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上百度百科查閱了「逆襲」這個詞的解釋——逆襲,網絡流行詞,出自日本動漫,傳入中國後作為網絡用語流行,形容本應該是失敗的行為,卻最終獲得了成功的結果。真是不查不知道,一查還嚇一跳!這兩個字原來是這麼來的,原本以為是咱們中國人自創的呢。
言歸正傳,根據以上的字面意思解釋,對於即將中考的考生來說,有一種情況是『本來我是沒有能力考入高中的,但我最後卻成功考上了高中』,不知道這算不算是『逆襲』呢?
再有就是前幾天,一位北京網友留言給本人,提到『孩子即將中考,一模成績不到400分,想上示範高中(至少得535以上),看看還來得及不?該怎麼去學?』,咱們先不說這個孩子最終能不能實現目標,就今天咱們這個話題來說,要是真上了示範高中,那絕對算得上『逆襲』了吧?
我之所以一連提出兩個疑問,個人是覺得『逆襲』一定是指進步的程度必須是『巨大的、驚人的、讓人意想不到的等等,總之就是讓人感到非同一般』,否則也沒有必要非要從日本動漫裡找出這個詞來形容這進步的程度吧?
據此認識再結合我之前曾多次提到過的,每年中考最終把學生分流到五類學校:示範高中(包含市、區兩級)、優質高中(準示範)、一般高中、貫通高職和中等職業學校(中專、職高、技校同屬此類,一般學生只要參加中考就能上)。我認為一個考生通過最後的努力必須實現『跨類錄取』才能叫做『中考逆襲』!否則隨意用逆襲兩個字顯得過於誇張了。
有了以上的概念梳理和認知上的統一,我仔細回顧了這些年來中考實踐情況,並就題目中提到的『關於逆襲都有哪些要點?』做了一些總結和整理,今天和大家做以下分享和交流。
1 想要取得『逆襲』須具備三個前提
一是,發自內心深處真正的覺醒,而非一時興起,三分鐘熱度過去又拋擲腦後;二是,要有具體可操作的『逆襲』方案,空有想法而無實際落地方案只能是不切實際的幻想;三是,能遵照方案嚴格執行和落實,並堅持到最後,畢竟成百步者半九十的大有人在。
2 合理的目標是成功『逆襲』的關鍵
想要實現『逆襲』的雄心可以有,但目標設定一定要講究科學和務實。按照以上五類學校從高到底的順序,設置『最臨近目標類別的跨越』是最可靠的『逆襲』。以下是更為詳盡的逆襲目標設定參考方案。
3 哪些類型的考生更容易『逆襲』
關鍵是看考生覺醒的時間點。
從過往現實中考最終表現結果來看:處於「中等職業學校水平段」的同學,想要逆襲,最晚不能遲於中考二模前覺醒。處於「貫通高職和一般高中水平段」的同學,想要逆襲到『優質高中』,覺醒的時間最晚不能晚於中考一模剛過一周內。處於『優質高中水平段及以上』的同學,想要逆襲成功一把都得要從中考總複習一開始的時候就得發力。越往高等級目標學校逆襲難度越大,需要花費的精力和時間越多,而且成功的不確定性也會相應增加,但一旦成功,所有的付出都值得!
遺憾的是,大多數中考生都是在中考一模後才感到緊張並開始覺醒。因此那些處於『中等職業學校、貫通高職和一般高中水平段』的三類同學是最容易逆襲並更有機會取得成功。
最後結語:『我要取得中考逆襲』這句話一出口,聽著都會讓人感到熱血沸騰,頓時感到說這話的同學想要做一件大事。這讓我想起了蘇軾在他著名的《晁錯論》中說過的一句名言『古之立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衷心希望那些立下誓言要實現『中考逆襲』的同學能用蘇軾這句話來激勵自己!我在此祝願想要取得『中考逆襲』的同學能最終『化蛹成蝶、願望成真』!
文章來源 | 帝都中考
喜歡請『關注』我們哦!文海茫茫投文覓知音,猶如伯牙之盼鍾子期。
教育擁有翻轉人生的力量。我們以中考的視角,全面審視我們每個人15歲前後生活與成長的道路和軌跡、分享各種優秀的教育方式和方法,並試圖探索出那些能促使每個人從教育中受益的真理和規律,以期讓更多的人掌握獲得幸福人生的能力,找到自己人生的價值和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