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因疫情二次爆發出現訂單被取消現象!剛有起色的紡織市場又要...

2020-11-23 全球紡織網

行業因疫情二次爆發出現訂單被取消現象!剛有起色的紡織市場又要回到解放前?

2020-11-03 08:41:37 來源:化纖頭條

近期國外第二波疫情來勢洶洶,以至於數個歐洲國家再次發布了「封國」消息,隨之而來的還有多地出於防疫考慮,最終決定取消聖誕市場。


據了解,聖誕市場通常於每年11月下旬開始至12月24日結束。沒有活動,不允許人群聚集,這也就意味著聖誕季的消費水平對大打折扣。


同時據消息稱,通過針對法國、德國、義大利、西班牙和英國內2200多家公司的調查,如果它們的收入維持在當前水平,那麼55%的公司預計到明年9月就會倒閉,也就意味著過半的國外中小企業都將倒閉。

警惕因疫情二次爆發

出現訂單被取消現象


隨著歐洲疫情二次爆發,海外國家再次發出「封城」信號,這就意味著海外消費恢復還需時日,原本是銷售旺季的聖誕季這方面的需求會減少,對於紡織服裝行業而言,這些消息猶如「晴天霹靂」,又給了行業復甦當頭一棒,紡織人再也承受不住被砍單的悲劇了。


前不久與企業溝通時,他就說道,自己的朋友已經出現了訂單被取消的現象,原本歐洲客戶下達給緬甸、越南的服裝訂單,採購他們的面料,但是因為疫情的原因,已經被取消了。「前兩天緬甸客戶還開發進口的,一批是色丁、一批是仿記憶,結果已經做出了一部分,訂單被取消了,現在外貿訂單並不好做。」


成本大漲、匯率波動

紡織企業利潤遭擠壓進退兩難!


同時,據業內人士透露,由於紡織原材料價格快速上漲,大量貿易商採取「高報價、低成交」的策略,捂盤不賣,待價而沽,甚至選擇毀約;在人民幣升值預期下,進口紗也處於不報價的「封盤」狀態。為保證生產交貨,一場「搶布潮」也在紡織行業內拉開了帷幕。一位紡織行業人士指出,隨著原料、棉紗布、面料價格的暴漲,紡織品服裝出口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困境。


首先,目前國外品牌商、零售商大多不接受紡服企業、外貿公司上調報價,原料、紗布的上漲很難傳遞到終端訂單,外向型企業承受能力比較有限,因此要麼「棄單」,要麼獨自消化棉花、棉紗等上漲的成本,無論做哪一種選擇,生產企業都很痛苦。


其次,8、9月份,不少企業接到歐美等市場感恩節、聖誕節訂單或者「雙11」的內銷訂單,棉花、棉紗布等價格大幅上漲導致利潤明顯縮水甚至陷入虧損,這部分訂單很可能無法執行,紡服企業在執行合同還是與採購商協商解約、違約間備受煎熬。


再次,由於擔心人民幣匯率出現大幅度波動,外向型貿易企業接單也趨于謹慎。


疫情捲土重來

手上的訂單難撐嗷嗷待哺的產品價格


原料、紗線、面料等報價的暴漲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貿需求的持續回暖。比如,多位紡織行業人士均表示,按最新成本核價之後的報價客戶不予接受;而另一面,貿易商又抱怨很難找到供貨質量好,價格又便宜的代加工企業,「有單難發出去」成為常態,因而放棄了不少報價偏低,利潤不高的出口訂單。


國慶假期以來,海外訂單回流的消息甚囂塵上,帶動了整個紡織市場行情瘋狂反撲。塵埃落定之後,回歸基本面,我們會發現國內「雙11」的訂單已經交貨,印度的訂單聊勝於無,聖誕和新年的單子如今前途未卜,棉花、短纖等原料價格已經高位回落,紗布價格因下遊需求向好預期還高高在上。


疫情捲土重來,你手上的訂單還能撐得起嗷嗷待哺的產品價格嗎?


相關焦點

  • 疫情對絲綢產業及消費市場影響趨勢解讀 - 紡織資訊 - 紡織網...
    面對疫情對絲綢企業的帶來的超預期影響,不少絲綢企業採用「做四休三」、「輪休放假」、「下調薪資」等措施來應對危機;一些絲綢企業表示現有訂單只滿足到5月底的生產。出口到歐洲、美國和日韓的訂單多延遲或取消,外貿企業正積極承接東南亞和非洲訂單,或轉內銷;部分流動資金充足的企業,則是選擇繼續生產。
  • 商務部回應印度紡織訂單轉到中國:正常市場行為
    據中國紡織網消息稱,印度多家大型出口紡織企業因疫情無法保證正常交貨,已有多個本來在印度生產的訂單轉移到中國生產,這導致國內不少服裝製造的訂單已經排到了明年的5月份。就此,10月13日,21世紀經濟報導採訪報導,詳見連結:《印度紡織訂單轉移中國背後:為「應急」,企業判斷最多留2-3年》10月14日,21世紀經濟報導從國內最大的線上外貿平臺——阿里巴巴國際站獲取的數據顯示,從5月份開始,中國面料及紡織原材料訂單數增長超100%;服裝行業訂單數同比增長200%以上,服裝行業在7月份更是實現了3倍的增長。
  • 面對紡織海外訂單「斷崖式」下滑,浙江紡織印染企業老闆們「見招...
    消費端「寒冷」如此,供給端的相關紡織服裝產業自然也是寒意陣陣——訂單少了、訂單暫緩、訂單取消……   諸如此類的訊息,無不讓人們關心起一件事:作為浙江傳統優勢產業,紡織業這條上連數以萬計企業、下連海量消費群體的大產業鏈,生存狀態如何?浙江紡織企業的老闆們又在忙碌些什麼?
  • 「疫情反撲」讓市場再次「負重」,紡織老闆:後面訂單很懸!
    多家紡企訂單好轉!「疫情反撲」讓市場再次「負重」,紡織老闆:後面訂單很懸!隨著疫情反覆,必定會對下遊持續備貨帶來阻力,不過好在目前正處於傳統年末備貨之際,市場還是有亮點可尋。對於紡織行業而言,12月份原本就是衝刺業績的時刻,無論是外貿還是內需市場均會有不俗的表現,近期市場成交局部升溫,借著原料價格上漲,紡織企業接單表現不俗。
  • 棉價暴跌,紗價連降,紡織人慾哭無淚!
    目前由於疫情全球性擴散,紡織服裝行業外銷訂單或取消或暫停,僅有小批量在安排生產,染廠訂單開始不足,需求萎縮,供應也成問題。近期棉類產品出貨下降明顯,價格全面回落、且商談餘地較大。織廠開臺不足,個別工廠以及外貿類公司剛復工又開始放假。
  • 耗去了2020的1/3那些時光裡,紡織行業過得怎麼樣
    但是,疫情仍然對市場帶來不確定性,諸如部分消費者因工資減少而消費意願減弱,因此影響著老闆們接單程度;WTI原油開始跌破15美元迷惑著聚酯產業;疫苗等解藥誕生並救焚拯溺中何時是頭,成為所有人心頭中的結。其實,工信部在最近就很好地總結出了當前紡織行業面臨三大難關:一是需求不足,從國內看,1到2月國內市場限額以上的單位服裝、鞋帽、針紡織品的零售額同比下降了31%。從國際上看,3月份以來,大量的出口訂單出現延遲或取消,新增的訂單也大幅在減少。
  • 十張圖帶你看2020年中國紡織機械行業市場現狀與發展趨勢分析 行業...
    紡織機械是把天然纖維或化學纖維加工成為紡織品所需要的各種機械設備,紡織機械是紡織工業的生產手段和物質基礎,其技術水平、質量和製造成本,直接關係到紡織工業的發展。整體而言,紡織機械行業規模不斷下降,行業經營效益變差。受疫情刺激,紡織機械行業部分生產防疫物資的機械如非織造布機械出口以及銷售行情較好,但是整體而言,紡織機械仍然受到較大衝擊。
  • 沒訂單累庫存,接訂單卻虧本!紡織企業年底遭遇生存難題:這生意到底...
    沒訂單累庫存,接訂單卻虧本!紡織企業年底遭遇生存難題:這生意到底是做還是不做?倉庫裡的庫存去掉了一半,但現在接到的訂單一個個快做完了,卻沒有新的訂單接上。伴隨著歐美疫情日漸嚴重,歐洲開始二次封城,明年春夏季節的備貨行情被直接打亂,佔據歐美市場主流的沃爾瑪、COSTCO等大型商超對服裝訂單大量取消,11月的市場行情直接被「腰斬」。看著倉庫裡的庫存又重新累積起來,紡織人心中萬分惆悵。‍
  • 疫情之下紡織服裝行業需要適應全新的世界,看中國紡織如何以四個新...
    中國紡織緣何能從疫情影響中率先復甦     新冠疫情的爆發,對全球紡織服裝產業供需兩端造成了嚴重衝擊,中國紡織工業也深受疫情影響,但在政府、行業、企業的共同努力下率先復甦,保障了產品供給,引起世界紡織關注
  • 廣州中大布匹市場復工半月記:紡織老闆訴苦訂單難開,搵食艱難
    疫情下,這裡的場景也有不同之處,每個專業市場均有鐵馬圍蔽,每個入口都要求入場人員掃描健康碼,佩戴口罩、通過測溫門或紅外線測溫儀測量體溫,門口還提供洗手液供人使用。記者見到部分市場專門設立了獨立的隔離觀察室,用於暫時隔離有發熱、咳嗽等疑似症狀人員。廣州是中國服裝貿易的中轉站,中大紡織商圈作為廣州最重要的布料市場之一,主要經營海內外布料、毛線、成衣服裝輔料,批零兼售。
  • 棉紗一噸幾天暴漲3000多元 紡織原材料價格大漲
    " 這一方面與國內疫情控制形勢好,消費復甦強勁有關,目前正是我們秋冬裝上市的時間,企業都想抓住黃金時機出單;另一方面,雖然國際歐美市場二次爆發疫情的風險較高,但是印度、東南亞等具備紡織產業鏈的地區疫情風險也較高,這樣使得一部分急需的海外聖誕旺季訂單短期內轉移到了國內。"
  • 政府工作報告這八大關鍵詞與紡織人息息相關
    紡織工業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型產業,保持穩定運行對於保民生促就業具有重要意義。日前,孫瑞哲會長曾對行業形勢進行了預判:「2020年下半年,隨著國內市場消費支撐作用逐漸恢復,全球疫情防控形勢逐漸穩定,行業運行水平將較上半年有明顯改善。整體來看,2020年將基本完成我國紡織行業『十三五』規劃目標。」
  • 「十四五」紡織經濟研究系列之二 | 精進不輟,行穩致遠:紡織行業的...
    「十四五」紡織經濟研究系列之二 | 精進不輟,行穩致遠:紡織行業的經濟周期調整 2020-12-04 07:52:03 來源:中紡聯產業經濟研究院
  • 大變局之下全球紡織行業的堅守與瞭望
    原標題:大變局之下全球紡織行業的堅守與瞭望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一場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世界經濟,多重壓力與挑戰中,諸多全球性產業風起雲湧,面臨著重塑與變革。
  • 別大意,疫情二次爆發計算公式
    許多海外學子以及華裔也回到祖國,輸入性疫情蠢蠢欲動,無症狀疫情境況不明。 這個時候,處於非常危險的階段,存在疫情二次爆發可能,容不得絲毫大意。 疫情二次爆發可能性有多高? 城市該採取什麼樣的應對措施?
  • 德州東晟紡織:瞄準市場轉產隔離服
    疫情影響下許多企業經營遇到困難,東晟紡織效益為何不降反增?6月5日,記者來到義渡口鎮一探究竟。  步入東晟紡織,一堆堆布料摞放在院內,原本寬敞的廠區略顯狹窄。東晟紡織生產部經理高東秋介紹,這些布料為防靜電無紡布,是生產非醫用隔離服所需的原料,待加工完畢後將直接發往美國。進入生產車間,工人們手腳麻利、動作嫻熟,8條產線開足馬力趕製隔離服,一派火熱生產景象。
  • 紡織行業謹防五大風險
    中國紡織經濟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新聞發言人孫淮濱在會上表示,根據中紡聯合會七省調研情況整體來看,2012年紡織行業開局基本穩定。大企業、自主品牌企業、內銷企業由於訂單充足、資金充裕,開工率達到80%~90%,員工節後返回率約80%,員工流動率在10%~15%。
  • 一個紡織重鎮的發展韌性
    在突如其來的風險挑戰中迎難而上、化危為機,在變幻莫測的市場大潮中披荊斬棘、主動求變,在紡織行業的起起伏伏中專注主業、埋頭耕耘,這樣的故事始終貫穿這個紡織重鎮改革發展全過程。  4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今年一季度極不尋常,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衝擊。
  • 疫情之後,染料行業何去何從
    而今年一季度,該公司在連雲港的所屬企業仍未獲得批准復產,導致公司效益持續出現虧損。   ●疫情發酵,行業陷入倒春寒●   在談及一季度經營狀況時,各公司負責人均向記者表示,今年以來新冠疫情的影響成為制約行業發展的關鍵,疫情對染料行業的供需造成深遠影響。
  • 江浙紡織市場為防控疫情出「狠招」,各地為企業降損出...
    來源:中國紡織報又推遲了!2月4日,國內兩大集群市場——盛澤東方絲綢市場、柯橋再發布復工延期通知。通知顯示,中國東方絲綢市場擬定於2月5日下午3:00停止電力供應,另開市時間統一為2月20日24時後,同時要求開業需提前三天等級並經市管辦核准後方可開復市。在另一紡織集群也同樣發布了延後復工的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