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道路,不全是坦平的,有時走到艱難險阻的境界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夠衝過去的。————李大釗
上世紀初期,上海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國際大都市,英法等西方列強也在上海建立租界,此時的上海表面上看著安定,實際上各股勢力明爭暗鬥,其中,青幫勢力最為活躍。
當時上海的青幫勢力龐大,幫會成員數以萬計之多,他們牢牢的把控著上海的地下秩序,青幫中以杜月笙、黃金榮和張嘯林三位大佬的名聲最響。
上海三大亨
黃金榮倚仗著法國人的勢力,當上了上海法租界巡捕房的華人督察長,後在上海設立幫會,廣收門徒,是上海灘較早的一股幫會勢力。杜月笙是青幫中的後起之秀,後來成為了與青幫元老黃金榮齊名的大佬。
杜月笙為人精明,善於處理人情世故,他的許多故事至今廣為流傳。杜月笙雖然是幫會成員,但是,他在生活中給人的第一印象更像是一位文質彬彬的書生。
杜月笙
他常年穿著一身長袍,每天都聽人念報紙上的新聞,周圍也是結交了一批民國時期非常有名的文人墨客,比如章太炎。更有不少失意的官員、軍閥等人投奔於他,比如楊度。
對於杜月笙的評價,我們很難用「正」或者「邪」來斷定他,他既有正義的一面,也有邪惡的一面。說他邪惡,是因為他起家於幫會,自然做過不少殺人越貨的勾當,甚至在國共內戰時期,幫助老蔣和戴笠迫害上海的地下共產黨員。
杜月笙搭著戴笠的線投靠了老蔣,南京政府成立後,他還擔任陸海空總司令部顧問,軍事委員會少將參議和行政院參議等職位。
1927年4月11日,杜月笙組織幫會成員,動用自己的關係,設計活埋了上海工人運動領袖汪壽華,隨後又指派幫會成員襲擊上海工人糾察隊,還暗中幫助國民黨特務組織大肆屠殺上海的共產黨人和工人群眾。
杜月笙的一生充滿了爭議,他是一位極其複雜的人物,他前期對潛伏在上海的共產黨人造成巨大傷害,而在後來的抗戰時期,他又積極組織幫會成員抗戰,傾盡所有幫助共產黨人。他的所作所為轉變非常之大。
日本人忌憚杜月笙在上海的勢力,多次拉攏他,均被杜月笙拒絕,他是一個非常有骨氣、有民族氣節的人。抗戰爆發後,他積極組織上海各界捐資籌款,籌款金額多達150萬大洋。在解放軍作戰前線缺少物資時,杜月笙想盡辦法為共產黨提供了大量軍需物資。
1949年4月,上海解放前,杜月笙並未隨同老蔣去臺灣,而是帶著家人去了香港。新中國成立之後,國共兩黨都派人去香港爭取杜月笙,老蔣多次邀請杜月笙去臺灣,周總理更是親自寫信給他,表明了黨和毛主席都希望他能回到上海,繼續為上海人民服務。
黃金榮在上海掃大街
杜月笙正心動想回上海的時候,看到報紙上有一張照片,頓時打消了回上海的念頭。他到底看到了什麼呢?原來他看到照片上是自己的師父黃金榮,此時的黃金榮早已沒有了往日的風光,他成為了一個環衛工人,正拿著掃帚掃地。
杜月笙盯著報紙上的照片,想了很久,最後決定不再回上海。正是因為這張照片,打消了杜月笙最後想要回上海的念頭。沒有人知道杜月笙當時是怎麼想的,也沒有人知道杜月笙下了多大的決心才做出這個決定。1951年8月16日,一代梟雄杜月笙在香港病逝,享年63歲。