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孕育島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據說,沒有一個產婦可以笑著生完孩子。這句話頗有幾分道理。
有超過70%的孕媽媽,每天被輕重不一的孕吐折磨著。情況輕微的,可能只是乾嘔幾聲,吐點酸水;情況嚴重的,還會吐出膽汁,甚至是吐血絲。
有孕媽這樣自嘲:「我快把胃都吐出來了。」看起來幽默風趣,其中卻是道不盡的辛酸艱苦。
懷一胎沒孕吐,二胎卻吐個不停
表姐家的老大是男孩,當年懷孕的時候,表姐身輕如燕,跟個沒事人一樣,孕早期做飯做菜,一點也沒有噁心、不舒服的情況。
去年夏天懷上了老二,表姐也終於體會到懷孕有多麼艱辛。從發現經期延遲,表姐就開始出現孕反,哪怕聞到一點點菜的味道,都要跑到洗手臺前乾嘔半天。
然而強烈的孕吐反應,卻並沒有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消失,直到孕期四五個月,表姐還是吃啥吐啥,一度擔心肚子裡的孩子會不會營養不良。
好在寶寶很堅強,在表姐的花式孕吐之下,依然發育得很好。到了第6個月,孕吐漸漸好了,表姐也終於能好好吃飯補一補了。
「這兩胎差距可太大了,這胎八成是女寶了。」表姐雖然身體難受,心理卻在暗暗為兒女雙全感到欣慰。
等到寶寶出生,表姐的夢徹底破碎了,二寶原來也是個小男娃!「蒼天啊,你小子害苦我了!」想到家裡買的那麼多女孩衣服,表姐簡直欲哭無淚。
很多寶媽都有這樣的經歷,生二寶時的孕吐,往往比大娃嚴重很多,最後卻發現兩胎性別相同。看來,孕吐真的跟性別沒啥關係。
為啥懷二胎更容易孕吐
◆ 身體條件
懷大寶的時候,媽媽們普遍年輕有活力,身體素質更好,對外界的刺激抵抗能力較強,孕期的不適反應會更輕一點。
等到懷二寶的時候,媽媽們多數已經超過30歲,甚至是達到35歲以上,成為高齡孕媽,身體各方面機能都有所下降,對氣味也就更加敏感,更容易孕吐了。
◆ 孕期的注意
媽媽們對頭胎往往都比較重視,維生素的補充、孕前的鍛鍊,都可以幫助孕媽保持良好身體情況。孕期注意遠離油煙、氣味,孕吐自然也就比較輕。
等到懷二寶,媽媽們往往有種「過來人」的馬虎,生活中沒那麼注意了,身體情況卻並不買帳,孕吐也更加嚴重了。
◆ 生活情況
第一次懷孕,媽媽們普遍都會成為家裡的保護對象,家務是一點毛都不碰,身體健康、生活輕鬆,懷孕自然也就不會太難受。
等到懷二寶了,家裡還有個大寶需要照顧,媽媽們分身乏術,每天瞻前顧後的,確實非常疲憊,身體的不適接踵而至,孕吐也更加嚴重。
孕吐反應和性別有關嗎
① 媽媽們不論是懷男孩還是女孩,都有50%的可能性。但孕吐反應的孕媽,佔據孕媽群體的70%左右。可見,在數據上兩者是沒有關聯的
② 從身體激素的角度來看,孕吐主要與HCG和孕酮的變化有關,和胎兒染色體的形狀沒什麼關聯,自然也就和性別無關了
民間對胎兒性別有很多種猜測,孕肚形狀、孕肚位置等,其實主要都是胎兒的宮內姿勢、著床位置決定的,和性別真的攀不上半點關係。
孕吐的緩解
與其用寶寶性別的自我安慰,媽媽們不如找點辦法,來緩解難受的孕吐。
1. 少食多餐
孕吐媽媽很難好好吃飯,常常吃啥吐啥。這種情況下,就不要在意均衡不均衡了,只要是可以接受的口味,就堅持吃下去,總比吐出來要強。
媽媽們可以每天進食6~8次,每次只吃一點點,這樣胃的負擔輕,不容易引發更嚴重的嘔吐。
2. 小小零食
媽媽們可以在包裡準備一點小零食,有的媽媽偏愛蘇打餅乾,有的媽媽覺得酸梅、話梅更能生津止吐,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小零食備在身邊。
3. 遠離氣味
孕吐強烈的媽媽,最好還是「遠庖廚」,和廚房、油煙保持距離,路過街邊油炸、燒烤的小攤,也儘量繞遠點,避免被燻得想吐。
【孕育島寄語】
由於政策的原因,在寶寶出生之前,性別始終是個謎。也正是因為這個謎難以解讀,才會衍生出那麼多奇奇怪怪的民間傳說。
【今日話題】
二胎寶媽集合!說一說兩次懷孕中有哪些不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