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莊是著名的江南古鎮,四面環水,咫尺往來,皆須舟楫,鎮內居民依河建屋,依水成街,造就出一種古樸典雅的環境,有「中國第一水鄉」的美譽,是江南六大古鎮之一。
周莊位於蘇州城東南,崑山的西南處,周莊是一個擁有900多年歷史的水鄉古鎮。它在春秋戰國時為吳王少子搖的封地,稱搖城,後又稱貞豐裡;而正式定名為周莊鎮,卻是在清康熙初年。若要在中國選一個最具代表性的水鄉古鎮,毫無疑問,它就是「中國第一水鄉」周莊。千年歷史滄桑和濃鬱吳地文化孕育的周莊,以其靈秀的水鄉風貌,獨特的人文景觀,質樸的民俗風情,成為東方文化的瑰寶。作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傑出代表的周莊,成為吳地文化的搖籃,江南水鄉的典範。
周莊鎮最為著名的景點有:沈萬三故居、富安橋、雙橋、沈廳、怪樓、周莊八景等。富安橋位於中市街東端,橋上有五塊江南一帶罕見的武康石,橋身四角有橋樓;南湖園分春、夏、秋、冬四個景區,風格各異,美不勝收;怪樓是周莊唯一的一座集觀賞性、娛樂性、參與性、趣味性、藝術性於一身的全新概念的旅遊景點。
其中沈廳位於富安橋東塊南側的南市街上,由沈萬三後裔於清乾隆七年(1742年)所建,是典型的江南民居;葉楚儉故居是著名的革命家、報人、作家、教育家葉楚儉的故居,為四進清式建築,包括牆門、轎廳、正廳、堂樓、後天井等建築;雙橋稱鑰匙橋,由一座石拱橋一世德橋和一座石樑——永安橋組成。
周莊環境幽靜,建築古樸,雖歷經900多年滄桑,仍完整地保存著原來的水鄉集鎮的建築風貌。鎮內河道呈井字形,將周莊分為八條長街,民居依河而建,依水成街。河岸街道狹窄迂迴,古居鱗次櫛比,臨河水閣石橋錯落,河道上至今還保存著元、明、清古橋14座,它們共同構造了一幅美妙的「小橋、流水、人家」的水鄉風景畫。
周莊的魅力,還在於它的文化蘊含。西晉文學家張翰,唐代詩人劉禹錫、陸龜蒙等曾寓居周莊;元末明初沈萬三得天時地利,成為江南巨富;近代柳亞子、陳去病等南社發起人,曾聚會迷樓飲酒吟詩;當代名人到周莊採風更不勝枚舉,像臺灣作家三毛的鐘情,像油畫家陳逸飛的《家鄉的回憶——雙橋》。像著名古建築學家羅哲文的稱頌,他們對周莊情有獨鍾,可見周莊的魅力何其無窮。
在周莊旅遊,待到黃昏時分,一彎新月撒下銀輝,柔美的月光籠罩著南湖,給四周平添詩意。
駁岸、拱橋、水巷,整齊而又狹窄的石板街面,構成了水鄉古鎮的特有風貌。在保留著諸多明清建築的靜謐的街巷裡穿行,使人恍若走進了人間仙境。
周莊古鎮就是這樣,讓人品不盡、看不夠、道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