,圍繞起步區的土地一級開發、基礎設施、重點項目等建設,計劃實施投資約1000億元。
12月3日,北京市大興區舉辦發布會介紹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北京部分)相關情況。 富田 攝
據介紹,臨空經濟區規劃範圍為北京部分約50平方公裡,同步將臨空經濟區總體管控區的北京部分約497平方公裡納入研究範圍。劃定約15平方公裡戰略留白用地,為國家級及市級重大項目、未來重大技術變革等預留必要空間資源。
吳士成表示,未來3至5年,臨空區將充分利用自貿區、服務業擴大開放政策,落實好「五新」任務和數字貿易政策,圍繞起步區的土地一級開發、基礎設施、重點項目等建設,計劃實施投資約1000億元。
他稱,將推動國際生命健康社區、國際航空社區、綜保區和非保物流區、國際會展、國際消費等5個重點功能區的土地開發建設工作;發揮自貿區 政策,吸引全球生命健康企業、研發機構、金融投資機構、專業服務機構在重點功能區落地。
他表示,將紮實做好重點功能區的市政基礎設施、公共配套服務設施、生態環境等建設,為產業項目落地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在「十四五」期間,將修建道路及其市政管線約35.5公裡,完成自來水廠一期、1座燃氣高壓A站、3座燃氣調壓站、2座220千伏變電站、4座110千伏變電站、3座能源中心等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工作。
——公共配套服務建設方面,力爭在「十四五」期間建成北京第四實驗學校,啟動4所幼兒園、2所小學、3所中學建設,並推動1所國際學校在臨空區落地,建設1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2所社區衛生服務站、2所殘疾人康復中心、2所養老院,推進區域級三甲醫院和國際研究型專科醫院建設。
——智慧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建設新網絡基礎設施,為臨空區提供高帶寬、低時延的先進網絡環境,實現臨空區室外連續覆蓋、室內精準覆蓋;建設好基礎資料庫,推進臨空經濟區IDC數據中心、邊緣計算中心建設,大力推廣數字孿生技術應用,以臨空經濟區規劃建設信息平臺為抓手,促進臨空經濟區數據的全面收集,探索運用區塊鏈技術提升行業數據交易、監管安全以及融合應用效果:建設好智慧應用設施,推動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和換電站建設,提升臨空經濟區市政設施互聯感知能力,聚焦臨空經濟區醫療衛生、文化教育、社區服務等民生領域,擴大便民服務智能終端覆蓋範圍。
吳士成指出,到2025年,臨空經濟區重點功能區實現功能融合,基礎設施建設成網,生態基礎設施建設初具規模,公共服務設施和人居環境品質顯著提升。智能綜合交通系統基本成型,實現組團間交通高效銜接、組團內交通綠色通達。5G網絡、物聯網、人工智慧等「新基建」項目加快推進,新技術新產品示範應用場景加快布局。優質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資源加快聚集,商品房、人才公寓、公租房等多層次新型住房保障體系逐漸形成。(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