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省前三季經濟數據:廣東、江蘇總量超6萬億 貴州增速領跑

2020-12-07 觀察者網

在國家統計局公布了2017年前三季度的經濟數據後,各省份也紛紛發布了各自的「三季報」。

據第一財經日報10月31日報導,截至目前,除東北等部分地區外,已有25個省份披露了三季報。其中,廣東、江蘇這兩個經濟大省前三季度的生產總值都超過了6萬億元,貴州的增速則在已公布的省份中處於領跑位置。

25省3季報

東部沿海轉型升級顯效

廣東省統計局10月30日發布的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廣東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6.48萬億元,同比增長7.6%,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0.3個百分點。

廣東省統計局分析稱,廣東經濟總量佔全國的份額增加,前三季度廣東的GDP總量佔全國比重為10.6%,比上年同期提高0.1個百分點。廣東GDP同比增速與全國平均水平相比,繼續保持增速高於全國,提高幅度快於全國的態勢。

製造業發展對廣東經濟平穩增長至關重要。廣東堅持「製造業立省」,堅持「脫虛向實」,實體經濟回暖成為推動整體經濟穩中向好的關鍵所在。在前三季度,廣東工業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37.9%,比上年同期和今年上半年分別提高1.6個和0.5個百分點。

「經濟活力看廣東·轉型升級」媒體採訪團參觀大連工具機集團(東莞)智能技術研發中心 新華網 記者鄭磊 攝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國際經濟貿易學院教授肖鷂飛對第一財經分析,廣東尤其是珠三角的轉型升級起步較早,成效也比較明顯,比如珠江西岸的裝備製造業和家電業,其智能化成效明顯;東岸東莞的智慧型手機產業則發展迅速。

廣東之後,江蘇前三季度GDP也突破了6萬億元的大關。數據顯示,前三季度,江蘇全省實現生產總值62604.5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同期增長7.2%。

這其中,江蘇的先進位造業貢獻提升。前三季度江蘇高新技術產業產值5.47萬億元,同比增長14.5%;佔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達42%,比上半年提升0.3個百分點。戰略性新興產業實現產值4萬億元,同比增長13.4%,增速比上半年加快1.4個百分點。

江蘇亞威變壓器有限公司摒棄傳統變壓器生產技術,創新生產的三角型配電變壓器具有無噪音、損耗低等特點,領跑國內市場

不僅是粵蘇,東部沿海發達地區整體轉型升級效果都比較明顯,今年以來在全國的引領作用非常突出。浙江今年前三季度的GDP達36958億元,同比增長8.1%。從產業結構看,服務業仍是浙江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前三季度,服務業增加值增速快於全省GDP1.2個百分點,佔GDP的比重為51.5%。

在上海,前三季度,全市戰略性新興產業製造業完成總產值7524.05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7.9%,增速比上半年提高1.1個百分點。其中,新能源汽車增長27.9%,新一代信息技術增長12.3%。

長江中上遊地區增速名列前茅

從增速上看,包括貴州、重慶、雲南、安徽在內的長江中上遊地區經濟增速仍位列前茅。其中,貴州的經濟增速在已公布的省份中領跑。數據顯示,2017年前三季度貴州全省地區生產總值9499.53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0.1%,增速高於全國水平3.2個百分點。

貴州省統計局總統計師彭龍說,從發展趨勢上看,貴州經濟運行延續了近幾年來持續向好的發展態勢。值得一提的是,全省經濟增速自2011年第一季度以來,已經連續27個季度保持在全國前三位。

圍繞「天眼」開發旅遊業的貴州平塘縣

在貴州之後,重慶的增速也達到了兩位數,同比增長10%。同處西南的雲南增速達到了9%,長江中遊的江西也達到了9%,安徽達到了8.3%,四川也達到了8.1%。整體上看,長江中上遊的增速名列前茅。

廈門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丁長發對第一財經分析,全世界發展最好的地區主要都集中在沿海和沿江地區,因為江海的水運十分便利,而水運在整體的交通運輸成本中比較便宜。同時,相比華北、西北等地,長江經濟帶的水資源十分豐富,擁有充足的勞動力資源和土地資源。這也是近幾年產業轉移的重要落腳地。此外,長江經濟帶的產業結構更為豐富,重化工業所佔的比重沒有那麼大,原有的重工業通過市場化的轉型,也發展得不錯。

增速較低的省份主要集中在華北、西北等地。不過,過去幾年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的能源重化省份如陝西、山西等,今年以來隨著能源價格的回升,經濟也不斷回暖。

例如,山西前三季度經濟增速達到7.2%,快於上半年0.3個百分點,高於全國0.3個百分點,經過2014年一季度以來的14個季度後,首次超過全國水平,由「疲」轉「興」的態勢顯現。

能源重化省份的回暖,與去年以來能源價格的上行有很大關係。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前三季度,鋼鐵、煤炭行業生產出廠價格水平同比分別上漲29.4%和35.6%,1~8月份實現利潤同比分別增長1.1倍和9.6倍。

不過,專家也提醒,在未來的經濟可持續發展以及經濟結構多樣化方面,這些能源重化地區還要更加努力,加快發展非能源產業,減輕對能源產業的依賴,提高防風險的能力。

(記者 林小昭)

相關焦點

  • 2019年全國31省GDP數據出爐:西藏GDP增速排名全國第一
    中商情報網訊:1月22日,隨著天津、河北、吉林等省市陸續公布了2019年地區經濟運行情況,至此,全國31省市2019年經濟數據全部出爐。此前據國家統計局消息,初步核算,全年國內生產總值990865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1%,符合6%-6.5%的預期目標。
  • 31省份上半年GDP數據出爐,19省份入圍「萬億俱樂部」,廣東、江蘇...
    從GDP總量看,31省份中,廣東GDP絕對量穩居第一,有6個省份超過兩萬億元,19個省份超過一萬億元。而從GDP增速看,16省份上半年GDP增速已經由負轉正,大多數是西部欠發達省份,其中增速超過3%的有2個省份,分別是西藏(5.1%)、新疆(3.3%)。
  • 2020年全國前三季度經濟數據 前三季度經濟數據省份排名
    在國家統計局公布前三季度經濟數據後,各省份也陸續發布了自己的經濟「三季報」。據記者統計,截至10月25日,已有27個省份發布了前三季度經濟數據。相比上半年,各省份增速持續回升,其中有14個省份的GDP增速達到2%以上,最高的貴州達到3.2%。總體上看,長江中上遊地區增速持續領先。
  • 31省份去年GDP數據均已出爐,8省份超4萬億
    2019年31個省份GDP數據。 製圖 高宇婷1月22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梳理發現,全國31個省份均已公布了2019年GDP數據。此前據國家統計局消息,初步核算,全年國內生產總值990865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1%,符合6%-6.5%的預期目標。從GDP增速數據來看,去年西藏GDP增速排名第一,為9%;增速超過8%的省份還有貴州、雲南、江西。
  • 31省上半年進出口排名出爐:西藏黑龍江廣東降幅前三
    《中國經濟周刊》對2014年上半年31省份進出口統計數據進行了分類梳理。光看進出口總額排名。排名前10位的省份分別是廣東、江蘇、上海、北京、浙江、山東、福建、天津、遼寧、重慶。除了重慶是西部省份外,其他9省份均為東部省份。再看增速排名。
  • 28省份前三季度GDP增速排名出爐:25省份增速超全國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統計,截至11月3日,共有28個省份統計局公布了2016年前三季度GDP數據。從已公布的數據看,有25個省份的GDP增速均超過全國前三季度6.7%的增速水平。其中,重慶以10.7%的增速領跑;山西墊底,GDP增速4%;遼寧、黑龍江、西藏三省份暫未公布數據。
  • 2017年各省市區GDP排名及增速 各省經濟數據公布(表)
    年我國GDP總量首次登上80萬億元的門檻;GDP同比增長6.9%,增速較2016年提高0.2個百分點。各地經濟增速仍延續了「西高東低」的態勢,貴州、西藏同去年一樣繼續穩居GDP增速榜前兩位,也成為僅有的2個保持兩位數增長的省份。  值得注意的是,榜單前三名的位次發生了變化,今年雲南反超重慶,躍居第三;而貴州則取代西藏,拔得頭魁。「中央給力、外部助力、自身發力,『三力同頻、上下同欲』,這是貴州經濟能夠實現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根本原因。」
  • 2017上半年全國31省市區GDP排名:經濟數據及增速(表)
    上半年經濟數據  經過觀察者網統計發現,2017上半年排名前兩位的廣東和江蘇GDP已超過4萬億,遠遠拉開了和第三位山東省3.5萬億元的差距。值得注意的是遼寧省,上半年的名義增速是負19.63。根據目前數據,全國進入「萬億俱樂部」的省份至少有14個。  另外上半年,全國平均增速為6.9%,也就意味著有19個省市超過了平均線。澎湃新聞說,在GDP排名前五的省份中,與去年同期增速相比,江蘇省經濟增速從8.2%回落1個百分點至7.2%,河南從8.2%減少到8%,其餘各省增速均有所提高。
  • 2018上半年GDP排名:中國各省市區經濟數據排行榜
    2018上半年GDP排名:中國各省市區經濟數據排行榜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8月15日電(記者 李金磊)國家統計局近日公布了31省份上半年GDP數據。從經濟總量來看,廣東、江蘇上半年GDP超過4萬億元,位居前二;從經濟增速來看,16省份GDP增速超過全國增速;從區域格局來看,西部地區表現搶眼,東北經濟趨穩回升。
  • ...區域研究」各地經濟修復加速,多數省份增速轉正——2020年區域...
    分區域看,僅5個省份的前三季度GDP增速為負,受疫情衝擊最小的西部地經濟持續恢復,除內蒙古外的其他省份實現經濟正增長;東部地區增速分化明顯,江蘇、福建、浙江增速靠前,廣東、北京、天津增速較低,但較上半年提升明顯;中部地區復甦進程加快,受疫情衝擊最嚴重的湖北GDP降幅收窄顯著,GDP總量衝進前十。
  • 兩個10萬億!廣東江蘇GDP領跑中國,卻打不過美國一個州
    不過作為中國經濟總量前三強的山東,兩會上公布的2019年GDP增長預計是5.5%,按照2108年7.65萬億的總量來算,顯然無法進入GDP的"10萬億俱樂部"了。 從1989年開始,中國的經濟一哥的位置就長期被廣東佔據。江蘇30年間一直難以追上廣東,並且時不時地還被山東大漢比下去。
  • 27省份前三季度GDP出爐:山東列位第三,湖北反超安徽
    &nbsp&nbsp&nbsp&nbsp在國家統計局公布前三季度經濟數據後,各省份也陸續發布了自己的經濟「三季報」。&nbsp&nbsp&nbsp&nbsp據統計,截至10月25日,已有27個省份發布了前三季度經濟數據。
  • 我們統計了各省的GDP數據,發現近十年增長最快的省份是…
    2018年成績單廣東省以9.73萬億元經濟總量、6.8%的增速,繼續穩居榜首,離10萬億元僅一步之遙。這是廣東地區生產總值總量連續30年居全國第一位。按去年對美元平均匯率約6.6折算,廣東地區生產總值約1.47萬億美元,而2017年韓國的國內生產總值是1.53萬億美元,排在世界各國的第12位。
  • 2020年上半年經濟數據出爐 19個省份GDP超一萬億元
    來源:央視原標題:2020年上半年經濟數據出爐 19個省份GDP超一萬億元 截至目前,今年上半年,全國31個省份經濟增長的主要指標已經全部出爐。隨著我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不斷向好,復工復產有序推進,各地經濟呈現出穩步復甦態勢。讓我們透過一些數據,來看看中國經濟發生了哪些積極變化?就經濟總量而言,儘管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讓各地經濟增長在上半年承受了不小的壓力,但傳統經濟大省繼續領跑。廣東省以49234.20億元居於首位,江蘇省緊隨其後,為46722.92億元,山東省則是33025.8億元,居第三位。
  • 廣東GDP憑什麼領跑全國 高科技等成關鍵詞
    在7.95萬億元GDP總量的背後,是什麼在支撐中國經濟第一大省一路快跑?    實體經濟的提質增效,特別是智造升級、加快創新,被專家認為是廣東GDP連續28年領跑的核心密碼。國家發改委對外經濟研究所國際經濟綜合研究室主任王海峰表示,廣東GDP含金量比較高,技術含量、服務業所佔比重、開放水平較高,GDP增長消耗的資源環境成本相對較低。
  • 貴州19年實現GDP總值16769.34億,經濟增速在國內各省排名第一
    另外,以剛剛過去的19年為例,貴州全省實現GDP總值16769.34億元,同比上年增長8.3%,實現GDP增量1962.89億元,儘管增速比上一年下降0.8個百分點,但完成GDP增量比上年明顯更高,經濟總量在國內排名也有所上升,通過對比可知,經濟增速在國內各省排名第一,並且超過江西、廣東、江蘇以及浙江等所有省市區。
  • 安徽GDP首次超越上海 正式躋身中國十大強省
    10月30日,隨著上海市發布2020年前三季度經濟數據,全國31省份前三季度經濟總量全部出爐! 據統計,前三季度,全國31省份經濟總量為722786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同期增長0.7%,上半年為下降1.6%,累計增速年內首次實現由負轉正。
  • 2016年各省GDP排名:江蘇苦追廣東七年差距拉大 臺灣仍居第六
    【觀察者網綜合】截至1月26日,大陸各省市區在政府工作報告和統計局報告中陸續公布了2016年的地區經濟數據,綜合媒體梳理數據發現,在目前已公布2016年GDP的省份中,GDP排名次序相比去年變化不大,增速排名則變化較大。其中,地區GDP總量前六名仍然是廣東江蘇山東浙江河南四川,與2015年相同。其中江蘇苦追了廣東7年後,2016年經濟總量的差距又被拉大了。
  • 經濟發展領跑全國 貴州不再是落後的代名詞
    貴州綜合經濟實力進一步提升,2018年經濟總量達到1.48萬億元,經濟增速居全國第1位,人均突破4萬元。6月18日,貴州省社會科學院、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在貴陽發布的《貴州藍皮書:貴州社會發展報告(2019)》指出,貴州經濟發展領跑全國,已不再是落後的代名詞。
  • 2019年全國各省市區GDP排名 2019GDP增速排名
    2019年全國各省市區GDP排名 2019GDP增速排名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月24日電(記者 李金磊)31省份2019年GDP數據目前全部出爐,全國首現「10萬億GDP俱樂部」,廣東GDP首次突破10萬億。而經過統一核算,31省份GDP之和低於全國GDP總量,各省份GDP總和高於全國GDP的「打架」現象得到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