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中西部研究院學術委員高培勇:解讀五中全會「十四五」新發展格局...

2020-12-16 中國青年網

  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於2020年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舉行,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為「十四五」乃至更長時期的發展指明了方向、明確了任務,為編制「十四五」規劃綱要提供了依據和指針。學習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有利於我們進一步深刻認識「十四五」規劃的重要意義,更好地把握「十四五」發展的戰略方向和重點任務。為貫徹落實「五中全會」精神,進而推進「十四五」政策落在實處,東中西部區域發展合改革研究院組織本院委員專家解讀。

  ——東中西部區域發展和改革研究院學術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高培勇:統籌發展和安全是「十四五」新發展格局核心,企業安全「活下來」最重要

高培勇

東中西部區域發展和改革研究院學術委員

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學部委員

全國政協委員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大流行令人們逐漸意識到,在高速發展的城鎮化進程當中,防範公共安全風險事關重大。近期,為「十四五」期間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定調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公報》《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下稱「公報」、「建議)等重磅文件發布,多次強調統籌發展和安全的重要性。

  新發展格局集中凸顯和強調的是安全,新發展格局的靈魂或者核心要點就在於統籌發展和安全。以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為代表的一系列「黑天鵝」事件威脅到了國家的經濟安全,令經濟發展的不確定性、不穩定性顯著增加。從這個角度來說,對「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考量不能僅限於暢通層面,更重要的是安全。

  發展和安全,新發展格局的靈魂

  2020年7月30日的政治局會議明確,當前經濟形勢仍然複雜嚴峻,不穩定性不確定性較大,我們遇到的很多問題是中長期的,必須從持久戰的角度加以認識,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作為對未來我國發展戰略的重要判斷,「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出現在企業家座談會、經濟社會領域專家座談會等高規格會議上,近期又被寫入了《公報》、《建議》等對未來五年至十五年發展起到綱領性作用的文件中,一直是學界和輿論討論的焦點。

  從《公報》來看,「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出發點不僅僅是暢通國民經濟,更在於統籌發展和安全。近期的一系列公開表述透露出這一思路:政治局會議上提到高質量發展階段的目標時,在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基礎上加入「更為安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提出「辦好發展安全兩件大事」;《公報》中22次提及「安全」,專門提出要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統籌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把安全發展貫穿國家發展各領域和全過程。

  值得一提的是,11月初發布的《建議》中,有關安全的表述出現頻率更高,對「十四五」時期國家發展環境的描述中提到,「國際環境日趨複雜,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明顯增加」,要「樹立底線思維」;在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遠景目標中,提出「平安中國建設達到更高水平」;在「十四五」期間經濟社會發展指導方針和主要目標中提到,要「統籌發展和安全」;在十四五」期間必須遵循的原則中提出,要「辦好發展安全兩件大事」、「 實現發展質量、結構、規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統一」。此外,還就如何統籌發展和安全用一個條塊做出了專門的描述。

  而在對《建議》的說明中,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強調了發展與安全的關係:安全是發展的前提,發展是安全的保障。他指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是我國各類矛盾和風險易發期,各種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風險因素明顯增多。必須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增強機遇意識和風險意識,樹立底線思維,把困難估計得更充分一些,把風險思考得更深入一些。

  之所以要構建新發展格局,根本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就在於維繫經濟安全。反過來也可以說,維繫經濟安全的戰略決策就在於構建新發展模式,要把安全發展貫穿於新型城鎮化建設的各領域和全過程,要防範化解我國新型城鎮化過程當中的各種風險,確保國家安全。

  市場主體的安全最為重要

  而從底線思維的角度看,主要有兩個難題:

  其一是做好在極端條件下保證經濟正常循環;其二是保證經濟安全,包括能源安全、生態安全、食品安全、藥品安全、交通安全、金融安全等各方面的安全。

  在這些事業當中,最重要、最關鍵的安全就是市場主體,也就是企業的安全。

  提出這一觀點有幾個理由:

  首先,在疫情暴發以來,國家多次提出「六保」「六穩」,而保就業、保民生、保市場主體被列入「六保」的前三位。從邏輯關係上看,保市場主體也是其中的「牛鼻子」,因為只有保住了市場主體才能保住就業,保住了就業就能保住基本民生,就能進一步穩定中國的經濟。而「六穩」當中,「穩就業」也是第一位的,這也必然要求以穩市場主體為基本抓手。

  其次,疫情以來有關宏觀經濟政策的部署和操作實踐也都圍繞保市場主體展開。例如減稅降費,去年以來減稅降費的對象是企業,目的是要給企業降成本;減去的主要是增值稅和社保,而非利潤分配環節發生的稅費;減降方式上也都是通過制度的變化,具有穩定性和長期性,並非臨時性、階段性的減稅降費。整個「十四五」期間,除非制度調整,否則這種高達2萬億元的減稅降費會一直延續下去。

  無論是整體的經濟工作布局,還是專注於城鎮化的戰略布局,在包括「十四五」在內的未來一個時期,新型城鎮化的建設中都要把發展和安全的統籌關係處理好。在發展和安全的天平上,除了繼續關注發展之外,更要在另一端添加上「安全」的砝碼。

  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導致全球經濟衰退的大環境下,更突顯了市場主體安全的意義。發展固然重要,但是企業的存活也很重要,活下來是最重要的。保住了企業,保住了市場主體,就是保住了新型城鎮化的根基。

  總之,在疫後在十四五,我們不僅要聚焦於規模、增速,而且要聚焦於質量、效益,還要聚焦於安全,更要在統籌發展安全基礎上實現規模、速度、質量和效益,還得加上「安全」兩個字。我們不僅要著眼於短期調控,而且要著眼於跨周期設計,還要注重風險的防範,更要在統籌發展和安全的考量基礎上,實施短期調控、跨周期設計與調節,以及風險防範相呼應,我們也可能不僅要立足於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而且要立足於高質量發展還要立足於新發展階段的現實格局,更要站在統籌發展和安全基礎上,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高培勇)

相關焦點

  • 東中西部區域發展和改革研究第三屆智庫學術委員會名單
    近日,東中西部區域發展和改革研究院CRDRI第三屆學術委員會換屆工作順利完成,發改院名譽院長厲無畏先生當選學術委員主任委員,中國人民大學榮譽一級教授衛興華、中國人民大學一級教授胡乃武(院第一二屆學術委員會主任)出任本屆榮譽委員。來自國內黨政軍高校科研院所智庫等各領域36人當選本屆學術委員。
  • 高培勇:構建新發展格局所凸顯的是「安全」二字
    由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網易財經聯合主辦的2021網易經濟學家年會於12月13日在北京舉行,本屆論壇的主題是《新格局 新開放 新機遇》。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學部委員高培勇在論壇主題演講時表示,不管是「雙循環」還是「內為主」,顯然是奔著暢通國民經濟循環、打通循環堵點而去的。
  • 中國社科院專家解讀「十四五」規劃與中國發展
    >本報北京11月27日電(記者張雁)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家高端智庫主辦、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合作局承辦的「『十四五』規劃與中國發展」學術研討會,27日上午在中國歷史研究院舉行。與會學者圍繞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簡稱《建議》),從多個角度展開了深入解讀。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的著力點構建新發展格局是事關全局的系統性、深層次變革,是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的戰略謀劃。
  • 新發展階段 新發展理念 新發展格局
    在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新聞發布會上,中央財經委員會辦公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韓文秀表示,《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的邏輯主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後,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要科學把握新發展階段,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
  • 在新發展格局中擘畫壯美藍圖
    10月26日至29日,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在京召開,審議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為未來5年乃至15年中國發展擘畫藍圖。站在新的歷史節點,我們回望「十三五」——中央高度重視廣西發展,習近平總書記賦予「三大定位」新使命,提出「五個紮實」新要求,作出「建設壯美廣西 共圓復興夢想」重要指示,明確了新時代廣西發展的總目標總要求和發展主線。
  • 【十九屆五中全會】五大新發展理念:指引「十四五」高質量發展
    【十九屆五中全會】五大新發展理念:指引「十四五」高質量發展 2020-12-09 17: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十四五』規劃與中國發展」學術研討會召開
    11月27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家高端智庫主辦、國際合作局承辦的「『十四五』規劃與中國發展」學術研討會在京召開。中國社會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謝伏瞻出席會議並以「進入新發展階段,構建新發展格局」為題作主旨演講,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黨組成員蔡昉,原副院長、社會政法學部主任李培林等作專題發言。
  • 《大局:知名學者共論中國新發展》:用學術講政治
    何毅亭、葉小文、郝平、謝春濤、李忠傑、於鴻君、韓慶祥、林振義、孫慶偉、董振華、陳曙光、王浦劬、韓毓海、溫鐵軍、強世功、潘維、尹俊等專家學者以及來自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北京大學等高校、研究機構的專家、媒體朋友近百人與會,共同研討由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最近推出的力作——《大局:知名學者共論中國新發展》一書。
  • 社科院專家解讀「十四五」規劃 集中解答中國發展熱點問題
    中新網北京11月28日電 (李京澤)中國社會科學院27日在北京召開「十四五規劃與中國發展」學術研討會。如何理解「十四五」規劃?怎樣看待中國發展?與會專家對此進行解讀與回應。解讀:創新何以居中國現代化建設核心地位?
  • 蔡昉:怎樣理解「十四五」?重點把握四個「新」
    導讀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蔡昉近期為《中國日報》旗下中國觀察智庫獨家撰文,解讀中共中央關於「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指出要從整體上把握這一中長期發展建議,應重點著眼四個「新」字,即新發展階段、新發展目標、新發展理念和新發展格局。中國的這一新規劃、新願景也將令世界獲得更多發展機遇。
  • 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核心要義:統籌發展和安全——訪中國社會科學院副...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精準作出了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決策,為今後5 年乃至更長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行動指南。如何理解和把握新發展格局?構建新發展格局對財稅工作提出了哪些要求?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稅收肩負著怎樣的使命?
  • 《中國財政可持續發展報告2020》發布會暨學術研討會在京舉行
    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學部委員高培勇教授出席會議並致辭,中國時代經濟出版社社長吳兆軍代表出版方致辭。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黨委書記、報告主編閆坤研究員主持了報告發布和會議研討。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黨委書記、報告主編閆坤  高培勇院長指出, 在「十四五」開局前夕,探討財政的可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十四五」時期我國的經濟工作將圍繞構建新發展格局的主線索展開。
  • 綱舉目張 權威縱論構建新發展格局
    ,全面理解「十四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方針、主要目標、重點任務,清華大學於11月28日舉辦第二屆中國發展規劃論壇。論壇邀請有關方面領導和權威專家進行主旨演講,解讀中央關於「十四五」發展的方向和相關部署。把握好構建新發展格局科學內涵開幕式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向論壇發來書面致辭,委託中央財辦副主任尹豔林代為宣讀。
  • 王志軍:數位化是「十四五」乃至更長時期的發展大趨勢
    中國經濟導報記者 | 程暉日前,由清華大學主辦,清華大學中國發展規劃研究院和區域發展研究院共同承辦的第二屆中國發展規劃論壇在京舉辦。本次論壇以「新階段新理念新格局」為主題,邀請有關部門領導和權威專家深入解讀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深化各界對於中央關於「十四五」發展的方向和部署的認識。「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建議》,基於進入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戰略考慮,提出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很多重點任務和重大舉措。」
  • 2020央視財經論壇舉辦 聚焦新發展格局下實業與金融使命
    本屆論壇以「新發展格局下實業與金融使命」為主題,邀請部委領導、經濟學家、企業家等重量級嘉賓出席,深入宣傳闡釋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更好推動中國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全國政協副主席、全國工商聯主席高雲龍現場致辭全國政協副主席、全國工商聯主席高雲龍出席論壇並致辭。他強調,構建新發展格局是建設現代化國家的重要戰略。
  • 權威專家解讀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由清華大學主辦,清華大學中國發展規劃研究院和區域發展研究院共同承辦的第二屆中國發展規劃論壇在京舉行。全國人大社會建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清華大學公管學院院長江小涓,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清華大學中國發展規劃研究院院長,區域發展研究院院長楊偉民,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王志軍等權威專家深入解讀了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 易班五周年 | 數讀傳媒五載路,共抒桂工易班情- MBA中國網
    11月28日上午,第二屆中國發展規劃論壇在清華大學隆重召開,聚焦「新階段 新理念 新格局」。論壇由清華大學主辦,清華大學中國發展規劃研究院和清華大學區域發展研究院共同承辦。
  • 薦書|《新發展格局》:把脈中國宏觀經濟走勢未來15年
    2020年「黑天鵝」事件頻發,新冠疫情衝擊之下世界經濟深度衰退。在這一背景之下中國經濟率先在疫情中復甦更顯韌性,同時也進一步表明構建雙循環發展新格局已成中國經濟首要戰略目標。在勝利閉幕的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科學擘畫了中國「十四五」以及未來15年的發展新藍圖。
  • 臺商議「十四五」規劃:以更大力度參與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中新網杭州12月5日電(記者 郭其鈺)12月4日,浙江在杭州向臺胞臺商宣講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幫助臺商進一步了解「十四五」規劃和2035遠景目標,支持臺商臺企參與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共享大陸發展新機遇。
  • 新起點 新格局 新青年——「十四五」與青年發展理論研討會發言摘要
    本次研討會旨在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幫助廣大青年深刻認識「十四五」時期新發展格局,立體解讀「十四五」時期與青年密切相關的各項政策,振奮開啟新徵程的青年奮鬥力量。政協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委員、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副主任葉小文提交了書面發言。  為幫助廣大青年更好地學習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我們推出《思想者》特刊,摘發座談會上專家學者的精彩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