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東城區法院「和立方」多元解紛機制探微

2021-01-07 中國法院網

2019-07-09 08:38:06 | 來源:人民法院報 | 作者:王珊珊

 

全院7%的員額法官,審結全院一半的一審民商事案件,「多元調解+速裁」結案5889件,這是北京市東城區人民法院「多元調解+速裁」機制改革後,今年1至6月交出的成績單。
   縱,深入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橫,與各單位聯合構建多元解紛機制。橫到邊,縱到底,這是東城區法院積極參與社會綜合治理、積極主動「走出去」化解糾紛的生動實踐。
   如今,街道、社區、醫療、勞動監察、投融資等多個埠均設立調解工作站,這套「中心開花、四周輻射」、實現點線面聯結一體的多元解紛機制被稱為「和立方」。
   現場直擊
   7月5日下午3點,在東城區法院西南門,法官馮曉光騎著一輛矮小的電動自行車,身後的背包露出一半又大又沉的法徽,書記員王卓琳騎著另一輛電動自行車,他們要去東城區勞動保障監察隊工作站調解5起勞動爭議案件。
   「這裡是東城區法院的工作站,也就是流動法庭,我是東城區法院的速裁法官馮曉光。」在東城區勞動保障監察隊工作站內,馮曉光對幾位當事人介紹道。
   5名勞動者是某網際網路金融企業員工,因客戶未能及時付款導致公司現金流出現問題,從年初起該公司陸續拖欠50餘名員工工資。日前,這5名員工來到東城區勞動保障監察隊,投訴舉報用人單位欠薪問題。
   該公司法定代表人陳某表示,公司暫時遇到困難,希望員工們能夠理解並接受延期支付工資的方案;員工們則擔心這是單位的「緩兵之計」,如果到期不給,他們還要通過勞動仲裁、法院起訴的漫長法律維權程序來解決,所以並不放心。
   「我們從勞動監察隊工作人員處了解到,法院有派駐調解工作站,決定通過調解的方式試一試。」員工鄧某說道。
   「如果你們雙方今天能夠達成訴前調解,法院經過司法審查,可以當場確認調解協議的效力,你們今天就能拿到有強制執行力的生效法律文書。」調解現場,馮曉光向當事人介紹說,「走訴前調解能夠最大程度地節省時間,並且完全免費。」
   5名員工打消了顧慮,在調解員的主持下,與用人單位仔細核對了拖欠工資的具體數額,並與用人單位達成了分期支付的調解協議。
   在得知其他50多名被欠薪的同事也能通過這種方式迅速解決糾紛後,鄧某等人顯得非常興奮。
   「必須把這個好消息告訴大家!原本就是抱著試試看的態度才進站調解的,要是不成,估計還得走勞動仲裁和訴訟程序,真沒想到,當場就能拿到具有強制執行力的生效法律文書,真是太感謝了!」鄧某說道。
   陳某也對調解結果較為滿意:「公司經營近期確實遇到了困難,如果不是成功調解,公司可能還會面臨上失信黑名單以及經歷漫長的應訴過程,企業多半就垮了,感謝調解員和法官的辛苦努力!」
   回到東城區法院,一樓的調解員辦公室內,一位當事人帶著感謝信來找調解員汪鶴蘭。
   這是一間「除了門全是旗」的辦公室,當事人送來的錦旗因為放不下,像掛衣服一樣3個掛一摞,整整掛了14摞。
   汪鶴蘭今年69歲了,自2018年3月被聘為東城區法院駐院人民調解員以來,她已經成功調解了150餘起案件。
   這天前來送感謝信的當事人劉某告訴記者,因為幾十年前母親分給自己的房子增值,當初接受了母親遺囑的兄弟姐妹要求重新劃分遺產。劉某並不想與親人對簿公堂,他願意拿出一些錢來調解。但無奈其中一個弟弟反覆變化,要的錢也越來越多。
   今年4月,劉某來到東城區法院立案,案件委託給汪鶴蘭調解。經過7次交鋒,最後在汪鶴蘭的努力下,該案件成功調解,前後花了不到1個月的時間。
   「我特別感謝咱們國家的調解制度,符合中國國情,有些矛盾糾紛不能完全按西方那一套來解決,冷冰冰的。」劉某感慨道。
   機制創新
   在東城區法院,像汪鶴蘭這樣的調解員還有7人。今年3月,該院立案庭進一步改革優化,將原有的7個速裁團隊專門分出一個訴調對接組,由「1名法官+2名法官助理+3名書記員」組成,與8名人民調解員對接。與剩下6個速裁團隊不同的是,訴調對接組需要走出法院大門,「沉到老百姓當中去」。
   訴調對接組組長就是馮曉光。多數時間,馮曉光都和書記員騎著電動自行車,背著法徽、法槌、電腦等裝備,走街串巷,前往各個訴調對接工作站化解糾紛。
   近年來,法院收案數不斷增長,傳統辦案模式下人案矛盾愈發凸顯。法院所受理案件不論繁簡全部進入訴訟程序,對當事人來說時間成本高,對法官來說辦案壓力大。對此,東城區法院「多元調解+速裁」機制在老百姓的多元司法需求下應運而生。
   分管該工作的副院長王波介紹說,東城區法院克服自身辦公環境的局限,利用好東城區網格化管理的優勢,積極參與社會綜合治理,主動「走出去」。2018年,該院全面鋪開並深化落實多元調解工作,通過訴調對接機制連線人民調解、行業調解、行政機關、律師等各方調解力量,構建多方聯動的「一站式」矛盾化解機制。
   「多元調解+速裁」如何具體運作?東城區法院立案庭負責人韓毅兵介紹說,該院受理的案件要過「三道關」——導訴臺、立案窗口、程序分流組,經過三層篩選,較為複雜、專業的案件進入審判庭,適合調解的案件進入訴前調解委員會和行業調解中心,需要司法確認或速裁程序的則由訴調對接組介入完成司法程序。
   「將矛盾埠前移,讓矛盾就地化解,對當事人來說,省錢省力省時間,對法院來說,訴前化解大量矛盾也能減少法院辦案壓力。」韓毅兵說道。
   在實踐中,出現了一些街道、社區調解員法律專業水平不高、調解能力不足等問題。為此,馮曉光去各個社區授課,現場解答調解員諮詢,並將實際遇到較多的問題製作成小冊子分發。
   此外,東城區法院還將調解員「請進來」,由駐院「金牌調解員」在法庭現場調解,其他調解員在8樓視頻室觀摩,調解結束後再進行現場交流。
   今年上半年,8名駐院人民調解員共調解成功案件516件,平均調解用時10.8天。社區調解成功198件,行業調解組織調解成功555件,律師調解共化解糾紛120件。
   東城區法院院長趙軍表示,「和立方」就是以司法為核,聯動社會各方,形成矛盾化解的立體格局,合力促進社會和諧。司法的價值在於定分止爭,也在於輻射普法,增加社會正能量。東城區法院義不容辭,主動作為,切實提高人民群眾獲得感,為經濟社會和諧發展提供更堅強有力的司法保障。

 

 

相關焦點

  • 北京市東城法院創新推出「和立方」工作機制
    本報訊(記者趙春豔) 近日,北京市東城法院召開「和立方」工作機制新聞發布會。   「和合、和解、和諧謂之『和』,多方參與、多種方式、多面效果成『立方』,故稱『和立方』。」北京市東城法院院長趙軍這樣解釋「和立方」的內涵。
  • 蘇家屯區法院召開物業企業普法座談會實踐多元解紛機制
    蘇家屯區法院召開物業企業普法座談會實踐多元解紛機制 2020-09-15 14: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東臺法院「一庭三所+」 多元解紛機制入圍鹽城市第二屆「十佳法治...
    東臺法院「一庭三所+」 多元解紛機制入圍鹽城市第二屆「十佳法治惠民實事」 2020-09-19 13: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雙網」解紛縱到底橫到邊——廣西梧州法院多元解紛工作紀實
    隨著案件數量持續攀升,梧州市兩級法院創新時代「楓橋經驗」,打造多元「雙網」(網絡+網格)解紛機制平臺,與原有的網格化社會治理機制無縫銜接,把矛盾化解在訴前。 今年1月至6月,梧州市兩級法院通過該平臺成功化解糾紛968件,佔新收民商事案件總數的11.43%,新收民商事案件增幅僅4.34%,同比減少了24.42個百分點,增長速度明顯放緩。
  • 溧陽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紛見成效
    9月29日,記者從常州市中院和溧陽法院聯合舉行的發布會上獲悉,溧陽法院積極推進「一站式」多元解紛工作建設,2020年1月1日至9月25日,溧陽法院新收一審民商事案件6303件,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8.19%。
  • 山東多元解紛機制的「地方法典化」
    石 慧 攝今年7月22日,在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的積極推動和參與下,山東省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表決通過了《山東省多元化解糾紛促進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於10月1日起施行。《條例》總結吸納了山東各地推進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改革的成功經驗,在制度設計和內容安排上體現了多項創新。《條例》出臺的背後,是山東法院受案數量大幅增長的嚴峻現實。
  • 部分代表委員專題調研重慶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
    全國人大代表華曉麗、全國政協委員王煜宇,市人大代表鄧明鑑、伍發遠、周琦以及市政協委員韓詠秋一行,近期前往渝中法院、渝北法院、沙坪垻法院和合川法院,對重慶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工作開展為期兩天的專題調研。
  • 新沂法院召開「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新聞發布會
    新沂法院召開「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新聞發布會 2020-12-18 17: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連雲區法院多元解紛十大典型案例
    近年來,連雲區法院牢固樹立「訴源治理」理念,充分發揮審判職能作用,積極打造「三張網覆蓋、兩中心分流、兩平臺解紛、三機制保障」的多元解紛「3223」模式,大量矛盾糾紛通過調解方式得到妥善解決,積累了豐富的調解案例素材。
  • 多元解紛 | 鹽山法院召開「十調聯動」機制聯席工作會議 因地制宜...
    多元解紛 | 鹽山法院召開「十調聯動」機制聯席工作會議 因地制宜打造多元合一「楓橋經驗」 2020-12-10 17: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多元解紛】多元解紛平臺再立新功:小手機搭上大平臺,成功跨國...
    【多元解紛】多元解紛平臺再立新功:小手機搭上大平臺,成功跨國調解離婚糾紛 2020-09-28 15: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北京法院推出全國首個金融案件多元解紛一體化平臺
    來源:央視原標題:北京法院推出全國首個金融案件多元解紛一體化平臺北京法院每年受理金融類糾紛案件7萬餘件,案件多,不只導致法院辦案壓力大,還存在判決後執行難等問題。12月15日,北京高院、中國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北京銀保監局共同籤署《金融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合作備忘錄》,同步上線金融案件多元解紛一體化平臺,為化解金融糾紛提供綠色通道。《備忘錄》明確了符合先行調解機制的糾紛應通過金融行業專業調解組織調解,調解不成的再行訴訟。
  • 浦北縣人民法院開展「堅持發展楓橋經驗 推動一站式多元解紛機制...
    浦北縣人民法院開展「堅持發展楓橋經驗 推動一站式多元解紛機制建設」專題調研活動 2020-08-04 17: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山西法院多措推進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
    9月1日,山西高院黨組書記、院長孫洪山按照全國高級法院院長座談會議程安排,以視頻形式向會議介紹了山西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情況。太原市迎澤區人民法院做了連線匯報。全國人大代表呂春祥、劉正、閻少泉、閻美蓉、董林等受邀在山西高院分會場參會。  截至8月31日,訴服體系質效評估中,山西法院系統在全國法院位列第8,山西高院在各高院中位列第1。
  • 自貢板倉工業園區一站式多元解紛工作站暨巡迴法庭揭牌
    與會嘉賓參觀了板倉工業園區一站式多元解紛工作站和板倉巡迴法庭,聽取了沿灘法院關於一站式多元解紛工作站和巡迴法庭建立的背景、目的及工作模式的介紹,對法院在園區建立一站式多元解紛工作站和巡迴法庭,助力企業發展的工作模式予以肯定。
  • 【訴訟服務專題報導 系列二】多元解紛更加高效和專業化
    【訴訟服務專題報導 系列二】多元解紛更加高效和專業化 2020-08-25 17: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凝成一股力 畫大同心圓——福建尤溪縣法院構建「1156」多元解紛...
    目前,該院借力「1156」多元解紛模式年均調處矛盾糾紛近9000件,調解成功率為72.85%,訴源治理成效明顯,進入法院案件數明顯減少。現場直擊2019年11月25日,立冬已過,寒意漸起。一大清早,尤溪縣管前鎮南華村村支書肖自建穿上厚厚的外套,快速騎上一輛摩託車前往西城人民法庭。
  • 多元解紛觸角延伸到基層治理「神經末梢」
    社會治理制度,我市整合司法調解、群眾調解等力量,建立多元化的解紛機制,通過調解「大合唱」,把多元解紛觸角延伸到基層治理「神經末梢」,實現基層治理能力的提升和優化近年來,遂寧引入工會、人力資源、公安、住建、工商聯、婦聯等81個第三方組織定期入駐多元解紛中心,推動矛盾糾紛類型化專業化調解。
  • 林區法院與松柏鎮探索建立多元解紛訴調對接機制
    林區法院與松柏鎮探索建立多元解紛訴調對接機制 2020-06-16 16: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邗江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紛典型案例
    考慮到正處於疫情防控期間,決定使用「江蘇微解紛」進行線上調解。2020年3月16日,調解員與雙方當事人在線進行了調解,最終達成調解協議。雙方當事人對調解筆錄和調解協議等文書通過電子籤名的方式進行線上簽名並申請司法確認,立案庭隨後依法進行司法確認審查,保障了當事人的合法權益,高效便民的服務獲得了當事人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