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裡的隴原大地 文章中的劍膽琴心

2020-12-19 騰訊網

書籍裡的隴原大地

文章中的劍膽琴心

——《人文甘肅》叢書出版發行三周年

暨讀書活動座談會側記

本報記者 張 柳

當我們談論甘肅時,談論的是什麼?是絲綢之路上的黃塵滾滾、駝鈴聲聲,是石窟內的三千世界、六道眾生,亦或是歷史霧氣下籠罩的久遠神話與傳說。甘肅似乎總蒙著神秘面紗,它的榮光屬於過去,它的現在卻鮮有人問津。作為甘肅人,站在遼闊的蒼茫大地上、站在千年罡風吹過的河西走廊上,前行的自信源於何處?要追逐的未來又在哪裡?

沒有自信的內心,必然沒有鏗鏘的步伐。就在許多甘肅人思考躊躇、茫然四顧之際,由省政協牽頭編輯的《人文甘肅》系列叢書出版發行。這是一套反映甘肅人文精神的系列叢書,書中展現了隴原大地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歷史文化,也反映了甘肅人民頑強拼搏、迎難而上的不息意志。自2018年叢書第一輯出版,時至今日已發行七輯。

三年,七輯,140餘篇文章,140萬字文稿,近300幅插圖,共同構建起了一個立體、恢弘、大氣、多元的甘肅。甘肅那不甚清晰的樣貌從紙頁中顯現,它帶著古時的烽煙,也帶著當下鮮活的氣息。在12月16日省政協《人文甘肅》叢書出版發行三周年暨讀書活動座談會上,一篇篇錦繡文章背後的作者代表們齊聚一堂,與讀者一起交流探討著「何為甘肅?何為甘肅精神」。

「十八歲之後,我就執拗地認為,我的祖先一定是馬背上仗劍生存的。」作者代表徐兆壽在《尋找天馬》中這樣寫。他曾為尋找天馬、尋找少年英雄霍去病和飛將軍李廣,踏上了雪山草地、穿過涼爽山風,最終來到山丹軍馬場。然而等他去時,馬場已經衰落了。「自從有了汽車、火車和飛機,馬的存在就成了疑問。這個曾經中國最大、歷史最悠久的馬場,現在擁有的馬已經很少了。馬的功能被工業消滅以後,就變成了賣血和賣肉的牲畜。」

時代洪流席捲而過,當年徵戰沙場、颯沓如流星的天馬,終究沒能追上時間。可是沒追上時間的,又何止是天馬?站在黃土高原,眺望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的繁華熱鬧,心中不免產生落差。但甘肅人就該如此自怨自艾,乃至自卑自憐嗎?徐兆壽在文章中寫到:「那條曾經背負著中華民族騰飛過的絲綢裹身的巨龍,在黃沙中睜開它難以捉摸的眼睛,打量著整個世界。」 巨龍低聲怒吼,被時間拋下、被歷史塵埃覆蓋著的身體從未腐朽,等待再次破空騰飛的機會。

巨龍等待騰飛,來自過去的精神則一直傳承。「說到甘肅人,第一印象就是老實。」作者代表範鵬在文章《甘肅精神·甘肅人》裡描述到,「老實」是個褒義詞,但過度的老實則帶上了保守遲鈍的意味。

也許是時代車輪轉動得過於快速,以至於腳踏實地成了一種缺點。甘肅人是老實的,老實到不會用言語去表達、不會用辭藻去誇耀。可是怎能看輕「老實」這種品質?「老實」中蘊含的磅礴力量,是不甘落後的自強、不屈服於自然的抗爭,也是一步一個腳印、人一之我十之的不懈奮鬥。

範鵬用文字描述出甘肅人的老實:「他們默默地來,悄悄地走,而傳說中的名人、歷史上的英雄、現實裡的榜樣就紮根於民眾之中,並不是天馬行空、獨來獨往,而是普通老百姓的傑出代表。」

英雄的故事,正是人民的故事。做自己的英雄,也意味著尋找自己存在的價值。「我是被五千年燦爛文明喚醒的,我終於明白了老祖宗留下的千千萬萬遺產上寫滿了密碼,密碼就是『創造』兩個字。因此,我決定把自己的後半生壓在『創造』上。」作者代表、創作了《黃河母親》城雕作品的何鄂如此說到。

何鄂是上海金山人,五十多年前,命運將她帶到敦煌莫高窟。自此,她與甘肅這方土地結緣,並紮根於此。雖然不是甘肅人、不是蘭州人,她卻用手中的刻刀雕刻出幾代蘭州人心中的「黃河母親」。從此,黃河母親有了具體可感的形象,牢牢印刻在蘭州人的腦海裡。「人生是一滴水,一滴水的生命十分短暫。只有融入文化長河,一滴水才得以永生。用什麼去融入?對我而言,就是『創作』。」何鄂說。

生命不息,創作不止,生活本身就是一次漫長的創作。每個甘肅人正在一分一秒的生活中,創作著嚮往的甘肅、改變著家鄉的面貌。而《人文甘肅》記錄下這些創造與改變,記錄下隴原大地上奔走奮鬥的人們,記錄下歷史橫截面中鮮活生活的故事,讓讀者能從文章中汲取精神力量,體會到一代代甘肅兒女們的劍膽琴心。

「西北的青年,莫要再耽延,割斷我們的長衫,拋卻我們的浪漫,大時代的使命奔臨在眼前。」 作者代表張克非在《三位校長和一所名校》中,記錄下蘭州大學前身——甘肅學院1938年的校歌。

是啊,大時代的使命奔臨在眼前,新時代奮進的號角已然吹響。時代巨浪再次湧起,這一次,甘肅人該拋下過去的自卑,不再耽延躊躇,而是懷抱信心與自豪,闊步走向未來。

來源:協商報

相關焦點

  • 蓬勃生長的美麗生活——隴原大地上的脫貧故事
    困擾隴原大地千百年來的絕對貧困問題由此得到歷史性解決。 不屈的隴原人民創造了減貧奇蹟。隴原人民用生態之美、產業之美、砥礪奮進之美戰勝苦瘠,深度貧困地區「新顏」換「窮貌」,貧困群眾用「歡顏」取代「苦臉」,美麗生活在隴原大地蓬勃生長。
  • 六大主題演出遍灑隴原大地!「春綠隴原」冬春文化惠民演出季25日啟動
    10 月 21 日,甘肅省文化和旅遊廳正式發布 " 春綠隴原 " 冬春文化惠民演出季活動檔期。從 2020 年 10 月 25 日至 2021 年 3 月 31 日,全省各市州文旅局、文藝院團、文化館及非遺傳承人將趕赴一線開展一系列展演活動。
  • 【隴原環保世紀行】用綠色裝點河州大地
    原標題:【隴原環保世紀行】用綠色裝點河州大地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文潔  近日,隴原環保世紀行採訪團一行前往康樂縣、和政縣,就當地開展造林綠化的經驗做法進行深入採訪。
  • 「牛羊菜果薯藥」,隴原脫貧有訣竅
    隴中旱塬上蘋果種植區、中藥材種植區生長著希望戈壁灘的沙子裡現代化智能溫室種出了「明星蔬菜」……隴原大地一片曾被荒漠、風沙、貧窮困擾的土地甘肅有552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脫貧其中超過一半的貧困人口通過發展產業脫貧告別苦瘠新的徵程已經開啟點擊連結,閱讀詳版:蓬勃生長的美麗生活——隴原大地上的脫貧故事
  • 劍膽琴心的意境
    劍膽琴心出自元 吳萊 《歲晚恍然有懷》詩:「小榻琴心展,長纓劍膽舒。」後以「劍膽琴心」比喻剛柔相濟,任俠儒雅。 清 新廣東武生 《黃蕭養回頭》:「劍膽琴心運意匠,推波助浪有奇方。」 歐陽山 《三家巷》二十:「這姓 蔣 的豈只有兩下子而已?說實在話,簡直是出類拔萃,劍膽琴心。」
  • 劍膽琴心的意境
    劍膽琴心出自元 吳萊 《歲晚恍然有懷》詩:「小榻琴心展,長纓劍膽舒。」後以「劍膽琴心」比喻剛柔相濟,任俠儒雅。 清 新廣東武生 《黃蕭養回頭》:「劍膽琴心運意匠,推波助浪有奇方。」 歐陽山 《三家巷》二十:「這姓 蔣 的豈只有兩下子而已?說實在話,簡直是出類拔萃,劍膽琴心。」
  • 劍膽琴心,以匠人之名築夢高鐵
    「最美高鐵司機,奔馳在遼闊的荊楚大地,祖國的山河處處可愛,豈能任冠狀病毒肆虐橫行;最美高鐵司機,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獻愛心,精心操作安全正點,一路春風迎接黎明……」這是一位鐵路詩人在得知上海機務段動車組指導司機馮劍堅在全民抗「疫」時期,義無反顧帶領團隊馳援武漢的事跡後,為他寫下的一首詩。
  • 我的隴原和江南
    夢醒時分,定格在楊柳岸曉風殘月中的那種傷痛,也只能是江南的才子佳人的傷痛。我的隴原,也是李益和李夢陽的隴原。在秦淮河的槳聲燈影裡,我凝視著我的江南。在寒山寺的夜半鐘聲裡,我傾聽著我的江南。在太湖的柔波裡,我擁抱著我的江南。我的江南啊!草長鶯飛,小橋流水,杏花煙雨。我曾經走過麥積山、祁連山、崆峒山,尋找著我的隴原。
  • 弘揚愛國奮鬥精神 建功立業新時代 把論文寫在隴原大地上 ——記...
    原標題:弘揚愛國奮鬥精神 建功立業新時代  把論文寫在隴原大地上  ——記省農科院研究員王一航  一提起省農科院研究員王一航,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馬鈴薯。是的,王一航這輩子只專注於馬鈴薯,而且把馬鈴薯研究做到了極致。
  • 隴原大地 非常有「戲」?「敦煌?絲路?多民族」藝術創作思路的成功...
    【壯闊東方潮 奮進新時代——慶祝改革開放40年】隴原大地 非常有「戲」——「敦煌·絲路·多民族」藝術創作思路的成功實踐《在康布爾草原上》劇照《馬背菩提》《黃河潮》立足「敦煌·絲路·多民族」特色的同時,開拓藝術視野,把濃鬱的地方色彩與中國藝術節「薈萃藝術精品,弘揚民族文化」的宗旨相融合,主題鮮明,緊扣時代脈搏,節奏明快,集中體現了隴原大地深厚的文化積澱和多彩的藝術風貌。
  • 冷空氣勢力增強 隴原大地降雪降溫 今日蘭州市最高氣溫降至冰點
    冷空氣勢力增強 隴原大地降雪降溫今日我市最高氣溫降至冰點每日甘肅網12月2日訊據蘭州晚報報導 12月1日,我市各地出現了小雪天氣過程氣象專家表示,冬季感冒多發,日常生活中大家要多補充水份、蛋白質和新鮮果蔬,可以在家中進行適量運動來增強自身免疫力,還要儘量保證充足的睡眠。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滕效宏
  • 隴原巧手直播課堂裡:獨腿繡娘雲授藝 農家女重拾技能
    隴原巧手直播課堂裡:獨腿繡娘雲授藝 農家女重拾技能 2020-02-14 23:34:34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羅攀 責任編輯:羅攀
  • 劍網3劍膽琴心BGM發布 弦歌雅韻打造古風經典
    「曬書」這一習俗也在這裡得以傳承和發揚,每隔一段時間,長歌門都將在微山書院中舉行規模盛大的「曬書日」活動。 而在曬書日上,對楊青月的琴技大為折服的趙宮商,深感自身對音律的領悟尚有不足,於第二天邀請楊青月和韓非池做客玉林島評琴。希望二人能在自己與江湖俠士的較量中指點一二。 長歌門的門派動態事件分為【弟子篤學】【學堂曬書】和【音律之試】。
  • 「劍膽琴心」--是一種境界
    為祝賀她多年來在鑽研漆藝和陶藝方面取得的成就,我特意書寫了篆體書法」劍膽琴心」贈她,以表達對她的期望和鼓勵。「劍膽琴心」是一種境界。「琴」與「劍」這一柔一剛放在一起,它所形成的張力和內蘊,是既耐人尋味而又令人神往的境界。這是一種很美的、很難達到的境界!它要求藝術家剛柔相濟、任俠儒雅。在藝術創作上既有情致又有膽識。
  • 《軒轅劍龍舞雲山》劍膽琴心副本怎麼樣 全新副本劍膽琴心內容曝光
    網易盛唐傳說絕美大作《軒轅劍龍舞雲山》全新單人副本「劍膽琴心」重磅上線。助宇文拓再入夢境,封琴之戰一觸即發! 【仗劍入夢,逆轉宿命】 雲山世界再掀風雲,經典IP... 戰魔障禁制伏羲,止妮可再步前塵。網易盛唐傳說絕美大作《軒轅劍龍舞雲山》全新單人副本「劍膽琴心」重磅上線。
  • 2020隴原的記憶肖愛華原創油畫
    2020年春天,甘肅表是文化傳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邀請肖老師來到高臺,從3月8日至今,幾乎每天都會帶著畫箱出去寫生,在高臺這個民風淳樸熱忱、陽光明媚純淨、紅色革命傳承的地方傾力自己的畫作,用畫筆留下了這個春天關於隴原的記憶。
  • 「隴原巧手」小產品大手筆
    「隴原巧手」小產品大手筆悠久的歷史和獨特的人文環境賦予了甘肅深厚的文化底蘊,隴原巧手們製作的刺繡、香包、剪紙、編織、麵塑、泥塑、草編、串珠、紙織畫,凝結著最原始淳樸的藝術情結。隴原巧手文化發展公司自成立以來,共培訓巧手23萬人,培育經紀人280位,可以承接訂單的巧手達6萬人,形成了隴原巧手人才信息產業鏈,共建檔隴原工藝產品15大類,1000多種。2016年,隴原巧手與天津工業大學達成校企合作,作為隴原巧手的研發培訓基地,每年定向輸送一批隴原巧手深造學習,提高技能水平。
  • 【甘肅日報評論員文章】波瀾壯闊七十載 共同奮鬥新時代——慶祝...
    從神州陸沉中奮起,於一窮二白中奮進。中國人民用雙手創造的國家和民族發展的奇蹟,無論是在中華民族發展史上,世界社會主義運動史上,抑或在世界文明發展史上,都是一部感天動地的奮鬥史詩。  置身于波瀾壯闊的偉大徵程,隴原兒女也用自己的拼搏奮鬥,徹底改變了家鄉貧窮落後的面貌,匯聚起共和國奔騰向前的歷史潮流。
  • 劍膽琴心古琴首次亮相於北京
    劍膽琴心古琴首次亮相於北京----洪氏古琴第十八代傳人洪崇巖先生攜「五琴一劍」劍膽琴心琴首次亮相於北京(中華網訊 記者 邱麗曄 洪成)歲在已亥蓮月,大暑次日,上海非遺傳承人、洪氏古琴第十八代傳人洪崇巖先生
  • 夢幻西遊手遊劍膽琴心活動玩法攻略
    小編今天給各位玩家朋友們帶來的是夢幻西遊手遊劍膽琴心活動玩法攻略,夢幻西遊即將上線劍膽琴心這個活動,很多玩家朋友們在問這個活動應該怎麼玩呢?BOSS應該怎麼打呢?各位玩家朋友們快來跟小編一起往下看看吧!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的!夢幻西遊手遊劍膽琴心活動攻略重陽節,正是登高遠眺的好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