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燜雞,無愧的國民第一雞

2020-12-19 五美合意

黃燜雞的走紅,算是一門玄學。

雖然曾經籍籍無名,但是就在2013年,小吃一霸黃燜雞突然彎道超車,以店面覆蓋率之廣,勇奪國民料理第一名,成為當之無愧的國民第一雞

百度慧眼

▲ 從指數上看,黃燜雞已超越沙縣小吃成為新一代國民料理

一時間全國翻騰起數萬家黃燜雞米飯餐廳,從東北到西南,從西藏到海南,黃燜雞繪製了一副全國吃雞地圖。

百度慧眼

▲ 黃燜雞米飯已風靡全國各地

關於這些隱藏在街頭卻懸在外賣熱門榜單最高處的飯館,江湖人稱:一隻雞的傳說,一道菜的餐廳

相比前輩沙縣小吃和蘭州拉麵,和後浪杭州小籠包武漢熱乾麵,黃燜雞一直顯得相當佛系。儘管身在江湖,英雄不問出處。跟大剌剌把出處鑲在名字裡的競爭對手們相比,黃燜雞反倒頗有神秘感:別問我從哪裡來,好吃就行。

也正因為如此,黃燜雞在江湖上有無數個傳說,黃燜雞到底是只什麼雞?它是如何走紅的?國民第一雞的身世到底是怎樣的?答案都在這裡。

黃燜雞米飯,你讀對了麼?

黃燜雞的C位出道,其實是通過組合的形式——黃燜雞米飯。但是,往往吃了那麼多黃燜雞米飯,我們還是讀不對它的名號。

在一些黃燜雞米飯的餐館,老闆娘圖省事兒,總會把黃燜雞米飯簡稱為「雞米飯」。時間長了,大家便以為這是「黃燜/雞米飯」。

這當然是對黃燜雞米飯的辜負!畢竟,只要當你面前被端上一份黃燜雞米飯,你就會知道,哪有什麼「雞米飯」,是如假包換的黃燜雞+米飯啊。

黃燜雞,是個實誠的名字,一口氣兒把原料和烹飪方法全吐了出來。所謂的「燜」就是指食材先過一遍油,然後在加上作料和水煮,煮開之後再用文火煮,最後收汁。

可以說,黃燜雞的湯汁,濃縮的都是精華。至於為什麼叫「黃燜」,則是因為「燜」的食物顏色黃亮。如果在燜煮過程中加入老抽或糖,則會愈發紅亮,也被稱為「紅燜」。

時常跟黃燜雞「撞臉」的是雞公煲。同樣是帶湯雞塊,雞公煲的汁水更加豐沛,吃法有點像火鍋,吃罷雞肉再加入各色蔬菜等。黃燜雞講究的是「燜」,雞公煲以「燉」行走江湖。

搜狐

▲ 雞公煲

這裡順便八卦一嘴,曾經火遍大江南北的「重慶雞公煲」跟網紅城市重慶才沒有半毛錢關係。最早把這個招牌立起來的是個叫「張重慶」的上海人……

一隻好雞三個幫

承包了黃燜雞這個圈子的主要有兩大陣營:西南派山東派。但是如果細分,黃燜雞和黃燜雞米飯那可是完完全全來自兩個星球。

西南的雲貴川都有自個兒風味的黃燜雞。

首先來說說貴州的婁山黃燜雞。如果真要論起「黃燜雞」的歸屬,貴州遵義桐梓縣一定會表示:我們不服輸!早在幾年前,桐梓縣就把婁山黃燜雞烹飪技藝列為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在黔北,更是有「南有烏江魚,北有黃燜雞」的說法。

搜狐

亂世不止出英雄,還出名雞。桐梓縣當地流傳這樣一個說法:大概是在萬曆二十八年,播州宣慰使楊應龍叛亂,朝廷以八路大軍平播。

其北路總兵劉綎率兵一舉而破婁山關。為賀奇功,命廚子殺雞數百,燜燒烹燴,大宴三日。曰:「婁山關驚險天下,黃燜雞香悅眾人。」

不是所有雞都能拿來做婁山黃燜雞。只有生長期一年左右的桐梓縣本土花秋土雞才是婁山黃燜雞的良品。這種雞體型小,容易入味,且肉質鮮嫩。

插畫:突突、小卿

跟一般黃燜雞先把雞塊先炒後燜的做法不同,婁山黃燜雞下手更猛,第一步就是把雞下鍋炸。

搜狐

當地師傅說這樣能排出多餘油脂,同時保留肉的水分。隨後雞肉要再放入湯鍋燜煮。湯頭用的也是當地特產餈粑辣椒豆瓣醬熬煮出的紅湯。

搜狐

至於一道婁山黃燜雞的誠意到底有多少,那還得看鍋裡放了多少當地的方竹筍。

搜狐

跟婁山黃燜雞一樣先炸後燜的還有四川昭覺黃燜雞

插畫:突突、小卿

受到川菜薰陶的昭覺黃燜雞怎麼少得了大把的花椒辣椒?這些調料炒香後加入鮮湯,作為燜煮雞塊的湯底。

搜狐

▲ 對不起,昭覺黃燜雞的圖實在沒找到,找了個類似款

黃燜雞最怕無趣單調,總有用一盆雞裝下整個宇宙的野心。而在昭覺的黃燜雞,除了常規的青筍青椒等,鐵定會有四川泡姜

▲ 類似款也一樣轟炸你的食慾

西南黃燜雞中的名門望族非吃雞大省雲南莫屬。在這裡,名聲在外的黃燜雞可能一個手掌都數不過來,著實精彩!

名氣最大的是大理永平黃燜雞。據說它的美味,是有皇帝親自蓋張認證的。南明永曆皇帝在清兵入關時敗逃緬甸,途經此處,吃了一道「永平黃燜雞」。逃亡時還不忘撥冗給這道雞封了個「滇中第一佳餚」的名號。

插畫:突突、小卿

當年永曆皇帝出逃走的是博南古道,這條道兒歷來就是朝廷往雲南西部邊疆地區寄送公文的驛道。用來招待官員驛使的就是這道永平黃燜雞。它的名聲也隨之出傳遍滇西。

永平黃燜雞,圖的就是一個「快」。絕不是想像中的篤悠悠的「燜」,而是劐氣張揚的。雞肉過油,用大火爆炒,從宰雞到上桌,一刻鐘足夠了。

直到後來,320國道沿線都被這隻黃燜雞佔領。在213國道沿線的安定也是以一道黃燜雞留住了來來往往的司機大漢。

安定其實是不養雞的,看起來要想做黃燜雞出頭,實在有點先天發育不良。不過,這個地方水好,用好水燜來自墨江的雞,就足夠好味了。

搜狐

這些雲南黃燜雞,滋味霸道,靠下猛料為司機提神醒腦

你以為黃燜雞在雲南只負責管飽?當然不是,它還兼職紅娘,幫忙搞定人生大事。

人們常說,吃到一起才能過到一起。傣族的少男少女就總把食物當心動信號。當地有「趕擺黃燜雞」的傳統。

姑娘們將自己做的黃燜雞拿到市場上賣,要是和買的人看對了眼,兩人就端著雞到無人角落談情說愛順便吃雞。如果不是心上人來買雞,那就加倍喊價,直把人嚇得落荒而逃。

搜狐

在雲貴川之外,黃燜雞還有一脈野路子,來自湖南的益陽黃燜雞。跟尋常黃燜雞的紅豔豔相比,湖南黃燜雞是個大寫的「白胖美」。益陽可以說是近水樓臺先得月,做黃燜雞用的是湖南桃源縣出產的土雞「桃源雞」

插畫:突突、小卿

別看桃源雞體型高大,但人家的肉質還是嫩得像個嬌滴滴的小姑娘。醃製過的雞肉冷水熬煮直至湯色乳白,然後用大蒜胡椒粉等調味。

最關鍵的是還要摻入生粉水來保持雞肉金光四射的皮囊。益陽黃燜雞吃起來跟雞公煲倒有些相似。吃完雞肉還能加入蛋皮青菜等配菜。

山東黃燜雞的崛起!

是誰讓雲貴川的黃燜雞掉落一地雞毛?

答:山東黃燜雞!

插畫:突突、小卿

如果要深究黃燜雞的出生地,一定眾說紛紜,光雲貴川地區就要打一架,但說起黃燜雞米飯的家鄉,只有一個:山東濟南。走上國民料理王座的黃燜雞米飯,首先要感謝的就是來自濟南的楊曉路。大眾熟知黃燜雞,其實都是從黃燜雞米飯開始的。

插畫:突突、小卿

楊曉路說,他這一手做黃燜雞的功夫是「祖傳」的。上世紀30年代,他的祖輩在當時的濟南府開了家叫「福泉居」的菜館,招牌菜就是一道黃燜雞。嗯,那時候的黃燜雞還沒遇上米飯呢。

鳳凰網資訊

楊曉路的姥姥繼承了醬料的秘方,後來傳給了楊曉路。一道雞料理,也撐起了楊曉路自己的餐館。

他曾在一次採訪中透露,他沒事兒就喜歡觀察來店裡吃飯的客人,發現他們都愛用黃燜雞配飯。

也許你會跟我一樣朝天翻個白眼:不配米飯還能配啥?在大山東這可不尋常,畢竟佔據山東主食大半壁江山的是饅頭、麵條、煎餅等。

就這樣,楊曉路第一個讓黃燜雞和米飯組團出道。事實證明,果然還是天團比較能打。

搜狐

在山東,有關黃燜雞起源的傳說並不比滿大街的黃燜雞米飯館子少。

還有一個流傳較廣的說法是,這道菜最早出現在1927年的濟南魯菜名店「吉玲園」。那時的黃燜雞還叫「百草黃燜雞」,大概是因為烹製過程中要用到十多種香料。

發明這道菜的大廚叫薄林,憑一手「薄氏炒雞」成為濟南廚師中的一哥。上流社會的先生夫人一度以吃到他掌勺的百草黃燜雞而榮幸。

時任山東省主席的韓復榘在吃過這道黃燜雞後,贊道:「此雞匠心獨運,是上品之上,當為一絕。」末了還打賞三十塊銀元。

那時的黃燜雞,可是講究得很。燜雞的炊具必須是宜興產的砂鍋,雞塊也要控制在2斤以內。就連米飯也要保持顆粒完整,剔出殘缺半粒的歪瓜裂米。

為了更下飯,吉玲園還專門準備了小菜,有時是老虎菜,有時是醃辣椒。總之,一個套餐只管給人把一切都安排上了。

一米麻麻

黃燜雞和宮廷的糾葛也從沒斷過。傳說清朝嘉靖年間的濟南名館「燕柳園」就把這道黃燜雞帶進了皇宮,從此成為宮廷菜。這個說法是否屬實已難推斷,不過在溥儀胞弟溥傑的夫人愛新覺羅·浩寫得《食在宮廷》裡也有記載。

還有一說黃燜雞的發明是借了朱元璋的東風。這位明朝開國皇帝極愛三黃雞。為討皇帝歡心,廚子們翻了不少花樣,其中就有黃燜雞。有民俗專家說,黃燜雞最早來自明朝德王朱見潾府中。這位明英宗第二子封王后就被分到了山東德州,後來又尋了個德州貧苦的藉口,遷往濟南。

2011年,楊姓黃燜雞米飯創辦,4年後,它一路開到了澳洲、新加坡、日本。去年,美國第一家黃燜雞米飯開業,每份售價近10美元。在美國大眾點評Yelp上,有人給它打了5星,有人則吐槽這種中式快餐吃起來像「我家柯基吃的狗糧」……

搜狐

▲ 美國第一家黃燜雞米飯開業

跟其他地區用特色食材、香料將很多人拒之門外的黃燜雞相比,山東的黃燜雞顯得平易近人許多。它的配料尋常甚至可以說平凡,主要是雞塊香菇,有時候看心情,店家也會加幾塊看起來喜慶的青紅椒

搜狐

唯一的秘密就在醬料之中。直到現在,誰霸住了醬料,誰就贏了。正兒八經的魯菜大師是不會讓區區一味醬料拿捏住的。在他們的菜譜中,除了普通的醬油、糖等,「甜麵醬」的出鏡率頗高。

要讓自己看起來人見人愛,黃燜雞卯足了勁兒抹去自己身上的地域屬性,只是偶爾暴露的勾芡暗示了它的高貴血統。

如今,黃燜雞米飯看起來已是過氣王者。不過在大城市無數人的飯點,黃燜雞米飯仍然是觸手可及的溫飽寬慰。

所以,請珍惜每一頓黃燜雞米飯吧!

文章來源:福桃九分飽

相關焦點

  • 憑一道菜,打敗沙縣小吃躋身國民料理No.1,黃燜雞米飯憑什麼
    僅憑一道菜,打敗了沙縣小吃,躋身國民料理No.1,黃燜雞米飯憑什麼?好像一夜之間,黃燜雞米飯的館子出現在了全國各地的街道上,彎道超車,躋身小吃界C位,以店面覆蓋率之廣,奪得了國民料理第一名,甚至打敗了沙縣小吃,成了很多人首選的快餐。
  • 濟南黃燜雞「出國」其實已兩年 「與肯德基必有一戰」?
    有人引以為豪,有人花式戲謔,有人預測「黃燜雞與肯德基必有一戰」……濟南黃燜雞「出國」其實已兩年Los Angeles Eater網站8月17日爆出的消息稱,中國黃燜雞米飯的創始品牌「楊銘宇黃燜雞米飯」將於9月10號在加州的塔斯廷市(Tustin)開設美國的第一家分店,具體位於奧蘭治縣(Orange County),面積約139平方米,將提供
  • 黃燜雞,肉嫩湯濃香!超級下飯
    黃燜雞的主材是雞腿肉,再配上土豆、青椒、香菇等菜燜制而成,營養豐富,味道複合,肉質鮮美嫩滑,配菜清香入味。在餐館裡,多是以小砂鍋的形式上桌,再配一碗白米飯,熱汽騰騰,讓人吃得心滿意足,尤其是吃得「盆光碗淨」時,竟然有種成就感!以往做黃燜雞,我都自己配醬汁,不費事,用醬油、蠔油、白糖、鹽就成了。今天我用半隻文昌雞做這道黃燜雞,用的新入手的黃燜雞醬,可真省事!
  • 持續火爆的黃燜雞到底怎麼做?來看分步解析!
    實際上,黃燜菜的選料範圍非常廣,且大多為葷料——上至熊掌、駝峰,中至魚翅、海參,下至雞塊、鴨肝均能採用這個技法,就連豆腐也可以做成黃燜菜。」>肝兩道,高檔原料一般都與「黃燜」關係不大,例如黃燜魚翅,其大致做法為:水發魚翅放在竹箅子上置於鍋內,倒入清水,加老雞、乾貝、火腿等料慢火煨六七個小時,調味後再加熱幾分鐘,然後將箅子上的魚翅翻扣入盤內,原湯調味勾芡後澆在魚翅上即成,此菜雖名為「黃燜」,但其烹調手法類似於「箅扒」。
  • 用古法黃燜出來的鴨肝比黃燜雞好吃一百倍,上桌都搶著吃
    黃燜是在魯系菜品中比較重要的,它歷史悠久,頗有特色。相傳在清代的食譜《調鼎集》都有記載。在魯菜中,應用甜麵醬調味並燜燒而成的菜,叫做「黃燜」。比較有名並且流傳至今的菜有:黃燜鴨肝、黃燜雞腰、黃燜元魚、黃燜回網魚、黃燜鱔魚段、黃燜雞等等。那麼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一道黃燜鴨肝。
  • 從大數據的角度看:肯德基的沒落和黃燜雞的崛起
    作者:左俊義 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   身為一名一直在大數據領域折騰的資深吃貨,一不小心跨界研究了餐飲業,恍然發現:曾經風靡大街小巷的肯德基日漸沒落,泯然眾人;黃燜雞強勢崛起,儼然成為國民小吃中的戰鬥「雞」。這背後,藏著中國餐飲消費升級的奧秘。當然,純屬一家之言,難免以偏概全,真誠歡迎大家拍磚,千萬別客氣!
  • 好吃美味的黃燜雞,也是洛陽水席裡面的一道美味佳餚
    ,應該也都知道是啥,像我們平常在外面經常吃的,就是黃燜雞米飯了,其實也就是一小份的黃燜雞,配上一小碗米飯,黃燜雞米飯,又叫做香雞堡,濃汁雞煲飯,也是一種家常菜品之一。而在洛陽水席裡面的黃燜雞就只是簡單的一道黃燜雞,是作為一道菜上桌的,而我們平常日常生活中吃的,都是黃燜雞配米飯,頂上了一頓主食。
  • 你們知道雞公煲、黃燜雞、燒雞公以及地鍋雞之間的區別嗎?
    很多人覺得雞公煲和黃燜雞相似,甚至覺得它們是同一種菜,只是換了個名字。其實大部分菜餚都有相同之處,但又各具特色。今天小編就想和你們聊聊,雞公煲、黃燜雞、燒雞公以及地鍋雞之間的區別。看看同樣以雞肉為主食的它們,私下裡都有什麼不同。
  • 品味家鄉最地道的黃燜雞,感受人間最平凡的美味
    今天我給大家帶來的美食就是一波非常好吃的黃燜雞。黃燜雞是人們生活當中非常常見的家常菜之一。因為它做法不僅簡單,而且味道鮮美十分符合人們的口味,因此在生活當中每次宴會聚餐當中時常可見這道菜的出現。那麼該如何製作這道黃燜雞菜呢?下面就由我來為大家介紹一下吧。
  • 黃燜雞,很多人第一步就錯了!阿禮教你2個技巧
    有的雞是不能拿來做黃燜雞。只有長期生長在山上的本土雞才是黃燜雞的最佳推薦。這種雞體型小,容易入味,且肉質鮮嫩。其實好吃的東西不容易膩,哪怕你今天吃膩了,過一個星期天還是會特別想吃。膩就是口味的問題,膩的來源一般是菜品不夠豐富新鮮,原材料不夠好,調味料放太多,調味料不夠好等等不是黃燜雞吃不膩,是其他菜品不像黃燜雞一樣以一個菜品為生,所以把一個菜品做到了極致。跟一般黃燜雞先把雞塊先炒後燜的做法不同,家庭雞肉可以選用整雞(三黃雞,肉質細嫩!好熟),人少時間緊,也可以用雞大腿、雞小腿均可,一個意思:用帶骨雞!比單純用凍雞有嚼勁兒,有吃頭!!
  • 膳當家黃燜雞:我們是一群溫暖的人,用心做事
    唐總說,為了不讓員工那麼辛苦,今年我們要做自己更好的工廠,讓每一份黃燜雞,每一份青椒,每一份排骨,每一份茄子,當天都用機器分好,直接送到門店去。所以今天他就出差去了,去工廠親自看看。我們膳當家在全國都有很多門店,在南昌有一個分公司,膳當家江西運營中心,位於紅谷灘。
  • 黃燜雞是地道魯菜?兩種雞肉差別竟如此大!
    但最後還是實現了我聚餐魯菜的願望:我們去吃了遍布大街小巷的黃燜雞米飯。是的沒錯,黃燜雞米飯是一道實打實魯菜,並且時至今日,黃燜雞米飯,可能是唯一火遍大江南北的魯菜。很多人不知道黃燜雞米飯是來自山東,就像很多人不知道重慶雞公煲並不源自重慶一樣。當然更多人好奇的是,這兩種雞究竟有什麼區別?
  • 黃燜雞的正確做法,只需簡單3步,雞肉鮮美,湯汁濃鬱
    在日常生活中,更多的人在營養和口味之間會選擇口味,但也會注重一些營養,就拿雞肉來說,雞肉當中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所以會將雞肉進行一點複雜的處理,加入一些調料,雖然這樣營養價值沒有白水煮雞那麼高,但口味相對來說要好很多,例如黃燜雞,雞肉的營養也存在,口感也夠好,因此受到了許多人的喜愛。
  • 全網最全黃燜雞做法 八款 附核心配方
    3、底油加八角、蔥姜,飛甜麵醬、烹糖色、南酒、生抽、老抽、雞塊上色,加水蓋上蓋燜制25分鐘,再加鹽、味精待雞肉入味時,加水澱粉勾發淋油裝盤。特點及菜式變化:特點:色紅肉酥爛,味鹹甜菜式變化:黃燜免肉、黃燜鴨肝操作關鍵:1、注意糖色火候適中,不能太甜或太苦。2、糖色添加必須烹製,在這之前不能加水。
  • 黃燜雞的家常做法,掌握好訣竅,肉嫩湯濃,拌米飯好吃又下飯
    上次為了解饞在外面買了一份黃燜雞,結果全家4口人有3口人吃完就拉肚子,去醫院拿藥,再也不敢在外面吃黃燜雞了。媳婦說想吃黃燜雞還是自己在家做。從那次很長一段時間沒有吃黃燜雞了。最近又想吃黃燜雞了,那種鮮香的口感讓小董口水都流下來了。
  • 有古代菜譜,宋朝時浙江籍廚娘做的黃燜雞,吃雞美食系列之九
    黃燜雞源於宋朝美食古譜《浦江吳氏中饋錄》,宋朝廚娘精心製作,專門為當時的富豪家庭研製。本文著重分析原汁原味的宋版黃燜雞。上一期介紹了鹽焗雞的來龍去脈,歷史文獻的記載略有不足,然而今天介紹的這款黃燜雞,很值得大家試一試,因為有確鑿的文獻證據。
  • 山東大廚教你做黃燜雞,湯汁濃鬱,肉質鮮美,好吃極了!
    山東大廚教你做黃燜雞,湯汁濃鬱,肉質鮮美,好吃極了!你們應該都吃過黃燜雞米飯吧,它也是外賣族經常必點之一。它又叫香雞堡、濃汁雞煲飯。是屬於魯菜當中的家常菜。起源於山東濟南。它主要是由雞腿肉,再配上青椒,香菇等專制而成的,味道特別好,肉質鮮美嫩滑,大家知不知道黃燜雞有三絕。第1絕呢,就是品湯,湯汁紅亮,老道醇厚,油而不膩,令人回味無窮,第2絕就是品肉,肉質滑嫩,方便咀嚼;第3絕就是品米了,香氣濃鬱,勁道有韌勁。我經常會在中午的時候去吃一份黃燜雞,那家店的老闆是個山東人,做的黃燜雞特別地道。
  • 黃燜肉類美食確實好吃,那為什麼要叫黃燜呢?其實來源於一種食材
    現在幾乎全國各地都能見到黃燜雞,可是為什麼要叫黃燜雞呢?這個黃燜指的是哪種烹飪方法,我們一起來揭曉一下。很多人都吃過黃燜雞,那為什麼要叫黃燜雞,難道是因為做出來的雞肉是黃色的嗎?其實並非如此。黃燜雞是一道有名的魯菜系列美食,源自於濟南名吃,又叫香煲雞。做法很簡單,一般就是雞腿肉輔以香菇和青椒用砂煲做成的,那後來為什麼叫黃燜雞呢?這其中還有一個歷史典故。相傳黃燜雞製作的原材料是由朱元璋賜名的雞,這雞具有黃羽毛、黃嘴巴、黃腳的特點,因此被命名為「三黃雞」,用三黃雞做的香煲雞就得名「黃燜雞」了。
  • 黃燜雞做的不好吃?直接選擇紅燒料,雞塊滑嫩香辣入味,家人喜歡
    前幾年有段時間,黃燜雞非常的火爆,想必大多數上班的人都品嘗過它的美味,特點是:微辣鹹香,滑嫩入味,非常下飯,其中這種東西的做法非常的簡單,大部人在家都可以輕鬆搞定它,不僅味道鮮美,而且非常受大家歡迎。大部人在製作黃燜雞的時候,都會選擇傳統的做法,各種佐料和香料如果搭配不當,想必燒出的味道也會時常不盡人意,其實,製作這道傳統美味時,還有一種更簡單、更實用的方法——直接放紅燒料(一種調味料,專門為紅燒菜餚量身定製的一種特製醬料),非常適合不懂烹飪的人來使用。【食材配料】:三黃雞、大蒜、生薑、食用油(花生油)、土豆、香菇、紅燒料、小米椒。
  • 過年才能吃到的黃燜雞蒸碗,陝西八大名菜之一,味道堪稱一絕
    自從有一次過年時候在姥姥家吃到了黃燜雞蒸碗這口好吃的菜之後,每次過年都會屁顛屁顛的和媽媽一起回老家,吃奶奶做的黃燜雞蒸碗。一年吃一次,作為吃貨的我怎麼能受得了呢!上次和媽媽一起回老家後,給媽媽說好好學習姥姥的手藝,以後就可以在家做黃燜雞蒸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