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人類文明的八次顛覆性技術進步

2020-12-19 環球說一說

(人類從動物到神)

第一 人類發現了「火」,並懂得生「火」和使用「火」並保存火。

人類是「廚師的種族」,人類的崛起得益於火的使用,大腦的發育受益於烹飪技術。

能夠使用「火」,人類獲得了遠遠超越於動物界的強大的力量。

一個8歲的小女孩,也能通過燧石點火毀滅一片森林。

(人類進步的提速表,2045年是人類技術爆炸的奇點時刻,此後技術將可能超速發展)

第二 人類發明了「語言」,人類能夠徵服地球,站上食物鏈的頂端,全靠閒聊「八卦」,語言最神奇的魅力就在於「想像」,人類完全可以靠想像建立一些根本不存在的事物,而建立起協作關係。

比如一堆石頭和貝殼可以換東西。

比如傳說,神話,神,種族跟國家。

人類文明的基礎,全是空想的結果。

人類從呱呱墜地,就是生存在一些人類一起想像出來的規則裡。

第三 人類發明了文字。

人類在發明文字之前靠口口相傳傳授經驗和知識,人類發明可以書寫的文字突破了時間跟空間的限制,極大的豐富了知識跟經驗的積累,文字的產生也派生出了更多藝術相關門類。

文字的發明是人類社會脫離蒙昧進入文明的標誌。

第四 人類發明了各種工具,通過工具極大的放大了人類的力量。

a輪子大約發明在六千多年前,輪子最偉大的作用是人類可以運輸大大超過自身重量的物體。

沒有輪子的發明,金字塔跟古代大型建築的建造是根本不可想像的。

b釘子跟木榫等連結器,沒有這些連結零件,人類的文明也將崩塌、

c指南針的發明及改進。

沒有指南針的發明。長距離旅行跟航海是根本不可以想像的

指南針在航海上的應用對地理大發現和海上貿易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d造紙術及印刷術。

造紙術及印刷術的發明,極大的擴展了知識傳播的廣度,是更多的人類開啟智力躍升之窗。

第五 瓦特蒸汽機

瓦特蒸汽機的發明及其改良,使人類擁有了轉換化石能量為人類財富最強大的武器。

蒸汽機、煤、鐵和鋼是促成工業革命技術加速發展的四項主要因素。

工業革命之後,人類第一次從絕對意義上擺脫了飢餓的威脅。

第六 電

電力的廣泛應用、內燃機和新交通工具的創製、新通訊手段的發明和化學工業的建立。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最重要的四項發明。

人類入電氣時代,生產力迅猛提高,導致了生產關係的變革導致了比如全球化等一系列事情的產生。

a青素的發明,使得人類抵抗疾病的能力大大增強。

b電話的發明,大大加速了信息的傳遞。

c燈泡的發明,是人類的夜晚不再黑暗。

d「避孕技術」的發明跟提高,使星「性「從生育變成了休閒,大大的解放了婦女的生產力。

第七 網際網路的發明跟進步

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標誌性事件是網際網路的發明跟發展。

網際網路為人類創造了一個新的世界「虛擬世界」

網際網路真正和更加高速的將全人類連結在一起。

第三次工業革命以原子能技術,航天技術,電子計算機技術為代表,還包括人工

人工合成材料、分子生物學和遺傳工程等高新技術。

第八 人工智慧

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核心技術是人工智慧

人工智慧是對人的意識、思維的信息過程的模擬。人工智慧不是人的智能,但能像人那樣思考、也可能超過人的智能。

人工智慧或許能將人類提升到一個新時代,讓人類獲得神所擁有的四大自由:時間自由,空間自由,財富自由,超速旅行自由。

但也許會毀滅人類。

相關焦點

  • NASA:外星文明毀於技術失控。人類或重蹈覆轍,擔心不是多餘的
    此人認為,人類的技術進步最終會毀滅人類。從1978年開始,卡辛斯基用郵寄炸彈的方式隨機選擇學校裡的教授和學者作為謀殺對象。 在這個過程中,人類自身並沒有什麼改變。 》大多數人對於技術進步,變得越來越難以適應。 最直接的表現,就是學生在學校裡的讀書時間越來越長。
  • 全球化才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途徑和手段
    20世紀八十年代末,全球化全面展開,尤其是經濟全球化,對外貿易、資本流動、技術轉移、相互依存,全球因此注入了活力,人類文明進步加入了催化劑,這是人類文明發展的必然。世界全球化趨勢在過去30年裡是持續增長的,經濟文化得以不斷擴大,以中美兩國舉例來看。
  • 技術進步不應遮蔽人類價值
    事實上,全世界媒體對於「第四次工業革命」的討論已經持續了很長時間,無論經濟學家還是文化學家,無論科學家還是社會學家,人人都顯示出極大熱情,仿佛新一代技術革命已經席捲每一個角落。  不同於以蒸汽機、電力、電子信息技術為代表的前三次工業革命,今天人工智慧、機器人、物聯網、無人駕駛汽車等新技術的發展,將來極有可能徹底改變生活、工作和社交的方式,重塑我們的經濟、社會、文化與環境。
  • 卡爾達謝夫標度:衡量文明進步的尺子
    我們正在應對不斷增加的災難清單,同時也堅持著對技術創新的不懈追求。通過這些可怕的災難和狡猾的創新的對立耦合,我們如何評判我們作為一個文明的進步程度?圖解:圍繞一顆恆星的戴森群圖俄羅斯物理學家尼古拉·卡達謝夫在1964年首先試圖對文明進步的概念進行擴展和分類。
  • 以交流互鑑推動人類文明發展進步
    自人類文明誕生以來,由於時間和地域分布的差異,產生了多種具有顯而易見區別的文明,包括璀璨的中華文明、希臘文明、羅馬文明、埃及文明、兩河文明、印度文明、瑪雅文明等。正如習近平主席在演講中所指出的,文明只有奼紫嫣紅之別,但絕無高低優劣之分。每一種文明都是歷史長河中人類勞動與智慧的積澱,都在人類文明進程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都值得尊重。
  • 法治是人類文明進步的標誌
    | 作者:何勤華   2014年10月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的「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戰略目標,並不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而是對人類文明進步之結晶與精華的吸收繼承和發揚光大
  • 文明交流互鑑推動人類發展進步
    既講求參差多態、各美其美,又注重美美與共、天下大同,世界從習近平主席的演講中,觸摸到了不同文明和諧發展、和平共處的密碼。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鑑而豐富。文明交流互鑑,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和世界和平發展的重要動力。
  • 瘟疫,或是人類文明進步的代價
    在這其中,病菌帶給人類社會的影響或許比其餘兩者更為深遠。在「從伊甸園到卡哈馬卡」「糧食生產的出現和傳播」「從糧食到槍炮、病菌和鋼鐵」三個部分中,他將文明的發展串聯成一個長鏈條,從農業定居的肇起到工具的產生和「人群病」的演進,構成了一個文明觀察的獨特角度。當前,世界正遭遇新冠疫情蔓延挑戰,受此影響,美股出現史無前例的四天兩次熔斷,全球股市雪崩,恐慌情緒蔓延。
  • 胡翼青:傳播技術發展與人類文明的變遷
    關於傳播技術在人類文明發展中所起的作用,以往的探討似乎多顯得較為簡單,許多研究者不是將傳播技術的作用放大到決定性的高度,就是將其縮小到無足輕重的地步,在這種兩極性思維的作用下,人們不打算也不可能理解媒介技術對文明所起的作用。  在以往的研究中,有兩項研究耐人尋味。
  • 思想之光照亮人類文明發展進步之路
    5年多來,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明交流互鑑的重要論述內涵不斷豐富,影響與日俱增,有力推動了人類不同文明交流互鑑,有力推動了世界各國人民相互了解,有力推動了人類文明發展進步,為應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帶來了新的曙光和希冀。
  • 回應「時代之問」 人類文明進步的中國貢獻
    不同文明之間,是衝突還是對話、是對抗還是合作,這已經成為關乎人類前途命運的重大課題,也是人類文明何去何從的「時代之問」。中國倡導舉辦亞洲文明對話大會,搭建文明互學互鑑、共同發展的平臺,旨在繼承和弘揚亞洲和世界各國人民創造的文明成果,更好促進不同國家、不同文明之間相互交流、相互借鑑,推進人類文明發展進步、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充分彰顯了中國促進文明發展的深邃思考和責任擔當。
  • 陰陽五行學說思維符合人類文明進步的三大步驟
    引言陰陽五行學說思維符合人類文明進步的三大步驟之前寫過兩篇有感而發的文字,討論了人類文明進步具有三大步驟,簡單回顧一下,就是:認識理解——掌握運用——發散創造。既然我說陰陽五行學說的思維不過時,還有利於人類文明發展進步,今天就要來點依據展示一下才行。
  • ...總書記重要文章《文明交流互鑑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和世界和平...
    新華社北京5月1日電 今天出版的第9期《求是》雜誌發表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的重要文章《文明交流互鑑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和世界和平發展的重要動力》。  文章全面深刻闡述對文明交流互鑑的看法和主張,強調應該推動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和諧共處,讓文明交流互鑑成為增進各國人民友誼的橋梁、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動力、維護世界和平的紐帶。  文章指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鑑而豐富。文明交流互鑑,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和世界和平發展的重要動力。推動文明交流互鑑,需要秉持正確的態度和原則。
  • ...推動人類社會文明進步——訪義大利帕多瓦大學物理與天文學系...
    丹尼斯·巴斯提埃裡接受採訪●科學素質是人類發展的基石●丹尼斯指出,科學素質是人類未來發展的基石,人們需要明白科學素質的重要性。●科學素質事關人類文明進步●丹尼斯說,科學素質體現在日常方方面面,比如我們對機器人的看法,有人認為科技進步造成失業,也妨礙人類的文明發展。「但是,我相信科技的進步不僅不會讓人們失業,而且還能夠幫助他們改變現狀,因為科技進步創造了新的就業機會。」
  • 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的,究竟是唯物主義還是唯心主義?
    單純討論兩者的是非對錯是沒意義的,重點是哪一種觀點可以推動文明的進步一旦對立產生的時候,個體就會被影響,思想就會被禁錮或限制,最終導致了精英層的意識形態,決定了人類文明的進展速度。從這個角度出發,我認為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都是對的,但在今天,唯心主義才能更好的推進人類文明的進步。人類文明達到質的飛躍,就是近200年中突變的,推動這個進步的並不是全人類的整體貢獻,而是集中在了幾個人或幾十個人身上。他們在物質世界的基礎上,追求的是唯心主義,具體的體現是假想、是精神、是一種超前的思維,新事物都是從唯心主義中挑選出來的。
  • 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的,究竟是唯物主義還是唯心主義?
    最初能思考這兩者之間關係的人,一定是本著對世界和生命本質的探索而思考的,而現在,在國內對於這兩者的對立已經偏離了方向,聚焦在了靈魂是否存在的對立、科學與迷信的對立、物質與神的對立、物質與意識的對立……單純討論兩者的是非對錯是沒意義的,重點是哪一種觀點可以推動文明的進步一旦對立產生的時候,個體就會被影響,思想就會被禁錮或限制,最終導致了精英層的意識形態,決定了人類文明的進展速度
  • 本世紀國人最大發現是狗可以當寵物,關愛它們能代表人類文明進步
    狗與人類如此生活了幾千年,是與人類共存共榮的幾千年。人類物資匱乏之時,會把陪伴家人、忠誠家人的狗當成食物用以果腹,這在當時是很正常的事。那時的狗們即使家人的殘湯剩飯也是不能保證其溫飽的。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人類徹底解決了溫飽問題,家養狗們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食物充足之時。而人類社會人口結構的改變,狗們的生活也隨之發生變化。
  • 火的使用,改變了人類的生活方式,是人類邁向文明的一個重要標誌
    火的使用,是原始人類利用自然力量改變生活方式的一種創舉。它與工具製作一樣,推動著人類和社會的進步。在我國境內,目前已發現的年代最久遠的用火遺蹟,是在西侯度遺址中。遺址出土的化石裡,有一些呈黑、深灰或灰綠色的哺乳動物肋骨、鹿角和馬牙,經化驗,確定曾被火燒過。
  • 「評論」它才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的根本動力
    縱觀人類上百萬年的進化史和6000多年的文明史,人類的每一次進步都伴隨著一次類似「電子計算機」這樣的重大技術突破:100萬年前學會用火,人類進入氏族時代;公元前2萬年學會批量種植農作物,人類進入農業時代;16世紀發明蒸汽機和熱武器,人類進入蒸汽
  • 人類的進步
    這是我每天寫一篇原創文章的第879天《人類簡史》裡的談到,在人類還在以狩獵為生的年代,人均壽命可達80歲,這讓我很意外。在我的印象中,古人的壽命比較短,大概就活到四五十歲的樣子。而這裡的印象中的「古人」,就是封建時期的人,這時候已經進入農耕文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